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5城:夾縫中的生存之道,是資源也是勇氣,麗江最神奇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不是一條線,而是像毛細血管一樣,有主線和分支。茶馬古道終點雖然在西藏阿里普蘭,可是茶馬古道上的物資惠及的地域遍佈整個藏區。茶馬古道上的馬幫決不會從起點普爾走到終點普蘭,而是從所在的集鎮出發,走其中的一段,完成交易後再帶貨回賺差價,通常不超過三個月。

21世紀,馬幫活躍的地方都成了名城,如騰衝、景谷、麗江、大理、劍川、香格里拉、德欽。一方面是地理地勢造就的,一方面因市場活躍。成功的馬幫時常因為一單生意,便可躍升為城裡的大戶,中產多了自然形成繁榮。當然,也有很多馬幫不幸埋骨他鄉。悠遠茶馬古道,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滇藏、青藏公路沒修好前,雲南各地生活物資流、信息溝通主要靠馬幫。從事馬幫的都是強悍精明的男人,每個地方都有,就像曾經的的鏢局,那時的社會治安和各民族部落間的關係不穩定,再加上翻山、越嶺、溜索以及殘酷自然天氣,註定馬幫職業是在刀口舔血。


在雲南僅販賣茶葉就能富起來嗎?其實不然。根據地方特色,馬幫還帶翡翠、蔗糖、銀飾、藥材、菌子、鹽巴、毛皮、寶石、織物、食物等。有些是生活必需品,有些是奢侈品。茶馬古道重鎮往往以特色地方資源繁榮。此文列舉雲南5個重鎮,來看看他們的生存之道。

茶葉、蔗糖王國——景谷。由於高海拔的藏區無法種菜,人體必須的葉綠素攝取主要來自茶。滇南靠著瀾滄江邊的哀牢山是產茶大戶,由此奠定茶馬古道起點始於茶山。景谷在臨滄南邊,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潮溼炎熱,是普洱茶和蔗糖的主產區。景谷人耐住了炎熱,也收穫了大山恩惠。傣族女人負責種茶、收茶、製茶,男人則用騾馬將茶、糖運送至大理州。很多名茶雖出自景谷,但景谷人卻偏愛喝酒,吃辣。

翡鄉騰衝。整個雲南都不產翡翠,騰衝卻叫做翡鄉,那是因為緬甸翡翠進入中國都走騰衝,造就了很多商行和鉅富。“翡翠加工”很長一段時間是騰衝支柱產業。騰衝馬幫則負責從緬甸把翡翠原石駝過來。加工好的成品再由馬幫運送至省城昆明或大理。翡翠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騰衝也是雲南少有的漢族人聚集地,從明朝開始掌握了全國的翡翠流通。來往於騰衝馬幫的貨物裡大都是白花花銀子和碧綠石頭。


風花雪月之國——大理。滇西重要“米”字路口,南北東西、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沿岸各種資源在大理交匯。“雪”在大理不單指“蒼山雪”,還有“雪花銀”。白族人聚集在大理以勤勞精明著稱,體現在銀器。大理不產銀,心靈手巧的白族人善於製作銀器,他們走到哪兒,就會把銀器賣到哪兒,當遊歷香格里拉、麗江、瀘沽湖、拉薩時不難發現賣銀器商戶清一色大理白族。兢兢業業、專心致志是這個民族的兩件法寶,任何時代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美麗的金山江畔——麗江。非常神奇的地方。海拔2416m,這樣的高度已經長不出較為特別農產品,也沒有礦,也不夠心靈手巧,夾在藏族和白族兩個強鄰之間,地形多是深邃的峽谷,總感覺在夾縫中求生存。然而麗江納西族從來不缺勇氣和運氣。大理馬幫到了麗江就止步了,再往北走和藏族溝通麗江人更擅長。麗江馬幫馱著景谷的茶渡過金沙江,再出峽谷送到迪慶州月光古城。藏族人也準備好了乾貨、動物皮毛與寶石,還有純度不怎麼高的藏銀。

月光古城——獨克宗。在香格里拉,儘管海拔已經3000m以上,仍然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對於整個藏地來說,香格里拉都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馬幫到了這兒,仍然是起點,由此向北、東、西全是身存艱難的溝溝壑壑,大捆大捆的茶要在香格里拉拆包,分送高山上靠畜牧為生的牧民。同被送去的還有鹽巴,那是人畜生存的必需品。鹽巴產自170公里外的鹽井,鄰近的德欽縣城又是下一個茶馬古道重鎮。


雲南就像一個方國,滇南、滇中、滇北的資源靠著馬幫實現了互換,使各地經濟活躍了起來。沿著茶馬古道,多多少少都能吃上肉。於古道上的一個個大大小小民族來說,茶馬古道即是生存之道。

以上列舉茶馬古道5城或得天獨厚,或精明勤奮,或勇與開拓,在大山溝壑之間各顯神通。這裡面最有意思的是麗江。納西族人生活的地方資源少,卻經常平地拔樓創造機會,如前幾年流行的麗江瑪咖、螺旋藻、犛牛肉、一米陽光。真正把茶馬古道文化做成旅遊產品的也只有麗江。更神奇的是,麗江靠獨一無二的峽谷、雪山自然風光以及便利的交通成為香格里拉旅遊圈中轉站。來雲南的觀光客直接飛麗江,霸氣地搶走了昆明和西雙版納的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