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學家: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的一次大考。”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所長傅小蘭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網絡平臺聯合撰文呼籲,此次疫情應對再次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已刻不容緩。

她們指出,個體和社會心理需要往往與生命安全、物質需要、利益訴求等交織在一起,不僅影響疫情防控和疫後重建,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社會的文明先進程度,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的應急應對,更體現在心理層面的安全安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國家應急管理和社會治理中,必須重視心理建設。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也日益顯現,集中體現在?相關法律不健全、管理體制不明確、運行機制不暢通三個方面。

這兩位心理學家表示,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是各部門各類組織有效協同、高效協作的體系,在個體、組織、社會、文化等層面,通過公共政策、公共服務等手段,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為個人和組織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服務。她們還針對疫情防控等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對進一步加強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五項政策建議:

一是充分發揮現有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在疫情應對中的作用;二是將社會心理服務納入應急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三是加強行業管理,建設應急管理社會心理服務專業隊伍;四是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為應急管理高效率運行提供保障;五是加強應急管理心理學研究。

其中,專業隊伍建設方面,要以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級行政區三級行政等級為基礎,分別組建應急管理社會心理服務保障專業志願者隊伍,成員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健康及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形成一支可以分級分類實施干預的專業化志願者隊伍。

陳雪峰、傅小蘭強調,社會治理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行為——體系建設是人的行為,體系實施是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治理體系建設中充分尊重人民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

她們希望中國有關部門在制定“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時,應充分重視應急管理和社會心理服務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效能、提升治理能力提供科學支撐和人才儲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