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6)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6)

听说苏峻和祖约同时举兵造反,安坐建康的庾亮彻底傻逼了。

要知道苏、祖二人的部队常年跟后赵作战,战斗力绝非留守京城的卫戍部队可比。

庾亮左右瞧瞧,没啥人可用了;他没有司马绍那两下子,而王导偏偏此时又告了病假,无人可用的他只好任命宗室成员司马流为左将军,带领朝廷的主力部队前去抵抗。

这司马流,史籍上对他的记载也就是这次出征,估计他水平也差,因为这次出征遇上叛军他就战死了。

苏、祖二人起兵是公元327年12月,仅仅1个多月,也就是公元328年2月,苏、祖叛军就从安徽打到了南京城下。

中央军几次出城迎战,都被叛军打的落花流水。

京师大乱;面对他一手造成的这个烂摊子,庾亮很不厚道的选择了外逃。而随着他这一跑,城中的晋军,更没心思抵抗了,于是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苏峻见中央军自行瓦解,立刻挥军入城;这些大兵也不客气,在城内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放纵几日之后,苏峻正式入主皇宫,并开始重新封赏官员。对于德高望重的王导,苏峻礼敬有加,他封王导为相国,位在自己之上,然后,又自封为骠骑将军,封祖约为太尉、侍中,并对其他朝臣,基本都原职留用。此后,苏峻大赦天下,却唯独不赦庾氏一族,并传令四方,悬赏庾亮的项上人头。

再说大搅屎棍子庾亮,九死一生逃出建康,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伙计定了定神,想想去哪儿呢;手下人建议,要不咱投温峤温大人去吧;庾亮长叹一声,唉,也只有如此了。

几经辗转,庾亮好不容易到了江州,终于见到温峤,庾亮抱着温峤嚎啕大哭。温峤也陪着掉眼泪,你说这事儿闹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俩大男人嚎了一顿,可建康城不相信眼泪,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京师被占,皇帝被劫,苏峻在城里大开杀戒;谁还有能力扶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啊!

庾亮此时已经六神无主,温峤倒是挺清醒——

要不,咱求求陶侃吧;三大主力,现在只有他没跟着造反,说明他对晋室还有感情。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陶侃出兵平叛。

此前庾亮没少针对陶侃,这梁子结的挺深;可现在已经山穷水尽,不求他还有谁呢?庾亮也只能点头称是。

可是让庾亮这会儿就放下身段儿亲自去求陶侃,他还转不过这个弯儿;后来还是温峤自告奋勇,得了,也不难为你了,我先走一趟,跟陶侃那儿做个铺垫。

南京方向打的热闹,陶侃干嘛呢?

呵呵,人这位爷正爽呢。

自从听说苏、祖造反,驻军荆州的陶侃心情大好;该,庾亮你不是牛吗?一天到晚整这个,阴那个;现在怎么样,报应了吧。

这天陶侃没事儿,正跟屋里呆着;门房儿进来禀报,说温峤温大人来访。

陶侃老江湖,眼珠一转就知道这位曾经的政委想干嘛;吩咐门房儿,让他出去转告温峤:宫里的事儿,水太深,爷不打算跟着参和(“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

敢情陶侃连面儿都不打算见。

温峤早年干过卧底,后来又干过辅政大臣和政委,王敦都被他耍的团团转,眼前这点儿障碍岂在话下;一个红包塞进过去,门房儿就自动消失了。然后温政委溜溜达达的直奔陶侃的书房。

二人见面儿,温政委直言不讳,老陶,你快大祸临头了,知道吗?

陶侃心说,你少来这套,你来求我出兵;还特么假模假式诈我。陶侃也不答话,就冷冷的看着温峤,小样儿,接着忽悠!

温峤当然知道人家不会轻易给面子,既然你不说话,那我就接着说——

老陶,看你这意思,你这次是铁了心想看热闹;实话告诉你,你这是做梦。知道眼下这形势叫什么吗?这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你要么砍了我的头,拿给苏峻,表示臣服;要么你平叛靖难,再造乾坤;两条道,你只能选一条。你想中立,门儿都没有;你信不信,苏峻现在是立足未稳,所以还顾不上你;等他在朝廷上站稳脚跟,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你;因为你手里有兵,他不杀了你,他睡不着觉。退一万步说,即使苏峻不杀你,还有皇帝和他妈呢?现在皇帝还小,可太后还在,你在国家危难之时,作壁上观,你猜人娘俩儿会怎么看你?你还想混个自然死?可能吗?

观点表达完毕,温峤最后扔了一句,老陶,关键时刻首鼠两端,怕你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啊!

温峤说完,看看陶侃依然绷着架子;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番话,还是让陶侃心里一动。

什么叫政治?政治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正确的事,而是要看你是不是跟对了人。

陶侃反复掂量温峤的话,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了;几天过去了,他既不答应出兵,也不轰走温峤。

而就在陶侃反复犹豫的时候,千里之外的苏峻狠狠的帮了温峤一把——

有消息传来,陶侃的儿子陶瞻在建康城破时被叛军杀死。

是不是故意的不知道,但肯定是被叛军杀了的。

这一下彻底把陶侃给激怒了,老爷子戟指建康方向破口大骂,好你个苏峻,爷跟你不共戴天。

陶侃遂下定决心,连儿子的葬礼都没参加,便率部登船,顺江东下。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6)

公元328年5月,陶侃率部到达浔阳;与温峤的部队会师。

而随着陶侃的到来,‘粪叉’庾亮心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强援到来,平叛之事至少有了希望;忧的是自己曾经没少给陶侃戴大帽子穿小鞋,而且深究起来,陶瞻的死,自己也难辞其咎;万一陶侃来个杀庾亮,以谢天下或者以壮军威之类的迷信活动,自己小命儿难保。

不过温峤倒是挺淡定,他对庾亮说,放心吧,陶侃那人我了解,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亲自去给陶侃赔个不是,这页就算翻过去了。

虽然老大不愿意,可此时此刻,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于是庾亮只好放下身段儿,亲自拜见陶侃。

要说庾亮这孙子装的也够彻底,他一见到陶侃,立即下拜谢罪。

这一拜让陶侃非常惶恐。

庾亮是北人,陶侃是南人,北人一向是看不起南人的;更重要的是,庾亮是高门,陶侃是寒族,这在东晋来说,高门和寒族不相往来是士人们的底线,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庾亮完全卑躬屈膝,不要脸面了。一时让陶侃不知所措,急忙说:庾元规怎么拜我陶士衡呢?

两人落座后,庾亮又坐在下首。陶侃大惊,急忙拉着他同坐。坐下来后,庾亮不停地检讨自己的错误。

陶侃心中还是有怨气,仍然不忘奚落庾亮几句:你以前修石头城来防备我,怎么现在反过来求我呀!

瘐亮讪讪地回答:哪里哪里。之后又说了一大堆客气话,再次检讨了一番,二人算是冰释前嫌。

再说苏峻这边儿,得知陶侃居然和庾亮和解了;这让他十分诧异;这家伙也算是久经沙场,立刻意识到,对方握手言和之后便是要发起进攻了。于是他赶忙下令正在建康城中胡作非为的部队集合,开赴石头城据守。

他的感觉很对,陶侃、温峤、庾亮三方兵合一处,也不休息,马不停蹄的就朝建康开来,准备和叛军一决雌雄。

双方都是晋帝国武装力量的支柱,因此就注定双方的较量必然是异常艰苦。艰苦到让双方的主官谁没想到,这场拉锯战会持续大半年之久。

对于温峤和庾亮,苏峻没放在眼里,但是陶侃出马,他不由得不紧张。

整顿兵马准备迎战的同时,苏峻还干了件事,他把小皇帝司马衍和一堆大臣扣在身边,名曰保护,是为人质。

但是,这货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漏了一个关键人物——王导。

自从苏峻杀入京师封王导为相国之后到陶侃起兵准备平叛这段时间,王导在干嘛,史料上的记载不多,但稍微想一想也能猜到这位相爷应该是在家闭门谢客,韬光养晦;毕竟对满城杀红眼的大兵们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

不过得知陶侃率军东下,准备进攻建康;且苏峻集结部队准备迎战的消息后,王导开始活动了。

他秘密派人潜出京城,以庾太后的名义联络三吴(吴郡、吴兴、会稽)官吏和士族,让其起义兵勤王救驾。

这就相当于在苏峻背后点了一把火,使其腹背受敌。

王导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陶侃率领的平叛军抵达了建康外围的石头城;陶侃的部队新到,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因此首次交锋,苏峻虽然勉强守住了石头城,但部队损失不小。

苏峻新败之余,更加不敢大意,守紧门户,再不出战。

苏峻不傻,自己依托建康作战,城内朝廷原先就储备着大量兵器钱粮,这些可以源源不断的补给到前线来。而陶侃却是远道而来,大军的补给要从荆州运来,只要战事打成胶着,受补给限制,陶侃必然退兵;到那时自己在发兵追击,必可大获全胜。

看苏峻免战高悬,陶侃马上就猜到他的用意;都是练家子,谁蒙谁啊。

因此陶侃也开始着手做持久战的准备;他也下令部队停止攻城,稍稍后退,先把粮道护好,然后分兵四出,察看叛军有没有空子可钻。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乱起江南(6)

按理说,陶侃的决策不能说不对;但是他这边儿下令停止进攻,庾亮可急了,他见苏峻初战失利,退回城中再不出来,以为苏峻尿了,便不知深浅的带领本部军队猛攻石头城,企图一口吃掉苏峻。

这一去,惨了,我说的是庾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