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歷史上有沒有哪位皇子,求得免死金牌後,永不參與爭權並隱居世外?

行者文案


歷史上還真的有類似的情況,只不過沒有免死金牌一說。古代有“讓國”一說,也就是主動放棄了唾手可得皇位,自己急流勇退。春秋時期的吳國就有泰伯讓國的例子。

到了北魏時期,景穆皇帝之子京兆王拓跋子推也拒絕了魏顯祖獻文帝拓跋弘的禪位。拓跋子推死後,其子拓跋太興出家為僧,法號僧懿。其墓地現在嵩山的遺址還存在。《登封縣誌》中說:前京兆王僧懿“請為沙門,居嵩山中,葬於此”。京兆王墓依山而築,山下有一平地,長寬各約200米,遍佈磚頭瓦礫,為北魏時遺物,乃京兆王入度的寺院遺址。

唐代睿宗李旦晚年也欲立長子宋王李成器為太子。睿宗踐祚後,成器拜左衛大將軍。時將建儲貳,以成器嫡長,而玄宗有討平韋氏之功,意久不定。成器辭曰:“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累日涕泣固讓,言甚切至。李旦於是封三子李隆基為太子,李成器死後,唐玄宗李隆基追諡其為“讓皇帝”。史書記載:“下制曰:能以位讓,為吳太伯,存則用成其節,歿則當表其賢,非常之稱,旌德斯在。故太尉、寧王憲,誕含粹靈,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誠;仁和之深,非因外獎。率由禮度,雅尚文儒。謙以自牧,樂以為善。比兩獻而有光,與《二南》而合德。自出臨方鎮,入配臺階,逾勵忠勤,益聞周慎。實謂永為籓屏,以輔邦家。曾不憖遺,奄焉殂沒,友于之痛,震慟良深。惟王朕之元昆,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請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違。不然者,則宸極之尊,豈歸於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憑,自非大號,孰副休烈。按諡法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敬追諡曰讓皇帝,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


經典守望者


首先,在真實的歷史上,免死金牌是不頂事的

一個臣子若要求掌權者提供這玩意,那基本上是找死了:你這傢伙若不是做賊心虛,要這做甚?老老實實聽話不就行了;

那麼,如果手下從未主動索要免死金牌,但皇帝非要給,這種情況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圖樣圖森破,主動打包票讓你逍遙法外,那說明你已經功高震主。

因此,免死鐵券、免死金牌,實際上反而是催命符。在五代後唐時期,就發生了這樣的極其諷刺事件。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後唐,自己榮登大寶。為了表彰頭號功臣郭崇韜,聽說他賜給這位自己的諸葛亮免死十次的機會。

此外,後梁皇室的朱友謙背叛自己家族投靠了李存勖,讓後者龍顏大悅,不僅被賜名李繼麟,也被派送了免死鐵券。

然而就在三年後,郭崇韜在替李家平定前蜀後,被李存勖的老婆派人直接用大錘子敲碎了腦袋;而李繼麟也被人誣陷與郭崇韜勾結謀反,全家被抄斬。

在臨死前,李繼麟的老婆張氏拿出了當初李存勖賜給自家的鐵券,假裝不識字,詢問前來大肆屠殺的河陽節度使李紹奇:

此皇帝去年所賜也,我婦人,不識書,不知其何等語也。

即:這是皇帝上年賜給我家的,我一介女流不識字,你幫我看看寫的啥?

饒是殺人如麻的李紹奇,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大為尷尬。

面對榮華富貴,主動割捨是很難的,不過萬事都有例外

身在皇室,不僅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有操縱他人生死的權柄,若讓人主動放棄,無異於天方夜譚。即使心知“最是無情帝王家”,待在權勢的中心極容易引火燒身,但人人都有僥倖心理,每個人總認為自己是例外的那一個,不然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韓國總統從來沒有好下場,但每次選舉總有無數人削尖了腦袋去搶這個位置?

但總有看穿了一切的高人,真的能做到視榮華富貴如浮雲。這裡舉個例子,雖然不是皇子,但也算帝王的直系親屬。

武則天稱帝后,武家所有親屬雞犬升天,男丁幾乎全部被封王封侯,有點能耐的陸續進入權力核心,為自家的家業出力,我們熟知的武三思、武承嗣等人甚至還想競爭太子之位。

但這裡面有一位清流:武攸緒,他是武則天的叔父武士讓之孫,按輩分來算是武則天的侄子。因此,他也被封為安平王,並擔任右千牛大將軍,這是正三品的高官,在唐朝撿到這種爵位,基本上榮華富貴不愁了。

然而武攸緒自小清心寡慾,對這些玩意一點興趣也沒有。公元696年,他被封爵拜官後,沒幾天就推辭不幹了,自己跑去嵩山隱居。

武則天心想:你這小子演戲給誰看呢?八成是沽名釣譽把!於是派人前去監視。

然而武攸緒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平頭老百姓,他住在茅房、石屋裡,生活極為簡樸,所有武則天和其他貴戚贈送的金銀、華服,一概置之不用,積滿了塵埃。

就這樣過了時年,到了公元705年,武則天垮臺後,很多武氏人員遭到了清算,但隱居的武攸緒一直為人尊敬。這一年,唐中宗派人把他請到朝廷,但在他的堅決要求下,沒多久還是返回了嵩山。

公元708年,因為安樂公主要嫁給武承嗣的兒子武延秀,唐中宗再次派人把武攸緒請回來;後者不得已前來後,全程穿著平民衣服,跟人打過招呼後基本不發一言。

沒多久,李隆基發動政變後,武氏被誅殺殆盡,只有武攸緒不僅免遭毒手,還被李隆基尊敬有加。後來他在公元723年病死,時年69歲。

可見,如果下定決心要遠離榮華富貴,根本不需要什麼免死金牌,說到做到就是。如果掛羊頭賣狗肉,那下場一般好不到哪兒去。


正史漫談


來源網絡,我找到發出來希望大家能多多瞭解下歷史!順便推薦一部童年記憶的電視劇,因為它我第一聽說了八賢王這個人物!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點,歷史上的八賢王不叫趙德芳!眾所周知,趙德芳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排行第四,死於981年,年僅23歲。趙德芳死的時候,在位的皇帝是他的叔叔宋太宗趙光義。趙德芳既不是排行第八,也沒有活到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所以他和歷史上的八賢王沒有一點關係!

那麼歷史上的八賢王是誰呢?此人名叫趙元儼,是宋太宗的第八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生於985年,死於1044年,歷經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趙元儼自小就很聰明,深得父皇的寵愛,“太宗特愛之,每朝會宴集,多侍左右”。按照規矩,皇子成年後就要出宮,可是宋太宗心疼兒子,“不欲元儼早出宮,期以年二十始就封”。

因此宮中給趙元儼取了一個綽號“二十八太保”,因為他排行第八。趙元儼聰明好學,“平日與論經藝”,而且擅長書法,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物,因此得到了老師們的讚許,稱其為“賢王”,因他排行第八,故此有“八賢王”的美譽。宋太宗死後,他的第三子趙元侃即位,即宋真宗。

宋真宗對八弟非常關照,不僅加官進爵,還親自給趙元儼安排宮殿居住。不過後來,趙元儼惹禍了,他家的侍女縱火,導致宮殿失火,還燒到了皇宮大內。宋真宗下詔“奪武信節,降封端王,出居故駙馬都尉石保吉第”。不過畢竟是兄弟,宋真宗很快就原諒了兄弟,“尋加鎮海、安化軍節度使,封彭王,進太保”。

宋仁宗即位後,趙元儼的地位更加尊崇,“拜太尉、尚書令兼中書令,徙節鎮安、忠武,封定王”,而且享有四項特權,“贊拜不名,詔書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宋仁宗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是趙元儼揭開了這個秘密,因此仁宗對八叔更加尊重。趙元儼也非常強勢,直呼宋仁宗為“老六”,隨意取用宮中物品。

對此,宋仁宗“不敢言”。不僅宋仁宗怕趙元儼,連契丹人也怕他。歐陽修曾說:“至仁宗即位,獨燕王在,以皇叔之親,特見尊禮,契丹亦畏其名”。富弼曾經出使過契丹,對此契丹的情況更加了解,據他講燕雲十六州地區的小孩夜啼,契丹人就說“八大王來也”,“於是小兒輟啼”。

1043年冬,趙元儼病重,宋仁宗非常關心,“親至臥內,親手調藥”,兩人之間還進行了一場密談,“屏人與語久之”。宋仁宗下詔“賜白金五千兩”,趙元儼固辭不受,還說道:“臣羸憊且死,將重費家國矣。”宋仁宗聞言落淚。第二年正月,八賢王趙元儼病死,宋仁宗非常傷心,“三臨其喪”。



臘月32


沒有的,我們是經常看見很多屠殺兄弟的皇帝,比如胡亥,楊廣,李世民,這幾個都是比較有名的皇帝,別的皇帝有沒有,也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當了皇帝開始屠殺兄弟的。

自秦始皇登基,到清末溥儀退位,中國總共出了494個皇帝。明君不少,昏君也不少,但是從沒有人會給自己兄弟免死金牌的,給了不是讓人笑話嘛,自己還要殺自己的兄弟?免死金牌只會賞賜給立過大功的大臣,而免死金牌的最終解釋權是皇帝,朱元璋得天下後賞賜了好幾個免死金牌,有用嗎?



shadow背影


免死金牌倒沒有,永不參與爭權的倒有一個: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出生於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春秋時期政治家、外交家、文藝評論家,吳太伯十九世孫,吳王壽夢第四子,史稱延陵季子、州來季子。 季札品德高尚,遠見卓識。三次讓國,廣交賢士。周遊列國,提倡禮樂,宣揚儒家思想,對華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周敬王三十六年,季札去世,時年九十三歲,葬於上湖(今江蘇省江陰申港),孔子為之撰寫碑銘。雖然沒有隱居,但是其三次讓出王位,周遊列國,到處走走,基本也算隱居了。


老餘侃大山


免死金牌這東西大概在中國王朝主線史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那些特別小的國家不算)就是在漢初明初的時候才出現過吧!劉邦賜予韓信三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韓信不殺,最後韓信被亂竹刺死。明朝的時候,朱元璋賜給那些功臣的免死金牌更多,可是最後除湯和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沒聽說過有哪位皇子被賜了免死金牌。其實想要這個東西或者接受了這個東西,就等於是找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最大的權利就是能夠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有了免死金牌,就相當於處在皇帝的管轄之外,不是他的臣子,怎麼還能在他的江山有立足之地呢?所以我以為即便是有皇子獲得了免死金牌,也必不會善終。


從海洋走向星空


皇帝想不想殺人,和有沒有免死金牌沒多大的關係,因為最終解釋權還是皇帝說的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給手下的那些開國功臣賞賜的也有免死金牌,但後來那些功臣還不照樣被抄家滅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