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说起夫差,想到的自然就是勾践的“卧薪尝胆”,都是在诉说着勾践的隐忍、复仇的成功。其实历史就是一个车轮,回环往复,现在看来,勾践的经历和夫差何其相似。世人皆说“宁做夫差站着死,不学勾践跪着生”,两位王者的人生究竟有何纠葛?今天来看为父报仇的夫差。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吴、越地图

阖闾的自作自受

阖闾的大名估计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夫差的老爹,死的有点冤枉。无论是阖闾的死还是后来的卧薪尝胆,这一切的缘由都在阖闾身上。都是长江流域的两个小诸侯国,还偏偏打生打死的,这不,真的是一部复仇史。

  • 发动战争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他邻国越国开战了,为什么会打起来?原来越国国君是刚继位不久,立足还不稳,虽然不能说是“内乱”,但是这种情况别人要进攻的话确实容易“占便宜”。阖闾就是这么想的,想趁机拿下这块地盘于是亲自带着军队攻打越国,冲在了最前面。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阖闾剧照

  • 历史上第一支“敢死队”

没想到这次的战争有些不太一样,出现了“敢死队”,而且这支“敢死队”有点不太一样。吴王阖闾这位高手驾着战车在前。忽然,越国军队阵型发生变化,军队中冲出了一队人马,还个个光着膀子,手里拿着刀具,本来以为是越国的秘密武器,没想到这些人大喊“我们有罪……”竟然直接自杀了。这是什么操作,阖闾以及身边的人直接迷糊了,脑袋已经跟不上这个节奏了。

就在吴国士兵还在反应的时候,越军果断发起了冲击,直冲阖闾而去,比士兵快的是箭雨,好家伙,直接射中了阖闾的脚,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临死前阖闾拉着夫差的手(估计是感染死的,和宋襄公差不多),让他一定要为自己报仇。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夫差剧照

这“敢死队”确实有些不太一样啊,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支“敢死队”,竟然是自杀的而不是杀敌的,带来的战功却是难以估量的,让阖闾这位王者都乱了阵脚。

夫差继位

夫差继位以后,一点也不敢忘了自己老爹的“一箭之仇”,这一箭直接要了命。他怕自己忘记,于是命令身边的人每天都得提醒自己,而且自己不能生气。我想这道命令肯定是吴国都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个侍卫走出来“大王,您不能忘了前大王的仇啊”,在他睡眼朦胧的时候“大王,您不能忘了先主的一箭之仇啊”,在他有任何松懈的时候“大王……”。

这是什么日子,堂堂的一代君王,吃又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更不敢在后宫多待一分钟,本事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更何况是君王,谁曾想是这样的经历。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伍子胥剧照

还好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这位爷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的,在整个历史长河里都是一颗璀璨的将星——伍子胥。他不只是会打仗,练兵也是相当厉害,在初来乍到之时,竟然敢把君王的妃子当普通士兵操练,直接杀了几个,相当果断。这一次,他奉命操练水兵,我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水兵吧,虽然没有大海,但是靠近太湖啊。

报得父仇

公元前494年,三年了,夫差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点齐兵马直冲越国。在吴国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下,尤其是水师的碾压,越国根本没有抵抗力,大败而逃,被围会稽。勾践本想直接死战,后听取臣子“范蠡”“文仲”的意见,投降了。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勾践剧照

夫差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勾践,心理相当复杂:自己的父亲因这个人而死,自己又因这个人过了三年非正常人的生活,拿起对捧着的“勾践剑”,突然心理感觉空落落的,少了点什么,绷紧的弦终于松开了。之后再多的话自不必多说,勾践带着妻女和一帮臣子当了奴隶,勾践就是夫差的马夫,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卧薪尝胆”的故事。

最终自刎

此后的夫差到处征战,有些穷兵黩武,骄狂自大,强大的齐国也被他打败了,竟然会盟中原,最终被曾经的“马夫”勾践翻盘自刎而死。仔细想想,夫差何尝不是勾践的前身,隐忍多年,只为报仇。对调身份,发现他们在报仇前都是能忍人所不能,做常人难以做之事,为达目的不敢有丝毫放松。最终身死的时候不知他的悔意有多少,只听他长叹“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历史从此多了一个昏聩的君王,却也多了一个很多人敬佩的豪杰,正如开篇说的那句话“宁做夫差站着死,不学勾践跪着生”。

世人皆知勾践“卧薪尝胆,越甲吞吴”,岂知夫差也曾“日夜煎熬”

勾践剑

让我不禁想问:如果再来一次,不知你会一个怎样的吴王夫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