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曹操在盒子上寫“一合酥”真的是讓一人吃一口酥嗎,楊修的猜測到底正不正確呢?

偉大的時代



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楊修乃太尉楊彪之子,出身於簪纓世家,其母為袁安的孫女。楊修自幼聰明好學,才高八斗。他為人恭敬,又有才華,深得曹操喜愛。後被任命為郎中,轉任丞相主簿。楊修尤為擅長猜字謎,曹操曾造一處花園。前去北查看之時,操取筆在門上書寫了一個“活”字。眾人不解其意,唯有楊修懂得,聲稱門上一活字乃是闊字,丞相這是嫌棄門太闊了。


經過再次改造,曹操觀看後,果然大喜。後來西涼馬騰送來一盒酥,操又在上面寫了“一盒酥”三個字。楊修看到之後,遂將酥分給眾人吃。曹操問及楊修為何吃酥,修回答道: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又怎麼敢違抗丞相的命令呢?然而有人也產生疑問,楊修關於“一盒酥”猜測的是否正確呢?個人認為是正確的,以下依據相關資料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依據演義的相關記載,推測楊修是正確的。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盒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人分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從演義這段話得知,曹操雖然生氣,並未當場責備楊修。而“操雖喜笑”,這幾個字已然說明,楊修分析的是有道理的。依據曹操性格特點,如果楊修是錯的,他會生氣,而此時露出喜笑的表情,就已經默認楊修是正確的了。再加上後面“而心惡之”這幾個字,更能說明問題。曹操喜者是楊修猜透了其用意,所惡者是楊修將其心思公著於眾。


楊修也是個豪放不羈的人,尤其喜愛揣度曹操心思,並且公著於眾。比如漢中之戰,曹操以雞肋為口令,楊修聽後,勸說眾人收拾行裝準備撤退。眾人不解,楊修便解釋道,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這是要撤軍了。曹操知道後,勃然大怒,以擾亂軍心之罪將楊修斬殺。楊修雖然能猜透曹操的用意,卻在大庭廣眾之下告訴眾人,彷彿曹操就是個透明的存在。曹操本來就多疑,更不想讓下臣看出其用意,因此曹操才會“心惡之”。


其次曹操生性多疑,讓別人吃酥,也是別有用心。依據新版三國及相關資料,送這盒酥的人很有可能是西涼馬騰,而演義中也提到,這盒酥是由塞北送來的,看來只有馬騰了。而馬騰卻是最想殺掉曹操的人,他看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不臣之心,非常惱怒,馬騰也是心向漢室的。曹操知道馬騰向來有敵意,而他送來的酥曹操也就不會吃了。曹操生性多疑,最怕別人謀害自己,讓別人吃酥,不但可以規避風險,也可以得知馬騰的最終用意。從整件事情來看,曹操如果想自己吃酥,沒有必要再上面寫“一盒酥”,只需要直接吃了便可,這分明是暗示別人吃酥。因此個人認為楊修是正確的。


其三西涼馬騰向來藐視曹操,很有可能拿這盒酥來欺辱曹操,他更不屑於吃了。馬騰因痛恨曹操挾持漢室,曾多次揚言要殺掉曹操。馬騰一直向朝廷進貢,很少給曹操送東西。而當時馬騰更是給了獻帝很多酥和奇珍異寶,山珍海味。而唯獨只給了曹操一盒酥,這也讓給曹操很沒有面子,因此曹操更不屑於吃酥。

而在當時,送一盒酥確實有點吝嗇,因此即便是酥是沒有問題的,曹操也不會吃,這是新版三國的相關解釋。個人認為馬騰送酥確實別有用心,想討好曹操卻有著某種目的。但總而言之,楊修對於“一盒酥”的推測是正確的。

你是如何看待楊修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這個不好說,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如果要說是曹操的本意,那是因為曹操經常喜歡做些讓人莫名其妙的事情,以顯示他的才智超群。比如在門上寫個“活”字,表示嫌門太闊;又比如先聲明夢中要殺人,然後故意殺死內侍,以證明這一點。以上兩件事和“一合酥”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說,這次“一合酥”事件有可能是曹操故意為之。

曹操之所以做這些事情,其本意是想讓大家都猜不透他的想法,對他更加敬畏。當時真的只有楊修一人能猜到曹操的心思嗎?我看不是,曹操手下智謀之士還是很多的,他們之所以都保持沉默,顯然都瞭解曹操的心思,不去揭破。可是楊修偏偏要跳出來把事情揭穿,修門和吃酥的事情也就算了,揭破夢中殺人一事原本就犯了曹操的忌諱,還要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爾。”這簡直就是在挑戰曹操的忍耐極限,分明是找死。如果說不是曹操的本意,那也說的過去。

前面說到修門事件,事後曹操見門改小了,很高興,還問究竟是誰瞭解他的心思;而“一合酥”事件中,曹操只是問楊修為什麼把酥分著吃了,沒有問誰猜到他的想法。而且修門事件中,楊修也算暗中幫了曹操一把,所以曹操對他只是“心甚忌之”,妒忌楊修的才智;而“一合酥”事件中,曹操聽了楊修的解釋,卻是“心惡之”,討厭他了,這說明曹操寫這三個字,很可能是無心的,而楊修的解釋,在曹操看來估計就是狡辯。而且曹操身為丞相,日裡萬機,也不至於這麼無聊,特意寫三個字去考考手下的智商。其實楊修倒是拼命的在曹操那裡表現其聰明才智,比如他為了應付曹操的提問,經常事先想好曹操要問些什麼,然後準備好答案,等著曹操發問。

有一次他事先準備好幾個問題的答案,然後就出去了,曹操發問時,手下把答案交上去。碰巧一陣風吹過來,把答卷都吹亂了,結果回答的次序完全不對,被曹操發現。曹操把楊修叫來一問,才知道這種事情已經有多次了。楊修說不定還在沾沾自喜,可是曹操會怎麼想?你楊修身為屬下,居然妄猜上級的想法,還每次都被你猜中了,你到底想幹什麼?就算是寬厚御下的君主,也一定心裡不舒服,何況時奸雄曹操?楊修這麼做,真的是在挑戰極限,自掘墳墓。而且楊修不僅賣弄小聰明,還捲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站在曹植一邊。前面說了楊修自己準備答案應付曹操,他還把這種辦法教給曹植。後來被曹丕揭破,曹操當然大怒,連帶對曹植也不喜歡了。楊修又給曹操打小報告,說曹丕暗通吳質,因為曹操最恨的就是兒子和大臣串通。結果吳質略施小計,讓楊修的計劃破產。在曹操看來,這是楊修幫助曹植在暗算曹丕,而楊修和曹植的聯合也是陰謀搶班奪權。對於權力慾望特別強烈的曹操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手下在權力問題上做文章。


可以說,曹操這時候已經有了殺死楊修的心思。到了與劉備相持於漢中的時候,曹操已經確定立曹丕為接班人,早就想幹掉“曹植集團”的“骨幹”楊修了,來為曹丕順利接班鋪平道路。正好楊修又跳出來賣弄小聰明,說“雞肋”是撤軍的命令。說不定曹操當時正有進退兩難的想法,但是被楊修一揭破,只好硬起頭皮繼續和劉備交戰。同時,曹操也找到了一個合理的殺死楊修的藉口:干涉軍事行動。於是,這次楊修是跑不掉了,不死也得死。說到底,楊修之死實在是因為他滿腦子都是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他不清楚怎麼與曹操這種奸雄相處,不知道一味賣弄學問是在刺激曹操,而捲入奪嫡之爭更是在加速向鬼門關靠攏。看看人家賈詡,智慧完全不在楊修之下,可那都是大智慧,只在曹操需要的時候獻策,平時關起門來,和誰都不來往,這樣的人才能讓曹操放心,所以賈詡最後得以善終。


了不起我的家


《三國演義》以楊修幾個小故事來說明他聰明失檢點,有小智謀無大智慧,自尋死路,只是作者一家之言,楊修之死,事關曹家霸業和曹操潛移漢祚的大計,曹操以寒族興起,儒家豪族首當其衝,兼又捲入立儲之爭,才是真正死因,楊修死後,曹操寫信給其父楊彪說楊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故而被殺,卻不是因猜幾個字謎的小聰明,何況,字謎的傳說真偽還兩說。


一合酥的小說故事,來源於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其中包括曹娥碑的絕妙好辭,門太闊等都在其中,一合酥據此進行演繹。(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原文是: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

從原文意思看,楊修是正確理解了曹操意圖的。有人送給曹操一盒奶酪之類,曹操欣然笑納並試吃了一些,覺得不錯,要與眾人分享,卻不明說,就在上面寫個“合”字,命逐一傳遞給在座眾人,大家拿了莫名其妙,傳到楊修面前時,他開盒就吃,並對大家說,曹公要我們每人吃一口,果然好味道。這是離合拆字謎,合字拆為一人口,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


而《三國演義》作為楊修數犯曹操之忌例證的曹娥碑,說他們從碑下經過,發現後面寫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字樣,曹操問楊修明白意思嗎,楊修說明白,曹操說等會,走了三十步後回頭說,我也明白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原來黃絹指有顏色的絲織物,絲加色成絕字;幼婦指年少的女人少女,為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即女之子,合成好字;齏臼是用來裝五辛之物,即受辛,合成繁體字辭字。說碑文是絕妙好辭。但世語這則傳說有假,曹娥碑原在江南,而曹操時江南為孫權所佔據,從來沒有去過。三國演義便把它作了異化,搬到洛陽周圍。從這裡可以看出,不見《三國志》正史的一合酥真實性是可疑的。

從演義論,曹操寫一合酥,應該正是楊修猜中的意思,曹操詭詐多謀,不時要試試手下智慧,從門上加活,雞肋等事可見一斑,但楊修猜中卻難免惹禍,為何?曹操幾次出招,為的是試手下的水平,並突顯自己的不凡,哪知幾次全被楊修破解,可能楊修想以此向曹操表示自己才高八斗,還可以再加重用,但也無意中砸了曹操的場子,讓他的計劃全部夭折,本來要試眾人的招數全試在楊修身上,這是領導者難以容忍的事。


南方鵬


純屬巧合弄巧成拙最後就來了個順水推舟。

為什麼這樣講呢?

首先我們分析曹為什麼寫一盒酥?

一盒酥是西涼馬騰所贈,從來沒有交往的兩個人,在中秋忽然送禮,很不正常。

而於此同時馬騰進貢天子萬金,千谷,百酥。

當時曹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誰都知道曹才說了三的,馬騰這樣送禮:一是挑釁,說明了自己政治站位的立場,二是羞辱,想表達的意思是你只是個丞相,請擺清自己的位置。三是試探,看看曹什麼反應?

所以曹寫一盒酥的時候只是在單純的感嘆只送他一盒,內心是滅掉馬騰。

所以不可能是為了讓大家吃些一盒酥。

其次我們看

當被楊修分給下人吃掉的時候曹的反應。

首先問楊為什麼分掉吃了?楊解釋是丞相之命?

曹一愣,什麼時候下的命令?

楊解釋說:一人一口酥。

曹隨很生氣,這個人敢妄自猜測他的本意,但是他說的也有些道理?也不好反駁。

最重要的是曹在生活上不重要的事情上喜歡打啞謎,賣弄聰明。

加上曹生性多疑,害怕馬騰下毒,即使是留著酥他也不會吃的(後來和荀彧對話可證明他的多疑和下毒)

事已至此,曹就順水推舟,一笑了之。

把對楊的越權行為記在心裡,猶如寫“一盒酥”時的心裡一樣。

即使沒有後來的“雞肋”事件,楊這樣越權搞事情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會被幹掉。

這也是職場大忌,希望本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剛剛入住頭條,填個關注😁😁😁😁😁


何峰952


楊修是三國時代猜謎高手,他聰明過人,解開了許多曹操的啞謎,是非常機智的人。可是,他成也聰明,敗也聰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一,“一口酥”的故事原型

在《三國演義》裡,寫了這麼個小故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人分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

這個故事大體上是真實的,但是與最初的記錄稍有出入。在《世說新語》中是這樣的: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

這兩個故事有兩個差別,第一個故事的物品是酥,第二個故事的物品是酪;第一個故事曹操寫了三個字“一合酥”,第二個故事曹操只寫了一個字“合”。

關鍵就在這個“合”字,楊修把拆為三個字“人一口”,於是他便率先嚐了一口,可以說深解曹操之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楊修確實是個解謎高手。

第二,類似的故事,發生過不止一次

實際上,楊修解謎的故事,發生過不止一次。至少還有兩個故事。

譬如他任主簿時,相國府正好在修繕大門,曹操前來視察,看完後一言不發,只令人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轉身離去了。其他人都不曉得這是何義,楊修一看,“門”內寫個“活”字,便是“闊”字。那麼“闊”字是什麼意思呢?是曹操覺得門修得太闊氣,還是不夠闊氣呢?這就得結合曹操當時的政策來看了。當時曹操正力行節約,從自己與家人做起。那麼很顯然,曹操認為這個大門修得過分鋪張浪費了。於是楊修把門改小了,果然稱了曹操的意。

還有一個故事,大家也很熟悉。

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楊修隨軍而行。當時曹操面臨兩難選擇,進攻嘛,打不贏劉備,防守嘛,太被動了。手下的將領不知所措,便前來詢問曹操,曹操含糊地答了兩個字:“雞肋。”大家聽了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所云。這時楊修笑道:“雞肋,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看來曹公是要打道回府了。”果不其然,不久後,曹操便撤兵走人了。

第三,聰明反被聰明誤

可以說,楊修因為聰明,得到曹操的重用。同樣,他因為太聰明,最後把自己給搞死了。

從上面三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楊修十分善於揣摩曹操的內心想法,他能從蛛絲馬跡的線索中,發現曹操的真實意圖。可是,我們必須說,楊修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大家想想,你整天看穿人主的內心,人主心裡能踏實嗎?

果不其然,最終楊修被處死,罪名十分奇怪:洩露人君的秘密。

那麼,楊修是如何洩露曹操的秘密呢?

在魏國爭權太子位的鬥爭中,楊修是站在曹植一邊。但是這場權力之爭,最終以曹植的失敗而告終,曹丕最後成了太子。

作為父親,曹操不願意看到兄弟爭權的故事持續下去,因而不時便發道手令訓訓曹植,也詢問一下他的想法。不過曹操很快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怎麼自己的訓令剛發出去不久,曹植總能很快寫好答覆信呢?他感覺好象曹植對自己的要問的事,似乎早就知道了似的。於是曹操決定查一查此事,這一查,不得了,把楊修給糾出來了。

原來,楊修常在曹操身邊,他又善於察言觀色,頗能揣測曹操的想法。曹操最近在想什麼,他全能猜到。於是楊修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事先草擬了十幾條答辭,交給曹植。這些答辭,都是他認為曹操有可能提到的問題。

事實也是如此,曹操給曹植提的問題,都不出楊修的猜測。於是曹植就從楊修的那十幾條答辭裡,找出相應的內容,三下五除二就寫完回覆父親了。可以說,曹植這是作弊行為,而洩密者正是曹操身邊的楊修。

在此之前,曹操對楊修介入奪嫡之爭就很不滿意,特別是楊修還曾多次打小報告,舉報曹丕,離間人家父子關係。現在洩露人君秘密,曹操認為楊修這個人非死不可,最終痛下殺來,把他處死了。


君山話史


楊修之死,是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楊修之所以被曹操殺掉,與“一合酥”的典故不無關係。

“一合酥”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說的是有人送了曹操一盒酥,曹操看見了,便提起筆,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看見了,便拿起勺,舀了一勺放在嘴裡吃了。旁邊的人大驚,說,這是人家送給丞相的酥,你怎麼能舀起來就吃啊?楊修笑著說,丞相不是寫得很明白嗎?他寫的是“一人一口酥”。丞相下了命令,我們怎能不吃?於是大家就一人一口把酥吃光了。曹操出來看見了,問是誰的主意?大家說是楊修的。曹操也沒說什麼,就默默地進去了。

除了《三國演義》外,《世說新語》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說的不是酥,而是奶酪。別人送了曹操一盒奶酪,曹操舀了一口來吃掉了,然後在盒子上寫了一個“合”字。於是楊修對大家說,丞相的意思是“一人一口”,因此,大家就一人一口吃了。

(楊修劇照)

不管是奶酪,還是酥,兩種說法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細節上有少許的不一樣而已。那麼,問題來了,曹操寫“合”字,他的意思,真的是“一人一口”嗎?

聯繫到曹操曾有個“活”字的典故,我認為,曹操應該是讓大家一人一口的。

“活”字的典故,說的是曹操讓人修一道門。工匠修好後,讓曹操去看。曹操看完,什麼也沒說,就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大家都不懂曹操的意思。這時候楊修從那裡走過,看見眾人在議論,於是說,這還不明白嗎?“門”上寫個“活”字,就是“闊”。丞相的意思,就是嫌這個門修得太大了。於是工匠們把門改得小了一點。曹操又來看的時候,顯得很滿意。

這件事說明什麼呢?說明曹操喜歡通過猜字謎的方式傳達命令。也就是說,他有這樣的嗜好。既然有這樣的嗜好,在奶酪的盒子上寫字,表達他的意思,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曹操在門上寫個“活”字,表達門寬了一些。曹操的這種字謎的特點是,把實物和字結合起來,表達一種意思。而曹操寫“合”字,所表達的意思,恰好也是和字和實物結合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寫個“合”字,傳達“一人一口”奶酪的意思,也是恰如其分的。

(曹操劇照)

不過,事情並沒有完。既然曹操寫個“合”字,確實是想表達“一人一口”的意思,為什麼楊修猜中了,他反而不高興呢?

要知道,曹操這樣寫,目的就是給人猜的。如果別人都猜不中,那麼,他的這個命令,就沒能傳達下去。照這樣來看,曹操是不應該不高興的。可他為什麼不高興呢?

我認為,曹操之所以不高興,並不是被人猜中了他的心思,而是被楊修猜中了他的心思。也就是說,如果是別人猜中了他的心思,他其實也覺得無所謂,但是被楊修猜中了,他就很冒火了。

為什麼說楊修猜中了他的心思,他會很冒火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秘書不該把領導的心思講出來。楊修是丞相主簿,也就是曹操的秘書。作為當秘書的,你可以去猜領導的心思。而且只有去猜領導的心思,你才會明白領導需要什麼,做的事情,才會讓領導滿意。但是,這種猜想,只能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不能說出來,更不能對外宣揚。一旦對外宣揚,那也就意味著,你會把領導心裡的想法說出去。就比如後來發生的“雞肋”事件,楊修就直截了當地把曹操心中的猶豫說給大家聽了,曹操怎麼會高興呢?

(曹植劇照)

其二,楊修不該用他的小聰明教曹植。當時曹操正在為選曹植為世子,還是選曹丕為世子猶豫不決。因此就想考驗這兩個孩子。要考驗這兩個孩子,就要知道這兩個孩子的真實情況。但是每次曹操出完題,楊修立刻就把答案告訴曹植,讓曹植照著答案去做。這樣一來,曹操就得不到真實情況。所以,他對楊修的小聰明很冒火。

其三,曹操決定立曹丕為世子後,害怕楊修教唆曹植造反。由於曹植越來越放浪形骸,因此,曹操確定了立曹丕為世子。不過,立曹丕為世子,麻煩就出現了。曹植身邊有楊修挑唆,這樣一來,曹植肯定就會不服。只要曹植不服,必然會引起曹丕曹植的爭鬥。曹操可不願意看到這一點,為防患於未然,只好提前把楊修殺了,避免他的兒子們內訌。

也正是這個原因,因此,別人猜中曹操的心思,可能他沒什麼。但楊修猜中了他的心思,他肯定很生氣,要殺掉楊修。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世說新語》)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正確!如果要猜的話,就算曹操在世,以他脾性估計也不會告訴你,他當時的真正想法。

所以說,後世人皆罵楊修耍小聰明,反把自己性命丟了。那是不是講他猜對曹操心思了?也不盡然!

曹操要殺楊修,已經不是一日兩日的。「一合酥」只是導火線,時機到了,也就手起刀落。但話說回來,「一合酥」是不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呢?我以為就是這個意思。




為啥?出於以下兩方面:

一、將錯就錯!

你想,以前古文書寫都是豎著來的,那「一合酥」豎寫的話,剛剛好就是「一人一口酥」。而且曹操為什麼沒有寫「一盒酥」?“合”跟“盒”是不一樣的哦,“盒”才是量詞,寫「一盒酥」才是正確的呀,老謀深算的曹操意欲何為?

有可能曹操當時寫的就是「一人一口酥」,寫的過程想起“合”“盒”二字同音,故想跟眾人開個玩笑。當時兵隊進退兩難,曹操已經苦悶了許久,一是想用酥餅來跟大家分享,二是調節一下氣氛。可沒等他開迷,楊修卻把他要說的話先說了,曹操本就是非常自傲的一個人,豈容你一個下人揣測?還要給猜中了?豈有此理!正要拿你呢,你還主動送上門了?於是就順勢結果了楊修!



二、挖坑!

也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曹操故意挖一坑給楊修跳。楊修當時是帳上幕僚,曹操要光明正大的處決他,總要找個合適理由。他料想到楊修看到「一合酥」肯定要作文章的,不出他所料,正好可以趁機將其剷除,一是可以除掉一個多嘴之人,(打仗多嘴可是大忌!)二是可以「殺雞儆猴」警醒軍心!此「一石二鳥」之妙計,曹操平生也真的沒少幹。


小哥哥小姐姐,喜歡的給個小關注哈!

耂江不糊


當然楊修的猜測是正確的,而且也正是楊修太瞭解曹操,最後在立儲一事上讓曹操大為忌諱,所以才招來殺身之禍。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

楊震和楊彪是什麼人呢?《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可以說四世太尉的楊修家族不次於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

楊修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三國志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

請注意,楊修成為曹操主簿後,不論是外事還是內事,事皆稱意!

能讓素有疑心病的曹操凡事都非常滿意,可見楊修才能和把握曹操內心的能力。


而且除了“一人一口酥”,“雞肋”之外楊修之前還處理過同樣的事情。


曹操給新房子換了個門,竣工後曹操去視察,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拿筆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走了。

施工單位的人一頭霧水,不知道是啥意思,但是也不敢直接問曹操,於是求教楊修。楊修知道後直接說:門裡添活,丞相是嫌門太寬。

於是施工單位改窄了一點後再請曹操去看,曹操果然很滿意。


還有一次曹操準備和袁紹作戰,把後方能準備的東西全準備了,剩下一些竹子片段。倉庫管理員覺得這玩意沒啥用,打算燒掉。

曹操覺得挺可惜,想了想這個可以廢物利用穿成竹子盾牌,但是沒有說出來,讓人去問楊修,楊修的回答和曹操想的一模一樣。


等到楊修幫助曹植立儲,惹得曹操不快。給楊修老爹寫信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

在後面,曹操終於忍不住,殺了楊修。《三國志》是這樣說的:“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可以看到楊修之死主要是立儲的原因,楊修太懂曹操是第二個原因,楊修是曹操大敵袁紹的親戚是第三個原因。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這件事情本身這個字條究竟什麼意思?那已經不重要了,曹操如果說這個一盒酥是一人一口酥,那這東西就是一人一口酥,如果說有其他的意思,那就是有其他的意思。

很多人不明白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簡單一個領導者可能讓自己的下屬看得出來自己究竟喜好什麼,或者是喜歡有什麼東西嗎?

別跟我說可能啊,那你這個領導絕對是被下屬利用的最慘的那個人,他隨便送你一點你喜歡的東西,你不就乖乖的聽他的話了嗎?

楚王愛細腰,一方面說明底下的人型和上面的意思,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處王這個人喜歡細腰,手底下的人就選擇將四節腰變細了去銀和楚王,讓楚王該心從楚王身上得到一些不應該有的利益。

曹操這一生喜歡掩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他曾經晚上做夢的時候不睡覺,把自己的隨從給殺了,然後早上起來告訴底下的人,(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我的隨從會死呢?到底是誰殺了他?

曹操,這就是一種掩藏自己真實想法的一種做法,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一盒酥,誰知道呢?吳可呢,他就是想寫,結果這個時候楊修突然跑出來說,這個意思應該怎麼解讀告訴手底下的人,然後接著照做,曹老闆就站在背後,就像看小丑一樣看著楊修,你猜你接著猜,反正你猜的不是我的意思,你如果猜錯了,我反而更加高興,我要誇讚你。

所以我覺得楊修這一輩子最接近於曹操心思的那一回還是那個雞肋,之前都沒有猜對,所以曹操覺得特別開心,我的智慧比你高,等到最後一次,楊修真的把曹操的心思給看透的那一次,曹操就是要選擇殺了楊修的那一次。

我的心思都被你給看透了,以後我的生死不就是掌握在你的手上了嗎?


漩渦鳴人yy


這個問題,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楊修自作聰明,自作主張,因為合是一個字,拆成人一口,那就是三個字,一個字與三個字,在書法上面,顯然是差別很大的。

但其實,三國演義小說和電視劇有三個誤導,第一曹操寫了一合酥三個字,第二曹操是寫完了之後放在桌上然後離開,被楊修看到了,然後就招呼大家一起吃,第三,這是一盒酥。

但其實,根據世說新語的記載,並非如此,那世說新語是怎麼說的呢?

有人送給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點,就在蓋頭上面寫了一個合字,然後給大家看,沒有人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輪到楊修的時候,楊修便吃了一口,說:主公讓我們吃一口,不用猶豫了,快吃。

這個顯然,就是曹操當眾出的一個字謎,大家都解不出來,只有楊修解出來了,這個小故事顯示了楊修的聰明。

那我們在看看楊修的另外兩個小故事,第二個故事,大家可能沒有聽過。

闊字迷

楊修時任曹操的主簿,那時候剛好在建丞相府的大門,曹操過來看了一下,就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走了。楊修看到了,立馬叫人把門給拆了,他說:門裡面有個活字,那就是闊字,主公比較喜歡節儉,不喜歡奢華,所以他是嫌門太大了。

竹片的故事

曹操準備攻打袁紹,打造裝備,還剩下幾十斛幾寸長的竹片,很多人都說這些用不上,乾脆燒了吧,曹操覺得這些竹片可以用來做竹盾牌,但是沒有說出來。他派人去問楊修,楊修的回答與曹操想的竟然一樣,大家都很佩服楊修的聰明悟性。

楊修確實是才思敏捷,聰明過人,可惜他支持的是曹植,而不是曹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