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白酒≠酒精,但也大有用處


可能誰也沒想到,今年的春節 ,是在學習各種防護、消毒知識,以及"搶搶搶"中度過的。只要電視上有專家提到了某種產品,馬上就會脫銷。

有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75%濃度的醫用酒精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結果許多人因為買不到醫用酒精,就對專家的話斷章取義,打算用家裡的白酒代替醫用酒精進行消毒,甚至想喝點白酒來抗病毒,理由是:白酒、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功效應該差不多!

乍一聽,好像有幾分道理。並且,生活中,大家也經常使用白酒代替醫用酒精。比如:受傷了,用棉籤蘸點白酒擦拭、清潔,再進行包紮;發燒了,用白酒浸溼毛巾擦拭身體,進行物理降溫。那麼,白酒真的能起到和醫用酒精一樣的作用嗎?

科普|白酒≠酒精,但也大有用處

其實專家說的非常清楚,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是75%濃度的醫用酒精溶液。75%濃度的醫用酒精是由嚴格配比製成的,其成分僅有水與乙醇。75%濃度的乙醇滲透力很強,能夠穿透細菌或病毒表面,進入內部,凝固蛋白質,導致細菌或病毒失去活性,從而起到消毒作用,可謂"病毒殺手"。

人們飲用的白酒是蒸餾酒,是以穀物為主要原料,由澱粉或糖質原料組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形成。酒的度數表示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3度白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3毫升。白酒成分較為複雜,通常含有多元醇、高級醇、酯類、有機酸以及酚類等,這些物質的作用較為複雜,能夠殺死某些細菌,同時還會促進另外一些細菌滋生。因此,直接使用白酒,不管是53度的茅臺酒,還是70度以上的烈性伏特加,都無法代替醫用消毒酒精。

25%~30%濃度的酒精可用於物理降溫。高熱的患者用酒精擦身體,能使皮膚表面血管擴張,加大散熱能力;同時,酒精揮發時還會帶走熱量,緩解發熱症狀。注意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會刺激皮膚,或造成脫水。

科普|白酒≠酒精,但也大有用處

40~50%濃度的酒精可預防壓瘡、褥瘡。長期臥床的患者,腰、背、臀部因為長時間的受壓,極易生瘡,用酒精對這些部位進行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注意每次用酒精按摩時間不可太久,否則也會刺激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總之,除了75%濃度的醫用酒精,其他濃度的酒精都不能用來消毒,更不能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有人問,是否可以蒸餾、提純白酒,再按比例兌水,自制75%濃度的醫用酒精?那麼首先要使用大量的白酒,其次還得購買造價不菲的冷凝設備……折騰下來,可能還不如在網上蹲守來得容易。白酒不能用來消毒,也不太容易製成醫用酒精,可是已經開瓶了,一下子又喝不完,還能用來做什麼呢?

醫用妙招:肢體扭傷,抹少量白酒輕揉,能夠舒筋活血,減輕疼痛;手或腳摩擦起泡,可在睡前將白酒塗在水泡上,第二天水泡就消掉了。

這個不平凡的假期,繼續做好預防,少出門,減少接觸病毒機會:戴口罩,隔絕病毒傳染:勤洗手,消滅大部分病毒,讓我們一起戰勝這場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