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商鋪是不是真的涼了?為何到了一鋪傷三代的地步?

根據房屋性質的不同,炒房客也是分為兩類的,一類是住宅類房產的炒房客,還有一類是商鋪類房產的炒房客。雖然這兩類炒房客都是拿著同樣的資金進入樓市炒房的,但是最後的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的。雖然在國家干預之下,樓市以及房價降溫了,住宅類炒房客也受到了影響。

但是住宅類的炒房客其實早就已經靠著房地產市場賺得是盆滿缽滿了,國家的干預只是削弱了他們的利潤空間而已。但是商鋪類的炒房客的情況卻不一樣,炒商鋪要比炒住宅難多了,不僅僅是商鋪的價格比較難上漲之外,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商鋪很難出手。

商鋪是不是真的涼了?為何到了一鋪傷三代的地步?

隨著市場不斷的完善,如今的情況是好的商鋪的投資門檻是越來越高了,但是那些差的商鋪已經是無人問津了。“一鋪養三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商鋪想要賣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為什麼過去被稱為“投資聖品”的商鋪會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呢?

商鋪真的涼了嗎?

在筆者看來,商鋪並沒有涼。雖然在一些城市的確是出現了大量商鋪都關門的情況,尤其是現在很多住宅類型的小區底部都帶有商鋪。一個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過多的商鋪自然是會出現空置的情況。

其次,現在人們的消費模式改變了,導致商鋪遇冷了。過去,為了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我們都要去超市或者店裡面購買才行。但是現在,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東西是可以直接在網絡上購買的。正是因為我們的消費模式發生了改變,這就導致商鋪的價值不斷的下降,價值一下降後價格自然也就漲不上去了。

商鋪是不是真的涼了?為何到了一鋪傷三代的地步?

最後,商鋪的租金還是很高的,所以接盤的人一般是很難盈利的。人們的消費模式產生了改變,這就直接導致商鋪已經不再受歡迎了,那麼就算是有人接手了最後也是很難盈利的。而且商鋪的租金都是很貴的,綜合上述的原因,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鋪就涼了。

但是在上海那樣的大城市裡面,大街上的商鋪基本上都是滿租的情況,雖然有一些商鋪還沒有出租出去,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出租出去的概率還是很大的。雖然現在電商對於實體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誰都不能保證未來實體會不會對電商也造成衝擊。

商鋪是不是真的涼了?為何到了一鋪傷三代的地步?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夠只憑藉著個別城市的情況就認為商鋪涼了。商鋪市場其實還是有發展的潛力的,只不過是現在兩級分化的很明顯,好的商鋪現在經營是越來越好了,但是有一些質量差的商鋪卻在不斷的被淘汰。

現在經營商鋪的確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為街上面的商鋪基本上都是在經營著生活必需品。商鋪已經從一鋪養三代變成了一鋪養一代甚至是一鋪傷三代的情況了。如果是你,你會投資商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