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前,很多國家介入西班牙,干涉西班牙內戰?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西班牙內戰,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時期發生的一場規模浩大的內戰,由於西班牙當時的社會矛盾已經發展到無可調和的程度,政府改革的失敗外加左右翼分子的極其對立,這個風雨飄搖中的共和國終於走上了末路,於是在此情形下外來法西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這片土地上爭奪主導權,一場由外國勢力主導的內戰,就這麼爆發了。通常來說,西班牙內戰被視作二戰歐洲戰場的前奏,整個歐洲的氛圍隨著西班牙戰事的推進不斷變得更加緊張。
早在1931年,西班牙就已經爆發了革命,當時的西班牙第一共和國被推翻,並建立第二共和國,但政局的變換並沒有解決這個國家腐朽的真正問題,所以從1931年到1936年間,西班牙至少換了28個政府,誰都沒能幹的長久。 1936年,西班牙發生叛亂,建立了所謂的國民軍,這支叛軍的建立者就包括著名的大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佛朗哥是典型的極右翼分子,主張民族主義、極權主義,活脫脫西班牙的納粹,他也積極和歐洲其他的法西斯聯繫,包括意大利和德國,希望能夠獲取國外援助,並取得這場內戰的勝利。
德國和意大利也很樂意將手伸向西歐的西班牙,意大利純粹是為了擴展影響力,而德國則是希望拿西班牙內戰來檢驗部隊真實水平,換句話就是拉部隊去操練。據戰後調查,除了派兵之外,佛朗哥的國民軍還獲得了德國和意大利政府的經濟和武器援助,即使當時英法兩國奉行武器禁運,但這並不能阻止德意通過運輸艦將一船又一船的貨物拉到共和軍所代表的共和派港口。 從1936年9月下旬,德國開始向西班牙派遣士兵、坦克和空中力量,包括He-111轟炸機等,另外海軍的“德國”號、“科隆”號、“舍爾上將”號戰艦以及U-33和U-34潛艇也前往西班牙援助德國的老朋友佛朗哥。
希特勒魄力當時的確很大,甚至直接將“禿鷹軍團”派往西班牙,直接支援一線作戰,該軍團執行了很多機密任務,包括測試一些最新武器的實戰效應,“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就在西班牙內戰中得到了實戰檢驗,另外最新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更是在西班牙上空大展淫威,奪得對敵制空權。同時禿鷹軍團也參與了對西班牙格爾尼卡的轟炸,畢加索的著名畫作《格爾尼卡》就是在此情況下創作的。 希特勒也不是傻子,援助佛朗哥當然有練兵的作用,但更長遠的好處才是他關心的,如果佛朗哥勝出,這就意味著法國邊界會出現三個法西斯國家,就算西班牙保持中立也能讓德國少一個敵人。另外,法國的左右翼政黨也有可能因為西班牙內戰而加劇動盪形勢,更有利於德國以後對法國動手。
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並不想貿然進兵惹惱希特勒,所以對於抗擊佛朗哥的共和派,英法並沒有給出實際援助,反而是蘇聯建立所謂的“國際縱隊”,介入西班牙與德意對抗,很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援助歐洲勞工留在法國的中國人,參加了法共,作為志願者來到西班牙參戰。也就很多因抗日戰爭流亡西班牙的中國人,以及在蘇聯的中國人,紛紛加入了國際縱隊。國際縱隊人數最高時達到3.2萬人,是當時共和軍對抗佛朗哥最倚重的主力部隊之一,這支英雄的部隊裡有300多中國人參戰,並做出了巨大犧牲。中國戰士大部分犧牲在西班牙前線,剩下一小部分在戰後返回歐美國家,其中有七人歷盡千辛萬苦,返回祖國繼續參加抗日戰爭。
1938年,從延安給國際縱隊中國志願者的錦旗
不過蘇聯對西班牙的干涉並沒有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麼徹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蘇聯沒有直接派出士兵,援助只停留在武器層面,包括806架飛機、1555門大炮和362輛坦克,像是T-26、BT-5坦克和伊-15和伊-16戰鬥機都是當時世界最為一流的武器,但是失去了蘇聯紅軍的操控,西班牙共和派並不能將他們的戰鬥力發揮出來,和德國武器對抗,所以落得下風。
另外,蘇聯援助西班牙並非沒有條件的,蘇聯武器需要以西班牙銀行的國家儲備黃金來支付,所以蘇聯大約捲走了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二的黃金儲量,總價值超過5億美元,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天價鉅款。
在蘇聯如此不誠意的支援下(蘇聯的支援是通過意識形態的名義提供),佛朗哥的勝利成為了必然,國際縱隊缺乏完整的指揮體系,各派軍隊甚至各自為戰,所以根本無法和國民軍抗衡。
1939年,西班牙內戰以國民軍的勝利告終,佛朗哥從此開啟了40年的獨裁統治生涯,大量平民遭屠殺、軍人遭監禁。不過由於佛朗哥的意識形態是反對共產主義,所以二戰之後這麼一個大獨裁者並沒有被英法美清算,佛朗哥也極其圓滑,將軍事基地借給美國使用,允許北約艦隊肆意通航,並一直持續到1975年去世。佛朗哥的繼承人胡安•卡洛斯並未遵循佛朗哥的囑咐,反而施行君主立憲制民主改革,自己當了國王,直至2014年退位。

科羅廖夫


西班牙內戰是指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反法西斯一方有人民陣線、共和政府、蘇聯、墨西哥、國際縱隊等。而佛朗哥的國民軍這一邊有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主義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的爆發主要還是原因當時西班牙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和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

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進行大規模轟炸,各國之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說白了西班牙內戰其實就是一次主義間的激烈碰撞,而摩拳擦掌的各個國家藉著西班牙的手進行了一場代理人戰爭。


九品侍衛


原因主要談三點:1,西班牙戰略地位極其重要。2,蘇聯和法西斯主義者都想把西班牙作為輸出革命的演練場。3,法西斯主義者想把西班牙作為新式武器的演練場。

一:西班牙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西班牙西臨大西洋,東和東南瀕臨地中海,北臨比斯開灣,南隔直布羅院海峽與非洲相望。處於歐洲和非洲,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咽喉,是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西班牙既屬於天主教文化圈,又屬於拉丁美洲文化圈,對拉丁美洲廣褒的前殖民地有傳統影響力,是歐洲和拉丁美洲重要的聯繫紐帶。

二:蘇聯和法西斯主義者都想把西班牙作為輸出革命的演練場。

西班牙內戰戰爭雙方:一方是以迪亞斯總統為首的政府軍,背後的支持者是蘇聯,代表左翼;一方是佛朗哥領導的極右翼叛軍,背後的支持者是德國和意大利法西斯,以及匍匋牙。美英法等列強中立。

共有54個國家,3·5萬名志願者組成國際縱隊,支持左翼的政府軍,另有約2萬名外國志願者擔任縱隊的醫療運輸等後勤服務。這些人中既有國際共產主義者,也有自由主義甚至無政府主義者。縱隊由蘇聯領導的國際共產主義者實質操控,成為蘇聯日後向外輸出革命的演練場。中國共產黨海外黨員謝唯進是國際縱隊副司令員。西班牙共產黨縱隊,白求恩參予的加拿大國際縱隊,鐵托派遣的南斯拉夫國際縱隊,斯大林派遣的空軍志願飛行隊…成為縱隊的主力軍。

另一方面,德國法西斯派出了以〝禿鷹軍團〞為主的飛行隊共16000人,意大利干涉軍派出了73000人,對佛朗哥叛軍進行支持。作為二戰前的戰爭演練。

對於蘇聯而言,如果左翼政府獲勝,則代表著新生的,和蘇聯有著相同或相近意識形態的政權第一次屹立於西歐大陸,這顯然是蘇聯輸出革命的成果。對於德意法西斯來說,佛朗哥的獲勝將使法西斯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為發動二戰準備了有列的條件。

三:法西斯主義者想把西班牙內戰作為新式武器的演練場。

蘇聯為左翼政府軍提供了648架飛機,347輛坦克,1183門火炮及大量戰略物資。德國和意大利法西斯則向佛朗哥叛軍提供了1300架飛機,1000輛坦克和大批彈藥。德國空軍藉機對新式高射炮和新型戰鬥機,轟炸機進行了測試。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演。德國的軍事人員獲得了重要的第一手經驗。

西班牙內戰共造成50萬人死亡,是二戰前死亡人數最多的我役。

(圖1:西班牙內戰中的國際縱隊。圖2:白求恩在西班牙內戰中。圖3:西班牙內戰中的法西斯兵團。)


梭羅的憂傷


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民主進步力量同法西斯勢力的一次大較量,其結果是人民陣線領導的共和國政府被顛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護下建立法西斯專政,並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兩個法西斯國家在戰爭中相互勾結,並在戰後正式結成同盟,使歐洲政治關係和戰略格局發生有利於德、意的重大變化。


路途觀


地理位置上西班牙扼大西洋至地中海航路的咽喉.德、意控制了西班牙,就可形成對法國的戰略包圍,切斷英、法與其海外殖民地的聯繫,還可以獲取西班牙的煤、鐵等資源.


乜水先生


因為西班牙當時在演變成兩個不同的時代,一個是舊王朝,一個是共和,由於共和更親納粹,納粹自然會介入,英法一看納粹都介入了,那怎能不介入呢?


popejohnsam


這個不太清楚,來替班牙離我們家太遠了


五福臨門


就是今天的敘利亞,利比亞的歷史的從現,也門搞的也比較有激情,上策,高低不能讓美國鬼子從阿富汗撤身,打了18年,政治格局缺定了,最好再拖美國鬼子1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