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竟是弥天大谎?

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在一次战争中被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在吴王的宫殿中服了3年的苦役,受尽折磨,勾践被赦免回国后,为了奋发图强、报仇雪耻,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坐卧饮食均要尝一个苦胆,以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国家破亡的痛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今天家喻户晓“卧薪尝胆”的典故。

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竟是弥天大谎?

卧薪尝胆

但是关于越王勾践是否真的“卧薪尝胆”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从来没有“卧薪尝胆”过,有的说他有过“尝胆”但没有“卧薪”过,难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真是弥天大谎?

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竟是弥天大谎?

在《史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里只记载了尝胆,并没有提到卧薪,那么最早“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它来自北宋苏轼所作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但其没有提到卧薪尝胆是何人。其次,从《国语》、《左传》看,对于此事没有记载。到了汉朝的《吴越春秋》其中荒诞记载已经大面积出现,但是也没有出现卧薪尝胆的事情。到了北宋时代,苏轼首创“卧薪尝胆”这个词后,才出现了吴越争霸有卧薪尝胆故事。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卧薪尝胆可能是后人编造的。

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竟是弥天大谎?

其实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并不重要,它只是寄托勾践奋发图强的一个成语,重要的在于其中的教育意义,切莫舍本逐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