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提到卧薪尝胆,就不得不提到越王勾践,勾践的出身并不平凡,否则也不会被司马迁列入世家之列。勾践是大禹的苗裔,夏王朝的后裔中的一支,会稽山对于越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当初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就被封在会稽用来守护大禹的祭祀。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看到了吧,勾践的祖先四大禹之后,不是无名之人。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吴国和越国之间的冤仇是如何结下的。

吴越争霸:吴越之争并非私仇,本质上是争夺三江地区的霸主地位。

勾践父亲允常与吴王阖闾之间为了霸权,吴国、越国两国之间相互攻伐不断,勾践是允常的儿子,允常死后勾践继位成为越王。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允常死了之后,吴王阖闾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便趁机发动了对越国的进攻。越王勾践面临巨大的挑战,他派出勇敢的战士,在两军阵前排成三排,大声呼喊并自刎于阵前。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看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震,越王勾践采取的这种手段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怖。吴军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场面,因此被越军震慑住了,因而被越军击败,吴王阖闾也被箭射伤。偷鸡不成撒把米,这句话用在吴王阖闾身上很恰如其分,拳怕少壮这句话,用在勾践的身上也很恰如其分。曾经不可一世击败或楚国,拥有孙武和伍子胥的吴国居然被小小的越国击败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如果说吴王是受箭伤而死,还不如说他是憋屈死的,自己和越王允常交锋没有占到便宜,最后竟然输给了允常的儿子勾践,这件事吴王阖闾怎么能接受呢。在吴王阖闾临死之前,他对自己的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一定要替我复仇,这就是吴越之间冤仇的由来。但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背后的真相是吴在三江之地的争霸问题,两国都想做这个地区的老大,才是问题的关键。

夫差的形象:少年老成的有为之君。

不要通过西施的故事去了解夫差,那不是历史而是文学,尽管文史不分家,但经过了艺术加工后的故事虽然动人,未必是真相。夫差继位为吴王后,没有忘记父亲的叮咛,但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开始进行准备,这个年轻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他不想打一场无把握之仗他要做必胜之谋。吴王夫差想准备多久后讨伐越国,我并不清楚,我只清楚在他继承王位后,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操练兵马,为讨伐越国做各项准备工作。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我们的赞叹勾践卧薪尝胆的同时,不要忘了勿忘吴王夫差的厉兵秣马和蓄势待发。这次首先沉不住气的是越王勾践,勾践见夫差日夜练兵,知道吴王在为讨伐越国做准备,这个时候勾践不想坐以待毙,而是想先发制人。为此,勾践向自己最重要的谋臣范蠡征求意见。范蠡并不赞同勾践的想法,他认为这个时候进攻吴国是不明智的决策,会给越国带来灾难。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但这个时候的勾践并不听从范蠡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究其原因在勾践心目中,夫差不过是个黄毛小子而已,而自己连他的父亲吴王阖闾都击败了,要知道吴王阖闾可是击败了强大楚国的伟大君主,自己还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呢。

勾践的自信:他和吴王阖闾一样,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

如果说“骄兵必败”,吴王阖闾犯了轻视勾践的错误,越王勾践也犯了轻视夫差的错误。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当初能够击败吴军,靠的是自己的无畏精神,而不是越国的国力,越国的国力和吴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上次越国是抵御外地,因此越国上下齐心,但这次勾践是劳师远征,且吴国是以逸待劳,越国的劣势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吴王夫差怎么应对勾践的进攻呢?他调动了吴国最精锐的部队对抗越国的入侵,结果一战就击溃了越王勾践的主力部队,勾践就剩下了五千人马,还被包围在会稽山上,成了瓮中之鳖、笼中之鸟。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面临灭国之危的勾践,不得不放下身段,向部属将士谋求退吴之,甚至宣布谁能助我退吴者,我将与他共享越国之政。

两个关键人物:文种认为祸福相依,范蠡提出隐忍之谋。

当勾践灰心丧气的时候,有两人帮他走出了困境。首先来自楚国的大夫文种给勾践打气,让他不要灰心失望。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文种的说法很高明,他把勾践和古代的圣贤相提并论,告诉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祸福相依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人自身的态度,鼓励勾践不要放弃希望。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随后范蠡提出了卑躬屈膝用厚礼向吴国求和并臣服的办法,无奈之下的勾践接受了这一建议,立即派遣从楚国来投靠的大夫文种带上厚礼卑躬屈膝的向夫差求和。文种来到吴军的账中之后,向吴王夫差允诺道:“只要大王赦免越国,勾践愿意臣服,并送金银玉器、珠宝和美女慰劳您的军队,越国所有的宝器全献给大王,让夫人、女儿为大王奴妾。”吴王夫差才接受了越王勾践的请求。

隐忍的极致:勾践让夫差放松了警惕,从内心接受了这个马夫。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越国君臣到了吴国以后,勾践亲自为夫差驾车牵马,其夫人打扫工宫廷的房舍,每天吃粗茶淡饭,终年不见荤菜,夜晚的时候就住在囚室之中,那里冬寒夏热,蚊子成群。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和欢心,勾践将吴王的马养的瞟肥体壮、乖顺听话,每次夫差要外出,勾践总是将马早早牵来,恭恭敬敬地等候在宫门外。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夫差上下马时,勾践便主动上前搀扶,夫差渐渐对勾践有了好感,每次勾践替夫差牵马过街时,吴国男女老少都会指着勾践说:“这就是为我国大王牵马的越国国君。”有的嘲笑,有的摇头,勾践虽然十分难受,但他忍了下来,让夫差认为勾践已没有了斗志,所以两年后,勾践君臣便得到了夫差的赦免。

复仇:十年卧薪尝胆,一朝灭国雪恨。

两年吴国生活,使勾践君臣极尽屈辱,但终于迎来了复国的机会,终将有报仇的出头之日,纵虎归山必受其乱。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回国后的勾践为了不忘国耻,他没有去吃上好的饭食,没有去睡舒适的床铺,而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将猪苦胆悬挂在自己的座位前,每日坐卧都能看到,每顿吃饭之前都要尝尝胆汁,甚至把苦胆悬挂在门口,每次出入也要尝尝苦胆的滋味,都要反复问自己:“勾践别忘了会稽山上的亡国之耻?”此外勾践每天还亲自和百姓一起耕种,其妻子亲自纺纱织布,每顿饭食从不吃肉,从不穿华丽的衣服,而且冬天用冷水洗脚,每晚睡在稻草上,不断反省自己,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

勾践把卧薪尝胆这件事究竟做了多长时间呢?用了十年时间,当然仅仅卧薪尝胆并不足以复仇,还要各方面准备,十年准备使越国具备了复仇条件,当然还需要一个契机。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公元前482年,趁夫差北上争霸,和晋国会盟进入黄池时,勾践趁机伐吴,兵分三路进攻吴国,越军很快便攻占了吴国的都城姑苏,并夺取了吴国的许多船只,夫差只好草草结束会盟,撤兵回救,同越国讲和。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公元前478年,吴国大闹饥荒,都城姑苏没有粮食,国库空虚,百姓四处逃生。再加上几年来的北上伐齐抗晋争争霸战争,更是让是吴国疲惫不堪,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勾践认为灭吴的大好时机已到,便兴起三路大军,向吴国发起了全面进攻,勾践亲自率领中军,迅速攻进了吴国的腹地,所到之处吴军纷纷投降。越军最后直逼吴国都城姑苏城下,经过几年的长期围困,至公元前473年,吴国终于到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境地,城门被攻破,夫差想效仿二十多年前的勾践策躬屈膝委曲求全的向越国求和。

勾践怜之,乃使入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勾践没给夫差机会,他了解夫差的脾气,便想出了一个折辱夫差的办法,让夫差做百人之长,这对于夫差无疑是巨大的侮辱,比直接杀死他更让夫差难受。实际上勾践的目的很明确,你去做百人之长,会不明不白的死掉,自杀还可以保留你帝王最后的尊严。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实际上,吴王夫差并没有得到越王勾践的赦免,勾践绝对不会允许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卧薪尝胆的一幕不会再重演。夫差只能选择去死,只不过是死法不同,最后夫差选择了保留帝王尊严,流涕自刎而死,夫差一死,剩余的吴军全部投降,勾践便拥有了整个吴越三江之地。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没有给夫差机会,他不会让夫差成为第二个自己

夫差不是沉迷于西施的美色,不是沉溺于奸臣的谗言,而是沉迷于争霸之路,而没有留意身后虎视眈眈的越王勾践。当我们津津乐道的谈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的时候,不要忘了吴王夫差也是一位历经图治、奋发向上的有为之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