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王迎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竹板一打响连天,我给各位拜个年;您在家中过春节,有件大事听我言:今年春节不一般,新型肺炎在传染;各位乡亲听我劝,自我防护保安全;春节期间别串门,手机聊天来拜年……”连日来,在卢龙县经济开发区郑庄村,早上村里的大喇叭都会准时播放快板节目《齐心协力防肺炎》,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广大村民及时学习掌握了疫情防控知识。

“这个快板编的真好,介绍的肺炎防控知识通俗易懂,一听就知道该注意,真好……”“以前大家还想着春节期间拜拜年、亲戚之间走动走动,现在听了快板,大家伙都自觉待在家里电话拜年,不出去了。”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如今,《齐心协力防肺炎》快板书在卢龙548个行政村广泛播放着,这一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疫情防控知识走向了千家万户。

殊不知,如京东大鼓《劝返》、快板书《齐心协力防肺炎》《众志成城克难关》、三句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防控新型肺炎的文艺作品,都是由县旅游文化综合执法大队队长王迎春牵头组织创作完成的。

王迎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王姐,该休息了,你看你那黑眼圈。”“你不懂,这是最自然的烟熏妆,今年过年特别流行。”走进录音棚,王迎春边笑边与同事打趣道。

疫情防控,每一分钟都是在与“病毒”传播速度赛跑,一定要尽快让群众了解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谈起创作的过程,王迎春说,大年三十晚上,按照县委要求,她和张健局长到棋盘山检查民俗文化节停办执行情况。初一早晨,会上,她正打算给还在黄骅港值班的儿子打个电话,问问年过得好不好,忽然接到通知,鞠书记召开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调度会。会上,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创作快板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面向群众搞好疫情防控宣传,接到任务后,王迎春马上放下想儿子的念头,投入到工作中。

“创作开始我就想不能写得太复杂枯燥,一定要接地气,朗朗上口,让群众一听就能知道该注意哪些……”中午顾不得吃饭,王迎春边查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内容,琢磨着创作的事情,一边联系文化馆长马小六,提前确定演员和录音时间。时间慢慢的往前走着,她的稿子也在一点点的增加。不知过了多久,一直忙碌不停的她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端起了旁边不知何时凉透的咖啡猛灌了一口,起身来看外面已灯火通明。

这边,马馆长打来电话,已经联系好了县里的退休干部、文化志愿者王磊,他快板打的好,对于作词也很有研究。虽然正是大过年的初一,但是得知这件事后,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并边打快板边帮着修改完善作品。

王迎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王迎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张健局长一直关心着写作的进度,怕打扰思路,不时用微信询问一下。”王迎春说,大年初二,她和小六、王磊、张健局长早早就跑到文化馆里,对宣传稿进行修改。同时,叫来了昨晚刚从老家赶回来的录音师,为了抢时间,他们尽量简化制作流程,上午10点快板书制作完毕。王迎春第一时间将音频发到微信工作群,在群里的各乡镇宣委迅速的把录音传到各村,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小音箱广泛播放,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就是命令,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王迎春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县委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为此,她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撰稿、修改、录制音频、视频,利用三天时间,陆续完成了快板《众志成城克难关》、京东大鼓《劝返》、三句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4个作品的创作录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全县各村和各小区传播最新作品,传达最新防控要求,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种疫情相关信息、科学防疫知识。同时,她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体,积极宣传县委、县政府防控疫情的决策部署和防控的专业知识,提升群众的自我防控意识。

“利用新媒体传播效果特别好,现在村里的群众不光自我防护意识有了,一些爱好文艺的人还自发打着快板进行宣传,提醒大家一起加强防控,为这些默默奉献的人点赞。”王迎春说。

为了调动全县文化艺术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创作的积极性,2月1日,卢龙县旅游和文广局下发了《致全县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倡议书》,鼓励大家积极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为全县增强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勇气加油助力。

“疫情当前,现在全县的文化队伍也都自发组织起来,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给我们发送作品,有快板、诗歌、剪纸、歌曲、面塑、绘画等,我们正加班加点的整理,选择优秀作品向上推送。”王迎春说,看到医务工作者和许多干部群众勇敢逆行奋战在一线的事迹,尤其是我县五位白衣战士出征湖北,文化馆年轻的群艺干部张奂奂创作了一首歌曲《守护》,不好意思地把初稿拿给她看,她很惊喜,觉得一定要对有创作热情的年轻同志推一把!她热心地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作品提升,鼓励奂奂把歌曲制作出来,唱出去。她说:“看到那些勇敢的白衣战士和凡人英雄,内心特别感动,我们不能替他们上一线,但是我们能用文艺作品来传送我们的的情感,我们与你们同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在做好文艺作品创作宣传的同时,王迎春还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办公室要求,到分包小区开展入户排查严防严控,并及时梳理日报表、规整疫情防控档案,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让我感动的是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只要说录音,不管多晚录音师都立即赶来。说词的哪里需要修改,年轻的同志可以立刻放下家里的孩子就开始工作直到深夜,连胡瑞东部长、张健局长都上手帮着修改,找到适合的词语。需要做小视频,在群里喊一声,局里的八零九零后们立刻行动,加字幕做效果。每个人都没有喊过苦、说过累,自愿放弃了休息,尽自己所能来创作。在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就一定能打赢防疫阻击战。”王迎春说。

疫情当下,夜半回家、天未亮就出门,夜以继日的工作成为了卢龙县党员干部春节期间工作的“常态”。同样,也有了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创作激情化作了对疫情的关切之情,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抗击疫情期间的一幕幕感人场面,转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他们就是卢龙县的文艺工作者,抗击疫情,他们一直在行动。他们用手中的武器战胜疫魔,用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艺术作品,鼓舞全县人民同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