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莉所当燃


这种历史事件被考古证实的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商朝的历史在没被证实之前,虽说《史记》有记载,但是很多国内学者,尤其是西方史学家是不认同的,但是后来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直接打脸,甚至商朝帝王的世系都与记载吻合。

今天讲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中国造纸术”,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中国造纸术被称之为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蔡伦,然而在不断的考古出土的纸表明,蔡伦只是纸的“改进者”,并非发明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中就写出“甘肃天水的一座汉代墓中被考古发现一张纸,是西汉时期用麻做出来的纸,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纸,因此,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

书中为何要这样描述?在这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历史记载如何?

《后汉书》明确记载“纸就是东汉人蔡伦发明的”,看下图

自此,蔡伦发明造纸术已经被认可,然而中国的考古事业一直在发展、摸索,在这个过程中,蔡伦发明造纸术一说多次被考古证实并非如此,他的确是造纸术的改进者,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

1935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里,挖掘出一片西汉麻质白色纸;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的灞桥,再次考古在古墓中清理出来一叠纸,也就是灞桥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汉墓中又出土了马滩纸,足足比蔡伦造纸要早300年,这次出土的纸又薄又软;

在此不一一赘述,有学者制作的一张表格,如图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就出现过的,是后世考古挖掘出来并证实,但是蔡伦发明造纸术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这种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1987年时,官方宣布蔡伦就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而今很多人也不再争论,认为这已经不是学术问题,这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可侵犯,《纸祖千秋》指出无论考古出土多少西汉纸,但是在我们心中,“蔡伦发明造纸术”是我们必须要维护的!

所以我个人还是支持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不接受反驳。


猫眼观史


我就说一个比较冷门的案例,但在古文字学界知道的人比较多。

这个案例跨越的时间长,可以说是一个字引发的千年疑案,也是校雠训诂之学中,文献和文物互勘,解决学术公案的经典案例。

我们中学课文都学过经典古文 《 触詟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此文古往今来都非常经典,《古文观止》就曾收录。

简单说下此文章的核心内容:赵国大臣左师触詟,说服一个母亲(赵太后)违背人性,将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去当人质,以此缓解国家危难。

由此可见,左师触詟深谋远虑,口才一流,。

但是,关于「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中「触詟」这个人的名字,古往今来都有学者觉得不大对劲,很多人学者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为什么有这个怀疑呢?

说起来有点复杂,这就关系到《战国策》这本书的历史和各种版本,我只凭我的记忆简单说一下:

《战国策》是西汉大学者刘向依据当时「皇家藏书馆」的资料,整理出来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

东汉高诱曾为《战国策》做注,到北宋已散佚颇多,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呕心补校,辑录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到南宋,今本出现了两个本子:

  • 南宋学者姚宏再次辑注《战国策》,称之为《剡川姚氏本战国策》。
  • 另外一个本子是,南宋学者鲍彪和元人吴师道的校补本《战国策鲍注补证》。

到清代,黄丕烈重刻《姚本战国策》,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战国策》的姚、鲍、吴三人的汇注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重点:古本《战国策》刘辑高注,散佚颇多,宋曾巩重辑《战国策》为今本,后有姚和鲍、吴三家注,两个本子。

古本散佚,宋元以来流传的《今本战国策》中,都是「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之「触詟」。

如《四库全书》之《姚本战国策》:

但是,恰恰在「触詟」二字后面,姚宏又注解「一本无言字」,意思就是说有文献写作「触龙」,而非「触詟」。

确实如此,有几种汉代文献记载是「触龙」,如:

  • 《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元年》: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 《汉书·古今人表》:左师触龙”。


但是,但鲍本的注解则认为:古代叫「触龙」的太多了,「触詟」是為了区别「触龙」,以免混淆:

鮑本補曰:史亦作「龍」。按說苑,「魯哀公問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當從「讋」以別之。

清人黄丕烈认为这是错误,应该从《史 记》的「触龙」,而非「触詟」。

古代竹简抄写是从上倒下,很明显就是「触龙言」三字传抄发生错误,写成两个字「触詟」:

札記丕烈案:吳說非也,當作「龍」。古今人表中下云「左師觸龍」,即此。「言」字本下屬「願見」讀,誤合二字為一。史記云「觸龍言願見」,不誤。

清人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 触詟揖之》,也认为应从《史记》的「触龙」,并引用多处文献证明:

(引自:维基文库: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见: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8%AE%80%E6%9B%B8%E9%9B%9C%E8%AA%8C/%E6%88%B0%E5%9C%8B%E7%AD%96#%E8%A7%B8%E8%AE%8B%E6%8F%96%E4%B9%8B)

综上所述,清学者黄丕烈、王念孙,认为讹误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很渣,明白意思就行)

但是,如果那么容易破解,就不是「公案」了,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要看看反方意见。

反方认为这只是一种猜测,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

而且,自汉代以外,确实有「詟」这个字,经常被用作「人名」:


《說文》:「讋,失气言。一曰:不止也。从言,龖省聲。傅毅讀若慴。𧮩,籒文讋不省。」
段玉裁注:「此與慴音義同。此从言,故釋之曰失气言。」
又補《說文》為「一曰:言不止也。」注云:「謂詍詍沓沓也。」班固〈東都賦〉:「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慄,奔走而來賓。」

这个字用作人名,如:《殷周金文集成11250》秦始皇陵出土的兵器上的金文:

秦汉印章上,经常有人用这个字当人名,如秦印文字「杜讋」

【引自:许雄志,《秦印文字彙編》(2001,河南美术出版社),页46】

反方说得也很有道理,除非拿出非常之证据,我们很难认为「讋」是「龍、言」之訛誤。

所以,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管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书籍,都从「触詟说赵太后」。

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汇注本《战国策》(1978年,页768):

为什么是八十年代以前呢?

因为转折,发生在1973年,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被发现,世界震惊!

在马王堆三号墓棺椁东边,发现了一个漆箱:

漆器盒内装着一些写有汉字的丝绸,这也就是【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一共十二万多宇,有古本的《周易》《老子》、《道德经》等经典文献,还有兵法、中医、方术等文献。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共有五十种文献:

【引自: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4).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 : 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第1卷. 文物出版社.,页88-90】

马王堆帛书其价值、数量,要甩《壁中书》(汉)和《汲冢书》(晋)十八条街,只有用「逆天」二字来形容。

这些文献到前几年才刚刚整理完成,如果学术共同体全部「消化」,我觉得五十年都未必。

经典《周易》:

古本《老子》

后来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的帛书,就是《战国策》的原始版本:

《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简介:

侯良. (1982). 罕见的古书——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简介. 图书馆(1), 65-67.

根据墓中的文物和文献断代:此墓下葬时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即公元前一六八年,这批帛书系二千一百四十多年前所埋藏。

而集结整理《战国策》的汉代学者刘向,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那么也就是说,《战国纵横家书》可能就是刘向整理前的那些原始文献。甚至极有可能刘向都没有见过的原始材料。高诱、姚宏、鲍彪这些东汉、唐、宋学者也都没有见到过,就别谈什么清人王念孙。

所以,我们比古人要幸运得多,像中了六合彩!

而更加巧合的是,《战国纵横家书 》中就有《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那一篇更原始的文本,被学界称之为《十八 触龙见赵太后》(第188行)。

这篇出土文献非常清楚,百分之百证明了是【「触龙言」愿见大(太)后】:

【引自: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1983). 马王堆汉墓帛书, 三. 文物出版社.页60,《战国纵横家书 》图版188行】

至此,「触龙」和「触詟」之疑云也就云开雾散了,跨越两千多年「鲁鱼亥豕」之疑,最后由出土文物得到了证明。

今天的教科书和书籍,都做「触龙说赵太后」,但会给出注解,交代「触龙言」传抄过程讹传为「触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件学术公案中,学者都是非常严谨且实事求是的,哪怕一个小问题,都不马虎对待:

古代注疏校雠学者,本着「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严谨态度,让我们知道有这个分歧,然而清人王念孙的怀疑和判断,即便看似非常有道理,但证据不足,仍然被古今学界视为存疑。

最后,在1973年,考古学家夏鼐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了马王堆汉墓,而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又证明王念孙是对的。

所以,说中国古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是不对的,这些人真的不懂,中国古人怎么做学问。

中国古代学术核心经学和史学,这两门学科之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哪怕一个汉字的部件的疑点,一定要搞清楚,不知道就存疑,留给后来学人,不作强解。

有时候这种较真,繁琐得让人头都是大的。

------------——————————————————

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是考古黄金时期:一系列伟大的考古发现,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逆天,华夏民族隐藏在地下灿烂文明,一点点渐渐露出它的冰山一角。

那么多吊炸天的炫目文物,地下埋藏的甲骨、钟鼎、简帛等文本文献,证明了我们的历史书的记载是很可靠的。

这些发现,极大增强我们的信心,走出疑古时代,重建上古史。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考古学,要使用文物和文献互勘的【二重证据法】的原因:

如果挖到一个王侯墓葬,几乎都能去历史书找到对应的人。很快就能解决核心问题。

比如:海昏侯、马王堆等豪华墓葬,都在史书中很快找到!

而在西方,考古和历史文献是截然分开的,基本上毫不相干。


小汉字见大历史


2013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浮出水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一座单室砖券墓,该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第4、第5天井与第5过洞及甬道被大范围扰动,壁龛开凿于第3、第4过洞两侧,未被盗扰,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较好。

甬道内放置墓志一合,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青石质,正方形。志石高、广皆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满行33字,共计982字。

这就是上官婉儿墓志铭,翔实的内容揭开了一段历史公案,证明李隆基撒了谎,后人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上官婉儿是被李隆基杀死的,理由是她与韦氏集团和安乐公主沆瀣一气,是同伙。甚至出现上官婉儿和韦氏共享情人的说法。但是历史记载上官婉儿曾经与太平公主共同起草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让李旦辅国,以平衡韦氏集团和李氏宗室之间的平衡,限制韦氏集团的非分之想。于是有人怀疑,上官婉儿是后期从韦氏集团改投太平公主一方,也有人怀疑,上官婉儿根本就不是韦氏集团的,李隆基杀他是因为上官婉儿是支持李重茂的,阻碍了李隆基篡位。不过这些说法都是根据史料猜想,并没有可靠证据。

上官婉儿墓志铭出土后,这一历史谜团终于揭开,上官婉儿根本不是韦氏集团的人,而且是旗帜鲜明的反韦氏集团者,曾多次进谏中宗李显,企图阻止韦氏集团的阴谋,为了阻止废掉太子,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以死相谏,金殿饮鸩自杀,后经多方抢救,才勉强保住性命。

上官婉儿是唐中宗李显的昭容,昭容属于九嫔里位置比较高的,仅次于贵妃,上官婉儿能够以死相谏,证明他对李显是很忠诚的。李显被毒死后,上官婉儿能够参与草拟遗诏,证明它的政治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上官婉儿墓志铭的出土,是此前的怀疑变成历史事实。上官婉儿真的不是韦氏集团成员,他的被杀基本可以肯定是因为她忠于李重茂,对李隆基篡位产生影响。


山野论史


中国商朝:从被否认到被承认的历史


如果我在悟空问答发个贴子问:我们大中国最早的一个历史朝代是哪个?

估计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被鄙视成人中渣渣,连这个都不知道,枉为中国人了你!

似乎随便一个在校园混过几年的小娃娃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启建立的大夏朝,说不定还能背上一段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云云,可是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的夏朝仍是不被承认真实存在过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可以证明夏朝确实存在过的考古发现。

西方人研究历史与我们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方法是不同的。

西方人研究历史,主要是基于考古发现,有考古支撑,没问题,我们就承认这段历史;没考古支撑,对不起,我们不承认。

中国人研究历史呢,先从现存的历史文献中寻找资料,只要历史文献中有记载,那就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再慢慢利用考古寻找证明。

别说夏朝了,就是商朝,在殷墟发现之前,也是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

商朝被否认真实存在过。

自清末起,西方国家一些史学家对中国人所谓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予以否认并诋毁,其主要论调就是,中国的历史没那么长,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周朝,夏商两代都是子虚乌有的,中华文明并不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是源自中亚地区。

但是这种诋毁中华文明的论调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很快就被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甲骨文的出现。

1898年,清代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

而后,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参考《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殷本纪》所载的先商世系与商王世系,运用二重证据法,在甲骨文中完美地发现了可与史料对应的文字,现存的史料与地下出土的文物完美呼应,此可谓史学界最严谨的考古治学方式了,于是,之前四处叫嚣的西方史学界集体被抽了一个大嘴巴。

殷墟的出现。

循着甲骨文的出土地址,中国的历史学家后来发现了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并在那里发现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与青铜器为代表的大量文化遗存。

1928年,由傅斯年主持,殷墟开始第一次被发掘,后出土800余片载有文字的龟甲兽骨,以及大量的铜器,陶器。

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殷墟总计被发掘15次,确认了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与《竹书纪年》中关于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记载完美契合了,这就使得殷墟曾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动摇的结论。

商朝被国际社会承认。

至此,关于商朝的存在,要文字证明,有史记,有甲骨文;要考古支撑嘛,我给你个城邦遗址,够不够?

从此以后,国际社会再也没人再提商朝不存在的屁话!

后记:如果不管西方人怎么看,单从中国流传下来的史料上来看,中国不但有夏朝,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虞朝。2002年的时候,中国有个叫王树民的学者发表论文,大胆提出了一个论点,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虞朝,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为舜,后来舜传位于禹,再后来禹又传位自己的儿子启,于是有了“家天下”的夏朝。按照中国古籍《韩非子.显学》中所说“虞夏二千余年”的说法,夏朝存续500年左右,那么虞朝应当存续了1500左右。虽然虞朝与夏朝目前还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最有力的考古证明。早在1959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虽然没有出土文字证明夏朝的存在,但至少证明了,在商朝之前,确有朝代存在!


暗黑之眼



在《史记》中记载:长平之战中,秦军坑杀赵军40万。赵军45万主力全军覆没。

对于坑杀40万这一天文数字。很多人表示质疑。直到后来在长平之战的旧战场,发现了诸多的万人坑。才使人彻底相信《史记》中的记载是可信的。

《史记》记载,项羽入咸阳,火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项羽原本烧的只是咸阳的一部分——秦宫室。大火后来很可能蔓延至整个咸阳,才会三月不灭。

大火能烧三个月吗?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司马迁满嘴跑火车。

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并非实数。二、三、四都可用三笼统的表示。七八九十都可用“九”笼统的表示。如三年意为数年。九年表示好几年。

例如: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与秦军交战,九战九捷并非发生了九次战斗。也可能是七战全胜。

发掘出土的咸阳故都。有被大火长时间焚烧的痕迹。说明司马迁记载项羽烧咸阳秦宫。大火三月不灭为史实。


杨朱学派


不只是韩国跟我们争夺文化遗产,实际上日本也参与其中。1984年,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一件不起眼的物件,直接在日本炸开了锅,快来中国认祖宗吧!

日本人钟爱穿木屐,可谓是居家必备的物品,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坚持称木屐是他们老祖宗最早发明的。实际上,木屐是中国人最早的发明,在中国古籍上早有记载,但一直苦于没有实物作为例证,因此日本人拒不承认木屐是中国人发明的事实,一口咬定是他们日本的老祖宗发明,日本人很嚣张地说:“有本事你们拿出事物来证明呀!”

事实胜于雄辩,考古发现是对人们质疑的历史事件最好的证明。1984年,在马鞍山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出土了一件距今1700年的漆木屐。这件漆木屐的出土,直接在日本炸开了锅,日本专家看了之后,脸都绿了。1700年前,当时的日本人连成套的衣服都没有吧,还木屐做梦吧!



这件三国时期漆木屐的考古发现直接以以实物证明了木屐为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历史事实,让日本人闭口不言。有本事继续坚持称是你们日本人的祖先发明的呀,或者来中国认祖宗呀!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也不稀罕,我们才没有他们这些厚颜无耻之徒的子孙后代。


密探零零发


其实,曾经有一部著名的古籍,就被人怀疑其真实性。

这部书就是《道德经》,别看这部书只有5000字左右。按照传统的解释,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传说,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诚心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小驻。在尹喜的再三恳请下,老子著述5000字,然后西出函谷关而去,经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经》。

但是,这部原来说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著作,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原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怀疑。比如,中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就曾经在其《先秦诸子系年》中考证,《道德经》其实是战国晚年作品。钱穆先生认为,《道德经》中记载的很多社会现象并不是春秋的景象,而是战国末期的社会情境;同样,很多“名词”,也是在《道德经》之后才出现的,比如“帝”是在《左传》里率先出现的。很多思想其实来自《庄子》。所以,《道德经》和老子都受到了怀疑。

直到1993年郭店楚墓竹简和1994年香港出席的一批战国竹简,先后出现了《老子》和老子的姊妹篇《恒先》两篇。所以,人们认定,这部著作的出现年代应该在钱穆先生推断之前,是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就已经问世。所以,经过考古发现,还了《道德经》一个清白,而老子的问题或许还需要继续来探究了。


潞州节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秦始皇的陵墓在修建的时候,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动用了几十万的民力。还说秦始皇的的棺椁,是穿三泉而下葬的,整个墓室里,都充满了流动的水银,还有各种明的暗的机关。

很多人都怀疑,司马迁记录的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毕竟司马迁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人,那时候距离秦始皇下葬的时候,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将近小两百年了。

司马迁怎么可能会对当时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呢?

所以,很多人都怀疑《史记》到底有多少记录是真实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验证,秦始皇的陵墓里,真的有大量的水银吗?还有秦始皇的棺椁,真的是穿三泉而下葬的吗?

因为人类的好奇,再加上最近考古专家得到的物件。都在正史《史记》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同样对秦始皇的陵墓的考究,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近年来很多研究秦始皇陵的专家们,已经探测出,秦始皇的陵墓里,的确是有大量的水银的。

当然了秦始皇陵并没有开挖,专家们是通过,在秦始皇陵的地面上,向下取土的办法,了解土质的成分,研究是否含有汞的成分的。

通过专家们测量出的结果,确实是有水银的。通过研究出水银,也可以得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保存的很完好的。

因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封闭很好,没有接触过空气,所以,水银才不会挥发掉,一直都是陪伴在秦始皇的身边的。

还有秦始皇棺椁的深度,也确实达到了穿三泉而下葬的。

要知道秦朝的时候,水位是很浅的,古代的时,出现数字“三”的时候,一般都是指的多的意思。

也就是秦始皇的棺椁是穿过多层地下水,而下葬的。如今专家正是在地下将近二十米的深的地方,发现的水银。

这个深度在当年,肯定是经过多层地下水的地方。

所以说秦始皇的地宫应该在地下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也是正确的。

若是事实上真的如同《史记》里描写的一样,那又进步一正实了《史记》的正确性。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证实的是,秦始皇陵墓里确实是有大量的水银的,而且秦始皇的棺椁埋葬的地方,确实是很深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陵,至今保持完好的原因。

通过秦始皇棺椁的深度,也可以倒推出,他的陵墓动用了几十万的劳力,修建了三十多年,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秦始皇陵被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虽然秦始皇陵里,有很多人民想探索的未知数。

但是,只要陵墓是完好的,就不能打开它,破坏它。

因为秦始皇陵墓,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他不仅仅是一座陵墓了。


史学达人


自明朝以来,人们一直相传陕西法门寺塔地下有神秘地宫,里面藏有大量宝藏,不过传说始终是传说,直到19世纪末,一场大雨冲垮了法门寺塔,让考古队有了重大发现,这才有了神秘地宫的重见天日。

法门寺塔始建于汉代,初为唐代木塔结构,1556年在经过关中地震的摧残,宝塔坍塌殆尽,经过明朝重建为砖塔架构,一直矗立到考古发现。

1981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夹杂狂风,竟然把矗立已有千年之久的法门寺塔吹塌了半截,塔内经书、佛品狼藉一地。

1987年,有关考古人员进驻法门寺塔,负责清理遗留下的建筑碎片,直到清理工作完成后,考古人员疑惑明代宝塔怎会有唐代塔基。原来显漏出的塔基外圈是明代所建,内圈则为唐代所建。

既然有了考古的重大发现,加上民间一直流传的神秘地宫传说,考古人员申请了塔基发掘。

1987年2月份,考古人员正式开始了法门寺塔的地下发掘工作,塔基下方首先出现的是十字探方,工作人员用洛阳铲探测土壤,发现土壤下没有墓穴,不过却是挖到了石板垫层,等到掀开雕刻有雄狮的石板后,出现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地洞口,只见从里面冒出云雾(后来证实是洞内温度低,而外面温度高,汽化现象),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闪闪发光,场面十分壮观。

不过考古人员发现除了金银珠宝,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位置,所以继续沿着塔基勘察,最后发现塔基的正南方位是地宫的真正入口,入口处顺势而下的是十九级的狭窄青石台阶,走过台阶是不知年代,考古人员也无法破译的神秘文字刻画在上的地宫之门,后来解释是一种排除梵文以外的神秘咒语。打开石门,地宫真正的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推开神秘地宫之门,看到的是长长的甬道,甬道上铺满了唐代的铜制钱币,走到尽头,出现的是两块石碑组成的小门,两块石碑分别是《志文碑》、《物账碑》,尤其是《志文碑》,上面记载了令考古人员十分激动的信息:法门寺地宫里存放着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

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并不彻。

打开第二个石门,里面是一座汉白玉质地,彩色绘制的阿育王塔,颜色明动,高贵庄严,而在阿育王塔里面则是更加精美的鎏金铜浮屠,造型别致,堪称震撼。而且这鎏金铜浮屠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堪称国宝中的极品。

而围绕在阿育王塔周围的是铺了一地的唐代丝绸,五颜六色,旁边还有一个木箱,里面存放有武则天的簇金绣石榴裙,金光闪闪,鲜艳动人。

在阿育王塔后面是造型精美,巧夺天工的汉白玉灵帐,相传是唐代唐中宗李显遣人所制,灵帐后面是一只紫檀木箱,里面装满了大小瓷器,其中就有瓷器史上的神秘谜团---秘色瓷。

地宫开启之前,人们一直存惑,世上是否有秘色瓷,颜色到底是什么色?直到地宫发现后,人们才有了秘色瓷的认识。中国著名文物收藏专家马未都解释为“艾叶绿中闪灰”。

法门寺塔下地宫的重见天日,考古人员发掘的古代文物世所罕见,而且数不胜数,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文献佐证,也堪称文物考古的里程碑,同时此次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人们传言,法门寺塔下有宝藏地宫,而且也为秘色瓷更加证实了它的存在。


实说历史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1.尧舜禹文明的存在

夏商周之前的尧舜禹时代,是中原地区形成华夏文明的关键时代,但我们了解的这段历史,大多是在神话故事中知晓,并没有切实的文字材料记载以及相关的出土文物来证实这段历史的存在。有的人认为这段历史是人为杜撰的,尧舜禹文明其实并没有存在过,然而陶寺遗址的发掘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陶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1978年至1987年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墓葬一千余座,由此确定了陶寺文化。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后,于2015年6月18日,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陶寺遗址就是尧的都城,由此证明了尧舜禹文明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下图为陶寺遗址的俯视全图。


2.毛笔的起源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蒙恬造笔之说。

据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中记载:蒙恬始做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

因此,在制笔行业中,蒙恬被奉为祖师爷。但是现代的考古发现证明,在蒙恬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

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陪葬品中有一支毛笔,经过鉴定,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这可以说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毛笔,它诞生的时代,要比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要早得多。由此可见,在蒙恬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下图为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和竹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