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餘華的小說《第七天》裡描寫了這樣一個地方: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那裡的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有一個沒有任何詩意的名字:“死無葬身之地”。凡是來到這裡的人,都是死後沒有墓地,無法安葬的人。

按理說,死後無法安葬,是一件挺悽慘的事情,因為國人重生,也同樣重死。

“死無葬身之地”本是一句極其惡毒的咒語,在餘華筆下,這裡卻儼然成了世外桃源。餘華為什麼要把這裡寫得這般美好呢?

一、現實世界裡充滿了很多看似荒誕實則真實的苦難,對生活中各種亂象的憤怒和絕望,讓餘華在書寫現實的時候變得冷峻和尖銳。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小說中寫到一件暴力拆遷的事,鄭小敏的父母正在家裡,沒有任何通知,沒有任何警示,房屋被推倒了,她的父母被廢墟掩埋,而放學後的鄭小敏就在原來家的廢墟上寫作業,她在等待著她的父母像原來一樣下班回家。她不知道,她已經沒有了家,更沒有了父母,她成了一個可憐的孤兒。

同樣遭遇暴力拆遷的還有一個老奶奶,她就出去買了點菜,回來時,家已被夷為平地。老奶奶以後住在哪裡、怎麼生活,沒有人關心,官員們只關注自己的政績,關注又建了多少新房子,關注自己能從拆遷中撈到多少好處。

人民的公僕變成了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這就是事實,不光彩,然而真實。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餘華從來就是一個敢於直言的人,對於把視線投注在普通民眾生活上的他來說,用文字記錄當下的種種不合理,就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就是在亮明自己的態度。餘華說,他“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了自己的疼痛。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自己的疼痛”。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看似荒誕的真實事件,餘華沒有選擇逃避,他把生活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我們看,讓我們從中照見了現實,也看見了自己。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二、死亡世界裡充滿了友善、溫暖,在這個沒有等級、絕對平等的世界裡,人人歡樂、祥和,是人們理想中的世界。

沒有人希望自己死去,餘華卻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他發瘋了嗎?

他很正常,發瘋的是我們。對於生活中那些荒誕而真實的事情,我們常常選擇視而不見,諸如官僚腐化、官民對立、貧富分化、道德淪喪、食品安全等等問題,我們總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說了也沒用,索性就不說,任由時代的大潮裹挾著自己往前走。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作為一個有良知、敢直言的作家,餘華在自己的作品裡說了出來。他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不管這聲音能傳多遠,能讓多少人聽到。

對現實的混亂,餘華是焦慮的、絕望的,他內心充滿了憤怒。只是,如果一篇小說只是揭露了生活的種種陰暗面而不給人光明,只有絕望而不能給人希望,那讀者看到的就只是黑暗。所以,在餘華的作品裡,絕望——希望、黑暗——光明、冷酷——溫暖這些矛盾的表達始終存在。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讀他的作品,才不會感覺到絕望,哪怕身處絕境,依然會有一道光照亮黑暗,給人帶來希望。

餘華《第七天》裡為什麼要把“死無葬身之地”寫得那麼好?

對於那些處在社會最底層、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的人,對那些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人,對那些陷入生活絕境的人,甚至那些死無葬身之地的人,餘華給他們營造了一個人人心中嚮往的桃花源。塵世生活中無法滿足的一切,在這裡都可以享受得到,最重要的是,這裡人與人之間溫暖、友愛、平等。

終於有了一片理想的淨土了,哪怕是在彼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