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价值有多大?

平凡如水生活如歌

由司马迁独立完成的《史记》自古以来便被视为优秀史学著作的典型,而近代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兴盛,尤其是安阳小屯殷墟出土了商代的文字甲骨文之后,司马迁良史的美誉和《史记》在内容上的真实性更是得到了空前的肯定。

晚清以来,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流行,中国外国都出现了不少质疑甚至否定传统历史的潮流,这种潮流的追随者不少人坚持中国文化起源西来说,认为西方的地板高于东方的天花板,所以也就拒不承认夏商的存在。从而否定了包括《史记》在内所有中国史书的真实性。但是河南安阳殷墟及甲骨文的发掘,彻底的推倒了以白鸟库吉一流人为代表的“东亚史”学者的种种怪论。比如白鸟库吉认为日本民族是纯粹的单一民族,而中国是一个专制和革命循环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很难称为一个文明的发祥地,所以中国的文明只是不断受到外来文明征服的亚文化。 (尤其作死的是在日本灭亡大韩帝国之后的明治末、整个大正朝和昭和朝前期,日本民族复合起源说得到了有力的佐证,作为日本民族单一起源说的代表,白鸟、津田师徒干脆和顾颉刚一个套路,一口咬定日本人几万年前就来到列岛,至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就不是历史,是物语、御伽话。这在当时是冒着“不敬”风险的。战后,两人的观点大行其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于此同时,“疑古派”也正式被“新中国”立为官学。中日两国真是“政同鲁卫”), 也证实了《史记》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是确确实实的信史。

太史公祠,司马迁可以说有大恩于中华民族。

考古学家如梁思永(梁启超子)、李济、尹达以及后来写出《殷墟文字》这本巨著的董作宾,先后将《史记》中所记殷商王朝帝王世系与发掘的卜辞对勘,发现在从太乙(汤)到帝辛(纣)差不多三十位帝王的世系与司马迁的《史记》基本一致,差别只在卜辞中有两个帝王《史记》没有记载即位,另外有三个人《史记》记载为商朝帝王,但甲骨中却没有出现,另外有两三处帝王世系在顺序有些紊乱,基本上与《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一致。而在甲骨文卜辞关于伊尹的崇拜也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关于伊尹归政于太甲的真实不虚和《竹书纪年》中“太甲诛伊尹”的荒谬。

端午桥(上)、刘铁云(下),这二位其实才是真正的甲骨文之父。


至于《史记》一些记载和考古无法对号入座也是情理之中。仍以殷商为例,从殷王朝成立(董作宾考证为1751B.C)至汉武帝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古史本来就最为悠邈难寻,在加之诸夏文明在周末又遭焚书坑儒的空前浩劫,除秦国史书之外的历史典籍大多遭到焚毁。以至于司马迁只能在很多根据田野调查和民间传说来填补空白。而司马迁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而也可推论《史记》其他内容的真实性。


散骑舍人

史记的价值非常的大,让我一条一条的列出来。



在太史公自序里面,有著名的一段话叫论六家要旨。这段话把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都概括了出来,做了一很好的总结。而整部史记将先秦典籍的精华都挑选了出来,有的人精力有限不能够通读先秦典籍,那么就去读史记,司马迁已经帮你整理好,省去了很多烦恼。比如看到李广列传的太史公曰,可以看到论语子路篇中的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单纯地去背诵论语,不能够理解这句话,而通过李广列传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而且很容易记住这句话。



史记开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无论后代的史书怎么变化都没有能够突破史记的基本框架。本纪、书、表、世家、列传这五种体例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记录的所有东西。帝王或者权力中心的记载就是本纪;当时的制度文化等领域用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很多人物生平不太完善,但是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就用表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世家是诸侯或者功臣的记载;凭借的自己的能力留名千古的人物传记就是列传。



而且史记不仅仅是中国史,而是司马迁所处时代所能知晓的世界史。里面有朝鲜列传,还有记载了当时的中亚地区的风俗和历史,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

史记除了史学上的价值,文学上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史记是散文之大宗。后来学习写散文的人无不是学习史记。唐宋八大家的新古文运动就是像史记的写法靠拢。后世的散文皆推韩愈和欧阳修,殊不知韩愈和欧阳修取法司马子长。史记之中弥漫着一股浪漫主义情怀,它所记录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这些人可以是达官显贵,也可是三教九流。“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司马迁却写了儒林列传和游侠列传。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史记,二十四史以汉书开头,虽然笔法严谨,但是得缺少多少人文关怀。

史记是中国最伟大的成功学书籍和励志书籍。我这么说当然不是乱说,而是有根据的。

一个年轻人漫步在汜水桥上,那个时候的他看不到前途有一点希望,国早已破,家早已亡,而他孤身一人还要逃避朝廷的追杀。还有比他惨的人吗?

一个年轻人父母双亡,自己又没有什么能力养活自己,而且还声名狼藉,只能靠着别人的救济活下去。当地的流氓也欺负她,甚至让他从胯下钻过去,他都忍了。还有比他惨的人吗?

一个读书人,整天不事生产,经常受到亲戚的嘲笑,等到他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不计前嫌,但是看透了世俗的一切。

一个人,漂泊了半生才成家立业,自己口碑还不好,半截子入土的人了,却做起的造反的事情,之后十几年都是从马背上度过,而且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天子。

。。。。。。

史记里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第一个人是张良,第二个人韩信,第三个人是苏秦,第四个人是刘邦。有什么励志书籍比他们几个人还励志,没有吧。

史记树立起了好坏的标准。好人有没有好报?如果有好报,那为什么颜渊会早死,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而盗跖滥杀无辜却可以善终。这些让我们看起来会愤怒,却又无可奈何。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史记给了我们答案。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看待事情应该把天和人分开来看,天就是生命之中的偶然,人就是自己做人的底线。不要因为天而失去人的底线,这就是司马迁所要彰显的宗旨,这种宗旨虽然对颜渊或者伯夷叔齐不公平,但是却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每一次中华文明遭到侵蚀,都会有一批人站起来,让中华之火不断的传承下来。那么才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才有了以身殉国的文天祥,有了用鲜血唤醒国人的谭嗣同,有了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

历史做大的用处就是让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件事,让我们学会去尊重那些为了寻找自己理想而奋不顾身孤单上路的人,他们前进的一小步,才有了我们今天前进的一大步。


诗书君

谢谢大家!“《史记》的价值有多大”?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今天,已经有四位答主做出了认真的回答。

我就说一点不一样的吧。

我是千千千里马,我喜爱中国的历史文化,权威解读,深度体验,我们一起进入。

中国的历史史籍,从我们中国人使用文字开始,到司马迁时代,大约不到一千年的历史。

中国的第一部史书是《左传》,产生在春秋时代。

假如《左传》以前还有史记性质的书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还都是不够成熟的历史,起码不是完全可信的历史,其中不乏一定的传说。


因为,中国使用文字写作的历史,我们认为,不会早于殷商晚期。所以,从殷商晚期到春秋,也就五百年时间,但是,这五百年对于汉字的使用发展,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时期,这就是,汉字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的范围扩大。以前,主要是一些“专业”的人使用一下文字。例如甲骨文里反复出现的“贞人”,就是主要的使用文字的“专业”群体。但是,周朝有了许多君子士人也习惯使用文字了。

因此,有《诗经》的文字本,有《左传》这样的史书,也有孔子的教科书体系。这在商朝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汉字的推广发展,春秋到战国时代,是中国各种著作产生的第一个鼎盛时代。特别是进入战国时代,七国都有自己的国史。

战国晚期,士人写作蔚然成风,例如屈原、庄子、荀子、韩非子、李斯。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学的第一个高潮。

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化史籍是有一定破坏的。

司马迁写作《史记》由于是父子两代人的汉景帝到汉武帝的七十年时间里。所以,对中国历史是在非常萧条的情况下,一次全面系统整理和集中,保存了相对完整的中国古代历史。

如果,没有司马迁父子,特别是司马迁对国家档案馆的历史文献的整理、考证,校对、调查、研究,那么,中国完整的历史就会支离破碎,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记载就会支离破碎。

《史记》不但是中国古代完整历史的书籍,也是整个古代亚洲的历史,《史记》是众多历史典籍里面最有思想,最有科学精神,最有哲学抱负,最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所以,《史记》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历史价值之外,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里的不绝源泉。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和国家的自信心影响深远。我们后代人怎么高度评论都不过分。


千千千里马

一句话,《史记》的成就绝对配得上今天的地位和待遇。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史记》开创纪传体之先河,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可是看做是写实的人情小说。倘若就对后世的影响看,《东周列国志》有自司马迁《史记》中引用的材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也很像给后来的恋爱小说作了先驱;朱家、郭解的故事也算是《水浒传》一类小说的前身;《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显然是仿照《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史记》中富有传奇性的材料,也成为后来文学家的宝库,如赵氏孤儿、荆轲刺秦、霸王别姬、文君当垆、负荆请罪、孙庞斗智等等。

司马迁作《史记》,是行过万里路的。《五帝本纪》中写道“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他二十岁开始了壮游,先到江淮,又南上庐山、会稽山,后到长沙,一路游览考察。同时司马迁也是读过万卷书的。如《孔子世家》写道“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孟子荀卿列传》中“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商君列传》中“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管晏列传》中“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屈原贾生列传》中“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五帝本纪》中“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由此也可看到,司马迁的过人之处,并非仅在博学,更在鉴定、判断与大处着眼的能力。正是凭借这种能力,他统驭上下古今,开创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事业,使后人俯首帖耳在他的气魄和胸襟之下。学问到了这个地步,近乎一种艺术,因为它已经操纵在几,没法传给别人,也就无法为人所仿效了。

《史记》有自己的结构,整体看有整体的结构,就每一篇看有每一篇的结构。这像一个宫殿,整个是堂皇的设计,而每一个殿堂也都是匠心的经营。因此,我们读《史记》,除看单篇外,尤需整体把握。例如管仲、晏婴的贡献和历史地位,如果我们只看《管晏列传》会觉得所记太略,然而在《齐世家》中仍有详细的记载。又如信陵君的真相,单看《信陵列传》也不够,而在《范睢蔡泽列传》中才能看出来。再如子产,本见于《循吏列传》,但在《循吏列传》中的子产太平凡了,不够一个大政治家,可是在《郑世家》中却又见出他的真能力来。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时带着秦舞阳,只是提到“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难道秦舞阳只是一个敢年少杀人的莽夫吗?等到《匈奴列传》中又有“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每一篇传记一定有一个中心,为求艺术上的完整,次要的论点就放在别处了。

总之,《史记》绝对值得读,值得反复读。


我思无邪

史记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价值。但是很多人读史记,并不是因为它的文学性,而是他的实用价值。可以说,对于权谋家。而言,史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有全面的人物样本。这些不是小说人物,它几乎涵盖了三教九流,上至天子下到游侠。描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会这些人物样本之后,很容易在现实社会中对号入座。对于我们认识社会,认识身边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是有深刻的权力规律。从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上千年的历史,对整个权力规律的研究,深刻而到位,能够让我们理解中国为什么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能够让我们熟悉权力操盘的规律。从而去谋取权力和使用权力。

最后是蕴含着各种权术手段。可以说,中国后世上千年的历史,所使用的全部手段,几乎没有超出史记的范围的。在宋朝之前,史记一直被当成皇家秘本,不允许普通老百姓学习。各种阴谋手段太多,张良陈平的技术,成了后代权谋家的范本。

所以我想在现代社会中活得很好,想拥有权谋能力。想洞悉社会的人情世故,那么好好读史记,从这三个角度来读,能够让我们获得自由的人生,这也就是史记对我们的价值。


权谋网

夸赞话有很多了,就不在多说了。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李开元先生曾有历史学知识构成“3+N的世界”之分,很有说服力。3是历史学的三个基础世界:往事是第一世界,最真实,但不可追;史料为第二世界,如官方文档、实物等,可以从此的蛛丝马迹推测第一世界;史书为第三世界,据于史料记载,经过整理加工,甚至合理的推测而成;N则为以史书衍生的 历史故事、野史、文学影视作品等等。

由此可见,史书在三个基础世界里仅处于第三位,原因即在于撰写史书的人也不能经历全部历史,也是只能以史料为基础。所以只能说史书是人类系统了解历史最为便捷的望远镜,但有模糊的地方。《史记》正是第一部这样的望远镜,而且做得很考究。但是作为史书,他的价值时时要受不断出的文物(即史料)的考验。也许多少年以后,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了史记记载的谬误,它价值无疑会降低;也许不断证明他的记载的正确,是信史,它还会升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际的价值是动态,现在下结论太早了。


白猿武道

这个问题非常地大,史记这本书价值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写好几本书了。

史学家认为它对于研究历史有很大价值,文学家认为它文学成就也很高,我就不从这些大的方面讲,就讲讲对普通历史爱好者的作用。

首先,它为普通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窗口。

其次,它丰富了普通历史爱好者对西汉以及之前那段历史的想象。

第三,作为丰碑型的史学巨著,它吸引了一大批喜欢历史,愿意学习历史的人。


大明观史

现在还不好说,现在通行本史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知道被后人改过了多少,而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才是信史还搞不清楚,另外海昏侯墓中好象也有出土史记,等专家解读完了再和现本比对下吧。


老山蔘470932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