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話說,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並沒有馬上被封諸侯。這期間,魏國率先崛起,並且採用李悝變法,吳起為將欺負秦國(詳見上一篇),佔領秦河西地區,並設立了西河郡,任吳起為西河郡守(軍政長官)。當年,魏文侯即將戰略方向轉向東北方,開啟了他爭霸中原的偉業,先後攻滅中山國,聯合韓趙助田會攻打齊國,遂封諸侯,再合力狙擊北上的楚國,終魏國勢力達到頂點,稱雄中原!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魏文侯先任命樂羊為將,向趙國借道,大舉進攻中山國。同時命吳起自河西率軍會同樂羊共同進攻。中山國是春秋時期白狄族鮮虞建立的國家,都城在顧(今河北定州)。至文侯四十年(前406年),終於擊滅中山,佔領了今河北中西部、臨城至徐水間地區。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由於魏與中山之間隔有趙國、交通不便。因而把太子擊封於中山,並派李克為相;封樂羊於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以輔佐太子擊。韓、趙、魏三國均分自晉國,關係較為密切。此時魏國國力雖已超過韓、趙,但由於魏文侯是一個遠見卓識的國君,他深知三國聯合相互支援,則力量強大,可以戰勝任何大國,所以他極為重視三國的團結。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據說韓、趙之間曾發生矛盾,都曾和魏借兵以攻對方。魏文侯均予以拒絕,說三家都是兄弟,不能自相殘殺。因而事後得到韓景侯和趙烈侯的尊敬,都去魏國朝見文侯。史記“魏於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魏文侯四十一年(前405年),齊國發生內亂,大夫公孫會(田會)據廩丘(今山東鄆城西北)叛齊附趙。齊宣王命田布率軍圍攻廩丘。三晉為救援田會,聯軍與齊軍戰於廩丘。大敗齊軍,殲滅齊軍3萬人,繳獲戰車2000乘。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次年,趙烈侯、韓景侯與魏將翟員(一稱翟角)再次聯軍攻齊,包圍了齊西部邊塞平陰(今山東平陰東北),並由此攻入長城,深入至齊國縱深腹地。齊大夫田括子根據三國之君至今仍為卿大夫名分的事實,判斷三國“逾鄰國(指宋、衛二國)而圍平陰,利不足貪也(不能兼併齊地無利可貪),然則求名於我(希望齊君屈服,使周王封三君為名正言順的諸侯),請以齊侯往”。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齊康王遂隨同魏文侯、趙烈侯和韓景侯一起朝見周王。周威烈王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打破周王禮制,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正式冊封魏斯、趙籍、韓虔三人為諸侯。按制度此前三人只能稱為魏文子、趙烈子和韓景子。此次冊封后,才正式稱侯。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廩丘之戰後,基本上遏制住齊國向外擴張的勢頭,三國之君又被封為正式諸侯,遂乘勢將戰略方向轉向南方,打擊積極向中原擴張的楚國。楚國在滅掉蔡、杞、莒三國後,勢力已伸至魯國之北,所佔城邑,與齊、魯邊邑交錯相鄰。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魏文侯四十六年(前400年),三國再次聯合攻楚,一路進展順利,攻擊前進至乘丘(今山東鉅野西南)方收兵返國。魏武侯三年(前393年),魏為向黃河以南發展,派兵攻鄭,佔領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遂即在此修築城池,駐兵戍守,將其建成向南擴展的前進基地。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楚為了反擊三國,當年攻韓,佔領了負黍(今河南登封西南)。為了進一步打擊楚國,三國於魏武侯五年(前391年)再次聯合進攻楚國。在大梁(今河南開封)擊敗楚軍,佔領了大梁。楚軍敗退至榆關(今河南中牟南),聯軍跟蹤追擊,在榆關再敗楚軍。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楚以厚禮與秦結盟,企圖再續春秋聯秦制晉的戰略,以阻止三國南進。秦於當年派兵攻韓,佔領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及其附近六邑。魏、趙、韓三國恐腹背受敵,遂停止進攻。兩年之後,秦軍集中兵力,大舉攻魏,企圖收復河西之地。西河郡守吳起以5萬之眾擊敗秦軍50萬大軍,守住了西河。

魏國崛起,西欺秦佔河西,東攻齊封諸侯,南略楚勢稱雄

至此,魏國的聲勢已達於頂點,稱雄中原,各國都不能與之爭衡。但從此之後,由於魏、韓、趙三國因利害矛盾發生分裂,魏漸孤立,加以齊、秦兩國在改革後的崛起和魏國內部貴族嫉功,迫使吳起等一些卓越的人才離開魏國,魏國便逐漸走下坡路了!

你如何看待魏文侯稱霸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