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賣小哥的“玩命”逆行:給醫生送的話,我就去

一位外賣小哥的“玩命”逆行:給醫生送的話,我就去

2020年的春節因為一場突發的疫情變得有些混亂:普通人延遲上班居家隔離,吃飯和生活成了大問題;醫護人員奔赴一線,上班和交通亦不便利……

在“封城”和“儘量不外出”的情況下,外賣員成了商家和居民的連接點,司機和志願者成了運輸的“擺渡人”,他們是目前城市裡跑得最勤的人之一,是暴露和接觸陌生人最多的人之一,是把疫情下的萬象看得最真切的人之一。

央視新聞特別策劃“疫情之下的生活切面”第八期,聆聽他們的故事。

NO.1

早上7:30在當地一家超市線上下單買了一些蔬菜水果,我洗完澡剛好接到配送員的電話,我當時還穿著家居服,不想給陌生人看到,就在電話裡對配送員說:“我沒戴口罩,擱家門口就行。”

不久還是聽到敲門聲,開門後,她說:“你沒口罩了,我這兒有一次性的,如果不介意的話,給你兩個,你自己用酒精消毒,不然你沒法出門。”隨後麻利地從自己包裡拿出兩個遞來,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她就下樓了,只留下一背影。 作者/周容

NO.2

有一晚天黑不久,著急送單,騎得快,路過楊園南路世紀花園附近,看見三條流浪狗正追著前面一個抱泰迪的姐姐叫喚,姐姐穿著睡衣戴著口罩小跑著。我已經騎過了,感覺不好,停車調頭問:“沒事兒吧?”姐姐說:“沒事兒,謝謝啊!” 我調頭準備走,又聽見身後的姐姐大聲說:“謝謝你啊!”

那句“謝謝”,我覺得是一種發洩。我們都是普通人,都很脆弱,誰都不是鐵打的。

今天回來的路上,經過湖大老鄉雞(餐廳名),一群餓了麼騎手載著滿得蓋不住的餐箱魚貫而過。好羨慕他們能給前線的醫護人員專門送餐,天下騎手是一家,兄弟們真棒!

一個黃陂的騎手兄弟去雷神山幹活了,之前我們吵過架,好久不說話,不過還是希望他加油。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NO.31月23日凌晨,武漢宣佈“封城”,城內公交停運,我很快想到他們(醫護人員)要怎麼上班,當天晚上就建了一個“武漢醫生出行互助群”,找來同事、同學還有乙方合作伙伴一起做司機志願者。朋友圈一發,當天晚上就有很多人掃碼進來了。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我太太在“封城”前,就帶著1歲多的女兒回黃石老家過年了。我 23 號發微信告訴她想做車隊,她先是沉默了幾分鐘,然後我給她講了很多醫護人員的狀況:工作了一夜還要等班車,而且大醫院才有班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他們有的要走兩三個小時才能回家……後來她就給我回:你去吧。

我不能去一線治病,也不能去工地建醫院,所以我就想做一點小事:開車。

有些司機是瞞著太太出來的,我的同學讓我發朋友圈千萬不要提到他,他是跟太太說出來打麻將的,麻將搭子都很健康,戴著 N95 口罩。

口述/黃曉民 採訪/張瑾

NO.4

這天早上八點多,江濤接了一單跑腿代購,訂單詳情上列了連花清瘟膠囊等四種藥品。

蔬菜和特殊藥品越來越不好買,附近的藥店大都關了門,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從解放大道找到萬松園小區,再到西北湖,藥店要麼沒營業,要麼沒貨。眼看已經快十點了,他主動向客戶提出:“我這兒離協和近,要不我去醫院給您看看?”

客戶很意外,給他強調:“那你一定要做好防護,口罩多戴幾個。”

到了客戶家門口,江濤不敢離太近,伸手把藥遞進去。這家女主人倒是不介意地敞開了門,一邊給江濤轉賬,一邊問:“你吃飯沒有?”“我都十幾天沒見過米飯咯。”想到自己囤的方便麵也快見底了,江濤有些不好意思。

“我估計你也吃不上飯,外面哪還有吃飯的地方,你等等,我剛好留了一點飯菜。”女客戶從餐桌上拿來裝好的盒飯,“我在餓了麼上面看著你的車,一下子去這個地方,一下子去那個地方,折騰一上午,真是辛苦了。”

中午回到宿舍,江濤吃上了新年第一頓飯。他給妻子發去消息,分享了這份感動:“世界上還是有好人啊,你為人家付出了,人家也能體諒你。”

內容出自/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

NO.5

那天接了個盒馬的單子,給一對老年人送水果蔬菜。盒馬的店員告訴我,這是客服特殊處理的,下單的人是位四十多歲的女士,人在上海回不來,武漢家裡只有兩個老人相依生活。

因為買不到東西,兩個老人已經吃了好幾天剩菜,店員告訴我說,那個女士在電話裡直接哭了,事情緊急,讓我抓緊。

上了樓,開門的果然是個老人,頭髮花白,身體有些佝僂,隔著口罩連忙說謝,還硬要塞給我兩個口罩。後來聽說,那位女士還專門打電話感謝客服,都是為人兒女,她的心情我懂。

我做的這個工作,一直都很平淡瑣碎,但這種特殊時期,突然又有一些挺有意義的事,竟然都落在我身上。很多訂單上都會有一些特別的備註。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NO.6

我接過一個非常棘手的活,是個浙江女生給武漢的男朋友買水果,備註裡卻提了個特殊的要求:請跟他說聲我想你。

一路上我都在斟酌,這句話怎麼說,以及要不要說,不說其實不會有什麼影響,我覺得有些臊。

到了小區進不去,等人出來拿,我遠遠看到一個男生走過來,裹著襪子,穿著拖鞋,戴個黑框眼鏡,鬍子也沒刮,整個人看起來都很萎靡。

他接了東西,轉身就走,走了兩步又忽然停下來,有些嘟噥地說了聲:“辛苦啊,謝謝。”然後我也忽然喊住他,先是“哎”一聲,再說的:“你女朋友讓我跟你說,她想你。”他聽了,咧著嘴笑起來,又說了聲:“謝謝。”

NO.7

2003年春天,成冬19歲,在廣州實習,“非典”侵襲廣州之後,手足無措的成冬做了幾天志願者,隨後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到武漢。

19歲時沒能幫上廣州,36歲時他想幫一把武漢,便瞞著家人報名參加了志願者車手。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五個月前,成冬的兒子出生,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但時常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成冬想看也想抱,但這些在當下是奢 望。 他要求自己和孩子至少保持三米遠。

剛做志願者時,成冬的家人並不支持。孩子剛生不久,家裡一堆家務事,自己還顧不過來,哪有空管別人?

兩週志願者做下來,丈母孃和媳婦兒的態度逐漸改變:只有搭救更多人,甚至搭救所有人,才能最終救自己。

圖文出自/@天下網商

NO.8

外賣小哥太令人感動了。

本來過了八點我想怎麼還沒到,準備打電話過去質問,沒想到後來接到電話,他說因為“封城”所以他走路過來了,讓我久等了不好意思……我至少買了十斤水果和一堆零食吧,我們家離他們門店也至少有4km的距離吧……

這個世界還是很溫暖的,今天的麥片喝起來格外暖心。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NO.9

央視新聞:您現在送這個害怕嗎?

外賣小哥:怕啊,誰不怕啊,這玩命呢麼。

外賣小哥:醫生的話我就去!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NO.10北京連著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雪,白雪覆城。 這是我來北京這麼多年,第一次見到這麼大這麼久的雪。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中午的時候,我在手機上買了些菜,結果送菜的外賣小哥不小心把雞蛋打碎了。 我一到小區門口,他就非常抱歉(甚至帶著哭腔)地跟我說: “我好像把您的雞蛋都打碎了,我賠給您,求求您別給差評。 ” 我看了一眼袋子,確實滿袋子都是黃澄澄的顏色。

我當時時間緊,直接接過袋子,說:“沒事兒,沒關係,我自己處理就行,您不用賠哈。”就沒再說別的了。

結果當我已經進了小區,一回頭,發現他還站在原地,愧疚抱歉地看著我。我又補了一句:“沒事兒,您快去送下一單。”

聽到這句話,他低下頭深深地給我鞠了一躬,說:“對不起。”

看到這個場景,我鼻子一酸,趕緊轉身上樓了。

上樓以後,打開袋子,果然所有的雞蛋都碎了,無一倖存。

我趕緊收拾了一下,想了一會兒,還是給他發了條短信: “沒事兒,只碎了一個。 雪天路滑,您注意安全。 ”

一位外卖小哥的“玩命”逆行:给医生送的话,我就去

為什麼發這條短信呢? 因為我知道,雞蛋能摔成這樣,那他一定也摔得不輕。 發完很久以後,這個畫面都留在我心裡——為這場疫情所帶來的一切變化,為這場雪覆蓋北京城的悲涼,為所有還在工作維持我們生活的人,為他那深深的一躬。 雖然這場疫情,讓我們各自隔離在家,朋友、親人、相愛的人都無法相見,但是這場疫情也讓我們很多人的心,前所未有地緊緊抱在了一起。 我們卸下了冷漠,學會了寬容,丟下了自私,懂得了體諒。 我知道—— 北京大雪,終究會停的。 這場疫情,也終會過去。

圖文整編自網絡

具體出處及作者見標註

真心希望

那些逛吃打卡、

深夜曬美食“報復社會”的日子

快一點,再快一點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