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在這個時候,是雙方都無力再繼續戰爭。如果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清政府將面臨日本侵略軍兵臨城下的局面。而日本要不管清政府乞和的態度,堅持打下去,也會面臨清軍反攻的局面。

這是因為,清政府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不僅僅是清政府和日本在亞洲的一次大博弈,也是世界列強在亞洲的一次大洗牌。清政府和日本的行動,都受到列強的制約,不能自由行動。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甲午中日戰爭

甲午戰爭前,清政府通過洋務運動,國力一時增強。在中法戰爭中,取得了難得的勝利。當時,世界列強對中國都刮目相看,甚至有“亞洲現在掌握在中國、英國和俄國三巨頭手中”的說法。但是,隨著日本的崛起,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它的國力迅速增強,急於開拓海外市場。它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外強中乾的清政府。通過大力整飭軍備,日本建立了強大的陸海軍。

為了和清政府作戰,日本積極開展外交工作。而英國也想打壓俄國的勢力,同時為下一步瓜分掠奪中國做準備,於是有意識的培植日本作為侵略中國的急先鋒。英國不但為日本提供各種幫助,還提供大批貸款,並在輿論上為日本造勢。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清軍圖畫

在豐島海戰時,清政府租用的英國輪船高升號,連帶上面運載的大批清軍被日本海軍擊沉。這在當時被很多人看作是日本對英國的主權踐踏。可是,在英國國內的報紙上,卻連續發表文章,為日本洗白海軍,把責任推給輪船上運載的清軍。這就出現了歷史的奇觀,英國輿論為侵犯自己的對方開脫。

到了戰爭後期,雙方都無力再打下去了。清政府請美國政府出面斡旋議和。而日本雖然百般刁難,可是對美國的態度很重視。中國和日本最終在日本馬關開始了談判。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馬關條約談判現場

在這場談判中,日本可謂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它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可也已經打得精疲力竭。它既要從清政府那裡索取最大的戰爭利益,又要防備著其他列強插手,趁火打劫。所以,日本政府極端的害怕因為自己方面的問題,造成過失,給予列強幹涉的藉口。

但是,清政府的談判代表李鴻章卻被日本的一個激進青年暗殺,臉上中彈受傷。這極大震動了世界社會。這使得日本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如果有外國插手幫助中國,日本是無法繼續在戰場上佔主動的。因此,日本政府趕快進行各種補救,對李鴻章多方慰問,並主動將賠款金額降低了一億兩。

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李鴻章斷然中斷談判,啟程回國,日本將會陷入險境。繼續進兵,會有同情清政府的列強阻攔,繼續打下去,肯定實力不足。這樣,日本不得不做出巨大的讓步。可惜,李鴻章不懂西方外交策略,白白放過了機會。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李鴻章

最終,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清政府被迫向日本賠款、割地。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外交史上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的事件。

以德國提起倡議,聯合俄國、法國對日本進行干涉。這也正是日本政府最害怕出現的情況。德、俄、法三國先是拉攏英國參加,但是,英國認為支持日本對自己的利益更大,因此拒絕了三國的要求。於是三國要求日本歸還遼南。由於俄國在遠東擁有遠強過日本的艦隊,日本只得做出一定的讓步。讓清政府用巨資贖回了遼南。

我們可以看到,在清政府和日本進行的甲午戰爭進入末期的時候,雙方都已經打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如果外交得力,誰能夠尋求外援,那麼誰就可以在談判中得到一定的優勢。因為清政府和日本勢均力敵,加上列強的外援,就能夠壓倒日本。這也是李鴻章在高升號被擊沉時想要得到的結果。

但是,清政府對國際形勢根本不清楚,對英國扶植日本對自己開戰的意圖一無所知。因此,在戰爭初期,在英國這裡沒有得到應有的反應。

但是,在戰爭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列強出於自己的利益,便對戰爭進行各種方式的干涉。從美國牽頭斡旋,到三國干涉還遼,都體現了列強的需求。這也是日本最害怕出現的情況。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李鴻章(中)

如果李鴻章在被刺的時候,抓住機會,斷然中斷談判回國,會得到國際上輿論的支持,得到列強的幫助,日本將會在談判條件上做出更大的退讓。可惜,中國沒有精通西方談判規則、國際慣例的人物,白白錯失了良機。

我們從上面的情況看到,如果清軍死不投降,拒不賠款,會逼日本繼續向北京方面發起攻勢。但是,隨著日本的勢力向內地的推進,列強幹涉的壓力也更大。最終,日本不可能攻進北京附近,但是,清政府的形勢也不會有根本的改變。

在軍事上,雙方最終會陷入僵局。在列強的斡旋下,還是要在談判桌前坐下來。不過,至於最後簽訂的條約是否比《馬關條約》好或者壞,這就說不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