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高祖斬白蛇起義,傳十二帝后王莽篡漢,及至光武中興,又傳十四帝。前後兩漢在滅亡的時候,動的是同一群人的奶酪,面臨的卻是完全不同的結局。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漢朝皇帝


公元9年,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西漢滅亡,王莽建立新朝的同時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損害了劉姓皇族及豪族地主的政治、經濟利益,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隨後遍及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則更顯示出王莽政權已失去了保護地主統治集團的能力。

南陽的劉縯、劉秀兄弟,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也都是南陽地區擁有大片土地的豪族地主。王莽奪取漢政權、排斥劉氏宗室,特別是實行“王田”,“私屬”以及“五均”、“六筦”等措施,嚴重地侵害了他們的政治、經濟利益。他們就藉此時機加入了農民起義的隊伍中,開始了反抗新朝的運動。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王莽篡漢


隨著起義軍的聲勢浩大,越來越多的貴族地主看到了恢復劉氏天下的希望,以更始帝為領袖的興復漢室集團崛起,最終在公元23年,更始軍攻入長安,新朝滅亡,劉漢得以延續。

王莽篡漢之後,他動了劉姓皇族的奶酪,影響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最終劉姓皇族藉助農民起義的浪潮推翻了王莽政權。無論是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還是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做為劉姓宗族的皇室成員,他們的出現也讓“劉漢”得以延續。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劉秀興漢


事隨景遷,隨著時間的流逝,東漢在傳遞十四帝之後,也迎來了滅亡,不過百年之後的東漢,並沒有出現前漢那種皇室宗族起兵的場面,更多的是異姓諸侯的相互征討,最終曹操統一北方,曹丕建立魏國取代漢朝。

東漢末年由於苛政加天災,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困難,道教盛行,續而發生了農民起義運動,既黃巾起義。當張角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的時候,他是為自己的生存而呼喊,但是他的這一聲呼喊也成為了東漢的喪鐘,這場起義成了漢朝滅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黃巾起義


漢靈帝為了平息起義,將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殘部。結果是漢朝各地分分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各地郡守基本都成為了一方諸侯,中央王朝最終失去了對這些地方諸侯的約束力,漢朝名存實亡。

群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的時候,東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回想當年西漢末年還有諸多皇室宗族想方設法延續漢朝的統治,但是一百多年之後,漢室同樣面臨江山傾危的情況,此時天下十三州中,荊州劉表、益州劉焉父子等等,散落在各地的皇室,卻沒有人能站出了再次重建漢室江山。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東漢末年軍閥初期地圖


漢朝衰落直接關係皇族的利益,也可說是動了皇族的奶酪,但是東漢末年的皇族中,除了劉備和漢獻帝,真正在乎漢室江山的劉姓宗族並不多,即使是擁有荊襄九郡的劉表或者是擁有天府之國的劉焉父子,他們沒有乎皇室宗族的延續,造成這一切原因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漢武帝施行推恩令說起。漢朝自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後,各地諸侯王的實力到西漢末年基本不存在,東漢劉秀建立朝廷之後,對宗室打壓又進了一步,其中出臺的措施包括:杜絕宗室掌握軍隊,禁止宗室結交官員。到東漢末期的時候,劉氏宗族基本沒有封地,而當世主要的劉姓諸侯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朝廷認命的官員,而不是諸侯王,那麼他們對於朝廷的態度就和其它州郡沒有差別,朝廷的生死並沒有自己地盤重要。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劉備


其次是東漢以後決定朝廷局勢的已經不是劉氏宗族,而是世家大族。大漢王朝經過近四百年的延續,早已經形成了各大世家豪族,這些世家豪族成為了左右政局的關鍵,而且各地的諸侯都不得不和這些世族達成聯盟,這就使得諸侯在採取行動的時候,需要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但是世家大族更看重自己家族的利益。劉表到荊州任職,就是與當地的世家大族結親,最後才能掌控荊州,而十八路諸侯之亂中,最初實力最強大的兩位就是河北袁紹和潁川袁術,這就是得益於他們四世三公的背景。

東漢後期是一個長期的太后執政時期,由於皇帝都年幼大權基本掌握在太后手中,而隨之滋生的是外戚勢力。在東漢末年,外戚勢力已經並不弱於皇族,並且外戚還會打壓皇族勢力,這種政局下,皇族並沒有能力挽狂瀾的實力。而在那個時代,實力是一切,有實力的劉姓諸侯又安於自保,所以沒有人能站出來帶領劉姓人進行爭奪。西漢末年則完全不同,當時王莽篡漢之後,劉秀兄弟以及很多劉氏宗族就扛起大旗,在關鍵的昆陽之戰中,劉秀更是逆天改命打敗了新軍。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西漢末年人心向漢,當時王莽篡漢之後,由於王莽推行的新政衝擊的地主的利益,加上天災橫行,所以人民怨恨新朝,希望重新回到漢朝的統治。東漢末年漢朝已經失去了民心,各地起義事件頻繁發生,平民百姓都不願意支持漢朝。寒冬降臨,廣大的人民群眾都是以生存為以第一準則,而漢朝的中央軟弱,圈地嚴重,高層根本不關心下層人民的生活,最終也被人民所遺棄。

歷史在東漢末年還開了個玩笑,東漢的滅亡,恰恰與一位漢朝皇室成員有關,這位就是益州牧劉焉。他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動盪中,為了躲避中原戰亂,上書朝廷建立州牧,掌握一州的軍事、政治、經濟大權,這成為了日後軍閥割據的根源,最終使東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玩物。

西漢、東漢的滅亡,同樣是動了皇族的奶酪,卻是不同的結局


西漢和東漢的滅亡都是對漢朝皇室利益的侵犯,西漢末年的劉姓皇族選擇了抗爭,最終建立東漢,東漢末年的皇族主要勢力卻選擇了拋棄,最終只有劉備在西南一隅建立了蜀漢,延續了幾十年。

“代漢者,當塗高”,兩漢不同的結局,也就意味漢朝的歷史最終走向終結,歸咎其原因是因為東漢末年,統治者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被人民所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