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萬商雲集:疫情下火爆的電子合同,背後是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必然

近年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電子合同也隨著產業數字化程度的加深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萬商雲集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正式擁抱電子合同,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升級。

電子合同的騰飛,一方面得益於雲技術、數字簽名技術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各大企業老闆對於電子合同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當然,國家的政策推動也功不可沒。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四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這部法律開啟了中國數字化合同時代。跟紙質合同相比,電子合同有很多優點:環保、成本低、更高效,利於提升工作效率,方便保存和查閱,可以彌補企業的風控漏洞。因此,電子合同才會變成香餑餑,成為了眾多公司角逐的重要賽場之一,當下,其正處於風口之中,是當之無愧的藍海市場。

從行業格局上來看,美國的電子合同領域已經一家獨大,DocuSign坐擁主要的市場份額,而中國還在群雄混戰,e籤寶、上上籤、法大大等創業公司紛紛興起。目前,上上籤、法大大和e籤寶的客戶數量佔優,而且已經站隊IT巨頭:2018年8月,上上籤完成3.58億元C輪融資,老虎基金領投;2019年3月,法大大完成3.98億元C輪融資,老虎基金和騰訊領投;2019年10月,e籤寶完成6.5億元C輪融資,螞蟻金服領投。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年,中國的電子合同也多數出自這3家公司。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合同簽署次數達66.8億次,預計2019年電子簽名行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簽署總量規模有望突破200億次。而這個數據的背後,離不開頭部客戶的帶動。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華為、360、恆大、百度、綠地、美的、途牛、華夏銀行、萬商雲集等公司都已部署了電子合同,這些公司也引領了簽署電子合同的潮流。


原本,電子合同在2019年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而這次猝不及防的疫情也更是引爆了電子合同。騰訊更是聯合法大大,加快電子合同項目推進。e籤寶則發起了“e起前行億元計劃”,追加超過2000萬份電子合同數量,同時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疫情防控承諾書”簽署服務,更大力度的支持全國中小企業共克時艱;萬商雲集疫情期間簽署的合同,80%都是電子合同。

萬商雲集:疫情下火爆的電子合同,背後是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必然

據瞭解,萬商雲集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與e籤寶展開深度合作,推出的電子合同覆蓋萬商雲集大多數產品。此次疫情,讓很多中小企業被動意識到電子合同這一數字化工具的重要性,而萬商雲集早早地展開部署,率先啟用並在全國8大城市大力推廣電子合同,無不體現了其前瞻性和提升數字化服務的決心。

“當初之所以與e籤寶合作推出電子合同,其實也是為了給2020客戶升級年做提前做部署,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升級”,萬商雲集董事長王飛這樣說道。據悉,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除了電子合同,萬商雲集也在積極推行電子發票、線上續費、小萬獲客等數字化手段,全面提高自身數字化程度,以更好地賦能中小企業完成互聯網化、信息化、SAAS化。

此次疫情,讓電子合同變得異常火爆,也讓很多企業意識到線上轉型和數字化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推動中小企業線上轉型和數字化升級,正是萬商雲集今年的戰略重心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