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絕對創新力=絕對產品力=絕對競爭力


絕對創新力=絕對產品力=絕對競爭力

昨天剛說了,老規矩,滿3000立減,今天直接被外盤給帶溝裡了,難得撿錢的撿錢的機會,好在絕地反擊,跌幅收窄!

對於持續有源源不斷資金的投資者,確實每一次調整都是撿便宜的機會。

最近在看《投資至簡》和《股票魔法師》,前面這本可能更適合定性的去選股,屬於講理性思維、深度分析的邏輯;後面這個主要講趨勢和定量混搭,有很多技術性的分析,不過不枯燥,蠻有趣。

魔法師講的一個趨勢分析,比較有意思,話說就是股價表現四部曲,儲能、確立趨勢、加速上行、震盪下行,對缺乏長牛的A股,無論大盤還是個股基本都是這麼個循環。裡面講了200日均線的邏輯,就是說當前價位低於200日均線的公司不要碰,當超過200日均線,確立上行趨勢再買入。

說實話,這個從後視鏡看,還是蠻準的,熊大熊二華東、濟川+復星、恩華、信立泰等都是這個邏輯,熊了一兩年了,而創新龍頭、CRO、中藥神藥漲了幾倍,依然不改牛氣之勢。

魔法師講的對不對,大家可以自己判斷哈。

閒言少敘,說說創新的問題。

創新不一定能成為偉大企業,但是不能夠持續創新的企業,一定是沒有未來的!

這時候,就有人出來抬槓,說股神巴菲特、大V等說最好選擇模式簡單,最好不需要研發投入或者少投入就能賺錢的公司,讓一個豬頭管理層去幹,對業績影響不大的公司,主要是一些壟斷、特權、獨家等這類公司吧。典型的A股公司如菸草、電信、茅臺、片仔癀、白藥、機場、高鐵、國旅、三桶油等,掙得就是特權的錢。

像什麼秘方,啥時候不再保護,也沒準,藥品值不值錢不是靠你是不是秘密,而是你是否能奇效,不可取代的藥效,這是一個根。好比高鐵和飛機都能到達廣州,高鐵你是秘方,別人可以海路、空路和高速。

很多人之前傻乎乎的看空醫藥行業,說什麼是化工行業,純碎扯犢子,這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行業,醫藥公司就是科技公司。

生存環境變差,各種病症層出不窮,整個的邏輯就是現有病再去研發藥,現在疫情折騰這麼久了,依然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疫苗,就說明我們目前的醫藥科技還不能指哪打哪,快速滅火。

品牌,品為優,牌為秀,產品第一,絕對產品力=絕對競爭力。做營銷的都知道,產品垃圾,廣告打的越響,美譽度越差,邁入頹勢更快,典型的如鴻M藥酒等智商稅產品。

那麼,產品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研發創新!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躺在祖宗秘方一輩子不創新的企業,從某種意義上,這種企業不是科技企業。所以,對於醫藥科技企業,研發創新決定一切,決定未來競爭的根本。

我一直說,復星這個傢伙研發被低估了,整體研發實力,應該屬於齊魯、中生、恆瑞、豪森等頭部陣營。

研發創新兩方面看,一個就是看每年的研發費用,一個就是看產出的情況。創新離不開投入,但也全是看投入額,這裡面有個平臺、機制和效率的問題,即投入產出。

儘管老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創新也是有風險的,一個新藥從研發到上市有太多的坑,整個大週期當中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要產出的情況。

在科技型公司中,我們可以看到越是捨得投入的企業,會越來越強。像格力、美的、華為、海康、恆瑞等都是科技性公司的翹楚。

絕對創新力=絕對產品力=絕對競爭力

現在,科技型公司,就是這樣,創新找死(燒錢),不創新等死。所以,與其等死,不如找死。

多說一句,最近持有的證券雙雄東財有點囂張,進入高估區,從長遠看無礙,經濟的騰飛,需要大批優秀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助力,邁入發展快車道!

今天就說這麼多,大家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