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伴隨著未來學生學習方式與教育形態的革命性變革,未來教師的角色將呈現出多樣性與專業性的結合,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領航員、學生學習的評估者、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生髮展的交流者、學習資源的開發者和專業成長的自主學習者。


同時,必須具備更高更全面的專業素養,包括研究素養、創新素養、跨學科素養、信息素養等。


由此,教師教育體系、模式與課程、專業標準等必須進行系統性的改革,培養能夠勝任乃至推動教育教學變革的未來教師。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人工智能時代,網真技術、全息投影、增強與虛擬現實技術等數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未來人類的學習方式與教育形態正在發生革命性變革。


扎克伯格夫婦在給女兒的信中就預言了未來教育的四大趨勢:


一是學生將根據自身的興趣、需要和目標來尋找教師,學習將是個性化、定製化的;二是基於互聯網的學習將突破時空限制,同樣也不會受到同齡人學習進度的束縛;三是學習將不再是記憶前人的經驗、知識,而是掌握可實踐的技能,甚至探索前所未有的領域;四是教師將不再是一種全職職業,它將不受年齡、職稱、學歷的限制,只要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很牛就可以在這個領域靈活地教學生。


由此,未來的學校與培訓機構將成為面向所有學習者、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的學習社區,通過建設內容與技術深度融合的多樣化課程與學習資源來服務於每個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學習將以學習者為中心,呈現出個性化、定製化、娛樂性和以探究為基礎等特徵,問題解決、靈活性、創造力和反思等技能與態度的獲得將比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


未來的教師則需要積極適應未來教育與學習的變革,在教學工作中承擔更為多樣與專業的角色,具備更高更全面的專業素養。


當然,教師教育也必須作出積極的應對,對教師專業教育體系、專業教育模式與課程、專業教育標準等進行系統性改革,培養能夠勝任乃至推動教育教學變革的未來教師。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未來教師:角色的多樣性


人工智能時代,學習、教學與教育形態將會發生革命性變革。傳統的由教師、學生、課程構成的三維結構將轉變為新的四維結構,即學生、數字化學習環境、數字化學習資源和教學支持服務。教師將成為基於數字化環境、資源的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與服務者。


正如美國《教學2030》報告對未來教學工作所提出的構想:隨著教學生態的變革,特別是認知科學的應用,將促使教師和學生進行沉浸式個性化學習,以及混合式學習環境(面對面與在線學習相結合)將無縫整合教師、學生、家庭、本地與遠程專業人員、志願者和商界人士等教育活動參與者,使得學校成為整個社區的學習中心,因此教師將扮演更加多樣的角色,包括學習指導者、個人教育顧問、社區智庫規劃員、教育巡查員、社會人力平臺開發員、測評設計師等。


顯然,在未來的學習與教育教學形態中,傳統學校模式下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導的角色特徵將逐漸被消解,未來教師的角色將被重塑,呈現出符合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變革需要的多樣性和基於學習、教學與數字技術融合的專業性。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1.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領航員


人工智能時代,由於學生在真實和虛擬世界中同時學習,教師將與虛擬學習代理人一道承擔起學習領航員與指導者的角色。為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學習者量身定製終身和基於需求的學習計劃,並根據個人需求隨時自動更新學習計劃,教師與學生、虛擬代理人構成學習共同體,共同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任務與內容、方法,全程參與和指導學生的知識掌握、問題解決與知識創新過程。


當然,教師將更多地依據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及其進度,面對面對其進行適配性的個別化指導,並且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當然,教師更為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感與行為等綜合素養的養成,並將在學生的學習進程中同時扮演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敢於面對學習中的不確性與風險,引導學生進行基於問題的探索與知識創新,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2.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評估者


未來的學習評價,將打破知識與生活的界限,鼓勵學生將知識學習與問題解決、創新能力提升結合起來,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在評估過程中,教師將突破傳統的紙筆標準化測試,藉助於信息技術平臺,採用觀察、檔案袋等多樣質性評估方法,從關注簡單的知識信息傳授轉型到促進學習者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上,全面收集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數據信息,綜合評估學生髮展狀態,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學習適應與社會責任等關鍵能力的評估,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生,與學生一起依據評估信息調整學習進展情況。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3. 教師是學習情境的創設者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可以基於真實、虛擬兩種學習環境,面向真實問題重組教學內容,創設適應不同學習內容的學習情境,採用主動、探究式、項目化的學習方式,創設更多的實踐與動手操作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實踐變革之間的深層聯繫,在積極體驗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養成個性。在學習情境創設上,既可以基於問題創設情境,以問題研究為平臺建構課堂教學,也可以創設一些開放性、生活性、現實性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從抽象、枯燥的概念學習中解放出來,走向生活,讓每個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4. 教師是學生髮展的交流者


未來的課程,將突破學科與生活界限,著眼加強學生個體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繫,通過校內外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學生對以知識學習為主的課程的選擇自由度將顯著提高。同時還必須看到,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固然有利於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但作為自然個體與社會個體,學生髮展是認知、情感與行為協商一致的素養綜合提升,學生在社會性的學校環境中必然面臨著思想與價值、學習與壓力、交友與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擾。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教師將更為重視學生在非學習領域的發展問題,更注意發揮面對面教學在意義的生成、情感的薰陶與價值的建構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時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髮展中存在的身心困惑與問題,平等、民主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引領學生跨越成長困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5. 教師是學習資源的開發者


未來的課程教材開發、教學設計將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學習內容將呈現出可視化、虛擬化、全息化等特徵,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度體驗與問題學習。教師將更多地關注如何將學生的學習、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開發出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學習軟件與平臺,構築起支持自主學習的線上線下學習網絡,並能夠為學生和所有在線學習者提供使用學習資源的指導。


當然,教師既是學習資源的“選用者”“駕馭者”和開發者,決定著與課程有關內容素材的識別、積累、選擇和利用,並且將接觸到的各種思想、觀念等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課程內容中,使之成為素材性課程資源的一部分,也是學習資源系統的管理者,通過多種途徑將素材性課程資源與條件性課程資源、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以及人力與物資等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資源系統,從而全方位地支持學習者自主、個性化、定製化的學習。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6. 教師是專業成長的自主學習者


未來,主動、探究式、項目化的學習方式將越來越多。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向交互性、情境性、連續性轉變,促進學生主動、深度與跨界學習,讓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習知識、養成個性、培養能力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核心導向。


為了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技術變革中成為優秀的教學工作者,教師就必須致力於成為專業成長的自主學習者。教師要能夠充分了解學科發展的前沿,把握基於解決問題、創設情境所需要的跨學科知識的發展脈絡與趨勢,充分認識學生認知、情感與行為的發展狀況並積極應對學生學習的需求與挑戰。


同時,能夠及時總結反思自身的教學專業發展狀況,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內容、方法與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有機結合,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成長中實現專業成長。


未來教師:更高更全面的專業素養


就可預測的前景而言,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裡,學習革命將成為主導教育改革的主線。


伴隨著學習革命,課堂將成為人工智能參與的智慧體驗課堂,學校將會變得形式更加開放、類型更加多元、層次更加豐富、環境更加生態、服務範圍更加廣泛,數字圖書館、數字課程中心將成為學習資源中心,跨界、校際之間的聯結與虛擬互動更加密切,考試評估的方式與觀念將會發生根本性變革,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評估或將變革為基於大數據挖掘系統和人工智能的隨時、隨地、隨人、隨事的4A評價與監測(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 event)。


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與服務者,要實現教育教學形態、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以何種方式介入這一變革進程且能達到何種程度與深度,將決定著未來教育教學方式能否成為現實。因此,未來教育固然需要教師承擔多樣化與專業化的角色,更需要教師具備應對乃至參與未來教育變革的更高層次與水平的專業素養。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1. 研究素養


教師成為研究者,既是對教師通過反思、研究持續改善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要應對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變革的挑戰,教師首先要通過研究與學習洞悉未來教育教學的變革方向,熟悉數字化資源、環境與學生、學習內容相互融合、聯通的內在機制,使教師自身成為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變革的參與者、體驗者與促進者。


其次,為學生的個性化、定製化和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是今後教育服務的基本方向,因此作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感與心理發展的狀況和水平。


當然,對學生認識的難點在於如何深入瞭解學生的思想認識、個人經歷、生活背景、價值觀念、情緒情感等複雜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藉助心理學知識和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工具、手段,系統掌握每個學生的背景,從而基於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研究制定匹配的個性化、定製化的學習計劃、進度安排與評價方式。


作為未來學校形態之一的Alt School就開發了學習清單(playlist)、學習進程(learning progression)兩個系統來全方位地呈現與評估學生的學習計劃與進度,以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創新、自律、合作、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表現水平。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2. 創新素養


Alt school的學習清單與學習進程兩個系統的開發基於兩個基本理念:


一是“我們告訴老師我們僱傭的是你們創新的大腦,任何時候當你們正在做的工作不需要創新的大腦,而是一臺電腦就可以與你做得一樣好、甚至比你做得更好,就應該讓電腦去做”。


二是“我們鼓勵教師團隊表達他們教學中難受的地方(痛點),想到什麼點子都可以一試,敢於冒一點風險,在錯誤中前進,快速試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快速迭代更新”。


其核心都是鼓勵教師進行創新。


教師的創新素養就是要對教育教學具有挑戰心、好奇心、想象力,把教育教學看作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反思、變化更新的創新過程,在教學中持續不斷創新,把每次教學都當作創意設計和實施的過程。同時,把學生當作創新主體,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形成激活學生創新慾望、培育學生創新潛能的作用力,而且要寬容學生的失敗,鼓勵學生適當冒險,營造教學中激勵創新的氛圍。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3. 跨學科素養


跨學科素養關注的“統整”學科知識的能力,是反映在每個學科領域並將不同學科間的知識以及將知識與情境關聯起來的核心和關鍵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素養,就要求未來的教師不僅要系統掌握本學科本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意識地提高自身跨學科的知識與素養;不僅要形成知識的整體觀,準確地把握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從學科相聯繫、相交叉、相滲透之處提出並探究具體的問題,而且要將知識的學習與學生所處的真實情境包括時事政治、經濟發展、科技動態、鄉土人情等建立關聯。特別是要在基於數字技術的課程、課例開發中準確地運用跨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在學科領域的知識學習中綜合運用知識、技能去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


未來教師的6種角色與4大素養


4. 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在當前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越來越重要。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教師認識、評判、運用信息及其媒體的態度與能力的總和:教師不僅要有獲取新信息的強烈意願與意識,能夠主動從生活實踐中不斷查找、探究新信息,而且具備對各種信息進行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和批判的能力,對不良信息具有較高的辨認能力和免疫能力,進而能夠有效利用各種信息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至為關鍵的是,教師必須具備運用各種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數字化學習資源、創設數字化學習環境的能力,實現內容、方法、技術與策略的高度融合,從而將各種信息的運用融於數字化課程、學習資源與環境的建設和運用中。


小 結

由於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的變革對未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育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


美國《教學2030》報告提出,要重新思考教師教育、教師招聘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並建議參照醫學模式持續完善教師專業教育,從而持續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如果說未來的教師將是學習資源與課程的開發者、學生學習內在機制的研究者以及實現內容、方法與技術高度融合的教學服務者,那麼教師教育也必須適應這種趨勢,及時作出改變:


一是必須將基於數字技術開發課程與學習資源的能力置於教師專業教育的核心位置,形成能夠順應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發展趨勢並致力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教師專業教育體系。


二是必須建構新的教師專業教育模式,其中教師專業教育課程同樣應圍繞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技術與學習、教學的有效整合進行建設,為教師熟練掌握即將在學校、社會學習環境中普遍應用的數字技術提供課程與技術的支持。


三是教師專業組織或政府必須行動起來,制定與未來學習、教學、教育變革相適應的新的教師專業標準,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方向。


四是必須使教師教育者具備全方位應對、深度介入未來學習、教學與教育變革的綜合素養和能力,使教師教育者成為未來教師教育理念、模式變革的創造者、引領者和優先示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