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如何成為“包青天”的?不只是因為殺了陳世美

一提起包公,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秉公斷案,他是中國人心中公平正義的化身。在民間傳說中,包公明察秋毫,能斷陰陽,多難的案子也能查個水落石出,猶如神仙一般。然而傳說畢竟只是傳說。真實的歷史上,包拯沒有那麼神奇,一生為官也不以斷案為主要職責。走下神壇的包拯,雖然少了些許仙氣,卻依然配得上“青天”美譽。


包拯是如何成為“包青天”的?不只是因為殺了陳世美


棄官盡孝


  在著名的包公戲《鍘美案》中,包拯曾發自肺腑地勸告秦香蓮“教子南學把書念,千萬讀書你莫做官”。雖然這只是一句戲劇臺詞,卻十分符合包拯的風格與經歷。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僅二十八歲的包拯考中了進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取進士意味著取得了做官資格,從此便可以飛黃騰達了。發榜之後,朝廷授予包拯大理評事職務,讓他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一介書生搖身一變成為知縣老爺,多少學子寒窗數十載而不可得,可是包拯並不這麼認為。當時,包拯父母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包拯是個大孝子,希望能夠在家為二老盡孝,不願遠赴江西做官,於是辭官不就。朝廷知道包拯是個德才並舉之人,不想浪費人才。和州距離包拯家鄉廬州很近,於是朝廷又任命包拯為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然而,朝廷這一舉措依然未能打動包拯,他最終還是拒絕了官位,安心在家奉養雙親。
  多年之後,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依照禮法虔誠地為父母守喪。守喪期滿之後,包拯仍然不願意做官,家鄉親友見狀,多次勸慰包拯出仕。過了好久,包拯才接受了朝廷任命,赴天長縣任知縣。在天長知縣任上,包拯審理的一個案件被記載下來。一天,有個人來縣衙告狀,說有人把自家牛的舌頭割掉了。包拯說:“沒什麼,你回去把牛殺掉吧。”為了重視農桑,宋朝法律規定百姓不得私殺耕牛,否則科以重罪。第二天,又有一人來縣衙,狀告昨日報案之人私殺耕牛。包拯說:“你就是那個割牛舌頭的吧?”此人驚悚不已,果然低頭認罪。這是正史中僅有的包拯審判的案例,充分體現了包青天的法律智慧。

彈劾權貴


  包拯擔任數年地方官後,因為政績卓著被調回京師,擔任監察御史,後又升任一系列官職。包拯立朝剛毅,遇有不平,便直言彈劾。貪官王逵,酷虐百姓,包拯連續七次上疏彈劾他。宰相宋庠,任職七年,無功無過。包拯彈劾他“陰拱持祿,竊位素餐,安處洋洋”,請求罷免其職。有人提議讓權貴子弟免試做官,包拯斥責此舉如“未能操刀而使之割也,所傷實多”。種種事蹟,不勝枚舉。不過,最能體現包拯剛直不阿的當屬彈劾張堯佐案無疑。
  宋仁宗是歷史上頗為賢明的皇帝,但他極度寵愛貴妃張氏,甚至一度想廢掉皇后改立張氏為後。張氏的生父張堯封去世得早,伯父張堯佐便成了張氏孃家最親近的人。張氏想抬高自己孃家的勢力,以鞏固自己在後宮的位置,不斷給宋仁宗吹枕邊風。為了施寵愛妃,宋仁宗直接將此前一直擔任中下級官員的張堯佐破格提拔為主管京師及所屬縣、鎮的司法刑獄工作的高官,並且不斷給他升官。後來,仁宗提拔張堯佐為“權知開封府,加龍圖閣直學士”,這可是包拯奮鬥一生名滿天下才獲得的官位。如此荒唐,宋仁宗仍不滿足。不久,他更是提拔張堯佐為“給事中”“端明殿學士”“三司使”,直接登堂拜相了。


  宋仁宗火箭般提拔張堯佐使得朝野譁然。用包拯的話講,“制命始下,物議沸騰”。身為御史,包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他憤然上疏宋仁宗,可惜,皇帝不為所動。包拯再次上疏勸諫,“陛下即位僅三十年,未有失道敗德之事,乃五六年來擢用堯佐,群口竊議,以謂其過不在陛下,在女謁、近習與執政大臣也”。
  宋仁宗接到奏摺後,仍無動於衷。包拯又第三次上疏勸諫。他直言批評皇帝封賞張堯佐“求之前代則無例,仿以人情則不安”。不僅如此,進殿面君之時,包拯更是犯顏廷爭。據記載,有一天上朝之前,張氏送皇帝到殿門說:“官家今天不要忘了封張堯佐為宣徽使。”皇帝滿口答應。金殿之上,包拯慷慨激昂地勸諫皇帝,唾液都濺到皇帝臉上了。回宮之後,仁宗一邊舉袖拭面,一邊對張氏說,“包拯今天在我面前勸諫,唾液都濺到我臉上了。你只知道要宣徽使、宣徽使,難道你不知道現在的御史是包拯嗎”?最終,包拯的勸諫起到了作用,宋仁宗有所收斂。

獻策國防


  除了彈劾權貴,包拯還對北宋的國防多有建言。契丹長期是北宋的心腹之患,宋真宗時期,更是屈辱地簽下“澶淵之盟”,靠著每年給契丹“歲幣”來求太平。以當時北宋政府的收入而言,花這點錢來買太平,比花錢作為軍費與契丹開戰要划算得多。因此,不少人都對此舉持贊同或默認態度。包拯與眾不同,他為此多次上疏朝廷,“以古揆今,未有恃盟好,舍武備,而不為後患者”“國家歲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務實邊備”。


  有一次,包拯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令其官員責備包拯:“聽說雄州(北宋邊境城市)最近新開了便門,是想引誘我的叛民,刺探我們遼國軍情嗎?”包拯正色答道:“你們涿州也曾新開城門,要是刺探軍情用得著開便門嗎?”契丹官員只好“但言極是,頗有愧色”。
  包拯一生,多次與契丹打交道,這讓他對宋朝國防有了深刻認識。當時,北宋實行“守內虛外”的國防戰略。雖然契丹與宋朝長期無大戰,但是宋朝仍在北疆常年重兵佈防。此舉造成中原腹地空虛,還給國家經濟造成很大壓力。為此,包拯建議把駐紮在河北邊境的部分兵力分別佈置在黃河以南的兗、鄲、齊、濮、曹、濟等地。遇到戰時,內地既不空虛,也不耽誤救援。如果北疆軍隊一時無法撤回,就要訓練義勇軍,只供應他們乾糧即可。這樣每年軍費還不到北疆駐軍一月之多。一個州的賦稅就可以養更多兵了。

 不但如此,包拯深知北疆無險可守,成敗重在選將。為此他多次上疏朝廷,請求慎選良將鎮守北疆。他彈劾當時代州守將郭承佑“累任無壯,朝野公知,物議喧然”,告誡朝廷代州之職“不可輕授”。為了引起宋仁宗重視,包拯還舉出宋太宗派楊家將楊業鎮守代州的先例。多次出使以及主政北方的經歷,讓包拯對國防深感憂慮。他上疏皇帝,邊防“卒驕將惰,糧匱器朽”,將領“若非綺紈少年,即是罷軍老校……訓練備禦之法,有名無實,此最河朔之大患也”。


  包拯的國防建議一語道出了北宋國防之弊。遺憾的是,朝廷最終未能重視他的建議。幾十年後金兵南下,宋朝正規軍腐朽不堪。金兵突破邊境後,一路暢通無阻,一舉攻破開封滅了北宋政權。而給金軍造成真正威脅的軍事力量,恰恰是包拯當初提議組織的義勇軍。面對靖康之恥,不能不佩服包拯戰略眼光之遠。

權知開封


  提起包公,不能不提開封府,這是他揚名四海的地方。宦海沉浮二十年後,包拯在將近六十歲的時候被任命“權知”(暫時代理)開封府,任期不足兩年而已。但在開封任上,包拯的確幹出了一番業績。
  自古京師地方官最難當,天子腳下,面對滿朝權貴,凡事都需謹慎。包拯受命後,保持了剛直不阿的作風。當時,京師權貴們為了修園娛樂,私自侵佔惠民河,導致河水淤塞,引發了洪水,包拯將其悉數拆毀。有人拿著私改地券來找包拯理論,包拯將他們全部嚴查彈劾。在司法方面,包拯也有所建樹。開封府舊制,百姓告狀不得直接入公堂起訴,經常遭到衙門胥吏勒索。包拯下令打開正門,百姓得以到堂前告訴,不必受胥吏盤剝。包拯在開封府的一系列作為,使得京師秩序井然,史載“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當時,京師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大意為有了閻王和包拯,就別想違法亂紀了。


  包拯平日不苟言笑,他公而忘私,做人坦蕩,不與故人、親朋私下來往。不過,雖然疾惡如仇,但包拯絕非酷吏。他曾上疏朝廷不要讓苛虐之人擔任司法官員。雖然身居高位,包拯的衣服、飲食、日用卻和布衣百姓無異。端硯天下聞名,是當時的貢品。此前歷任端州長官,大多徵集數倍於貢品數量的端硯用來賄賂朝中權貴。包拯主政端州時,嚴格按照貢數生產,自己任滿回朝時,連一方端硯也沒帶走。包拯一生,最恨貪官汙吏。他不但彈劾、懲辦了無數貪官,還留下家訓教導後代,“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包拯之廉,由此可見一斑。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這是包拯唯一傳世的詩作,可謂詩如其人。正因為如此,包拯深得百姓擁護,史載“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到了後世,人們越發懷念包拯這樣的好官,於是演繹出了一系列故事,成就了今天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形象。這就是歷史上的包拯,走下神壇,依然是“青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