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行業觀察丨疫情下的消費金融:業務受挫“智能”加持

疫情給消費行業帶來重擊。按照恆大研究院發佈的報告估算來看,此次餐飲零售業在春節7天內的損失金額可能達到5000億元。

受到重創的還有旅遊業。攜程方面表示,截至1月30日,平臺收到的退改訴求總量達數百萬個,相較日常增長近10倍。該平臺上的自由行,已有數萬張訂單取消。

由於餐飲、旅行,食品零售、美容院、教育培訓等線下實體消費受到了影響,依靠場景出發的消費金融也受到重挫。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消費金融公司開始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AI、大數據、機器人等科技手段應對挑戰。

業務受挫

不久前,蛋殼風波把長租公寓再一次推到了臺前。一位房產經紀人告訴記者,長租公寓整個行業目前處於“幹賠”的狀態,招租掛零,入住情況也慘不忍睹。“上點規模的長租公寓,一個月都要賠個百十來萬,對這個行業來說,到了拼現金流的時候了。”該房產經紀說。

除了租房,線下教育目前也是處於停擺狀態。2月6日,經營13年的教育機構“兄弟連”的創始人李超發佈了《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宣告品牌“破產”。李超在信上說,“節前咱們勒緊腰帶,緩發工資,全體動員,壓縮成本,就是為了節後招生旺季打個翻身仗。哪知這次疫情來得如此兇猛、猝不及防,把我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對醫美行業而言,疫情加劇了行業洗牌。醫美醫院的開業時間在無限延後。與此同時,大量的醫美醫院被低價出售。有投資人直言:現金流是生命線。但現在大多數醫美撐不過2個月。鑑於此,消費金融公司也面臨著這一突發情況所帶來的信貸業務衝擊。

難題待解

由於越來越多的客戶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有所下降,這給消金公司的回款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位消金公司的員工告訴記者,之前一些還款記錄良好的客戶也在逾期。另外,一些“職業”老賴以疫情為藉口故意不還款。1月26日,銀保監局發佈了《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但其中“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的人員”這一條難以界定,使得不少老賴藉此機會渾水摸魚,有意逃避還款義務。

事實上,除了業務和經營層面的困難,消費金融公司更多的壓力則來自風險控制和管理能力的挑戰。催收是消費金融業務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勞動密集型業務。當下,各地受疫情影響出現的交通管制、隔離等,給貸後催收帶來了負面影響。貸後受到影響,就意味著貸前、貸中都會受到影響。

智能加持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消費金融公司開始向線上業務轉移。有媒體報道,此前某金融業大資管線下培訓的服務機構,因為疫情取消了今年2月和3月安排的多場培訓計劃,並在春節期間緊急推出APP版線上課程補救替代,以防止“顆粒無收”。

由於人員聚集就可能帶來疫情感染風險,為了及時復工,保證業務正常運營,不少消費金融公司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AI、大數據、機器人等科技手段應對挑戰。業內人士預計,智能產品將會在金融業被廣泛應用。“目前的信息核准變得更加困難,新增客戶放貸和貸後催收等環節都將需要智能產品。”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表示,短期內交易會從線下往線上遷徙,眼下線下業務萎縮,但只要克服現有困難,線上業務可能會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影響是短期的,是階段性的,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利好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用戶改善生活質量的需求不會改變,在今年下半年就會得到很好的修復。


新金融記者 寧廣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