09.17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祕密,都在這張圖上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想再說說西青區。

西青區好,大家都知道,環城四區中買房,90%的人都願意選西青區。

發展早、配套好、有地鐵……這些都是它的顯性優勢,已經說過太多了,不再囉嗦。

有果就有因,有顯性也有隱性,往往隱性的,才是最關鍵的。

今天我們想站在全市角度,站在“天津樓市地理”角度,再說說西青區,說說西青區如今的“底氣”,到底來自哪?

01

西青區的底氣是什麼?

在買房這件事上,怎麼界定一個區域的強與弱?

說到底,所謂的規劃和爆點在沒落地之前都是扯,指標就一個,看房價!

就好像一個小學生,玩命說自己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懂禮貌,可是每次考試成績都直線下降,估計老師對他也就那麼回事。

今年,天津房價形成了全新梯度,每個板塊都重新插上了價格小旗子。

所導致的結果是,區域整體房價也面臨“洗牌”。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相比於去年,今年降幅最大的是北辰區,約12%,雙街、小澱的一些低價房源開始跑量。

津南區從去年就開始降了,今年還好,屬於微降。

但與2017年相比,也降了約20%,津南區也是今年的“砸價重災區”之一。

東麗區房價反而還漲了,這純屬成交結構的原因。

因為今年低價板塊沒有主力供應,比如華明鎮、東麗湖,最大的成交量都來自津濱大道的“融創系”,單點對比來看,房價也降了不少。

但看看西青區,今年還是一副“容光煥發”的樣子,不管是新房市場,還是土地市場,都頗為爭臉。

只要有樓盤一登場,就能拉響一次高能警報。

今年新房成交均價僅比去年降了4.5%,比2017年反而還漲了2%。

一條平穩的線在環城四區中高高掛起。

不僅房價始終保持四區最高,而且在別人都走“下坡路”的時候,西青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價格很剛性。

從區域均價看,西青區是這樣一種“神存在”。

如果扒開表面,來看點狀樓盤,這又是一種“神碾壓”。

西青區部分板塊的房價,已經快要追平市區邊緣地帶的房價。

比如萬科紫臺、格調松間高層2.4萬/平米,九和府的高層也就2.5萬/平米;

格調平園小高層都3.1萬/平米了,公元大觀高層只有2.7萬/平米……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這就是西青區的底氣,環城一哥的底氣!

02

西青區憑什麼有這個底氣?

首先要明確一個邏輯:

環城區域能夠崛起,市區外溢佔主導作用。

那麼環城與市區之間的關係,就是那個關鍵點。

市內六區中,南開區、河西區房價最高,是有外溢需求的大水庫;

河北區、河東區、紅橋區房價適中,改善群體在本區域內就能完成置換,外溢隊伍沒有那麼龐大。

所以,西青區和津南區是承接外溢的“重鎮”。

但為什麼津南區沒有西青區這麼“有底氣”?

打開地圖看一看。

南開區是嵌在了西青區邊上,說的形象一點,西青區擁抱了南開區,而且“兩隻手”(西營門、李七莊)還抱的比較深。

或者說,西青區與南開區接壤的“行政岸線”非常長。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津南區呢?也是與河西區接壤,但“行政岸線”非常短。

而且,津南區相當於是伸出一隻手來,與河西區握手。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區別就在這了,一個是熱情擁抱,一個是禮節握手。

所帶來的輻射能量,也是天壤之別的。

西青區與南開區“聯姻”了,成為了南開區的自然延伸。

水乳交融的兩個區,遲早會走到一起。

但河西區與津南區還“只是好朋友”。

03

區域之間的接壤方式,帶來的另一層面影響,就是路網的通達性。

來看西青區與南開區的路網地圖。

從南開區伸出了至少8條主幹道,直接插進西青區熱點板塊,順著路網,相當於把南開區拉進了西青區。

反過來看,西青區就相當於一把叉子,狠狠的把南開區鉗住了。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相比而言,津南區的路網就顯得稀疏很多了。

天津大道與津港高速是兩條比較高效的大動脈,直接通道黑牛城道,其他幾條路的通達性就比較弱了。

而且,不少道路從河西區小海地出來後,在雙港辛莊就被“攔截”了,再向南延伸,還要依靠天津大道、津沽公路和津港高速。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要想富,先修路,話糙理不糙。

路網就是區域的血管,血管越豐富、毛細血管越多,區域的血肉感就會更強,那麼所呈現出的表情也更多樣性。

路網表面上是連通了區域,事實上這是一條條輸送人口的大動脈。

我們對城市的認識,建築和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記憶點。

很多板塊因為在這方面比較弱,於是就吃了陌生的虧。

環城的距離感,更多的還是來源於我們對它的陌生感。

說到這,西青區憑什麼有底氣、為什麼一直處於“強頻模式”,這個問題也就不難解釋了。

把地段的知曉度加上認同感,放在樓市語境裡,大概就是西青區最亮眼的表現了。

04

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西青區和津南區是“傍著”南開區和河西區而生存的。

環城區域自身夠不夠努力是一回事,市區給不給機會,就是另一回事了。

南開區給機會了,河西區沒給機會。

南開區沒有能成片發展的新區,所有的改善樓盤都是點狀分佈,無法形成一個改善的城市界面。

如果僅是這樣,南開區還不算“狠”。

更“狠”的是,接下來的新供應基本都是地王,價格方面,普通改善也“要不起”。

外溢到西青區,是最好的選擇。

南開區給西青區機會了。


天津這個區“房價彪悍”的秘密,都在這張圖上


河西區新梅江是能成片發展的新區,要打造全新的城市界面,還有巨大的土地池。

從目前的產品來看,普通改善也是能夠一夠的,一些老梅江的業主不需要外溢到環城,在新梅江就能解決。

最重要的是,河西區沒有地王,像綠城誠園、御江臺都是三價連控盤,在價格層面,沒形成擠出外溢的強大動力。

河西區沒給津南區機會。

如果有一天新梅江完全發展成熟,出現了改善需求,那津南區承接河西外溢的角色,才會更重一些。

05

西青區從最開始單純的被迫外溢,發展到現在的主動外溢,進而醞釀對樓市輻射更廣的機會,這是西青區清晰的發展軌跡。

從前買房,大家都愛用“情結”兩個字,覺得自己怎麼可能搬到西青呢,住在南開的人,也從沒想過把家安到西青去。

但看到現在的西青區,我們就能感到買房的“地域情結”正在慢慢弱化。

這種弱化,其實就是一種結構變化。

評價一個區域,有個經典的方法論:短期看現象,中期看趨勢,長期看結構。

因為城市的框架在拉伸,城市化要素比過去要充沛很多。

強大的路網骨骼,以及與南開區越來越融合的地理關係,就註定,接下來,西青區的吸納能力還會更強。

有關西青區的“秘密”還有很多要說的。

比如中北鎮為什麼不抗跌?哪個板塊最終能成為西青區的老大?

365淘房接下來將推出系列解讀,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