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里描写了这样一个地方: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有一个没有任何诗意的名字:“死无葬身之地”。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死后没有墓地,无法安葬的人。

按理说,死后无法安葬,是一件挺凄惨的事情,因为国人重生,也同样重死。

“死无葬身之地”本是一句极其恶毒的咒语,在余华笔下,这里却俨然成了世外桃源。余华为什么要把这里写得这般美好呢?

一、现实世界里充满了很多看似荒诞实则真实的苦难,对生活中各种乱象的愤怒和绝望,让余华在书写现实的时候变得冷峻和尖锐。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小说中写到一件暴力拆迁的事,郑小敏的父母正在家里,没有任何通知,没有任何警示,房屋被推倒了,她的父母被废墟掩埋,而放学后的郑小敏就在原来家的废墟上写作业,她在等待着她的父母像原来一样下班回家。她不知道,她已经没有了家,更没有了父母,她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

同样遭遇暴力拆迁的还有一个老奶奶,她就出去买了点菜,回来时,家已被夷为平地。老奶奶以后住在哪里、怎么生活,没有人关心,官员们只关注自己的政绩,关注又建了多少新房子,关注自己能从拆迁中捞到多少好处。

人民的公仆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这就是事实,不光彩,然而真实。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余华从来就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对于把视线投注在普通民众生活上的他来说,用文字记录当下的种种不合理,就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在亮明自己的态度。余华说,他“写下中国的疼痛之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疼痛。因为中国的疼痛,也是自己的疼痛”。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看似荒诞的真实事件,余华没有选择逃避,他把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从中照见了现实,也看见了自己。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二、死亡世界里充满了友善、温暖,在这个没有等级、绝对平等的世界里,人人欢乐、祥和,是人们理想中的世界。

没有人希望自己死去,余华却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他发疯了吗?

他很正常,发疯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那些荒诞而真实的事情,我们常常选择视而不见,诸如官僚腐化、官民对立、贫富分化、道德沦丧、食品安全等等问题,我们总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说了也没用,索性就不说,任由时代的大潮裹挟着自己往前走。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作为一个有良知、敢直言的作家,余华在自己的作品里说了出来。他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这声音能传多远,能让多少人听到。

对现实的混乱,余华是焦虑的、绝望的,他内心充满了愤怒。只是,如果一篇小说只是揭露了生活的种种阴暗面而不给人光明,只有绝望而不能给人希望,那读者看到的就只是黑暗。所以,在余华的作品里,绝望——希望、黑暗——光明、冷酷——温暖这些矛盾的表达始终存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读他的作品,才不会感觉到绝望,哪怕身处绝境,依然会有一道光照亮黑暗,给人带来希望。

余华《第七天》里为什么要把“死无葬身之地”写得那么好?

对于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的人,对那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对那些陷入生活绝境的人,甚至那些死无葬身之地的人,余华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人人心中向往的桃花源。尘世生活中无法满足的一切,在这里都可以享受得到,最重要的是,这里人与人之间温暖、友爱、平等。

终于有了一片理想的净土了,哪怕是在彼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