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三让王位给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灭吴的机会

历史上有许多“蝴蝶效应”事件,有时候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小事情,但是可能带来亡国亡种的结果。传颂千年的励志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灭吴的事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故事还要从延陵季子让位开始说起。

延陵季子三让王位给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灭吴的机会

延陵季子庙

延陵季子所属的吴太伯世家,被司马迁列为世家第一。在《吴太伯世家》中,太史公不仅记载了吴国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一千多年的历史,更形象的描写了延陵季子和吴太伯数度让王位的事迹。

尤其是延陵季子,从记载中的描述看,他算得上是一位在“政治、外交、音乐”方面都有能力的人物,也得到父辈和兄弟们一直认可,一致推选其继承王位,但他却还是因为守“君子礼节”而辞让了王位。

尽管司马迁对其数度让位大力称赞,但我想,吴国后面发生的“专诸刺王僚”等一系列王权相争和吴国灭亡的事起因不在此吗?

据记载,吴王寿梦的时候,有四个儿子。其中季子是他的最小的儿子,当父亲的寿梦和他的其他三个儿子都认为季子最有能力继承王位,但是季子却“守君子节”始终避让不接受。于是寿梦就立下了“\t兄终弟及,依次相传”的规矩。季子的几个哥哥也都信守承诺,真的在死后都传位给弟弟,但是轮到季子的时候,其还是不愿意接受王位而躲避开去。

这个时候吴国人就推选了季子三哥的儿子公子僚而王,由此导致其大哥的儿子公子光不满,认为自己的父亲四个兄弟,都是兄传弟,现在自己最小的叔叔不愿意当王,按照顺序,应该他这个大哥当王。

延陵季子的一再避让终于导致了原来的规矩被打乱,吴国内乱的种子开始种下了!

后来,公子光经过一系列策划,刺杀了吴王僚,诛杀他的家人,导致了一系列吴国宫廷祸乱以及对外的战乱。而公子光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证明该自己应该当王,也四处征战,被越国打败而胜死,其子夫差复仇打败越国,之后吴越相争,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最终灭吴。

延陵季子三让王位给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灭吴的机会

越王勾践剧照

至此,从吴太伯(周文王)的大伯开始创立吴国到夫差亡国,经历一千二百多年而亡。

事实上,吴国祖上一直有让贤者称王的传统。其开国之祖吴太伯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三弟及其儿子比自己更有能力,于是与二弟离开周国,到了吴地。而最后三弟的儿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继位,果然大放光彩。开疆拓土,演化周易,奠定了后世封建文化的基础,并为其子武王最终灭商而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国力基础。

延陵季子三让王位给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灭吴的机会

吴太伯侄子周文王

这里吴太伯让位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千秋功名,可惜到了延陵季子这一代,他的父亲和三个哥哥们再度学吴太伯让位的事,让位举贤于季子时,但季子到底不是文王,有能力却不去承担,终究有了吴国的宫廷动乱。

当然,吴国的灭亡固然有继任者好大喜功,以及末代国君夫差暴虐寡恩,不停劝谏的因数,但继位制度之乱,信仰之乱岂不是在夫差的叔祖父季子避让王位就种下了祸根。

所以,不管是在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历史选择关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真正的“君子”是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从凡人到圣人,莫不如此,从历史到当代,包括到当前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匹夫之责,也概莫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