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心理學中有一種效應稱之為過度合理化效應,

是指向那些最初因為興趣而引發的行為提供獎賞或者報酬時,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會變得更少地喜歡他們的這些行為。通過自我觀察和自我辯解,使我喜歡這樣做”這一態度受到了抑制,而獎賞似乎成為了對行為的解釋。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有一個經典的故事,你應該有聽過,證實了這個效應。


一位老人獨自一人住在某一條街上,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吵鬧的男孩在這兒玩耍。這種喧囂惹煩了他,於是他把這些男孩叫到了家門前。他告訴男孩們他喜歡聽他們那令人愉悅的聲音,並且許諾如果他們明天再來的話他將給每人50美分。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第二天下午,這群孩子又跑來了並且玩得比以往更加放肆。這位老人又給了他們錢並許諾下次來還有報酬。第三天,他們又來了,大肆慶祝,而這個老人又給了他們錢,這次是25美分。


第四天孩子們僅得到了15美分,老人解釋說他那乾癟的錢包已經快被掏光了。 “求求你們,儘管這樣,你們明天還能以10美分的價格來玩嗎?”


這些孩子失望地告訴他他們不會再來了。他們說,這樣得不償失,因為在他們房子前玩整整一個下午只有10美分。


上面的這個故事中老人把金錢獎勵,作為了對男孩們行為控制的一種手段。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對於子女們的教育也會出現過度合理化的情況。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中學生小華在上學期間對數學表現出了較強的興趣,喜歡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奧數相關的資料,數學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小華的父母也對其寄予厚望,認為他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天賦,便開始籌劃著重對小華數學方面的培養。一方面報班參加奧數輔導,一方面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如果表現好的話)。


一開始小華認為父母給予的獎勵是自己的認可,便欣然接受。這促進了小華對數學更近一層的興趣,也體現了追求興趣可以換來一些回報。


本來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必然導致結果很差。


隨著學習的深入,以及小華自身的努力與能力,牢牢佔據了學校數學相關的考試、競賽等榜首。並開始接觸一些省、市級的相關競賽。同時,小華心裡開始琢磨,用成績去和父母換取一些豐厚的獎勵。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這也很正常,但是小華的父母急於心切,用獎勵和更加嚴苛的學習要求去控制了小華的學習生活。


“如果你獲得了市比賽的前三名,我們會滿足你的要求,但前提是,你還需要放棄週末休息、玩耍時間,去參加強化班的學習,為了XXX做準備...”


如果小華在學校的某次成績出現下滑後,換來的就是父母的職責與批評,哪裡還有獎勵。


而且在越來越緊張的節奏中,小華開始漸漸地產生了疑問“沒有休息時間,沒有自己玩耍的時間,父母控制了我的生活,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為什麼要這樣?”


年紀尚小的小華沒有正確的引導下,出現了逆反心理,開始和父母對抗,對數學的興趣逐漸喪失。


當然,這樣的情況肯定不在少數。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當個體很明顯是為了控制別人而事先付出不相稱的報酬時,就會發生過度合理化效應。關鍵是報酬意味著什麼:如果報酬和讚賞是針對人們的成就(那會讓他們覺得: “我很善於如此”),則它們會增加個體的內部動機。


而如果報酬是為了控制人們,而且人們自己也相信是報酬導致了他們的努力,那麼這會降低個體對工作的內在興趣。


在這些情形下,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而一旦工作的理由不再存在,例如獎賞被中止,“工作”就會停止。


青少年如此,成人們也是如此。最典型的是加班這個例子。

過度合理化效應,獎賞可能把興趣轉變為工作,沒有獎賞就不再工作

真正熱愛本職工作的工作狂,經常會廢寢忘食地去研究,去學習。上班、下班都一樣,也不管有沒有加班費,這是真正的興趣。


公司制定了加班補貼的制度,下班後有很多人加班,這裡也許是有一部分人做著自己不太喜歡的事情獲取對等的報酬而已。


公司強制加班,但是沒有補貼,那些工作沒做完也不去加班的人,也許是真的對這份工作無感了吧。


所以,當下你做的所謂感興趣的事情,是因為真的感興趣,還是因為錢給的到位?


一起閱讀解析心理學知識,歡迎收藏、評論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