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金庸先生的很多作品都有朝代设定,为什么有人说《笑傲江湖》就架空了时代呢?

柳侍墨


并没有架空时代,只是朝代背景并不明显。

一、《笑傲江湖》是否架空了时代?

很多人和题主一样,认为《笑傲江湖》似乎没有朝代背景。

确实如此,《笑傲江湖》关于时代的描写,十分隐晦。

让人很难看出来,到底发生在什么朝代。

但是,还是有很多细枝末节,能够看出来的。

比如,描写吴天德上任那段:

写明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吴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参将。

刘正风接圣旨的时候,官职也是参将。

参将这个古代官职,是从明朝才开始有的。

按照书里描述,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在明朝到清朝之间。

二、为何只有《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不清楚?

很多读者都发现,金庸著作中。

似乎除了《笑傲江湖》,其他小说的朝代背景,描述得都很清楚。

比如《射雕英雄传》,上来就提到了岳飞之死。

所以,朝代很明显是南宋时期。

再比如《神雕侠侣》,蒙古大军压境,一定是南宋末期。

《天龙八部》中,朝廷还没受到西夏、契丹、大辽的侵略。

所以,应该是北宋初期。

其他的小说,背景也十分明显。那为什么只有《笑傲江湖》不明显呢?

因为这是一部,具有政治意味的小说,自然话不能说得太清楚。

无论是岳不群、左冷禅,还是东方不败、任我行,都是金庸用来隐喻的人物。

因为某些限制,所以不能把朝代写清楚一点。

至于隐喻的是谁,我们也不得而知。


十点历史君


金庸后期的几部作品有映射文革的“嫌疑”,比如《天龙八部》里丁春秋讲的排场;《笑傲江湖》里任我行教主复位后要教众改称其为“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圣教主”;以及《鹿鼎记》里神龙教的“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口号。

而《笑傲江湖》是映射最多的。至于时代,可以推测为明朝中后期,即1500年左右。

依据1:刘正风金盆洗手时得到了朝廷的封官(实际上是他自己买来的),这一举动让前来到贺的武林同道大为震惊。但他们表现出的却只有震惊和不齿,并没有仇恨和厌恶。我们都知道,在金庸作品里,武林中人大部分都是看不起清朝的,所以在刘正风这个故事里,可以推测出是在明朝。

依据2:原著里最后交代了,任盈盈继任日月神教教主之后,与中原武林各门派重新修好,并将100多年前抢夺的张三丰的太极拳手抄本归还给了武当派。我们知道,《倚天屠龙记》的正式故事背景是在元末,而当中张三丰曾把这套太极拳传给张无忌。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在1368年,那么“100多年前”,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时代……

依据3:其他作品里的旁证。《碧血剑》当中,袁承志在拜华山派穆人清为师时,穆人清让他拜了风祖师爷,而这个“风祖师爷”怀疑多半就是风清扬!因为风清扬才是华山派剑法真正的集大成传人(令狐冲过早的被逐出了华山派,所以只能算独孤九剑传人)。《鹿鼎记》当中,澄观师侄在帮助韦小宝想破解阿珂功夫的时候曾提到过“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剑法闻名于世”……因为在香港人的清朝的影视作品里,大多称明朝为“前朝”,而金庸又是在香港生活了多年,作品里用这样的模式来暗示时代背景也不足为奇。


库库库奇奇526


确实如此,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是唯一一部没有明确朝代设定的武侠小说,并且它也不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一个段子,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南国会议员之间吵架时,会互骂对方为“岳不群”和“左冷禅”。

这一方面说明金庸先生的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人物塑造性格鲜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是一部充满政治隐喻的作品——“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书中一些人物的姓名,地名,武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无不充满了政治隐喻,有的甚至是有明显指向,可以在现实中找出来直接对号入座。

比如“君子剑”岳不群,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比如黑木崖,比如江湖中人人觊觎的那本“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武林绝学——《葵花宝典》。


书中充满了各个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名门正派和魔教之间,青城派和五岳剑派之间,五岳剑派内部各个派别之间,特别是华山派和嵩山派之间,即使华山派内部还有气宗和剑宗的争斗。

魔教也好不到哪里去,上任教主任我行的心腹教众就被东方不败一一铲除,打击。

这些斗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满了尔虞我诈,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没有道德上的基本判断。就是在我欲练就高深武功,通往权力的路上,你是否是自己人,你若是,我们就是朋友,你若不是,我们就是敌人——党同伐异。

在这个充满阴冷,虚伪的江湖中,谁也无法置身事外。福建林家实际上只是一个生意人,只因保存了一本祖上的剑谱就被灭门,——因为这个剑谱影响到很多人上位。刘正风想金盆洗手也被灭门,因为他在正邪之间没有明确的选边站队,和魔教的曲洋关系暧昧,至于你说还有知音一说,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理解才走的近,谁信呢?你不是俞伯牙,他也不是钟子期。


即使对权力,天下第一的武功豪不感兴趣的令狐冲,如果不是任我行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他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入江湖,没有人能做到笑傲。


田获三狐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的《后记》里夫子自道就说清楚了为什么本书架空了时代:

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然而,《笑傲江湖》虽然没有直接描述朝代,但是很显然是发生在明朝,不仅如此,时间还可以压缩到更小的范围之内。

《笑傲江湖》结尾处任盈盈向武当示好,归还『八十余年前』日月神教攻打武当所抢夺的张三丰所传《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在《倚天屠龙记》结尾处的1358年(朱元璋杀韩林儿,张无忌隐退)张三丰还在世,日月神教攻打武当至少在1358年之后,再下推80余年,则至少在1440年之后。

林平之父亲福威镖局总镖头林震南曾经试图以给其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妻子王夫人做寿庆至亲好友助拳对付青城派,这年王夫人三十九岁,属虎,那么说话的这年就是一个蛇年,因而《笑傲江湖》故事开始福威镖局被灭门的时候可能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天顺五年(1461)、明成化九年(1473)、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明弘治十年(1497)、明正德四年(1509)、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嘉靖十二年(1533)、嘉靖二十四年(1543)等等年份。

范围还是过大,但是如果按照新垣平博士(上述思路需要感谢他的脑洞)根据五岳剑派在《倚天屠龙记》时代尚未出现并参考《侠客行》的时间断代等因素把《笑傲江湖》的时间确定在1500年至1520年之间,似乎还是觉得不够周密,不妨姑且认为可能是在明朝中期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内吧!

个人看法,成化二十二年(1486)明朝官制中巡抚完成相对全面的地方化,《笑傲江湖》第六章刘正风金盆洗手时候巡抚保举他为参将,巡抚已经是完全的地方官,因而《笑傲江湖》故事开始的时间不太可能是在成化之前,比较大的可能是在弘治年间或正德年间。嘉靖年间倭寇大起(1521宁波争贡事件以后),朝廷任命的福建泉州府参将吴天德不太可能孤身一人穿越浙闽上任,因而我们或许可以将《笑傲江湖》故事开始时间的下限放在嘉靖年间之前,这和前面弘治年间或正德年间的说法也对得上。


谈古论金


“听说前朝有位独孤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难道……难道……”

以上截取自《鹿鼎记》原文,所以《笑傲江湖》一定是在《鹿鼎记》之前,《鹿鼎记》是写清朝康熙初年,前朝有两种解释,一是前一个朝代,一是上一任或上几任皇帝,可是《笑傲江湖》故事发生在中原,所以只有入了中原的顺治朝符合条件,然而书中令狐冲二十来岁,如果真是顺治朝的话,那令狐冲就是生于明末清初,那时天下大乱,时事格局不像《笑傲江湖》里描写的那样平和,而且明末清初在《碧血剑》里已经有了一个华山派,里面无论人物武功都不一样,所以《笑傲江湖》不可能是清朝。

那清朝之前有哪个朝代符合?书里提到了武当派,那是元朝张三丰创立的,张三丰死于明初,《笑傲江湖》里提到80年前日月神教抢了张三丰留下的手书太极拳经和张三丰用过的真武剑抢去,综合所诉就是清朝之前,明初之后,只能是明中期或中后期了。

当然了,这些考究是没多大意义的,金庸说了算,他说架空你就当平行世界看就好


上火鸡汤


借此机会,首先表达对金庸先生的怀念之情。他的作品人品,伴随影响过我的人生,交给我怎样做人做事。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笑傲江湖》,读的次数最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部武侠小说主线分明、主角突出,使人能集中精力关注令狐冲这个人物。

正如题目所问,这部书的确没有设定朝代。虽然书中有几处明朝的元素,但与其他作品有明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相比,显然不是一回事。且看金庸先生自己是怎么说的,他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说:“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如何朝代”。高明,这不正是无招胜有招吗?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没有历史背景不等于架空了时代。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时代的特征,都要打上时代的烙印,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金庸先生,即便是武侠小说,也不能例外。

问题是《笑傲江湖》这部书中究竟反映了哪个时代,具有哪个时代的特征,打上了哪个时代的烙印?其实金庸先生在有关的文章中已谈到了,我们可以从这部书的写作年代,书中的人物形象,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不难看出。

这部书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晚期,那是一个疯狂和荒唐的时代,金庸先生作为一个爱国之人、有识之士,不能不感到担忧和疑惑,正所谓“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在他的笔下一定会流露出来。于是我们在书中看到了那些唯我独尊、顶礼膜拜、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人物和场景。

总之,《笑傲江湖》不但没有架空时代,而是紧扣时代脉搏。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金庸先生用自己的方式,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历史已经证明他是对的。人们敬仰金庸先生,不只是他的文学成就,更是因为他不畏权贵的傲骨,忧国忧民的情怀,有胆有识的远见和智慧。

在金庸先生去世的前几天,头条搞了一个“再读金庸”的话题,本人也参与了,在此把其中的一首打油诗拿来结束这个话题:

当年读金庸, 最慕令狐冲。

仗剑震五岳, 笑傲江湖中。

如今读金庸,只服周伯通。

心中无杂念,活得最轻松。

(图片为本人藏书)


想用的名称被抢注


金庸小说一般都有历史背景,这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大特点,即立足于广阔的历史中建构人物,比如《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鹿鼎记》都有明确的时间,但是也有一些小说并没有交代背景年代,《笑傲江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金庸先生自己在《笑傲江湖》后记中提到:"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形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但是任何虚构的小说也总会有现实根据作为支撑,也不能完全与世隔绝,不可避免会在官制、服饰或其他方面带有朝代的印记,所以一直以来对《笑傲江湖》时代背景的探讨非常火热,在这里对各位学者挖掘的信息稍作整理,如下:

1.书中祖千秋评酒具时提到过"元瓷\

一往文学


金庸擅长把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故事完美结合起来,但是在《笑傲江湖》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金庸曾说,《笑傲江湖》时代不明,这表明类似的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拖雷等都是真实历史人物。《倚天屠龙记》故事发生在元末明初,朱元璋也在小说中登场,可谓把虚构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因为《笑傲江湖》写的是政治斗争,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斗争都是如此,以后很多年也是如此,所以就架空了时代。

岳不群处心积虑,左冷禅雄心勃勃,任我行蛮横霸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获得权力,称霸天下。他们是政治人物。

风清扬,刘正风,令狐冲属于对政治没兴趣的人,他们更在意自己心灵的自由,对统治江湖,唯我独尊很是反感。

刘正风厌倦了江湖斗争,想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结果是全家惨死,可见政治斗争的残酷。



左冷禅借正邪之争,以正义的名义行邪恶之实,杀害了刘正风的全家。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中谁正谁邪,恐怕难以说清。

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表面看似是练功方法之争,其实质核心是掌门人之争,是权力之争。这是政治斗争的核心。所以说《笑傲江湖》写的政治斗争很深刻。

“欲练其功,必先自宫”是政治,权力对人性的摧残,人在政治斗争中,失去了人性!

日月神教的东方不败还是任我行,都是搞独裁统治,搞个人崇拜。“文成武德,一统江湖”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都是换汤不换药,姓朱的当皇帝,姓李的当皇帝都是一样。皇帝变了,体制没有变,其实质还是一样。



《笑傲江湖》的故事,可以推测出发生在明朝中后期,但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的一幕幕一直在上演。

历史上如此,今后可能还是如此。


我是一个小书虫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有真实的大历史背景,是根据既有朝代设定的。

比方说《天龙八部》,从抗辽这一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在北宋时期;《射雕英雄传》里面有成吉思汗,可以看出是在南宋末年;《倚天屠龙记》里面朱元璋是明教教众,不用说就是在元朝末年。

但是《笑傲江湖》没有提到过著名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老先生也没有交代《笑傲江湖》的朝代背景,甚至书中还出现了bug,因此有人说《笑傲江湖》架空了时代。


通过寻找书中的一些蛛丝马迹,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明朝和清朝的影子。

在《笑傲江湖》中,除了五岳剑派和魔教,还有两个很强的门派——少林派和武当派。

众所周知,武当派是张三丰创立的,张三丰是元末明初的人物,武当派掌门人冲虚道长应该是张三丰的徒孙或者徒孙的弟子,由此可见,冲虚道长所在的时期应该在明朝。

“明”字拆开便是”日月“二字,明教和日月神教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是,张无忌被朱元璋设计,于是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和赵敏归隐田园,后来朱元璋借助明教,打下了明朝的江山。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皇权永固,便开始清理明教。

古代皇帝和朝代的名讳是不得被冒犯的,为了避开”明“这个字,明教很可能就更名为日月神教。

虽然这些只是猜测,但是明教和日月神教确实存在很多相同点:总部都设在山顶上,易守难攻;教众众多,分布广泛,都有光明左右使者;都有张三丰的手书《太极拳经》;都被视为魔教,受到排挤。


这样来看,明教后期发展成为了日月神教,那么所处时期应该就是明朝。小说中提到林远图身为和尚却娶妻生子,岳灵珊就说过这么一句话:“英雄豪杰,年少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没有。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黄觉寺出家为僧”。

一般人提到自己所在朝代的时候直接称作“本朝“或“我朝”,只有提到前朝的时候才会说出朝代的名称,明朝之后便是清朝。

小说中还出现了”湖南省巡抚“一词,湖南省是雍正年间设立的,之前只有湖广省(现在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总称),从地名可以明确推断是清朝。

说它发生在明朝,却看到了清朝的元素,说它发生在清朝,又看到了明朝的影子,具体朝代无法确定,所以说架空了时代。

金庸先生本人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写道“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小说毕竟是小说,而不是历史,老先生写小说的目的是刻画人性,如果我们当作历史去考证,那就没有必要了。


历来现实


金庸自己在序言里写的,有什么好讨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