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雲和民間的文化底蘊,都藏在沙鋪古村內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2020年(第八批)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和一般村名單公示,雲和沙鋪村榜上有名。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沙鋪村位於雲和沙鋪鄉政府所在地,處在雲和、景寧和龍泉交界處,傳統的木屋依山而建,淳樸的沙鋪人傍水而居。放眼望去,兩旁的村莊、梯田、雲霧,錯落有致,美麗的景緻極其迷人。


|| 沙鋪村特色房屋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 正在田間農耕的村民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潘庭聰/攝


沙鋪村與其他村落相比,地勢較高,平均海拔在927米,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交替明顯,這裡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氣溫溼潤,十分適合耕種。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忙時節,沙鋪村的農民開始新一年的耕種。

矗立在村口的百年古樹蒼勁有力,彷彿在告訴來往的人們,它的歷史悠久與淵源。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潘庭聰/攝


沙鋪村,是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民間藝術資源十分豐富,文化特色鮮明,沙鋪山歌和沙鋪插花板龍是沙鋪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具特色的兩種文化遺產,它們全部來源於民間,紮根於生態。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在有300多年曆史的項氏宗祠和龍母仙宮廟,梁枋、牛腿、雀替等木構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圖案栩栩如生,無不讓人感受到沙鋪村莊的古老和別樣靜謐。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潘庭聰/攝


雲和女神文化,更是在沙鋪村體現的淋漓盡致。村水口旁有一座,有一座百年曆史的龍母仙娘廟,廟內常年香火旺盛。在沙鋪人的心中,龍母仙娘能夠保佑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歷經百年的古建築,訴說沙鋪的過往


|| 龍母仙娘廟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沙鋪村龍母仙娘廟,始建於光緒三十年冬月吉旦建造,坐南朝北,佔地面積98平方米。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單體建築,懸山頂、小青瓦陰陽合鋪屋面。一進三開間,通面闊8.3米,通進深七檁4.9米,明間面闊3.8米,三柱七檁,上施藻井,描繪雙龍、八仙等圖案;次間面闊1.9米,七檁用四柱,抬梁式。殿前施一闊8.3米,進深2.7米的天井,天井正中設一級踏跺通往正殿。廟四周夯土牆,中間闢大門。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沙浦村龍母仙娘廟佈局規整,保存較好,廟內梁枋、牛腿、雀替等木構件施麒麟、獅子、武將等雕刻圖案。在沙鋪村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7年11月6日公佈為縣保單位。


|| 項氏宗祠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古有“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從宗廟、家廟到祠堂,皆是維繫家族活動的重要方式。中國人對於血緣關係的重視程度,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祠堂的意義,對於沙鋪人來說亦是如此。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項氏家族,是沙鋪村的一大族,沙鋪村中心的項氏祠堂,是項氏族人祭祀祖先的重要場所,據《項氏宗譜》記載,項氏宗祠於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建造,光緒十五年(公元1899年)進行重修,最後一次在2008年修葺,2008年5月項氏宗祠被雲和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眼見“項氏宗祠”的院內裝潢,無不能從一磚一瓦中,感受到項氏家族曾經的輝煌與榮光。


沙鋪如同神秘寶藏,等你打開


沙鋪村由於地處浙西南的山區,山高路遠,古時交通閉塞,生活艱苦,樂觀的沙鋪人熱愛生活,喜好山歌。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潘庭聰/攝


男女老少都會唱上幾句,他們唱著山歌打柴,哼著小調放牛,吼著號子收割,山歌成了沙鋪百姓不可缺少的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形式。


|| 沙鋪山歌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據項氏族譜記載,沙鋪山歌從項氏三十二世祖恩公在嘉慶七年,即1802年始傳承誦唱山歌,傳承如今,至“朝”字輩已經歷經四代,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CCTV—4的“點滴”欄目組,曾到沙鋪村拍攝沙鋪山歌。該習俗是親人為亡者超度而舉行的傳統祭祀儀式,沙鋪山歌由功德先生頌唱,眾人合唱一些緬懷和思念的山歌,並通過法師念古經、鳴龍骨、擊靈刀等形式載歌載舞完成,帶有祭祀色彩。它是一種唱腔優美、內容豐富的被廣為傳唱的民間藝術形式。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沙鋪山歌選段


沙鋪村的歷史文化、族群精神就如同這代代傳唱的沙鋪山歌,在每位沙鋪人的血脈中延續至今。


|| 沙鋪插花板龍 ||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除了沙鋪山歌外,每三年出一次的插花板龍,更是大家最為期待的一項民間傳統技藝。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Q:

沙鋪插花板龍的來歷?


A:

沙鋪插花板龍在清雍正年間就有了,已有數百多年曆史。據村裡人說,300年前,他們的祖先來到沙埔村定居,可奇怪的是,村裡卻常常發生房屋起火的事故,村民們想來想去想到了龍,龍會噴水,讓龍在村裡走上一走,火自然被龍噴出的水熄滅,村裡才又恢復了原有的祥和、安寧。從此以後,沙鋪村村民每三年出一次龍燈,“四年兩頭”,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沙鋪插花板龍每條板凳長約一米,插著8束花,放置著兩盞燈籠。為了保持插花板龍的特色,龍身、龍頭、龍尾的製作均取自木板等天然材料,龍頭及龍身上的飾物都由沙鋪村裡的剪紙老藝人純手工製作而成。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雲和沙鋪插花板龍製作工藝


等到夜幕降臨,每家每戶拿出精心製作的板凳龍身,排排站好,龍頭前行,龍身緊緊跟隨。真的好似神龍一般,盤旋環繞在沙鋪村內。沙鋪作為“一般村,真的一點也不“一般”,女神文化在此體現,“項氏宗祠”在此屹立。


雲和村落 | 大山中的“寶藏”鄉村

@呂周亮《金龍出山》


高亢嘹亮的沙鋪山歌響徹山谷

精美絕倫的插花板龍深入人心

一座藏匿與山林的“寶藏”村落

等待你前往此處,尋找到真正的鄉村“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