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所謂城市排水,就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將地表徑流也就是地表水或地下水任其自然或以刻意的人為方式排除到城外,其目的就是為了攔截徑流,並將其誘導排除至別處,以避免水流對農業用地、房屋、以及公共設施造成破壞。其中,人為排水中主要包括排水溝涵管下水道等排水設施。早在幾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通過古代建築表現出了我國在城市建設與規劃中的聰明才智,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對現在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鑑意義。今天,本文將通過一些古代的建築,來淺析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一、古代排水文明的濫觴

在中國古代長達幾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給自足式的小農經濟,廣大農村地區的排水系統發展的十分緩慢

,一般農家都會將其產生的糞便汙水直接排入廁所坑內,作為週期性的農業用肥,至於少量的生活汙水,則會被直接傾倒在地面上,極少會在道路或家中設計排水管道系統。

1、平糧臺陶水管

一提到古代排水文明的濫觴,離不開城邦的建立與發展,城邦的出現將原本別無二致的地區劃分開來,地域的差異、人員的密集,都增長了城邦對排水系統的需求,此外,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地形地勢土壤類型排水設施的建設密切相關。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早在幾千多年前的能工巧匠就已經能和諧的緩和與協調城市規劃與排水系統之間的關係。據考古發現,現存已知最早的排水工具出現在距今約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後期,在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出土了兩件陶水管,此器一為建城時預埋的管道,一為南門路的土下的排水管道的一部分。

2、殷商偃師毫城石木排水溝

到了殷商時期,有了長達800米的石木結構的排水溝。西晉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有關於偃師商都的介紹:“殷商都毫,在梁又都偃師”,殷商時期的都城是沿著洹水而建的,目的是便於用水與防衛,它的東面與背面都毗鄰洹水,且地勢較高,不僅能夠起到防禦的作用,而且可以

避免洹水的泛濫,在宮殿區的南、西兩面都挖掘了環繞宮殿的溝壕,可以很好的用來分流洹水,起到排水的作用。

3、西周陶瓦的出現

西周是古代城市發展的最初階段,開始出現了像商城、洛邑這樣規模宏大的都城,周還出現了大屋頂住室,有了瓦屋,如在《春秋·隱公八年》中提到的“盟與瓦屋”。這一時期的排水技術與之前相比的最大特點就是陶瓦的發明與運用。陶瓦是依附在傳統建築物上的構件,主要覆於建築的屋頂、房簷、屋脊等部位,其功能除了保持房屋的整齊與美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排幹淤積的降水,使覆於瓦片之下的木質構造免於受潮腐蝕,<strong>從而達到延長建築使用壽命的目的。

現存的這一時期的典型建築當屬今山西省的平遙古城

,始建於周宣王時期的平遙古城中就開始以素面無紋的瓦當來遮風擋雨,此外,瓦當還可以起到緩衝水流的作用,在連年陰雨的洪澇時期,瓦當能夠巧妙地分流排水,<strong>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在排水方面的壓力。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在古代著名建築書籍《營造法式》還中有關於平遙瓦製作工藝的介紹:“青掍窯燒芟草,次蒿草,松柏材,下令透煙。”

隨著製作工藝的發展,平遙瓦當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紋飾,在文字瓦當如“福”“壽”等,圖案類瓦當有“纏枝花卉紋”、“蓮花紋”等可見此時的排水設施使用性能的多元化,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還兼有美觀性。

二、古代排水文明的發展

在經過夏、商、週三朝的發展,到秦漢時,磚、瓦、夯土技術逐漸趨於成熟,建築體系也已經基本形成。同樣的,這一時期的排水文明也有了巨大發展。下文將從古代的宮殿與百姓住宅兩個方面來淺析古達排水文明的發展與成熟階段。

1、城市排水系統

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統大致從春秋戰國開始區別於之前簡單且應用數量較少的排水設施,在原有基礎上逐步發展並走向成熟,《管子》中就有許多論水的篇幅。如“水,一害也,害之屬,水最為大”,“夫水之性,以高走下也”,產生於這一過渡時期的

臨淄齊國故城,可以說象徵著當時排水文明的巔峰

  • 臨淄故城排水道口

臨淄故城東臨淄河,西靠系水,《度地》提出要依從水性來治水,即所謂的“水用足”、“溝防省”齊人在南、北城外挖築人工護城壕溝,使之與東、西方的水系相連接,形成了四面環繞包圍的外部排水網。同時,在修建城池時還依靠南高北低的地勢周密弟設計與安排了<strong>由進水道、進水口、過水道、出水口與出水道五部分組成的排水道口。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該遺址在建築時將北壁設計的長於南壁,且呈弧形,既可以分流洪水,減輕洪水對管道直接衝擊的壓力,又可以沉澱洪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在孔內淤塞,堵塞了進水口;此外設計者還獨具匠心的考慮到了豐水期枯水期的不同狀況,將進水口設計成三層,提高了管道的實用性;

同時,據《晏子春秋》記載,水道內部結構複雜,石塊交錯排列,“蚤歲淄水至,入廣門,鄉者防下六尺,則無齊也”

能夠有效地避免敵人通過管道進入城內,兼顧了軍事防禦功能。這樣一個小小的排水道口,可以說是凝聚了齊人絕妙的智慧,也代表了戰國時期的排水文明。

  • 秦漢時期排水系統

到了秦漢時期,排水系統的建設開始日益普遍起來。如杜牧就在其著作《阿房宮賦》中雲:“渭流漲膩,棄脂水也。”意思是阿房宮中的妃子們用來洗淨臉上油脂的水排出後可以使渭水上漂浮一層油脂,這其實從側面也反映出了秦朝宮殿中的排水系統是與宮外的渭河相連的。以始建於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越王宮為例,宮內排水系統佈局完備,<strong>有以塊石砌築,鵝卵石襯底的排水渠、有以大小頭連接的套頭陶管、有陶製排水方管道、還有帶透水功能的帶孔陶製地磚,這也可以算得上是古代“海綿城市”的雛形了。

這一時期排水系統的先進之處體現在排水系統的截汙設施,如被安裝在排水渠入水端安裝的篦子。秦人在曲流石渠西端盡頭處設出水閘口,分內外兩層,內層用來安裝控制水量

的木閘板(已朽),外層是用砂岩石板打鑿成的石箅,用以阻濾渠水漂來的雜物。在閘口外還連接有一條暗槽,幫助將渠水排出宮外。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 長安城的排水明暗溝網絡

自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城可以說是東方文明的中心,唐代詩人王維將當時城中的盛況概括為一句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據考古得知,長安城的排水系統還是比較完善的,為了便於排水,路面被鋪設成了中間高,兩邊低的樣式,還在道路兩旁修建了(地上)、(地下)兩種排水溝進行排水。這一時期排水文明的亮點就是在一般的街坊也設有了類似的排水系統,特別是商業區的排水系統可謂是完善至極。這樣就在整個城市中形成了一個分佈均勻、相互連接,縱橫交錯的排水網絡。

  • 紫禁城螭口出水口

《明英宗實錄》中有過對北京城暴雨的記載“

景泰五年七月,京師霖雨,九門城垣踏決者甚多。”,但是故宮之中卻一直沒有過嚴重的積水,原因就在於宮內較高的地勢與設計精妙嚴謹的排水系統。故宮內主要的排水口是宮內的螭首,在降雨天氣時,雨水從螭首“口中”流出,流進位於螭首正下方的石槽溝中,最終排到內金水河。據史料記載,紫禁城就是通過內金水河自故宮東南角流出,匯入護城河,來消化吸納故宮的雨水。如此龐大且精妙的排水系統,體現出了當時匠人技藝的高超與排水文明的發展進步。

2、傳統民居住宅排水

說完了宮殿中的排水,我們再來聊聊住宅內的排水系統,分佈在今江西贛州的福壽溝,是古代傳統住宅排水系統罕見的成熟與精密的代表。據考,福壽溝是由著名水利專家劉彝

組織修建的,因其主要線路走向形似古篆體中的“福壽”二字,故而得名,《贛州府志·名宦志》載:“先是郡城三面阻水,水暴至,輒灌城。彝作水窗十二間,視水消長而啟閉,水患頓消。”也就是說,該排水系統設計了一種運用水力學原理,可隨江水的高低決定水窗的開閉。這一排水設施在今天仍然對當地居民發揮著重要作用。

古代“下水道”:通過古代建築,談談古代的城市排水文明發展

三、總結

通過上文對古代排水文明的發展的論述,我們瞭解與認識到了從簡單的陶水管到排水網絡再到做工精妙的螭首出水口,這些排水設施都是古代排水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通過對這些建築與器物的瞭解,我們能夠更好的領略到古人在排水方面的智慧與見解,也能對今天城市排水建設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營造法式》

2、《度地》

3、《中國古都與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