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今天開講左宗棠。在國外,可能懂歷史的洋人知道李鴻章的多,但是不懂歷史的洋人裡,知道左宗棠的最多。為啥?因為吃中餐的都會點“左宗棠雞”,外國人眼裡的中餐第一菜,下回你們去美國吃中餐的時候,也點個嚐嚐。

咦,怎麼變成個美食節目了?

書歸正傳,這些年曾國藩被捧上了排行榜第一,李鴻章被不斷洗白,左宗棠反倒提起得少了。今天我必須好好跟你們嘮嘮左宗棠。先定個調子,我覺得他是“中興四臣”裡最熱血的一個。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這是左宗棠二十三歲結婚時,在新房裡自己寫的對聯,實際上,這就是他的一生。

但命運吧,就是這麼不給力,高考復讀了六年,全部落榜,公務員也考不上,只能回家務農,接著博覽群書。但,他還是狂。

怎麼狂呢?他是諸葛亮的腦殘粉,稱諸葛亮為“古亮”,自己是“今亮”、“小亮”。這個腦殘粉還非常自戀,甚至認為自己已經超越偶像,經常說:“今亮未必不如古亮。”由於太過自戀,經常被人家嘲諷。不過,你要看左宗棠的一生,建功立業,出將入相,又哪點不如諸葛亮啊?

簡單來說,左宗棠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1.鎮壓太平軍、捻軍等;

2.洋務運動,創辦了一些近代軍用和民用企業;

3.收復新疆。

1. 一輩子吐槽曾國藩,其實和他惺惺相惜

咸豐二年(1852年)年底,曾國藩和左宗棠頭次見面,左宗棠就把曾國藩秒殺了,倆人一見傾心,曾大帥表面上波瀾不驚,心裡估計一直在喊:這哥們兒太牛逼啦!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曾國藩(左)對左宗棠(右)也曾“一見驚心”,然後一世傾情。

後來基本上見過他的人都中了毒,那首歌怎麼唱?就這樣被你征服,切斷了所有退路。

當太平軍來勢洶洶的時候,湖南巡撫張亮基第一個想到他,死乞白賴三顧茅廬,把他請出了山,雖然左宗棠僅僅作為一名師爺出鏡,實際上卻負擔起了全省軍政要務。

曾國藩和左宗棠共事,對左宗棠也特別尊重,言必稱大哥。不論大小事情,都虛心請教:大哥,您怎麼看?

可人家左宗棠是諸葛亮吧,他對曾國藩印象很一般。怎麼說呢?就覺得曾國藩笨,沒才華,瞭解曾國藩的可能知道,什麼“結硬寨,打呆仗”,全是笨辦法嘛。

別人眼裡雄才大略的曾國藩,怎麼到了左宗棠眼裡就成了個平常人呢?

這個吧,有點兒心理問題,下面再慢慢講啊。

不過,在辦團練報效國家方面,英雄所見略同,湘軍從他們倆人合作開始初具規模,這個起點其實不錯。

左宗棠有本事是真有本事,但脾氣太壞了一點。說俗一點,就是嘴太損,得理不饒人,還粗魯,屬於見慫人壓不住火那種,曾國藩這種老實人,就總被他擠兌,但不管怎麼說,合作得還可以。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沒事就喜歡欺負曾國藩,當然也是有原因的,心理方面的。

可惜的是,蜜月期短了點。咸豐三年,左宗棠隨著當時的上司張亮基北上武漢。這倆人一走,曾國藩在湖南就寸步難行,心裡苦悶得很。正在這時候,張亮基調離湖北,左宗棠沒跟著走,直接回老家了。曾國藩大喜過望,立馬寫信請他來幫自己。

因為知道左的為人,他給左宗棠的這封邀請信寫得非常誠懇,特別客氣,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可萬萬沒想到,熱臉還是貼了冷屁股。左宗棠直接Say No。曾國藩非常傷心。

話說到這兒,如果說初次見面,你覺得曾國藩才華不夠,但合作好幾個月啦,你應該知道曾國藩也不是凡人了吧?不,他對曾國藩的評價仍然低。這就不僅僅是“恃才傲物”能解釋的了。

我做個心理分析哈。左宗棠讀書一目十行,能舉一反三,人人都說他有出息,就因為沒考上大學,才窮困潦倒,能不壓抑嗎?越壓抑越覺得,命咋就這苦呢,你曾國藩這麼笨,就因為考上大學,當上副部長,還想當我領導,讓我幫你?滾蛋!老子寧可在家待著。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六年參加三次考試,全都名落孫山啊,這讓左宗棠看到曾國藩這種學霸,怎麼可能有好臉?

左宗棠在家閒了一年,曾國藩苦練湘軍練了一年。

咸豐四年3月,左宗棠重新出山,這回是給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當高參。而此後不久,湘軍宣佈練成,開駐長沙,準備進行長沙保衛戰。曾左二人自然又得打交道。但是,左宗棠愛欺負曾國藩的毛病一點兒沒改,還越來越上癮。

後來在用兵打仗上,左宗棠經常寫信把曾國藩批頭蓋臉訓一頓。

再後來,曾國藩今非昔比了,人家是大清王朝的大救星,就算修養再好,也不免有點傲嬌嘛。

何況曾國藩也是湖南人,脾氣暴是刻在基因裡的,實在忍不了,撕破臉就撕破臉吧!但曾國藩選擇抗議,方式是:我有權保持沉默!

剛開始,左宗棠還不明白,還沒完沒了地寫信罵曾國藩。寫了四五封信都沒有接到迴音,他才明白,曾國藩真生氣了。

估計左宗棠已經習慣了曾國藩的寬厚,他從沒有想過,曾國藩也是一個會生氣的人,感覺有些後悔。不過在給朋友的信裡,他還是嘴硬,不肯認錯,覺得自己挺冤的,我明明為你好嘛!

罵歸罵,左宗棠大局觀一直非常清晰。他十分清楚,如果曾國藩失敗,天下大勢將更不可為,所以一邊譏諷曾國藩,一邊還不遺餘力幫助湘軍,派援軍趕往江西,救曾國藩於危難之中,還在軍餉方面慷慨接濟。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清末年畫《曾國藩慶賀太平宴》。正中榻上坐著的是李鴻章(左)和曾國藩(右),李鴻章左側坐著的是左宗棠。

所以,倆人重修舊好。但我估計,還是曾國藩主動低頭。

當然後來,左宗棠還是經常講壞話講小話,曾國藩還是忍了,弟弟曾國荃在湖南募兵,寫信給哥哥討教用兵方法。曾國藩寫信給他,多聽左宗棠意見,讓你往東就往東,讓你往西就往西。

這點我是非常敬佩曾國藩,無愧為晚清修養第一人。

後一件讓左宗棠耿耿於懷的事就是,在平定新疆後,朝廷本來準備封他個一等公爵,因為功勞確實夠大。

結果慈禧思量著,人家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才封個侯爵,所以就給左宗棠只封了個一等恪靖伯晉二等侯,稍亞於曾國藩。左宗棠晚年,逢人就罵曾國藩,可能是覺得曾國藩把他耽誤了吧……可惜曾國藩聽不見了,因為死好幾年了。

不管他怎麼嘴欠瞧不起人,我還是覺得倆人惺惺相惜,左宗棠送給曾國藩的輓聯是這麼寫的:“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寫得多真!

2. 格局大、辦實事,他是最堅定的“洋務派”

1864年,左宗堂終於當上閩浙總督,算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他開始辦洋務。

1866年,他在福州設立馬尾船政局,正式建立近代中國第一個大型新式造船廠。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當時左宗棠創辦的馬尾船政局,也叫福州船政局,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制造輪船的專業工廠。

這裡我要說的是,我覺得他特別有見識的一點是,看透了中西文化的深層結構。

他說中國的聰明都落在虛處,外國人的聰明都放在實處,所以外國能日新月異地發展。這個見識在當時是非常高明瞭,後來他也一直把務實這個思想貫徹始終。

他在福州船政局的建造過程中,提出“僱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自己造船”的主張,說只有引進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自己造大輪船,才能實現民族工業的發展。

為了掌握西方先進技術,他還開辦學堂,在他的學堂裡,有好多外國教師,老師是用英語法語授課的,學生還要學算法、畫法和各種專門技術。

後來甲午戰爭當中壯烈犧牲的鄧世昌、林永升、劉步蟾,包括大名鼎鼎的嚴復,都是這個學堂出來的。

左宗棠對洋務運動的貢獻,就講這麼多了。只要記住:左宗棠格局大,有見識,幹實事,不浮誇。堅持獨立自主,為洋務運動做出卓越貢獻,就夠了。

3. 抬著棺材去打仗,但他比三國的龐德聰明太多

終於說到收復新疆了。背景是這樣的:乾隆時期,清軍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亂,收復全部土地,好大喜功的乾隆爺,把西域命名為新疆。但新疆其實一點不新,自漢代起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治六年(1867年),有個匪首叫阿古柏,在新疆自封為王,自立國號為哲德沙爾汗國,宣佈脫離中國,他們背後是英國人。俄國人也不甘心,趁機佔據了伊犁,兩個國家就想把中國西北給分了。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就是他,阿古柏,人稱“中亞屠夫”。最後被左宗棠逼得走投無路自盡身亡。

眼看著160萬平方公里的大新疆啊,就要從大清的實際版圖上消失了!

幾年後的一天,早朝的時候,李鴻章向慈禧太后上奏說:“太后啊,新疆是個化外之地(沒開化的地兒),都是沙漠,土地也貧瘠,人煙稀少。乾隆爺平定新疆的時候,那是舉全國之力啊,白白收回了幾千裡荒地沒用,倒是增加了千百萬兩的開支,實在是得不償失。依我看,新疆不收復,不影響國家的元氣,至於伊犁嘛,更沒必要收回啦,有錢,還建海軍吧。”

擱今天,這肯定是混蛋話啊,用“海防重於塞防”,來搪塞收復新疆,簡直駭人聽聞。雖然李鴻章有很大功勞,現在不停被洗白,但在收復新疆問題上,確實看的不夠長遠,但和賣國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實際國情,又搞海防又搞塞防,確實難啊!

看左宗棠的見識吧,他駁斥了“新疆無用論”。他說:“天山南北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極為豐富,實為聚寶之盆。”別的不說,和田玉和哈密瓜我都知道有不少。

接下來左宗棠又從戰略角度論證新疆的重要性,大意是,我朝定都在大北京,百十年來沒打仗,是因為有蒙古保衛著京師。而新疆又是蒙古的屏障,新疆不穩,蒙古就不穩。各種敵人就會從新疆,進入陝甘,然後陝甘威脅中土,我們就永無寧日。再說俄國人和我們北部邊境相連,僅中段靠蒙古當屏障。所以,如果丟了新疆,敵人得寸進尺,我們的根基就被動搖了,後果不堪設想。

左宗棠這話其實是說給慈禧聽的。

作為最高領導,打心裡說,慈禧當然不想丟地盤。但他確實猶豫不決,不光李鴻章反對,能幹的大臣,基本都反對,認為不現實。

為了堅定慈禧的決心,左宗棠夜訪慈禧,發誓,我願與西北共存亡。慈禧一盤算,如果不打,邊患會沒完沒了。要是打,即使搞砸了,也壞不到哪兒去,那你去吧,我支持你。

多說一句,你可以說慈禧幹了很多混蛋事,但支持左宗棠西征,是需要非凡的決心和智慧的,可以說,她的水平遠比愛新覺羅家族的男人們高,收復新疆,可以說是她一生最大的幾個閃光點之一。要點贊。

左宗棠說:“我之疆土,尺寸不可讓人!”可謂擲地有聲,還有回聲!

1875年,左宗棠抬著棺材出征了。怎麼還抬著棺材呢?因為當時左宗棠63了,天那麼差,路那麼遠,能不能回來,真不好說。所以,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

這個選擇風險確實大。北京到伊犁,將近萬里,即使從甘肅出兵,也有好幾千裡,既沒鐵路也沒公路,中間還要穿越幾千裡的戈壁沙漠,行軍極為困難。別的不說,糧草怎麼運過戈壁灘?還有大清都那樣了,錢餉從哪兒來?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左宗棠西征時的運糧隊伍。既沒鐵路又沒公路,幾千裡戈壁,當時怎麼過的呀?

即使左宗棠不去,也沒有人怪他。可一旦戰敗,一世英名就變成流水了,還可能客死他鄉。但左宗棠押上一世英名和身家性命,頗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老將軍一去兮不復返”的,讓人心動心疼的那種感覺。

1876年,左宗棠帶著湖湘弟子進入新疆,當然,還有他的棺材,於是開始了諸葛亮般的運籌帷幄。

收復新疆,左宗棠做出了戰略規劃,只有八個字:“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看起來很簡單,此處我就略過一萬字了。閒話少說,只看結果。

晚清第一功臣是誰?嘴賤脾氣大,還能讓領導們一見傾心?

左宗棠當年收復新疆的戰略圖。

簡而言之,左宗棠重用了劉錦棠、金順、袁保恆等滿漢兵將,克服了籌錢、籌糧、運輸等各個方面的艱苦。錢除了找朝廷要,還要靠紅頂商人胡雪巖,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講。

事實證明,無愧於晚清第一軍事家,左宗棠的戰略那是相當有效。

1877年5月收復烏魯木齊,阿古柏被揍得走投無路,自盡身亡。

1878年1月,全部收復南疆八城。

最後1881年2月24日,在有左宗棠坐鎮的武力後盾下,經過一番艱苦的扯皮,曾紀澤(曾國藩的大兒子)以三寸舌頂百萬兵的氣勢,不辱使命,迫使俄國與中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

當然也是有代價的。代價是賠償“代管費”900萬盧布,和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但奪回了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1.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此,新疆全部收復。

左宗棠西征,為中國守住了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沒有左宗棠,當時新疆就沒了;沒有左宗棠,中國面積可能也就800萬平方公里。失去新疆後,西藏恐怕也有危險,蒙古也懸,而沒有這些地方,中國版圖比北宋大不了多少。

我們可能就沒有拉麵,沒有哈密瓜和葡萄乾吃了。

4.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有人說,左宗棠也不是沒有汙點,他鎮壓農民起義,站在人民對立面。我覺得吧,呵呵。

為什麼呢?現在是現在,過去是過去,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床單,千萬不要拿今天的立場解釋過去的歷史,反之也一樣。

你說什麼是英雄?我覺得,就是在關鍵時刻,完成某種偉大任務的人,所以,左宗棠,就是英雄。

我們總講愛國兩個字,什麼是愛國?左宗棠這種,才是真正的愛國,不說空話,只幹實事,有長遠眼光,有判斷力,有執行力。而且不偏激,比如辦洋務,該和外國人學習,就和外國人學,關鍵是給國家收復土地。

愛國肯定不是在國際新聞後面跟帖罵街,或者拿磚頭砸某個國家的汽車,那太LOW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