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楚漢戰爭正式爆發之前,有一件非常耐人尋味的事:

項羽放過了先一步入關,並派兵封堵函谷關的劉邦;

也放過了直接導致其叔父項梁兵敗身死的章邯;

卻唯獨對田榮耿耿於懷。

不但追著田榮打,還在田榮死後,在齊地燒城、毀屋、殺降,連老弱婦女也不放過,殘暴程度絲毫不亞於其對秦人所施的暴行。

漢之二年冬,項羽遂北至城陽,田榮亦將兵會戰。田榮不勝,走至平原,平原民殺之。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史記·項羽本紀》

齊國、或者說田氏兄弟到底哪裡得罪了項羽,導致項羽如此痛下殺手呢?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一、曾經的戰友

田氏兄弟與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原本也曾經是並肩作戰的戰友,項梁甚至還替田榮解過圍,甚至可以說救過他的命。


項梁、項羽叔侄自會稽起兵後,渡江一路北上,滅景駒,立熊心、都盱眙、發出楚國最強音。齊國的田氏兄弟(田儋、田榮、田橫)則在狄縣起兵,迅速佔據了原齊國地區。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大秦的反擊也已經開始了。

章邯率領的秦軍已經消滅了陳勝的張楚政權,開向了魏國的領土。魏王咎急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兩國不敢怠慢,隨即派出援軍,齊國由齊王田儋親自出馬,楚國則派出了大將項他。卻不料,章邯困魏王咎於臨濟城的同時,還使了一計”圍城打援“,一次性把齊、楚兩國援軍瞬間打殘,齊王田儋戰死,楚將項他敗退,魏相周巿亦在戰鬥中犧牲。魏王咎為保一城百姓,只好開城投降,避免了生靈塗炭。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連戰連捷的章邯並沒有停下進攻的腳步,剛剛在東阿穩住局勢的田榮很快便被章邯包圍了。項梁聞迅親率大軍揮師北上,馳援田榮。章邯與項梁,這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對手終於有了第一次正面交鋒。結果,一場熬戰之後,項梁勝出,章邯敗逃,無奈地接受了此次出兵以來的第一場重大失利。

田榮的東阿之圍自然也解了,開始跟隨項梁一起追擊章邯。

二、項梁之死

沒多久,田榮接到消息:齊國國內聽說齊王田儋已死,竟立了戰國時齊國最後一位國君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為齊王,並以田角為丞相、田間為大將。憤怒不堪的田榮率兵返齊,趕跑了田假等人,改立田儋之子田巿[fú] 為齊王,穩住齊國局勢。

前方的楚軍一路連戰連捷,秦軍則一路敗退,直到援軍到來,章邯才在濮陽城站住陣腳。楚軍則在此時,在定陶城外集結,圍攻秦軍據守的定陶城。面對秦國的強援,項梁也派出了使者向齊、趙兩國請求增援。

可是,此時的田榮正生著悶氣,逃亡的田假去了楚國、田角和田間則去了趙國,都受到了禮遇。現在想要田榮出兵,只有兩個條件:楚殺田假,趙殺田角、田間即可。楚、趙兩國也不想隨隨便便就聽了田榮的意見,所以,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田榮自己在齊國”穩坐釣魚臺“,看其他各國在前面廝殺。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儘管齊國援兵未至,趙國此時也只能自保,楚國只能單獨應對秦軍,項梁依舊信心滿滿,畢竟秦軍主將章邯已經數次敗於楚軍之手。

然而,濮陽城的章邯卻已經悄無聲息地摸了過來,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突襲了項梁的大營。一時之間,喊聲震天響,沒有準備的楚軍頓時亂作一團,成了待宰的羔羊,定陶城內的守軍也如出閘的猛虎一般打開城門、衝了出來。沒想到,項梁自出兵以來,第一次慘敗,也成為了他的最後一次慘敗,因為他戰死了。

自此,項羽的人生中增添了兩個仇人——章邯、田榮。前者是項梁之死的罪魁禍首,後者則只是因為未出兵援救而已。但是,後來項羽卻原諒了章邯,卻對田榮趕盡殺絕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三、卿子冠軍——宋義

說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起這位關鍵性人物——宋義了。

他本是項梁的手下,在項梁連戰連捷、自信可以戰勝一切敵人之際,他曾經給過項梁一個提醒:”驕兵必敗,秦軍日益增多,應多加小心“。可惜,早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項梁是不可能把他這種話放在心裡的,沒過多久,便打發宋義出使齊國催要援軍去了。但是,令項梁沒有想到的是,宋義的這一次出使,不但改變了項羽的命運,也改變了後來楚漢戰爭的格局。

項梁益輕秦,有驕色。宋義諫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資治通鑑》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宋義在出使齊國的路上恰巧碰見了齊國出使楚國的使者高陵君顯。

二位使者一見如故,便交流起了心得。宋義警示高陵君道:“依我看,武信君(項梁)必敗,你此行還須慢點走,可免於一死;若速速去見,則大禍臨頭了。”原因呢自然還是前面說的”驕兵必敗“那一套。高陵君顯雖然聽得一頭霧水,但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還是緩行以觀局勢了。果然,沒過多久,項梁死於秦軍之手,高陵君不禁高看宋義幾眼,轉路南下去見楚懷王了。而此時的宋義也已經在齊國與田氏兄弟建立起了頗為密切的關係。

與此此時,楚國的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經歷了項梁的慘敗,楚國幾位帶兵的將領也都悉數返回了彭城附近,其中呂臣駐彭城東、項羽駐彭城西、劉邦則駐軍碭縣。楚懷王也將都城由盱眙遷到了彭城,並趁著項梁身死、項氏力量被極大削弱的良機,發號司令,將彭城兩翼的呂臣軍與項羽軍合併,由楚王親自指揮。隨後,楚王又以呂臣為司徒、呂臣之父呂青為令尹,將他們納入政治核心,並以劉邦為碭郡長,封武安侯,繼續統領他駐紮碭郡的部隊,而昔日裡大權在握的項氏集團卻大權旁落,項羽也明顯的被邊緣化了,只混到個魯公的爵位,實權已經不在了。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此刻,楚懷王最急需的便是一個可靠的帶兵統帥,而高陵君顯的到來則為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高陵君顯見到楚王以後,將宋義的事蹟原原本本地講給楚王,稱其料事如神,“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是個領兵打仗的材料,可堪大用。毫無疑問,他的一番話正應了楚王的心思,於是,宋義返回後第一時間便被召到了楚王的跟前,暢談軍國大事。

宋義的表現讓楚王非常滿意,於是,他就這樣”意外“地取代了項梁的位置,成為了楚國的上將軍,號為卿子冠軍。

四、宋義與齊國的關係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說章邯,他擊敗項梁後去哪了呢?為什麼沒有趁勢滅楚呢?

原來,此時的章邯對時局做了一個初步判斷,他認為失去了主心骨項梁的楚國已經不足為懼了,反而趙國沒有拿下,是個”眼中釘“,所以,他揮師攻趙去了。

因此,這邊楚國得到了充足的時間整頓,可是,那邊趙國卻岌岌可危了。趙王歇連忙派出使者奔赴各國求援。楚王接到信後,也沒有怠慢,派出了以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的強力陣容,出兵救趙。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出兵誓師之時,宋義的口號喊得震天響,然而,出兵之後,他卻完全變了一個人。

兵馬剛行至無鹽縣附近的安陽時,宋義便下令駐紮了,此地距離趙國被困的鉅鹿尚有數百里數。而這一駐紮,便是46天之久。

項羽被奪了兵權,本就懷恨在心,此刻見宋義不進不退,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主動找到宋義,建議立刻出兵解趙國之圍。而此時的宋義早已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盤:依他與齊國田氏兄弟的關係,高陵君推薦他為統帥只不過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他的兒子宋襄前往齊國擔任相國;再往後,就是靜待時機,趁齊趙相爭,憑藉手中的軍隊為自己謀利了。

所以,宋義給項羽的回覆是:“楚國的最終目標是滅秦,而不是救趙。所以,不如讓秦、趙兩軍先打一仗,秦即便勝亦兵困馬乏,我軍可趁其敝而勝之;如若趙勝,我軍可趁秦軍敗退,一路西進,直取關中,滅秦指日可待。”隨後,宋義又在軍中下令:“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倔強不服從指揮者,皆斬之。”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宋義擺明是在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在壓項羽,可他話說得大義凜然,項羽一時也無力反駁。然而,接下來宋義的一個舉動卻給了項羽可乘之機。

按計劃,宋襄將前往齊國為相。以為一切盡在掌握的宋義,也如當初的項梁一樣自信滿滿,他竟親自把宋襄送到了無鹽縣,並且大擺宴席、款待賓客慶賀。有如此良機,項羽自然也不能放過,於是,他將心腹將領召集在一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他們跟自己一起幹,並定下了“殺宋義、取兵權、求趙國”的策略。

次日清晨,項羽帶著這幫心腹將領前去拜見宋義,趁機出手斬下宋義的頭顱,隨後,向全營將士宣佈發:“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項羽)誅之。”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滿營將士自然也是滿腹狐疑,但是鑑於項氏叔侄在軍中的超高威望,再加上宋義這些天來的舉動也失去不少軍心,項羽很快便在滿營將士的推舉下成為了上將軍。之後,他又命人前去追趕宋襄、將其殺死。


卿子冠軍也算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不過,雖然他已經死了,但那個跟他聯繫密切、遠在齊國的田榮卻已經成為了項羽恨之入骨的角色。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五、田榮之死

隨後,項羽在鉅鹿之戰中逆天改命,以弱勝強擊敗秦軍,徹底奪回在楚國的權力和地位。章邯亦率二十萬大軍前來投降,不但輕易得到了項羽的原諒,後來還被項羽分封為雍王,坐鎮一方。

而田榮,由於未派一兵一卒隨項羽入關,自然在項羽的功勞薄上只能是零,更不可能受到分封。項羽還趁機,將齊國的土地一分為三,將隨他入關的田安封為濟北王、田都封為齊王,而原來田榮擁立的齊王田巿則被安排去做膠東王。

面對如此分封,田榮自然不滿,他先是率兵驅逐了齊王田都,隨後又暗中資助陳餘在趙地謀反,並扣押膠東王田巿。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田巿畏懼項羽勢力,竟揹著他前偷偷前往膠東國去了。惱羞成怒的田榮也不再看大哥田儋的面子,直接率兵將田巿殺死,隨後又回師北上滅掉濟北王田安後,一統齊地,自立為齊王。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項羽聞訊,當即親率大軍伐齊,這才有本文開始所說的那個場景。

項羽在田榮死後,仍舊沒有放過齊國的城池和百姓,大肆燒殺搶掠,將田榮降卒盡皆坑殺,老弱婦女,多所殘滅,其殘忍程度令人發詣。而項羽的這一系列舉動也激怒了齊地的百姓,很快,便有數萬人聚焦在了田榮的弟弟田橫的身邊,高舉反擊項羽的大旗,一舉佔據城陽。

之後,項羽雖率兵不斷攻打,但卻未能破城。而在他久攻不下之際,劉邦已然集結了五十六萬大軍,佔據他的老巢彭城。

楚漢戰爭自此正式拉開序幕,項、田之間的恩怨卻也好像煙消去散一般不復存在了。


水言水語

項羽與田榮之間的這段仇怨看起來好像是楚漢戰爭之前的一段小”插曲“,但實際上,它對後來的楚漢戰爭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正因為項羽將這份對田榮的仇恨無限放大,在齊國如此大肆的燒殺搶掠,才激起齊地人民強烈的反抗意識,直接導致項羽陷入久攻不下的怪圈,以至於放任劉邦的壯大,甚至還一度丟掉了彭城,險些被劉邦”一擊必殺“。

假使項羽擊敗田榮後,在齊地採取安撫政策,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那麼他不但可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而且也贏得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限制劉邦,楚漢戰爭的進程勢必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項羽寧肯放過劉邦、章邯,也不願放過此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