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一生產隊長談建設美麗鄉村,廣撒網一刀切的鄉村振興就是勞民傷財

接上回說到,筆者無意中發現了一位神人。一位想幹事,能幹事,幹了事的生產隊長。自掏腰包為生產隊修橋架路,拉光纖...


這位生產隊長,也是極能聊之人。對於很多事務也喜歡整理成文段。今早起來,筆者發現,生產隊長髮了一個長頭條。對於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自己的幾點見解。

首先,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唯上不唯下,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在這位生產隊長說到,包括筆者歷經的大部分的鄉村改造項目都存在的一個問題——面子工程。

上面說搞環境整治,咱就疏通水溝,造花壇,人行道,刷牆,遮醜牆。

上面說建設美麗鄉村,咱就建廣場,修祠堂,一味唯上不唯下,唯虛不唯實,一錯再錯,造就自己騎虎難下。

上面說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地就爭相掛起了燈籠,到處在牆上刷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建設美麗鄉村,如此搞法,簡直就是胡鬧嘛...

一生產隊長談建設美麗鄉村,廣撒網一刀切的鄉村振興就是勞民傷財

殊不知,現在國家各項政策,以及財政補貼。基本都是採取報賬制,也就是說,你要先立項,申報,然後再先行建設,待驗收通過才有相應的財政撥款。而非以前一般,找個由頭就有錢來...

這就出現了很多地方,盲目上馬一些項目。完全不顧及當地實際狀況與承受能力。甚至已集體名義進行借貸,最後導致的一種情況就是,村組債臺高築,無力償還...

這位生產隊長,也自嘲:村組債臺高築,無力償還,最後還得自己承擔。自己花了錢還上跟不上形式,拿不來補助,下對不住鄉親,得村子幾十年才能還清債務,搞的民怨沸騰。

再有,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僅僅憑藉一腔熱血。

任何事務都是有自己的固有邏輯和規律。要想做好這件事情,就必須要摸清期間規律。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弄清美麗鄉村的概念。

一生產隊長談建設美麗鄉村,廣撒網一刀切的鄉村振興就是勞民傷財

其實筆者概念裡的美麗鄉村是: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耕者有其田,家家笑開顏。美麗鄉村不是畫面上的好看,而是生活在村裡的村民,家底夯實,生活有著落,這才是根本。

建設美麗鄉村,最根本的是要切實解決的是廣大村民的生存和生計問題。在直接一點講,就是要切實提升村民的收入。這就需要考量該地的各項指標及優勢資源分析。是否具備進行產業引入及延伸的可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何談振興?

倉廩實而知禮儀,所以鄉村振興也好,建設美麗鄉村也罷。佈局是關鍵...

筆者歷經多個地域的極多項目,前後十餘年,得出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鄉村都能振興。

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此種觀點較為悲觀。但是實際上來講,一些地形崎嶇,山多地少,距離市區極為遙遠,山高路遠。當地亦無特色資源,人口基數也相對稀少的地方。即使花費極大人力物力成本,為這樣的地方,修好通村公路,拉好水電、光線。裝好路燈,改造好鄉村環境。沒有相關產業支持,人口外流的頹勢依然無法逆轉。不出十年,這樣的村子還是最後沒落、消亡...

一生產隊長談建設美麗鄉村,廣撒網一刀切的鄉村振興就是勞民傷財

客觀上來講,鄉村振興,絕對做不到村村振興,而是應該先期進行合理佈局。科學調研整個地區範圍內,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地形、人口、經濟、資源、產業延伸可能性等多方面因素。選取地區範圍內的區域中心點,作為未來這個區域的絕多數人口的聚集地。

此種做法的好處,顯而易見。先期佈局的點式建設,絕對比現在的一刀切,廣撒網效果好很多。原理很簡單,五個手指分散沒力,聚合到一起成為拳頭,才有力。

但是,會有人提出疑問。說好的公平呢?說好的共同致富呢?那是不是,不在這個點上的,我就只能窮死在村裡?

當然不是這樣,需要分步驟將周邊的村落人口,逐步吸收到這樣的中心點上。對於極少數條件艱難的困難戶,則最後由國家進行集體遷移式扶貧,進行兜底。

這才是合理的佈局及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