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陶侃是东晋帝国不得不说的重要人物,他幼年丧父,和寡母相依为命。

为了陶侃能出人头地,陶侃的母亲一直省吃俭用,竭尽所能地供陶侃求学交友,虽然因此穷困不堪也无怨无悔。

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但陶侃直到四十多岁时,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

因为那是一个豪门士族为主导的社会,寒门子弟想要向上爬非常艰难。如果不是因为天下大乱,陶侃恐怕也只是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的一分子。

但就在陶侃四十多岁的时候,西晋帝国因诸王之乱而元气大伤,继而逐渐倒塌。虽然这并未能改变豪门士族占主导的现状,但像陶侃这样的寒门子弟却有了一丝冲破障碍的机会。

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陶侃成为了荆州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就在陶侃事业有所成就的时候,却又被王敦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陶侃五十七岁时,不得不被迫把自己经营多年的荆州让给王氏,自己跑到偏远的广州当刺史。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陶侃在广州一呆就是十年,随着“王与马”的争斗呈白热化,陶侃作为“王与马”都能接受的人选再次回到荆州,那一年陶侃已经六十七岁了。

虽然陶侃再次成为荆州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由于年事已高,陶侃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养老的准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稳守住荆州就行。

史书上对于陶侃在荆州的所作所为大书特书,其实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劝人不要赌博、劝人要廉洁、劝人要爱惜粮食、劝人要多做实事……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对于普通官员而言,这都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政绩,更何况是陶侃这种州郡级别的高官呢?按照陶侃的级别,他应该操心的是军国大事,而不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从侧面反应了一个事实:从第二次主政荆州,一直到苏峻之乱以前,陶侃并没有在荆州做过什么露脸的大事。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难道是陶侃年老糊涂了吗?当然不是。我始终强调一点:东晋是一个以豪门士族为主导的社会,陶侃这种身份的人天然会受到豪门士族的敌视。

陶侃不敢大刀阔斧地玩改革,只能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就算如此,庾亮也把陶侃视为眼中钉。

苏峻起兵之后,温峤本想出兵帮助庾亮,庾亮直接拒绝了,并回了一封书信告诉温峤:“你给我好好盯住陶侃,他才是最大的威胁。”

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义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客观地说:主政荆州的陶侃一直小心谨慎,却依然遭受如此敌视。陶侃平日的处境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陶侃是个聪明人,无论温峤和庾亮如何敌视陶侃,陶侃从来都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随着苏峻的节节胜利,庾亮逃往江州与温峤汇合。在这种万分紧要的关头,温峤和庾亮终于不再把陶侃当做最大威胁了,但依然敌视和排斥陶侃。

如果不是因为盟军的前景实在不妙,温峤和庾亮根本就不会联合陶侃一起出兵。

但在这场争斗中,温峤和庾亮的表演一直很亮眼。因为他们始终在表现着自己的忠义,反而映衬出陶侃只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小人。

其实,陶侃只是希望能够获得认可,毕竟此时的陶侃已经快七十岁了。他自认为时日无多,所以不愿意再向两个年轻后辈低头了。

但在温峤和庾亮的表演映衬下,陶侃一再失分。如果再不行动,陶侃在政治上很可能就会陷入被动。所以陶侃立刻决定亲自出马,不再玩套路。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陶侃的到来令庾亮感到万分紧张,因为庾亮被苏峻打得大败而逃,如同丧家犬一般。他担心陶侃借机动手,用自己的人头来树立威望。

但陶侃的智慧远非庾亮所能及,庾亮一直把陶侃看成最大的威胁,但陶侃从来也没有把庾亮看成威胁。

陶侃是老江湖了,绝不会像庾亮那种愣头青一样意气用事。

杀了庾亮,岂不是承认了苏峻起兵的合法性?届时,陶侃又该如何收场呢?他总不能表态与苏峻合作吧?

在一个以豪门士族为主导的社会中,苏峻的执政地位根本不会受到主流社会的真正认可,与苏峻合作,陶侃随时会被拖入泥潭之中。

无论庾亮做了多少错事,那都是豪门士族的内部矛盾。如果陶侃打算用杀掉庾亮为筹码,继而与苏峻达成某种交易或默契,那他随时会被整个豪门士族所敌视。

陶侃最大的愿望,就是庾亮能够真心实意地向自己低头。这一点,温峤完全明白,所以他力劝庾亮,不要怕陶侃,陶侃不会杀你的!

豪门士族都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但现在是庾亮和温峤在求陶侃。如果还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陶侃为什么要搭理他们?

庾亮想明白了,立刻向陶侃服软。陶侃见好就收,立刻表示愿意和庾亮平等相处。

一个位高权重的州郡长官,一个兵败逃窜的丧家之犬,却在这种背景下平等相处,这是何等的讽刺?

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乃谓亮曰:“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日反见求耶?”便谈宴终日。亮啖薤,因留白。侃问曰:“安用此为?”亮云:“故可以种。”侃于是尤相称叹云:“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尊崇一个失势的豪门领袖(庾亮),对陶侃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这表示陶侃尊重豪门士族。而豪门领袖(庾亮)处于失势的状态,只能拼命地拉拢陶侃,这也有助于陶侃获取更多的政治筹码。

陶侃尊崇庾亮,更可以表明自己无意掌控整个盟军,这可以让众多观望者安心。

如果以庾亮的身份和地位,一个不心就会人头落地,谁还敢投靠盟军,在陶侃手底下干活呢?

贵族之所以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地位,是由他们的血统所决定,绝不会因为陶侃喜欢或讨厌而有所改变。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陶侃出兵与盟军汇合的时候已经快七十了,谁都不会觉得陶侃未来还能搞什么大新闻。

回顾陶侃之前的所作所为,也算不上多了不起,这种人能在史书上留个名字,都该感到庆幸。

但历史就是这么神奇,陶侃之所以能成为东晋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完全是因为在陶侃七十岁之后,又获得了更多的机会,陶侃也因此更上一层楼。

在最后的六七年内,陶侃终于爬上了人臣的顶点。而最难能可贵的是:陶侃并未表现出窥视皇权的野心。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但就算如此,史书对陶侃的评价依然是持保留态度的。

基于当时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陶侃原本也是想窥视皇权的,但因为陶侃年老胆小,所以他最终没能迈出最后一步。

我无法确定这种说法对或不对,因为这是论心。但我确信一点:陶侃的评价偏低,源于豪门士族对他的偏见。

一个寒门子弟居然能在以豪门士族为主导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已经让豪门子弟们颜面大失了。如果这个寒门子弟的道德、才能和功绩都比豪门子弟更出色,那更是无可容忍的。

于是他们就一再深挖陶侃忠义背后的利害关系,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陶侃一直想着自己的私利,他表现出的忠义都是经过利弊权衡的。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陶侃的忠义当然是基于利害关系的,但谁不是如此呢?

在东晋那样一个豪门士族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中,寒门出身的陶侃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可谓历尽挫折、坎坷、屈辱和血泪。

如果没有陶侃,苏峻之乱该怎么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