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曾經被人懷疑的歷史事件被考古發現證明了的例子?

莉所當燃


這種歷史事件被考古證實的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商朝的歷史在沒被證實之前,雖說《史記》有記載,但是很多國內學者,尤其是西方史學家是不認同的,但是後來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直接打臉,甚至商朝帝王的世系都與記載吻合。

今天講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中國造紙術”,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中國造紙術被稱之為四大發明之一,發明者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然而在不斷的考古出土的紙表明,蔡倫只是紙的“改進者”,並非發明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課本《中國歷史》中就寫出“甘肅天水的一座漢代墓中被考古發現一張紙,是西漢時期用麻做出來的紙,更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早的紙,因此,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

書中為何要這樣描述?在這之前我們不妨看看歷史記載如何?

《後漢書》明確記載“紙就是東漢人蔡倫發明的”,看下圖

自此,蔡倫發明造紙術已經被認可,然而中國的考古事業一直在發展、摸索,在這個過程中,蔡倫發明造紙術一說多次被考古證實並非如此,他的確是造紙術的改進者,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造紙。

1935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遺址裡,挖掘出一片西漢麻質白色紙;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的灞橋,再次考古在古墓中清理出來一疊紙,也就是灞橋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的漢墓中又出土了馬灘紙,足足比蔡倫造紙要早300年,這次出土的紙又薄又軟;

在此不一一贅述,有學者製作的一張表格,如圖

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就出現過的,是後世考古挖掘出來並證實,但是蔡倫發明造紙術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這種觀念早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在1987年時,官方宣佈蔡倫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

而今很多人也不再爭論,認為這已經不是學術問題,這已經上升到另一個層面的問題,這關係到我國的尊嚴和榮譽,不可侵犯,《紙祖千秋》指出無論考古出土多少西漢紙,但是在我們心中,“蔡倫發明造紙術”是我們必須要維護的!

所以我個人還是支持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不接受反駁。


貓眼觀史


我就說一個比較冷門的案例,但在古文字學界知道的人比較多。

這個案例跨越的時間長,可以說是一個字引發的千年疑案,也是校讎訓詁之學中,文獻和文物互勘,解決學術公案的經典案例。

我們中學課文都學過經典古文 《 觸讋說趙太后》,出自《戰國策 趙四 趙太后新用事》,此文古往今來都非常經典,《古文觀止》就曾收錄。

簡單說下此文章的核心內容:趙國大臣左師觸讋,說服一個母親(趙太后)違揹人性,將自己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去當人質,以此緩解國家危難。

由此可見,左師觸讋深謀遠慮,口才一流,。

但是,關於「左師觸讋願見太后」中「觸讋」這個人的名字,古往今來都有學者覺得不大對勁,很多人學者都懷疑,是不是搞錯了???

為什麼有這個懷疑呢?

說起來有點複雜,這就關係到《戰國策》這本書的歷史和各種版本,我只憑我的記憶簡單說一下:

《戰國策》是西漢大學者劉向依據當時「皇家藏書館」的資料,整理出來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蹟。

東漢高誘曾為《戰國策》做注,到北宋已散佚頗多,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嘔心補校,輯錄為《今本戰國策》三十三篇 。到南宋,今本出現了兩個本子:

  • 南宋學者姚宏再次輯注《戰國策》,稱之為《剡川姚氏本戰國策》。
  • 另外一個本子是,南宋學者鮑彪和元人吳師道的校補本《戰國策鮑注補證》。

到清代,黃丕烈重刻《姚本戰國策》,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戰國策》的姚、鮑、吳三人的匯注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重點:古本《戰國策》劉輯高注,散佚頗多,宋曾鞏重輯《戰國策》為今本,後有姚和鮑、吳三家注,兩個本子。

古本散佚,宋元以來流傳的《今本戰國策》中,都是「左師觸讋願見太后」之「觸讋」。

如《四庫全書》之《姚本戰國策》:

但是,恰恰在「觸讋」二字後面,姚宏又註解「一本無言字」,意思就是說有文獻寫作「觸龍」,而非「觸讋」。

確實如此,有幾種漢代文獻記載是「觸龍」,如:

  • 《史記·趙世家 孝成王元年》: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

  • 《漢書·古今人表》:左師觸龍”。


但是,但鮑本的註解則認為:古代叫「觸龍」的太多了,「觸讋」是為了區別「觸龍」,以免混淆:

鮑本補曰:史亦作「龍」。按說苑,「魯哀公問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當從「讋」以別之。

清人黃丕烈認為這是錯誤,應該從《史 記》的「觸龍」,而非「觸讋」。

古代竹簡抄寫是從上倒下,很明顯就是「觸龍言」三字傳抄發生錯誤,寫成兩個字「觸讋」:

札記丕烈案:吳說非也,當作「龍」。古今人表中下雲「左師觸龍」,即此。「言」字本下屬「願見」讀,誤合二字為一。史記雲「觸龍言願見」,不誤。

清人王念孫《讀書雜誌·戰國策雜誌二 觸讋揖之》,也認為應從《史記》的「觸龍」,並引用多處文獻證明:

(引自:維基文庫:王念孫,《讀書雜誌/戰國策》,見: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8%AE%80%E6%9B%B8%E9%9B%9C%E8%AA%8C/%E6%88%B0%E5%9C%8B%E7%AD%96#%E8%A7%B8%E8%AE%8B%E6%8F%96%E4%B9%8B)

綜上所述,清學者黃丕烈、王念孫,認為訛誤過程如下圖所示:

(圖很渣,明白意思就行)

但是,如果那麼容易破解,就不是「公案」了,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所以,要看看反方意見。

反方認為這只是一種猜測,根本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

而且,自漢代以外,確實有「讋」這個字,經常被用作「人名」:


《說文》:「讋,失氣言。一曰:不止也。從言,龖省聲。傅毅讀若慴。𧮩,籒文讋不省。」
段玉裁注:「此與慴音義同。此從言,故釋之曰失氣言。」
又補《說文》為「一曰:言不止也。」注云:「謂詍詍沓沓也。」班固〈東都賦〉:「自孝武之所不徵,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慄,奔走而來賓。」

這個字用作人名,如:《殷周金文集成11250》秦始皇陵出土的兵器上的金文:

秦漢印章上,經常有人用這個字當人名,如秦印文字「杜讋」

【引自:許雄志,《秦印文字彙編》(2001,河南美術出版社),頁46】

反方說得也很有道理,除非拿出非常之證據,我們很難認為「讋」是「龍、言」之訛誤。

所以,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不管是教科書,還是學術書籍,都從「觸讋說趙太后」。

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匯注本《戰國策》(1978年,頁768):

為什麼是八十年代以前呢?

因為轉折,發生在1973年,馬王堆漢墓在湖南長沙被發現,世界震驚!

在馬王堆三號墓棺槨東邊,發現了一個漆箱:

漆器盒內裝著一些寫有漢字的絲綢,這也就是【馬王堆帛書】:

馬王堆帛書一共十二萬多宇,有古本的《周易》《老子》、《道德經》等經典文獻,還有兵法、中醫、方術等文獻。

按照《漢書藝文志》的分類,共有五十種文獻:

【引自:湖南省博物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4).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 : 田野考古發掘報告. 第1卷. 文物出版社.,頁88-90】

馬王堆帛書其價值、數量,要甩《壁中書》(漢)和《汲冢書》(晉)十八條街,只有用「逆天」二字來形容。

這些文獻到前幾年才剛剛整理完成,如果學術共同體全部「消化」,我覺得五十年都未必。

經典《周易》:

古本《老子》

後來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的帛書,就是《戰國策》的原始版本:

《戰國縱橫家書》

《戰國縱橫家書》簡介:

侯良. (1982). 罕見的古書——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簡介. 圖書館(1), 65-67.

根據墓中的文物和文獻斷代:此墓下葬時為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即公元前一六八年,這批帛書系二千一百四十多年前所埋藏。

而集結整理《戰國策》的漢代學者劉向,出生於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年),去世於漢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那麼也就是說,《戰國縱橫家書》可能就是劉向整理前的那些原始文獻。甚至極有可能劉向都沒有見過的原始材料。高誘、姚宏、鮑彪這些東漢、唐、宋學者也都沒有見到過,就別談什麼清人王念孫。

所以,我們比古人要幸運得多,像中了六合彩!

而更加巧合的是,《戰國縱橫家書 》中就有《戰國策 趙四 趙太后新用事》那一篇更原始的文本,被學界稱之為《十八 觸龍見趙太后》(第188行)。

這篇出土文獻非常清楚,百分之百證明了是【「觸龍言」願見大(太)後】:

【引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1983). 馬王堆漢墓帛書, 三. 文物出版社.頁60,《戰國縱橫家書 》圖版188行】

至此,「觸龍」和「觸讋」之疑雲也就雲開霧散了,跨越兩千多年「魯魚亥豕」之疑,最後由出土文物得到了證明。

今天的教科書和書籍,都做「觸龍說趙太后」,但會給出註解,交代「觸龍言」傳抄過程訛傳為「觸讋」。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件學術公案中,學者都是非常嚴謹且實事求是的,哪怕一個小問題,都不馬虎對待:

古代註疏校讎學者,本著「信則傳信,疑則傳疑」的嚴謹態度,讓我們知道有這個分歧,然而清人王念孫的懷疑和判斷,即便看似非常有道理,但證據不足,仍然被古今學界視為存疑。

最後,在1973年,考古學家夏鼐以他敏銳的眼光,發現了馬王堆漢墓,而馬王堆漢墓帛書的出土,又證明王念孫是對的。

所以,說中國古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是不對的,這些人真的不懂,中國古人怎麼做學問。

中國古代學術核心經學和史學,這兩門學科之嚴謹,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哪怕一個漢字的部件的疑點,一定要搞清楚,不知道就存疑,留給後來學人,不作強解。

有時候這種較真,繁瑣得讓人頭都是大的。

------------——————————————————

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是考古黃金時期:一系列偉大的考古發現,目不暇接,一個比一個逆天,華夏民族隱藏在地下燦爛文明,一點點漸漸露出它的冰山一角。

那麼多吊炸天的炫目文物,地下埋藏的甲骨、鐘鼎、簡帛等文本文獻,證明了我們的歷史書的記載是很可靠的。

這些發現,極大增強我們的信心,走出疑古時代,重建上古史。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考古學,要使用文物和文獻互勘的【二重證據法】的原因:

如果挖到一個王侯墓葬,幾乎都能去歷史書找到對應的人。很快就能解決核心問題。

比如:海昏侯、馬王堆等豪華墓葬,都在史書中很快找到!

而在西方,考古和歷史文獻是截然分開的,基本上毫不相干。


小漢字見大歷史


2013年的一次考古發現,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公案浮出水面。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的考古勘探中,發現一座單室磚券墓,該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長36.5米,深10.1米。由墓道、5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第4、第5天井與第5過洞及甬道被大範圍擾動,壁龕開鑿於第3、第4過洞兩側,未被盜擾,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較好。

甬道內放置墓誌一合,蓋題“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青石質,正方形。志石高、廣皆74釐米,厚15.5釐米。劃細線棋格,陰刻正書32行,滿行33字,共計982字。

這就是上官婉兒墓誌銘,翔實的內容揭開了一段歷史公案,證明李隆基撒了謊,後人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上官婉兒是被李隆基殺死的,理由是她與韋氏集團和安樂公主沆瀣一氣,是同夥。甚至出現上官婉兒和韋氏共享情人的說法。但是歷史記載上官婉兒曾經與太平公主共同起草遺詔,立李重茂為太子,讓李旦輔國,以平衡韋氏集團和李氏宗室之間的平衡,限制韋氏集團的非分之想。於是有人懷疑,上官婉兒是後期從韋氏集團改投太平公主一方,也有人懷疑,上官婉兒根本就不是韋氏集團的,李隆基殺他是因為上官婉兒是支持李重茂的,阻礙了李隆基篡位。不過這些說法都是根據史料猜想,並沒有可靠證據。

上官婉兒墓誌銘出土後,這一歷史謎團終於揭開,上官婉兒根本不是韋氏集團的人,而且是旗幟鮮明的反韋氏集團者,曾多次進諫中宗李顯,企圖阻止韋氏集團的陰謀,為了阻止廢掉太子,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甚至以死相諫,金殿飲鴆自殺,後經多方搶救,才勉強保住性命。

上官婉兒是唐中宗李顯的昭容,昭容屬於九嬪裡位置比較高的,僅次於貴妃,上官婉兒能夠以死相諫,證明他對李顯是很忠誠的。李顯被毒死後,上官婉兒能夠參與草擬遺詔,證明它的政治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上官婉兒墓誌銘的出土,是此前的懷疑變成歷史事實。上官婉兒真的不是韋氏集團成員,他的被殺基本可以肯定是因為她忠於李重茂,對李隆基篡位產生影響。


山野論史


中國商朝:從被否認到被承認的歷史


如果我在悟空問答發個貼子問:我們大中國最早的一個歷史朝代是哪個?

估計會被罵得狗血淋頭,被鄙視成人中渣渣,連這個都不知道,枉為中國人了你!

似乎隨便一個在校園混過幾年的小娃娃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啟建立的大夏朝,說不定還能背上一段朝代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云云,可是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不一定是這樣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在國際社會上,中國的夏朝仍是不被承認真實存在過的,為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沒有可以證明夏朝確實存在過的考古發現。

西方人研究歷史與我們中國人研究歷史的方法是不同的。

西方人研究歷史,主要是基於考古發現,有考古支撐,沒問題,我們就承認這段歷史;沒考古支撐,對不起,我們不承認。

中國人研究歷史呢,先從現存的歷史文獻中尋找資料,只要歷史文獻中有記載,那就是真實存在的,然後再慢慢利用考古尋找證明。

別說夏朝了,就是商朝,在殷墟發現之前,也是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

商朝被否認真實存在過。

自清末起,西方國家一些史學家對中國人所謂的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予以否認並詆譭,其主要論調就是,中國的歷史沒那麼長,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周朝,夏商兩代都是子虛烏有的,中華文明並不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是源自中亞地區。

但是這種詆譭中華文明的論調到了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很快就被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甲骨文的出現。

1898年,清代金石學家,學者王懿榮偶然發現甲骨文。

而後,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參考《史記·五帝本紀》和《史記·殷本紀》所載的先商世系與商王世系,運用二重證據法,在甲骨文中完美地發現了可與史料對應的文字,現存的史料與地下出土的文物完美呼應,此可謂史學界最嚴謹的考古治學方式了,於是,之前四處叫囂的西方史學界集體被抽了一個大嘴巴。

殷墟的出現。

循著甲骨文的出土地址,中國的歷史學家後來發現了位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並在那裡發現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與青銅器為代表的大量文化遺存。

1928年,由傅斯年主持,殷墟開始第一次被髮掘,後出土800餘片載有文字的龜甲獸骨,以及大量的銅器,陶器。

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殷墟總計被髮掘15次,確認了商王朝的宮殿區和王陵區,與《竹書紀年》中關於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記載完美契合了,這就使得殷墟曾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動搖的結論。

商朝被國際社會承認。

至此,關於商朝的存在,要文字證明,有史記,有甲骨文;要考古支撐嘛,我給你個城邦遺址,夠不夠?

從此以後,國際社會再也沒人再提商朝不存在的屁話!

後記:如果不管西方人怎麼看,單從中國流傳下來的史料上來看,中國不但有夏朝,在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虞朝。2002年的時候,中國有個叫王樹民的學者發表論文,大膽提出了一個論點,在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虞朝,虞朝的最後一位君主為舜,後來舜傳位於禹,再後來禹又傳位自己的兒子啟,於是有了“家天下”的夏朝。按照中國古籍《韓非子.顯學》中所說“虞夏二千餘年”的說法,夏朝存續500年左右,那麼虞朝應當存續了1500左右。雖然虞朝與夏朝目前還不被國際社會承認,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最有力的考古證明。早在1959年發現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雖然沒有出土文字證明夏朝的存在,但至少證明了,在商朝之前,確有朝代存在!


暗黑之眼



在《史記》中記載:長平之戰中,秦軍坑殺趙軍40萬。趙軍45萬主力全軍覆沒。

對於坑殺40萬這一天文數字。很多人表示質疑。直到後來在長平之戰的舊戰場,發現了諸多的萬人坑。才使人徹底相信《史記》中的記載是可信的。

《史記》記載,項羽入咸陽,火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項羽原本燒的只是咸陽的一部分——秦宮室。大火後來很可能蔓延至整個咸陽,才會三月不滅。

大火能燒三個月嗎?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司馬遷滿嘴跑火車。

古代漢語中的“三”和“九”並非實數。二、三、四都可用三籠統的表示。七八九十都可用“九”籠統的表示。如三年意為數年。九年表示好幾年。

例如:項羽在鉅鹿之戰中,與秦軍交戰,九戰九捷並非發生了九次戰鬥。也可能是七戰全勝。

發掘出土的咸陽故都。有被大火長時間焚燒的痕跡。說明司馬遷記載項羽燒咸陽秦宮。大火三月不滅為史實。


楊朱學派


不只是韓國跟我們爭奪文化遺產,實際上日本也參與其中。1984年,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一件不起眼的物件,直接在日本炸開了鍋,快來中國認祖宗吧!

日本人鍾愛穿木屐,可謂是居家必備的物品,長期以來日本人一直堅持稱木屐是他們老祖宗最早發明的。實際上,木屐是中國人最早的發明,在中國古籍上早有記載,但一直苦於沒有實物作為例證,因此日本人拒不承認木屐是中國人發明的事實,一口咬定是他們日本的老祖宗發明,日本人很囂張地說:“有本事你們拿出事物來證明呀!”

事實勝於雄辯,考古發現是對人們質疑的歷史事件最好的證明。1984年,在馬鞍山三國東吳大將朱然墓出土了一件距今1700年的漆木屐。這件漆木屐的出土,直接在日本炸開了鍋,日本專家看了之後,臉都綠了。1700年前,當時的日本人連成套的衣服都沒有吧,還木屐做夢吧!



這件三國時期漆木屐的考古發現直接以以實物證明了木屐為中國人最早發明的歷史事實,讓日本人閉口不言。有本事繼續堅持稱是你們日本人的祖先發明的呀,或者來中國認祖宗呀!如果真的來了,我們也不稀罕,我們才沒有他們這些厚顏無恥之徒的子孫後代。


密探零零發


其實,曾經有一部著名的古籍,就被人懷疑其真實性。

這部書就是《道德經》,別看這部書只有5000字左右。按照傳統的解釋,又名《老子》,是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傳說,是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時,函谷關的關令尹喜誠心邀請老子在函谷關小駐。在尹喜的再三懇請下,老子著述5000字,然後西出函谷關而去,經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經》。

但是,這部原來說成書於春秋末期的著作,由於一直沒有發現原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被人懷疑。比如,中國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就曾經在其《先秦諸子系年》中考證,《道德經》其實是戰國晚年作品。錢穆先生認為,《道德經》中記載的很多社會現象並不是春秋的景象,而是戰國末期的社會情境;同樣,很多“名詞”,也是在《道德經》之後才出現的,比如“帝”是在《左傳》裡率先出現的。很多思想其實來自《莊子》。所以,《道德經》和老子都受到了懷疑。

直到1993年郭店楚墓竹簡和1994年香港出席的一批戰國竹簡,先後出現了《老子》和老子的姊妹篇《恆先》兩篇。所以,人們認定,這部著作的出現年代應該在錢穆先生推斷之前,是春秋末年戰國初年就已經問世。所以,經過考古發現,還了《道德經》一個清白,而老子的問題或許還需要繼續來探究了。


潞州節度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秦始皇的陵墓在修建的時候,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動用了幾十萬的民力。還說秦始皇的的棺槨,是穿三泉而下葬的,整個墓室裡,都充滿了流動的水銀,還有各種明的暗的機關。

很多人都懷疑,司馬遷記錄的這個事情的真實性。

畢竟司馬遷是生活在漢武帝時期的人,那時候距離秦始皇下葬的時候,已經過了一百多年,將近小兩百年了。

司馬遷怎麼可能會對當時的事情,知道的這麼清楚呢?

所以,很多人都懷疑《史記》到底有多少記錄是真實的?

現在很多人,都在驗證,秦始皇的陵墓裡,真的有大量的水銀嗎?還有秦始皇的棺槨,真的是穿三泉而下葬的嗎?

因為人類的好奇,再加上最近考古專家得到的物件。都在正史《史記》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同樣對秦始皇的陵墓的考究,也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近年來很多研究秦始皇陵的專家們,已經探測出,秦始皇的陵墓裡,的確是有大量的水銀的。

當然了秦始皇陵並沒有開挖,專家們是通過,在秦始皇陵的地面上,向下取土的辦法,瞭解土質的成分,研究是否含有汞的成分的。

通過專家們測量出的結果,確實是有水銀的。通過研究出水銀,也可以得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保存的很完好的。

因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封閉很好,沒有接觸過空氣,所以,水銀才不會揮發掉,一直都是陪伴在秦始皇的身邊的。

還有秦始皇棺槨的深度,也確實達到了穿三泉而下葬的。

要知道秦朝的時候,水位是很淺的,古代的時,出現數字“三”的時候,一般都是指的多的意思。

也就是秦始皇的棺槨是穿過多層地下水,而下葬的。如今專家正是在地下將近二十米的深的地方,發現的水銀。

這個深度在當年,肯定是經過多層地下水的地方。

所以說秦始皇的地宮應該在地下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也是正確的。

若是事實上真的如同《史記》裡描寫的一樣,那又進步一正實了《史記》的正確性。

不過現在已經可以證實的是,秦始皇陵墓裡確實是有大量的水銀的,而且秦始皇的棺槨埋葬的地方,確實是很深的。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保持完好的原因。

通過秦始皇棺槨的深度,也可以倒推出,他的陵墓動用了幾十萬的勞力,修建了三十多年,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秦始皇陵被當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了起來,雖然秦始皇陵裡,有很多人民想探索的未知數。

但是,只要陵墓是完好的,就不能打開它,破壞它。

因為秦始皇陵墓,已經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了,他不僅僅是一座陵墓了。


史學達人


自明朝以來,人們一直相傳陝西法門寺塔地下有神秘地宮,裡面藏有大量寶藏,不過傳說始終是傳說,直到19世紀末,一場大雨沖垮了法門寺塔,讓考古隊有了重大發現,這才有了神秘地宮的重見天日。

法門寺塔始建於漢代,初為唐代木塔結構,1556年在經過關中地震的摧殘,寶塔坍塌殆盡,經過明朝重建為磚塔架構,一直矗立到考古發現。

1981年8月,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夾雜狂風,竟然把矗立已有千年之久的法門寺塔吹塌了半截,塔內經書、佛品狼藉一地。

1987年,有關考古人員進駐法門寺塔,負責清理遺留下的建築碎片,直到清理工作完成後,考古人員疑惑明代寶塔怎會有唐代塔基。原來顯漏出的塔基外圈是明代所建,內圈則為唐代所建。

既然有了考古的重大發現,加上民間一直流傳的神秘地宮傳說,考古人員申請了塔基發掘。

1987年2月份,考古人員正式開始了法門寺塔的地下發掘工作,塔基下方首先出現的是十字探方,工作人員用洛陽鏟探測土壤,發現土壤下沒有墓穴,不過卻是挖到了石板墊層,等到掀開雕刻有雄獅的石板後,出現了一個兩米見方的地洞口,只見從裡面冒出雲霧(後來證實是洞內溫度低,而外面溫度高,汽化現象),數不清的金銀珠寶,閃閃發光,場面十分壯觀。

不過考古人員發現除了金銀珠寶,沒有找到地宮的入口位置,所以繼續沿著塔基勘察,最後發現塔基的正南方位是地宮的真正入口,入口處順勢而下的是十九級的狹窄青石臺階,走過臺階是不知年代,考古人員也無法破譯的神秘文字刻畫在上的地宮之門,後來解釋是一種排除梵文以外的神秘咒語。打開石門,地宮真正的出現在了人們眼前。

推開神秘地宮之門,看到的是長長的甬道,甬道上鋪滿了唐代的銅製錢幣,走到盡頭,出現的是兩塊石碑組成的小門,兩塊石碑分別是《志文碑》、《物賬碑》,尤其是《志文碑》,上面記載了令考古人員十分激動的信息:法門寺地宮裡存放著釋迦牟尼的佛指舍利。

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跡,色白如玉,少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並不徹。

打開第二個石門,裡面是一座漢白玉質地,彩色繪製的阿育王塔,顏色明動,高貴莊嚴,而在阿育王塔裡面則是更加精美的鎏金銅浮屠,造型別致,堪稱震撼。而且這鎏金銅浮屠也是至今為止,中國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堪稱國寶中的極品。

而圍繞在阿育王塔周圍的是鋪了一地的唐代絲綢,五顏六色,旁邊還有一個木箱,裡面存放有武則天的簇金繡石榴裙,金光閃閃,鮮豔動人。

在阿育王塔後面是造型精美,巧奪天工的漢白玉靈帳,相傳是唐代唐中宗李顯遣人所制,靈帳後面是一隻紫檀木箱,裡面裝滿了大小瓷器,其中就有瓷器史上的神秘謎團---秘色瓷。

地宮開啟之前,人們一直存惑,世上是否有秘色瓷,顏色到底是什麼色?直到地宮發現後,人們才有了秘色瓷的認識。中國著名文物收藏專家馬未都解釋為“艾葉綠中閃灰”。

法門寺塔下地宮的重見天日,考古人員發掘的古代文物世所罕見,而且數不勝數,不僅豐富了中國歷史的文獻佐證,也堪稱文物考古的里程碑,同時此次的考古發現也證實了人們傳言,法門寺塔下有寶藏地宮,而且也為秘色瓷更加證實了它的存在。


實說歷史


其實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這裡我舉兩個例子。

1.堯舜禹文明的存在

夏商周之前的堯舜禹時代,是中原地區形成華夏文明的關鍵時代,但我們瞭解的這段歷史,大多是在神話故事中知曉,並沒有切實的文字材料記載以及相關的出土文物來證實這段歷史的存在。有的人認為這段歷史是人為杜撰的,堯舜禹文明其實並沒有存在過,然而陶寺遺址的發掘狠狠打了他們的臉。

陶寺遺址的發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1978年至1987年間,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此發掘墓葬一千餘座,由此確定了陶寺文化。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發掘和研究後,於2015年6月18日,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在新聞發佈會上肯定了陶寺遺址就是堯的都城,由此證明了堯舜禹文明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下圖為陶寺遺址的俯視全圖。


2.毛筆的起源

毛筆是我國傳統的書寫工具,一直以來,都流傳著蒙恬造筆之說。

據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中記載:蒙恬始做秦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謂之“蒼毫”。

因此,在制筆行業中,蒙恬被奉為祖師爺。但是現代的考古發現證明,在蒙恬之前,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毛筆了。

1954年,在長沙左家公山發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楚墓,陪葬品中有一支毛筆,經過鑑定,是用上好的兔箭毛製成的。這可以說是我國存世最早的毛筆,它誕生的時代,要比傳說中蒙恬發明毛筆的時間要早得多。由此可見,在蒙恬之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毛筆了。下圖為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筆和竹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