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隋炀帝杨广真的荒淫无度吗?事实是怎样的?

晕海的感觉


隋炀帝杨广真的荒淫无度吗?事实是怎样的?

隋炀帝杨广并不是像野史或小说演义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度,历史上的杨广则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们一起来还原、穿越一次。

一、关于隋炀帝的传说

隋炀帝在传说当中是荒淫无度的昏君,不论从野史还是小说、影视剧里都能看到对他不好的描述。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好大喜功、贪念美色等等,最让人嗤之以鼻的是竟然对老子的妃子宣华夫人动手动脚。

唐代作家颜师古在其《大业拾遗记》描述,隋炀帝出游江南的时候,曾经有一千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起划动船桨;明代小说《隋炀帝艳史》中居然还描述说他骑着绵羊,在嫔妃帐前行走,停在哪个嫔妃处,就临幸那位嫔妃。如此荒诞的情节,将杨广黑的体无完肤,整个一个绝版的好色之徒。

二、历史上的杨广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又是什么样子呢,真如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好色吗。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朝代更迭之后,后代往往会把前朝皇帝的文治武功有意抹黑,甚至说得一无是处,正所谓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所以我们还原真实的杨广必须追根溯源、回归历史。

世人对于杨广的误解多半始于他东征西讨、劳民伤财,不懂得与民休息,以至于朝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朝纲败坏。单说杨广确是一个胸有抱负、雄才大略之人,可能世人对他的一些做法总有不能释怀的地方。他南下灭陈,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他的伟业从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开始了急剧转变——陡转之下。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完成版图统一是每位领袖的终身使命,古往今来皆如此。东征高句丽不是为了侵占他国,而是还辽东百姓一片安宁。在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杨广集全国各地军队、粮草、辎重等,毕其功于一役,很多人认为三十五万大军对付小小的高句丽绰绰有余,然而令杨广没有想到的是,由于隋军不喜水战,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第一次出师不利,杨广惨败而归。经过整顿,杨广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开始了第二次东征,这次进展顺利,打得高句丽节节败退,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隋朝杨玄感起兵叛乱了,杨广不得不班师回朝,解决内患才能攘外,最后杨玄感兵败自杀,而杨广第二次东征又失败了。

我们知道,每次的东征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个时候国家已经空虚,老百姓徭役、赋役沉重,潜在的社会矛盾已经很凸显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分化严重,政权已经开始动摇。作为一国领导人,杨广不可能感觉不到内部政权的变化,亦或是为了完成统一夙愿,他毅然决然开始了第三次东征。最后一次东征,掏空了隋朝,虽然高句丽很快投降,但随着李渊、武李轨等贵族势力的反叛,杨广已经无力回天。隋朝土崩瓦解之际,杨广不忘带着萧皇后携手逃亡,丢失祖先基业的杨广最后含恨死于江都。

三、历史上的人物定性思考

我们通过历史还注意到,杨广只有3个孩子,而且老大、老二都是跟萧皇后所生,不是杨广生殖能力不行,而是杨广并不像后代野史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道,否则不至于就三个娃。

另外,杨广的伟业不仅仅体现在统一疆土上,还表现在他的文治领域。他开创了科举,让那些出身寒门的弟子也能通过公平的“高考”来改变命运。总而言之,隋炀帝杨广虽然在体察民情上有所欠缺,不懂得休养生息,不善于驾驭权臣、贵族,但他为了国家统一、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曾殚精竭虑,也作出了空前的贡献,包括后来的大唐伟业,如果没有隋炀帝的前朝铺垫,就不可能有大唐的后世繁华。

打赢了小国,失去了天下。不禁为杨广惋惜、哀叹。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蒙曼: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

(饱受争议的隋炀帝,您对他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山城小哲


隋炀帝对于女色方面是真的荒淫无度。

首先就是隋炀帝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和宣华夫人的事情。

宣华夫人是隋文帝的宾妃,在隋文帝病重的时候,杨广和宣华夫人在身边伺候。一次宣华夫人更衣,杨广想要非礼她。不过被她给躲开了,这是被病重的隋文帝知道,还想废掉他这个太子。

这才有了后来杨广弑父杀兄,并且在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又把宣华夫人接回皇宫,在宫中一年才死去。以隋炀帝的事情,一年的时间,两人肯定有染。

还有一个就是容华夫人,也是隋文帝的宾妃,隋文帝一生一妻两妾。隋炀帝是和两个后母都有染。

再有就是隋末时期的有关记载,隋炀帝下江都的时候,在宫中设立了一百多个房间,每个房间还放了一个美女,每天去一个美女的房间饮酒作乐。隋末已经危险到国家覆灭的状态,隋炀帝还是夜夜春宵。

而且隋炀帝为了自己玩乐,还让宫女都穿上开裆裤,方便自己。

这些都是隋炀帝荒淫无道的事件,虽然他的一生功过有争议,但是他的荒淫无道是公认的。


历史费劲儿


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把隋炀帝描述的是非常的荒淫无度,极其好色。总之很多人一想起历史上好色的君王来,首先恐怕就会想到隋炀帝,因为有关他的描述实在是太多了一点点,以至于最后把那么强大的一个隋朝都给弄得灭亡了。

总之史书上说隋炀帝灭绝人性,连他的妹妹都不放过。并且在他父亲还没有死的时候,就调戏父亲的嫔妃宣华夫人,结果被宣华夫人挣脱,宣华夫人随后告知了正在病中的随文帝杨坚。杨坚大恕,就准备废掉太子杨广,重新立之前废掉的太子杨勇,但是被杨广知道了,带兵包围了杨坚所在的仁寿宫,后来老皇帝就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当隋炀帝杨广登上皇位之后,不但马上纳了宣华夫人为妃子,并且还广选美女。据说岳阳地之前在父母面前装样子,所以只有一个正妃萧氏,之后一口气纳了100多位美女,可谓是极尽享乐。但事实上在历史中,隋炀帝远远没有这么荒唐。虽然之前他在父母面前装样子,但是之后嫔妃也并不多,只有瘳瘳几个而已。所以后来隋炀帝的后代非常的少,以至于在出现大乱的时候,想多找几个亲王来坐镇地方重镇都找不到,只能够让表弟李渊去坐镇太原,结果被李渊篡夺了皇位。

隋朝在隋炀帝初年还是非常强大的,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对隋朝还是相当敬畏的,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隋炀帝过于折腾,不体恤民力,导致人民怨声载道,最终揭竿而起。造成隋朝灭亡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修大运河,再一个就是三征高丽都极大地消耗了隋朝的实力。事实上也是隋炀帝过于自信,因为他从年轻的时候又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认为只是暂时的。到了最后,只要他不再第三次征讨高丽,事实上隋朝就不会灭亡。

事实上,古代帝王好色并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很多帝王后宫人都不少,只要不是把国家给折腾灭亡了,根本不会有多少人议论。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一提到隋炀帝,大家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这四个字--荒淫无道,依据在哪里呢?在著名的影视作品「隋唐演义」中,隋炀帝躺在宫女的怀中说道:“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余无不可。”

但是,我们要知道,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甚至就连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杨广作为隋朝的亡国之君,自然逃不过被贬低的命运。

因而,谈及杨广,人们总是带着愤怒的情绪,将他骂的一无是处,说他是个昏庸无道、残暴不仁的昏君,不管事实是不是如此,反正电视里就是这样演的。

其实,杨广真的算是史上被黑得最惨的皇帝了,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对后世的功绩还是非常显著的。

杨广少年成名,英勇善战,在隋朝实现统一大业的路上,亲率大军攻克南陈。要知道,当时南陈有长江这道天然屏障,要想攻克绝非易事,很多人都不看好杨广这一仗。

但杨广偏偏带领部队渡过长江,攻克了南陈,在杨广的指挥下,隋军军纪严明,英勇无敌。

其次,杨广开凿了大运河。先不论他开凿运河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寻欢作乐还是别的什么,但大运河确实给后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不仅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哪怕到了现在,大运河依然是南北水路枢纽。

再一个,杨广还是一个难得的才子,颇具才情,有很多文学作品流传于世,他的诗中佳句,常常成为后世才子效仿的对象,甚至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对杨广的诗词作品大加赞赏。

所以说,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可并非一无是处,否则隋文帝也不至于废长立幼,让杨广来接他的班。

而且,虽然都说杨广荒淫无度,但是杨广对萧皇后的爱护程度也是没得黑的。

说白了,杨广败就败在建功立业之心太过迫切,他急于效仿秦皇汉武开拓疆土,但国家的繁荣如何可能一蹴而就呢。一味的劳民伤财带来的影响只会是百姓的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归根结底,隋炀帝虽然有错,但也不失为一个伟大的皇帝。


轻侃古今


隋炀帝杨广可不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事实上杨广和商朝的纣王,秦朝秦始皇都被后人所误解。后人把他的错误过度放大,却忽略了杨广的政绩。

南下灭陈

隋文帝称帝之后其主要目标就是消灭南方的陈朝以便统一天下。开皇八年隋文帝以杨广为灭陈统帅南下灭陈,杨广大军以高颎指挥,挥师南下跨过长江天堑,打到陈都城建康灭亡陈朝一统南方。

远征高句丽

杨广继位之后对外战争更是不减。继位后不久就派军征灭吐谷浑,吐谷浑在青海、河西一带。杨光灭亡吐谷浑之后把疆域延伸至青海湖和塔里木盆地为隋朝的疆土做出贡献。在位期间还派军率领突厥人攻打契丹人,俘获人口人口数万人,巩固北疆。

在东南方向派人安抚流求但是流求不听从隋朝,于是隋炀帝就派兵攻打流求并且杀了流求之主。还把疆域扩大到安南,台湾和海南等地在这些地方设置郡县。

隋炀帝最高瞻远瞩的决定就是征讨高句丽,但是也是因为征讨高句丽导致国内民变四起最后隋朝灭亡。在隋文帝时期为了夺回被高句丽占据的东北地区,隋文帝曾派大军攻打高句丽但是由于士兵在战争中多有生病作战不力,高句丽也惧怕隋朝就遣使言和,就此作罢。

隋炀帝继位之后依然把征讨高句丽作为目标。大业八年隋炀帝征调百多万士卒几百万的民夫攻打高句丽。不过由于高句丽坚守城池,而隋军作战失利,杨广曾下令作战前需要通知他后在出兵延误了战机,使隋军作战被动。经过三次的远征高句丽并没有击败高句丽,但是因为战争人员损失惨重,而且战争期间花费的物资甚多。加重了国内农民的压力,所以在第三次对高句丽作战时,国内民兵四起。很多有势力的人开始起兵作乱,这也直接到了隋朝的覆灭。

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的另一个举措就是修建大运河,在位期间征调民夫疏通前朝的一些河道,修建永济渠从北京到洛阳,又修通济渠从洛阳到杭州。连通南北的水运航线,使沿线的城市联合在一起加强了南北的沟通。使南北地区在交通和经济上连为一体,可谓是又一伟大的工程,隋朝大运河的经济作用远大于政治作用,虽然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为南北经济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杨广不仅不昏庸反而在开疆拓土和经济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因为常年的对外作战,和短时间内的开拓很多工程,虽然利在千秋却弊在当代。因为杨广的常年对外作战,对国内老百姓压力巨大,致使民变四起,各路势力起兵灭亡了隋朝。杨广做的这些事对于后人其是伟大的,可是太过于急躁所以才导致灭亡,但杨广并非昏君。


三国读史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4月,隋臣宇文化及搞了江都兵变,杨广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

在此,重要的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在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尚且安然无恙之时,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未到年底,就攻入了长安。

可由于隋朝皇帝杨广还在,李渊且担心自己若轻举妄动反而使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考量之下,李渊拥立杨广的亲孙子杨侑为帝,以杨广为太上皇。

这也是说,杨广尚且还在的时候,李渊就拥立了第三位隋朝皇帝,史称隋恭帝。

江都兵变发生之时,杨广死难。当时的隋恭帝即为自己的祖父杨广上谥号为“明”。这个“明”字,对于杨广一生当中的文治武功,内外修为,都是褒义的高度概括。而且,无论是从规制上还是法理上来说,后人应该据此称呼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为隋明帝。

而所谓的隋炀帝的“炀”字,则是一个明显的贬义字,这个谥号,是李渊逼迫隋朝的隋恭帝让位给自己之后,强行加在隋明帝杨广身上的一个贬义谥号。既有悖人情,又显失法理。

那么,所谓的“隋炀帝杨广真的荒淫无度吗?事实是怎样的?”

隋明帝杨广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俱备,而且,所作所为,历历在目,清晰可辨。

在隋明帝杨广一朝,修运河,葺长城,立科举,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豪强。这些都做得风声水起。

对于隋朝周边安靖,隋明帝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若干次,以隋朝皇帝的身份,隋明帝杨广亲征辽东、青海、蒙古。

对于隋明帝在位期间,对于高句丽的数次征讨,一定的时期里,有人攻击隋明帝是好大喜功,虚耗国帑,以至于隋朝江山丢失。

可是,李世民父子上位以来,同样对高句丽不敢放任,累次征东。文人雅士为了隋明帝杨广征讨辽东之时,编成歌谣来骂杨广。可就不想想,三次东征,人夫征集超过百万,到底是为了什么?对此,隋明帝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不懈军事行动的宗旨;“不为后世忧也!”。

事到如今,一味地纠结,诘问,隋明帝杨广到底是不是荒淫无度?事实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问题,终归浅显。但是,把这些荒淫的名头归置在死去的隋明帝杨广身上的人,他们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

李渊在位满打满算不过8年,孩子生了二十多个,未曾称帝之前就霸占了隋炀帝晋阳行宫中的尹、张二妃。

唐太宗的后宫女人当中,长孙皇后、贤妃徐惠、隋明帝的女儿、齐王李元吉的妃子,这些,还不说明问题吗?

隋明帝杨广在位期间,待人以宽,对于前朝的一些恶刑酷法,深恶痛绝,必与消除。纵使对于法律上认定的“十恶不赦”之人,他也尽量为这些人宽泛施法,并最终从隋朝的律条当中废止了“十恶不赦”法条。

杨广之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仁慈、宽容,对臣子尊重不慢待。

据《资治通鉴》所载,杨玄感起兵反隋之时,世家子弟不少人投降叛军,杨失败之后,隋明帝杨广对这些人以及亲族不予追究,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

唐以后,人多称杨广任意诛杀功臣,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意的抹黑。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指斥隋明帝杨广为暴君,四处搜罗隋明帝在位期间政敌、造反者肆意攻击杨广的各种谣言,甚至经过唐太宗之口,指杨广好色,看中了南朝皇后张丽华,高颎担心张丽华红颜祸水就加以阻止,杨广就把高颎残暴杀害。

可是,杨广灭陈之时,还是一个只有20岁的青年人,而当时的南朝皇后张丽华已经四十多岁,况且,杨广当时仅为皇子身份,而非太子地位。至于高颎被杀,另有名堂,根本账算不到一码之内。

但是,这样的话经过李世民口中说出,隋明帝杨广当然已经无法争辩。


子由拍案惊奇


隋世祖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丰功伟绩的有为名君,而且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佛学家。

所谓杨广荒淫无度是评书演义等的抹黑,杨广的嫔妃与子女数量其实远远少于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

杨广正史记载的只有一个皇后五个嫔妃,只有3个儿子3个女儿,而李渊有22个儿子17个女儿,李世民有14个儿子20个女儿,李世民的嫔妃中有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珪媚,有王世充的儿媳韦尼子,有杨广的妻子女儿,李世民40岁时娶14岁的武则天、11岁的徐慧等,谁真正荒淫无道一目了然。

公元618年4月,隋朝将领宇文化及等人发动江都兵变,隋世祖杨广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

事实上,就在隋世祖杨广健在之时,公元617年,隋世祖杨广的表哥、隋朝大将李渊因为霸占隋世祖杨广在太原宫的尹张两位嫔妃做贼心虚,被迫在太原起兵反叛隋朝,年底就攻入了长安。

可由于隋世祖杨广还在,李渊且担心自己若轻举妄动反而使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于是李渊挟天子令诸侯,拥立杨广的亲孙子杨侑为隋恭帝,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称大丞相、唐王,成为长安隋朝政权的真正最高统治者。



江都兵变发生之时,杨广被弑。当时洛阳的隋朝大臣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侗为皇泰帝,皇泰帝杨侗即为自己的祖父杨广上谥号为“明”,庙号世祖。这个“明”字,对于杨广一生当中的文治武功,内外修为,都是褒义的高度概括。而且,无论是从规制上还是法理上来说,后世应该根据庙号称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为隋高祖,隋朝的第二代皇帝杨广为隋世祖。

而所谓的隋炀帝的“炀”字,则是一个明显的贬义字,这个谥号,是李渊废掉隋朝的隋恭帝篡位之后,强行加在隋世祖杨广身上的一个带有侮辱意义的谥号。既有悖人情,又显失法理。


隋炀帝杨广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比如亲自带兵平定陈朝打败突厥一统天下,比如开大运河,比如开创科举制,比如收复青海开通西域,比如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比如修筑长城,比如改度量衡依古式。比如收复台湾收复琉球,比如征服越南,比如逼迫日本称臣,这是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与明太祖朱元璋都没有实现的目标。

隋世祖杨广在位期间,待人以宽,对于前朝的一些恶刑酷法,深恶痛绝,必与消除。纵使对于法律上认定的“十恶不赦”之人,他也尽量为这些人宽泛施法,并最终从隋朝的律条当中废止了“十恶不赦”法条。

隋世祖杨广之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仁慈、宽容,对臣子尊重不慢待。 据《资治通鉴》记载,杨玄感起兵反隋之时,世家子弟不少人投降叛军,杨玄感失败之后,隋世祖杨广对这些叛臣以及亲族不予追究,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

对于隋世祖杨广在位期间,对于高句丽的数次征讨,一定的时期里,后世史家攻击隋世祖杨广是好大喜功,虚耗国帑,以至于隋朝江山丢失。

可是,李世民李治父子上位以来,同样对高句丽多次讨伐,累次征东,李世民甚至中箭受伤,最终伤重而死。

文人雅士为了隋世祖杨广征讨辽东之时,编成歌谣来骂杨广。可就不想想,三次东征,人夫征集超过百万,到底是为了什么?对此,隋世祖杨广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不懈军事行动的宗旨;“不为后世忧也!”

当然,对于隋朝的灭亡,隋世祖杨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杨广为了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急于求成 ,滥用民力,虽然隋世祖杨广表面上不是隋朝的亡国之君,因为在杨广遇弑以后,隋朝还有三个皇帝,比如被李渊篡位的隋恭帝杨侑,被王世充篡位的皇泰帝杨侗,被宇文化及篡位的秦王杨浩等,但实际上隋朝的确是亡在隋世祖杨广手里。


厚德载物49847


隋炀帝是现代被翻案最多的帝王,但是真实的隋炀帝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咱们先谈一谈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 。


隋炀帝被认定的几处功劳是:

一、隋炀帝建造京杭大运河,对后世交通和运输有很大的帮助。大运河的开通,让中国从南至北首次实现了大贯通,为南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隋炀帝开设科举制度。科举制在隋文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但并不完善,并不能通过科举有效的为国家选拔人才。杨广在原有制度上又丰富了进士科制度,让有才能的人第一次有了通过国家选拔改变命运的渠道。

三、隋炀帝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这算得上是一种功绩。

四、唐朝对隋朝的抹黑。李世民有篡改史书的先例,所以有可能唐朝对隋炀帝进行抹黑。



但是实际情况呢?

一、京杭大运河这种超级工程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下的工程,要开凿,必须定制一个长时间周期,至少50年起步。而隋炀帝为了加快进度,将百年工程压缩到十几年就完成,这对百姓已经不是一种负担,而是追命索。 再说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真的是为了南北经济?不!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自己享乐。



二、科举制度的确是隋朝开始的,但是话说回来,科举制度在最开始的上百年时间内都是没有太大作用的,那时候科举一年才十几个人,完全无法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 真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的是武则天时代,然后经过晚唐五代几百年时间,到北宋时期才消除了五姓七望、关陇世家这些超级世家势力。



三、隋炀帝的确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但是他得罪世家大族仅仅只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对百姓毫无裨益。甚至说隋炀帝从来没有在意过百姓,比如开凿京杭大运河,比如三征高丽句,这些可以满足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但是后果却是民众承担,京杭大运河的民夫都是成批成批死亡,远征高丽句,那就更可悲,上百万军队溃败,几十万军人埋骨他乡。



四、李世民的确有修改史书的前例,但是唐朝对于隋炀帝的恶劣评价可能有夸大,但是绝对没有颠倒黑白。

最主要的原因是:

  • 1)编纂前朝历史本来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甚至说编纂前朝历史是本朝正统地位的表现,本朝统治者需要通过对前朝历史的编纂来警醒本朝或证明自己为正统。看看《后汉书》中对汉朝的描述,《三国志》中对曹魏的描述,《元史》对元朝的描述,《明史》对于明朝的描述,你会发现本朝不仅没有摸黑前朝,甚至很多地方都在美化前朝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 2)唐朝很多臣子骨头很硬,很刚直。唐宋时期的大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真正的典范,并不会同意唐朝统治者太过扭曲历史。
  • 3)唐朝时期李氏皇族并不是最强大的势力,五姓七望这些千年世家才是实力最强的。李世民修《氏族志》,群臣共推清河崔家为第一姓,足可见势力之大。这些世家都有自己的史料记录,而且不受皇帝控制,所以唐朝篡改隋炀帝的史实概率很小。

  • 4)唐朝统治者没精力大规模篡改。李世民的确开了看自己注居录的先例,但是他更在乎的是杀兄囚父的影响,对隋朝的关注远不如对李建成的关注多,而他一生都在洗白他杀兄囚父的影响,后代倒是可以洗白李世民,但是悲剧的是,唐朝被他儿媳他儿媳武则天篡权了,作为篡位者,可不会替李世民歌功颂德,武则天之后的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篡改历史和歌颂李世民,好不容易到了唐玄宗手上唐朝安稳了几十年,结果安史之乱一爆发,自己都顾不来,更别说美化李世民和篡改历史了,中唐晚唐想洗也力不从心了,所以隋末、唐初这段时间的历史就是最真实的历史。
  • 5)唐朝没必要抹黑隋朝。要知道隋朝虽然几百年后重新一统天下,但是隋朝的统一和秦朝统一根本无法相比。

秦国统一天下的实力是自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秦国上百年的稳定是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孝公统治了24年(公元前361一前338年),商鞅就是在他治下任职的;然后是秦惠文王统治了27年(公元前337一前311年);然后是4年的秦武王朝(公元前310一前307年);然后是秦昭襄王统治了56年(公元前306一前251年),然后是秦孝文王(前250年)和秦庄襄王(公元前250一前247年)两朝4年的间歇期;最后是秦王嬴政的37年统治(公元前246一前210年),可以说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一统天下是水到渠成之势。



而隋朝的政权是窃取北周政权的,而唐朝是一个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经过隋末大乱,一步步剪除各路诸侯割据势力而重新一统天下的,可以说唐代隋,而不是唐篡隋。再说唐朝虽然和隋朝有亲戚关系,但是不要忘记后周宇文氏和隋朝皇族也有亲戚关系,从这个层次讲,都是一丘之貉,没谁笑话谁。

隋朝真正的灭亡原因就是对百姓太过暴虐,导致民众大规模死亡,最终导致农民起义遍地,而隋朝也随着起义的爆发而走向灭亡。




隋炀帝或许有功,但是功劳远远抵不了过错,隋炀帝的“炀”就是对杨广最好的阐释。

隋炀帝是被抹黑之论可以休矣!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一提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对其的印象不是特别好,就连我们的教科书对其的评价,都是一个暴君形象,铺张浪费,奢靡无度,好大喜功,荒淫无道。因此后人给他的谥号就是“炀”,这是对其一生的评价,拥有此谥号的,除了杨广,就剩金炀帝完颜亮了。

那么隋炀帝杨广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如果对他进行客观评价,杨广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旺盛的精力

隋炀帝有一点很与众不同,那就是这个人非常有精力,他在位的十四年间,总共三次下江南,四次北巡塞北,另外还西巡张掖,可以说没有闲着的时候。

同时,隋炀帝在位期间,也建造了很多东西,比如他为了连接东西,重新修建了洛阳东都,为了连接南北,开凿了大运河,还有出西域,安江南,修长城,隋炀帝在短短十四年里,做了很多足以影响后世的大事。

坚韧的毅力

隋炀帝贵为一国之君,并不矫揉造作,反而是相当能吃苦,一次北巡张掖的时候,路过祁连山,可是祁连山上只有一条路能够通过,而且仅能容下一个人,加上严酷的恶劣环境,许多随行人员,包括王公贵族,都死于途中,但隋炀帝却坚持了下来,可见他是一个拥有坚韧毅力的人。

过人的才气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隋炀帝还是一个拥有才气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44首诗词,其文采优美动人且大气磅礴,毛主席对其也是高度评价:“会做文章,会做诗词”,可见隋炀帝确实拥有过人的才气。

并非荒淫无度

其实后人对其产生了误解,隋炀帝个人精力很旺盛,14年里不是巡视,就是在巡视的路上,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停下来享乐,最好的证明就是他一生只有3儿2女,而且其中3个孩子是萧皇后所生。只是后来隋炀帝知道隋朝气数已尽,无法挽回,因此才沉迷酒色来麻痹自己。

弑兄是事实

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隋炀帝确实是弑兄才登上皇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其最大的污点,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弑兄的事情发生,比如最为著名的李世民,也是这么做才当上皇帝的。

有才无德

既然隋炀帝有这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为何后世对其评价这么低呢?最主要的还在于他有才无德,因为杨广确实有才华,因此他表现的十分自负高傲,根本就不把大臣们放在眼里,所有事情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这种做法,导致大臣们心生怨恨,才有了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虎资郎将司马德戡兵变逼宫的事情发生。

个人评价

隋炀帝是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理想的国家应该是辉煌千秋万代的这么一个国家,可是在他自负的心理下,最终酿成悲剧,实在是可惜。


草木皆史


隋炀帝杨光是否真的荒淫无度,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杨光的形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唐朝的抹黑。但是,我们承认抹黑的存在,不等于能顺理成章地替杨光翻案。

隋炀帝固然做了很多大事,诸如三征高丽、开凿大运河。但是,这些行为不能得出隋炀帝很伟大的结论,只能说明:

隋炀帝杨广的内心中,有当一位伟大皇帝、做大事的欲望或野心。

至于野心能不能成为现实,这是要根据结果来判断的。有野心的人,未必能成为好皇帝。

以结果而论,隋朝在隋炀帝的手上被折腾的气数完结,这种行为能给他翻案吗?

隋炀帝的野心,是建立在滥用民力的基础上,无数的老百姓生活困苦,乃至于流离失所。

根据历史学家胡如雷的估算,直到三征高丽以前,隋炀帝滥用的民力有3000多万人次,而当时隋朝能控制的人口,也只不过是4600多万。

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充分证明隋炀帝杨广的不得人心。

直到唐朝初年,隋炀帝所带来的社会动荡都没有结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控制的户数:大业初年是890多万户,武德初年只有200万户。

因此,隋炀帝杨广的私人生活是否荒淫,我们无从判断,这确实有抹黑的可能性,但皇帝当的很不称职,这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