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现在有一种杭州有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和临安人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正宗话梅


十分狭隘,争论这些事情,都哪儿来的优越感,杭州人就了不起嘛,萧山人又如何,不知道因为地域产生的自豪感是很低级且狭隘的嘛,不以素质为自豪,哪里富裕就觉得哪里牛逼,清朝人富吧,把外邦称为夷,鄙视满满,结果呢?一个城市一个人虚心才能进步,杭州人如果在全世界人口中拥有最高的素质,那杭州自然就是世界级城市。萧山暴发户如果去贫困山区支援教育最多,那么自然也是国人最佩服的,至于温州人啥的,那些有几个钱就牛上天,只想显摆的,只会每况日下,因为德不配位。显摆涉及到人类繁衍本能,和孔雀开屏差不多,所以热衷于显摆富裕的地区男女关系都很混乱,慢慢的男女的热衷于欢爱之事,缺乏志气缺乏做正事的精气,这个地区也会慢慢堕落沉沦。


苍天的意志461


说一下我的感受,母上大人杭州人,外婆杭州人,太婆祖上都是杭州人。所以对杭州的变迁还是很有体会的。以前说萧山佬,余杭佬,隐隐有一些城里和乡下的感觉。

杭州以前很小,出了城门都属于乡下地方。大概可以以话音来区分的。母上大人下乡插队在萧山,当时大家都削尖脑袋想要进城,做个城里人。那时候萧山人多地少,多是钱塘江里填出来的滩涂,也只能种种萝卜和陆麻。光靠种地大概要饿死。所以也促成了萧山人的经济意识。当时70年代,我妈所在的大队,已经有了一家皮鞋厂。当时就钱江一桥一座桥,从她们那里骑车到杭州要40分钟,她大队不少人又勤劳又有经济意识,礼拜天就把自己种的菜,用自行车驮进城里卖掉,因为城里可以卖的比较贵。当时有个城市户口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概念,包分配工作,结婚包分房子,看病有医保几乎不用钱。

现在属于萧山人,余杭人看不起杭州人。以前萧山有很多做小企业的,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蓬勃发展了一阵子。外加几乎家里拆迁都有好几套房子和几百上千万的拆迁款。听说不少以前有本事转城市户口的,现在都好后悔。所以风水轮流转啊。


大锦鲤小锦鲤妈妈


我是萧山人,我老家那一区域历史上一直属于绍兴县,解放后划给萧山县,家谱都在绍兴档案馆的。

按理我们对萧山感情应该比较淡,其实不然,萧山县、绍兴县自建制以来一直属于绍兴府管辖(绍兴府相当于地区,绍兴县与绍兴府同名),语言、文化、习俗都相通,解放后划给萧山好比是住到了亲叔叔家,没啥感觉,都是自己家。

但是萧山划给杭州后,老杭州和萧山之间各种矛盾就此起彼伏,我们曾多次探讨过一个问题,也付诸实践,就是萧山人和老杭州相处,双方都比较难融合,但和富阳、余杭、临安、桐庐、淳安、建德就没问题,甚至和上海人也很好融合。

比如省略10000字。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杭州免费发放口罩(萧山余杭除外),当然,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也别想。至少第一批名单里都没有,就噶!


陈杰VITO


看了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想到一句歌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记得我小时候讨论的是我们下城区怎么怎么样,你们西湖区怎么怎么样,哈!

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萧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个镇。当时杭州已无地可用,直观表现是市辖区内无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边发展的最好,顺势并了,无反弹。然后是滨江区,萧山的一部分,并进来时田地为主吧,拆迁赔偿的,按当时不错,也无反弹。再下去是萧山吧,萧山的当时的地位很高,全国县级市gdp排前几位的,心高气傲,不太看得起杭州(这个和昆山和苏州关系差不多),但是大势所趋,也给并了,其实从萧山官坊、民间抵触都较大。但是10多年下来了,无论是地铁、医疗,杭州对萧山都相对倾斜,3条地铁都经萧山,浙二、儿保滨江院等等,不过本身经济厉害,除了滨江区,融入感不强。不过可以反思下,最近几年为什么没有滨江、余杭发展快。余杭融入极快,从早期的城西,到良渚、临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补知识)发展的很快。余杭对于杭州,就象鄞县对于宁波,基本就是包围。后来的富阳,临安,建区时间不长,看后面怎么发展吧,我估计还是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这条路,毕竟山区占绝大面积。想想临安天目山,居然撤县建区,这真是佩服。大杭州,20年后再看这问题,都是搞笑,大家会都是杭州人!

以上一点浅见,都是自己感觉,也没上网查资料,有纰漏请指教,勿喷,谢谢!


用户334579336401


以前有代沟能理解,反正萧山和杭州确实有,明明就在隔壁,方言差不少。萧山话和绍兴话一样,属于正宗本地方言,但杭州话不是。如果用方言说话,萧山人和滨江人可以无障碍交流,但是和杭州人说话就感觉别扭。当然现在都讲普通话,就没那么多事了。一口一个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的,老一辈偏多,年轻人没那么在意


周贰不二


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说的,你非要说个所以然呢,会引起地方互相攻击,也没必要。从前确实萧山杭州互看不顺眼,但是现在的萧山人谁还没几个杭州朋友,杭州本地的谁又没几个萧山朋友。历史问题,现在的网友有几个人是真的经历过的呢?

就像台湾,香港,中国大陆一样的,我们本地人的思维是从小形成的,等过几代就不会有那么根深蒂固的思想了,毕竟时代进步,每个区之间都需要相互扶持的。

我们就是一直说,我去萧山,我去滨江,我去杭州,我去余杭。

如果是外地朋友,我们就会说,在萧山区,在上城区,在下城区,在滨江区,在余杭区。

没什么好争个所以然的,如果有一天外国人来怼我们中国了,大家还不都是中国人么。


孙富贵


因为以前的杭州城区很小哒,也就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几个区,就连滨江区都是后来从萧山划了一片地,成立的新区。

萧山,余杭,临安这些都是后面并进杭州的,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自称为萧山人,余杭人,临安人。


暖暖的阿恒


我在杭州呆过,有些想法。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早一点,临安是近几年才撤市设区的。之前这三个地方都是县级市,而且发展还算不错,特别是萧山余杭,非常有名。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直到今天,杭州在不同场合,提到萧山余杭时,都会把这两个单独列出来,以示和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的不同,增加临安后,就是萧山余杭临安。也就是说,虽然同样是区,萧山余杭临安和其他六个区的待遇并不是一样。虽然看上去余杭区委书记和萧山区委书记还是杭州市委常委,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待遇还是老六区更好。

基于此,很多萧山余杭人都自称萧山人、余杭人,临安刚变区,自然更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那么快。


张杰谈史


因为原本杭州、萧山、余杭、临安是四个独立的各自为政的地区。

我是老余杭人,对余杭发展还是非常熟悉的。原本余杭是浙江省余杭市,2001年撤市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现在的余杭区也有新/老余杭人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老余杭就是指余杭街道、仓前街道、闲林、中泰等这边的,位于杭州城西临安接壤;而新余杭指的是临平、东湖、乔司等地区。从老余杭到新余杭,比去杭州主城区还远,车程要一个多小时,去杭州主城区也就半小时左右。可见明显的地理位置区分。现在老余杭因为阿里巴巴等的带动,发展了未来科技城片区等,原本的一片农田村落均变成了高新城市片区。

萧山和临安也是同等因素,说简单点就是“被大BOSS收购了”的意思。所以说,地理环境和区块还是有很大区分的,人文环境也是各自不同的,也就有了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临安人的说法。


呃耶魔球星大雯子


我想说 我是外地人在杭州市临安区 看了这么多评论 萧山区不认为自己是杭州人 我笑了 你跟外省人说萧山人 人家都不知道萧山在哪里 你要说你是杭州的 那么大家都会知道的 萧山又不是昆山 何必要这样 睡服自己是萧山人呢?我们信阳人也不说自己是河南人 就说信阳的 能怎么样?户口本写的哪个省市就是哪个省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