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許三觀賣血記》寫於1995年,是餘華繼《活著》後創作的又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語言質樸,卻意味深長。法國《讀書》雜誌曾這樣評價這部小說:“這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小說,是外表樸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

《中央日報》,作為韓國三大報紙之一,稱《許三觀賣血記》是人生必讀的100部書之一,豆瓣評分8.8分。被譯為韓文、德文、意大利文等在世界廣為流傳。2015年,這部小說被韓國導演河正宇改編成電影《許三觀》在韓國上映,豆瓣評分7.3分。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這本小說以“民間”為畫面主體,通過描寫許三觀的日常生活,前後12次賣血娶妻、贖傢俱、吃飽飯、幫兒子渡過難關、治病等一系列故事,展現了人性的“愛“於”善“,是一支時而低沉時高亢,為小人物唱響的讚歌。

餘華在書中寫道:在時代和個人的種種不幸中,我卻看到了生活的種種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裡,用樸實無比的語言講述了許三觀面對苦難生活抗爭與妥協的故事,雖然作品名稱含有“賣血“,但讀起來也不乏平淡生活中的小幸福。許三觀一次次”賣血“,是被逼無奈,也是在苦難中擁有幸福。

《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的主題內容是主人公許三觀面對苦難的頑強和樂觀,大多數人的解讀集中在許三觀為什麼要“賣血“等情節和塑造“平民英雄”方面,對敘事結構、人物形象的分析評論較少。下面我從外聚焦型視角敘事、重複敘事、小人物形象三個角度來解讀《許三觀賣血記》的獨特魅力。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一、 小說運用了外聚焦型視角敘事,讓文章真實可信

法國文學批評家熱拉爾·熱奈特將敘事視角分為三種類型:零聚焦型、內聚焦型和外聚焦型

外聚焦型視角敘事是指:小說的敘事視角是小說中的人物本身。我們讀者通過小說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來感知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心理變化,跟隨著小說人物一起進入情節。

也就是餘華追求的“無我的敘述方式。“

作者餘華在書中只是承擔了記錄者的角色,記錄人物有什麼動作,說了什麼話,表現出什麼神態,對這些行為活動,不發表自己的分析與意見。

如,書中一樂因許三觀只不帶他去吃麵而負氣出走,許三觀找到一樂後,立刻揹著一樂,卻又破口大罵,在罵的同時,又將一樂帶到麵館吃麵。

一樂看到了勝利飯店明亮的燈光, 他小心翼翼地問許三觀:“爹, 你是不是要帶我去吃麵條?”

許三觀不再罵一樂了, 他突然溫和地說道:“是的。”

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對話,展現了許三觀的情緒以及內心心理轉變過程,從最開始得知一樂不是自己親生兒子自己的憤恨,到一樂出走後的無所謂,再到找不著一樂時的著急,最後轉為“溫和”的愛子之情。

通過外聚焦視角,使讀者通過書中人物的動作語言,讀懂他們的心理變化,運用真實的語言、動作紀實,按照生活原本的樣子進行他的故事,使得平淡的事件具有更強的感染效果。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 小說使用重複敘事,帶來簡樸有力的文本引力

重複作為修辭學術語, 是指依靠重複某一詞或詞組來達到特定效果的修辭手法。

這種寫作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如《關雎》中的反覆吟詠,體現了男子對心中女子的愛慕之情。

對於餘華來說,這種寫作手法的靈感,更多的來自於《馬太受難曲》的感染,一首長達3小時的樂曲,卻只有一兩個主要旋律,這種“減法結構”反而更具有音樂感染力。

同樣,餘華將這種手法理解為:用一個短篇小說的結構和篇幅來表達文學作品的主題。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餘華就通過對12次“賣血“事件的重複敘事,構建了許三觀平凡人物的一生,也賦予了“賣血”更多的意義。

第1次賣血是許三觀對身體力量的自信,他用這錢娶了媳婦許玉蘭;

第2次賣血是因為一樂打傷方鐵匠兒子,他給人家賠償醫藥費,換回了被拉走的傢俱;

第3次賣血是看望林芬芳,以此報復許玉蘭曾經和何小勇在一起;

第4次賣血是在饑荒情況下,賣血帶全家下館子吃麵條;

第5次賣血是讓一樂、二樂在農村與隊長搞好關係;

第6次賣血是為了準備好菜好飯招待二樂的隊長,期盼二樂早日回城;

第7次到第11次, 許三觀為了給一樂看病,在去上海的路上5次賣血,平均1個月1次,差點丟了命;

第12次,許三觀賣血未遂。

小說通過對這一情節的重複敘事,形成了作品情節發展曲線以及迴旋的主旋律。這多次賣血經歷,是最底層的人面對生活苦難做出的抗爭嘗試與妥協,在潛移默化中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了面對生活苦難“不得不賣“和“主動去賣”的思索。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同時,小說中還有大量的話語重複。

如:他們去告訴許三觀說:‘許三觀, 你家的一樂嗚嗚哭著往西走。“

“許三觀, 你家的一樂不認你這個爹了。”

“許三觀, 你家的一樂見人就張嘴要麵條吃。”

“許三觀, ……”

眾多人對許三觀說明一樂出走表現,一次次的重複, 可以讓人從簡單的話語中,得知一樂出走的真相。用“一唱三嘆“的敘事節奏,推動敘事發展。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三、小說對小人物形象的刻畫,是千萬個平凡人物的寫照

文學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是指:人物設定平凡沒有什麼背景的角色。

主人公許三觀作為普通平凡人物的代表,他的形象是有血有肉,滑稽又接地氣,溫情而深入人心。

(一)許三觀的滑稽形象

許三觀嚴格遵從著別人賣血的“土方”:“這水浸到了血裡,人身上的血是不是就淡了?"

似乎賣血之前喝水可以壓秤,可以多賣點錢。

看到許三觀對待虛假“土方”,嚴肅認真的照辦的神態,我們不由得一笑,作者正是由此刻畫了許三觀滑稽的人物形象。

(二)許三觀的自卑、怯懦形象

一樂可以說是許三觀最愛的兒子,然而自從知道自己不是一樂的親生父親之後,許三觀心裡就一直不得勁。

許三觀老婆許玉蘭的前任男友何小勇,也就是一樂的親生父親,遭遇車禍後,許三觀不停的向周圍鄰居宣傳“這是遭了報應”,直到許玉蘭嚇唬他說多了也會遭報應才停止。

許三觀叫嚷何小勇遭報應,其實是自己不敢批判何小勇給自己戴綠帽的行為,內心認定車禍是老天在懲罰何小勇。

這正是許三觀自卑、怯懦生動寫照。

(三)許三觀高尚、溫情形象

一樂在上海得了肝炎,許三觀一路賣了5次血,差點因失血過多喪命,最終挽救了非親生兒子的生命。

“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路上要經過林浦 北荔 西塘,百里 通元,松林、大橋 安昌門,靖安,黃店,虎頭橋、三環 洞、七里堡、黃灣、柳村、長寧、新鎮。其中林浦、百里、松林、黃店、七里堡、長寧是縣城,他要在這六個地方上岸賣血,他要一路賣血去上海。”

這段超越血緣關係的父愛,使得許三觀小人物形象充滿著溫情與柔軟。

作者餘華通過描繪一位平凡的普通人的無知、愚昧、自卑、溫情,呈現出了一個悲劇氛圍中既令人感動,又令人發笑;既讓人心疼,又讓人無奈的平明小人物形象。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

總結

餘華在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中以樸實平淡的語言塑造了人性的豐富、複雜、善良。在物質生活條件豐富的今天讀來依舊有所收穫,我們在感嘆許三觀的苦難悲劇時,也有機會審視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存在困難,我們也要堅強如許三觀,向善而行,向上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