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4)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4)

司马衍

司马绍死后,只有5岁大的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

此时的皇帝,自己连衣服还穿不利索呢;因此司马绍的媳妇儿庾氏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主少国疑,外戚专政,这是必然的套路;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这模式的后果,不用说大家也能猜的到。

庾氏自己一介女流,大事儿上没啥准主意,但是她们庾家,可是有那么几位自命不凡的家伙。

首先出场的是太后的哥哥庾亮。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4)

庾亮

大家只要记住,这位庾大国舅是个颜值挺高但其他都很低的人就好。这个其他,包括了智商、情商、危商、逆商等等吧。

此人颇有几分咱们前文说的那位著名嘴炮王衍的风采;最擅长练嘴,实际政务能力极低;且性格狂傲,心胸狭窄,刚愎自用。

朝政在这样的家伙手里掌握着,兄弟们可以想想,东晋能好的了吗!

这货一上台,便开始排挤那几位托孤大臣。

司马绍临终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中,王导年事已高,人年轻时什么没见过?单枪匹马帮着司马睿搞定江南士族,帮着自己哥们儿建立东晋;这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临到晚年,还经历了两次王敦之乱后,老爷子早就看透放下了;因此面对庾亮咄咄逼人的抢班夺权,王导乐呵呵的就退居二线了,每天提笼遛鸟,喝茶消遣,倒也逍遥自在。

另一位托孤大臣‘余则成’温峤,此人和庾亮素来关系良好,庾亮一皇帝的名义下诏派其为江州刺史,出镇荆州,即将其赶出朝廷,外人看来还算委以重任;温峤无话,挥一挥衣袖,又回到了曾经潜伏的地方。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4)

温峤

挤走了这俩外姓大臣,接下来庾亮的矛头对准了宗室司马宗和司马羕。

司马宗和司马羕是亲哥俩,他们的老爸是“八王之乱”中最早中枪的汝南王司马亮;羕三宗四。汝南王司马亮人品口碑还不错,‘八王之乱’中也没做啥恶事,因此司马亮的子弟待遇还算不错,一直得到各方保护,直到跟随司马睿南渡,再后来司马睿为了平衡琅玡王氏在朝中的势力,着力栽培这两位司马家的后起之秀,因此司马宗和司马羕的地位也不低。

庾亮贼上司马哥俩儿,除了要大权独揽,还有个原因,他和司马宗有个小过节儿。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绍住ICU的时候,有一天庾亮突然想进宫探病。

按常理,看望病人肯定得在大白天,准备点儿鲜花礼品,再整个果篮之类的;可这货偏不,他挑的时间是半夜三更。

正巧,那天负责皇宫警卫的是司马宗,他正带队巡逻呢,就瞅见鬼鬼祟祟的庾亮;司马宗就把庾亮拦下来了,问他,这大半夜的你想干嘛?

庾亮说,我来看我妹夫。

司马宗说你扯呢吧,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你不睡觉还不让别人睡了?家走。

就这么就把庾亮就给轰走了。

这本是小事一桩,况且说起来也是庾亮没事儿找事儿。

但咱前面儿说了,庾亮是个心胸狭窄之徒,这事儿可就让他记在心里了;好你个司马宗,不给爷面子,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等司马绍去世,庾太后临朝,庾亮挤兑走那俩辅政大臣,就开始琢磨收拾司马兄弟了;他先上了一本儿,奏称司马宗乃是宗室贵胄,请旨免去司马宗左卫将军的职务,升任骠骑将军。

这招儿唤作明升暗降。

司马宗当然不傻,可是圣旨煌煌,明知道这是庾亮在搞鬼,可是下诏的人是皇帝司马衍,难不成你还真去跟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掰扯掰扯?因此司马宗对这次升迁心怀不满。

这伙计也是个没啥城府的人,心里不满吧,他脸上可就挂象了;地球人都知道司马宗不爽。

庾亮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密令自己的心腹御史中丞钟雅上书弹劾司马宗,罪名是心存怨望,意图谋反。

弹劾的折子最终还是落到自己手里,于是庾亮大笔一挥,命令庾亮派人捉拿司马宗。司马宗拒捕,最终被杀,而司马羕也因弟弟‘谋反’一案受牵连,被庾亮贬作县王,赶出京城。

庾亮从此成为独一无二的辅政大臣,大权在握,独领风骚。

对于朝局的变化,庾亮当然不可能让小皇帝知情;更何况6岁的娃,他即便知情又能怎地?

因此,庾亮由闷骚,变成了明骚。

这一骚,骚大发劲儿了;差点儿给自己一家子带来灭门之祸。

什么事儿呢?

庾亮在朝中飞扬跋扈这就不用说了;整垮了跟他同辈儿的几位辅政大臣之后,为了能在朝廷上惟我独尊,他又列了个名单儿;名单上写的名字,都是他认为是潜在的敌人;如前文说的陶侃、苏峻、祖约。这几位跟前面说的诸位辅政而言,稍微有点儿区别,那就是这几个可都手握重兵,出镇一方。

庾亮的想法也够简单,辅政大臣爷都手掐把攥;你们三个老粗,还不手到擒来?

呵呵,在下只能呵呵一下了。

这特么才叫屁眼子拔罐——嘬死(屎)

简单介绍一下,那几位所在的地方吧,好让诸位兄弟了解,大脑平滑的庾亮是怎么选择假想敌的。

这三位大将,苏峻的地盘儿离建康最近,他的大本营设在历阳(现在安徽省和县),控制着皖东和苏北的广大地区。

祖约此时屯兵寿春(现在安徽六安,出瓜片儿的地方)。祖约是大英雄祖逖的弟弟;祖大爷去世后,戴渊领着老北伐军南下勤王,结果被王敦击败,戴渊被杀,部队北撤。等这事儿过去之后,司马睿想想,这么一支能打的部队,现在被打成这个熊样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看来还得换人,此时祖约也在老北伐军中,诸将群龙无首,司马睿便顺手把祖约提溜起来做了首脑。

在祖约的西南方向,是老将陶侃的势力范围荆州。陶侃本人深得司马绍的信任,在第二次王敦之乱平定后,由他出任荆州刺史一职。

有兄弟可能会喊,等等,你前面不是说,温峤出镇荆州吗?这儿又说陶侃是荆州刺史。几个意思?

其实没啥,您可以把陶侃和温峤的关系解读为司令和政委的关系,也可以把二人的关系解读为统军将领和监军的关系。温峤真正的头衔是江州刺史,治所就是现在的九江。

老实说不论是祖约、苏峻,还是陶侃,其实都没有造反的心,至少到此时还没有。

但是事儿就是这样,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