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自信是誇出來的”、“誇得越多,孩子越優秀”、“生活中要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類似這樣的話,如今幾乎已經成了所有家長的共識。

於是,家長們為了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日常生活中但凡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表現得不錯,就要好好誇讚一番。

總之,幾乎每天都把“你真棒”、“你真乖”這句話掛在嘴邊,哪怕孩子寫的字歪七扭八,一個字寫著寫著就分家,父母也要誇一句“寶寶的字寫得真好看”。

尷尬不說,還沒什麼實際作用,這其實是廣大家長的一個認知誤區:孩子一點小事就誇,可不是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01太過頻繁的賞識,效果還不如沒有

心理學家曾進行過一項經典實驗:

研究者隨機抽查了一些學生,讓他們解答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下,所有學生解題時都是沒有獎勵的;

第二階段將這些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每解出一個難題就會獲得1美元的獎勵,而對照組的學生則沒有。

第三階段,實驗人員告訴所有學生,休息時間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後觀察他們是否仍然在繼續解題,作為解題興趣的判斷指標。

實驗結果是,沒有獎勵的對照組學生,要比有1美元獎勵的實驗組學生,花費更多的休息時間在解題上。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換言之,有了獎勵,學生對解題的興趣反而衰減了,但沒有獲得獎勵的學生對解題的興趣仍然保持得比較好,這就是“德西效應”。

賞識教育其實也是一樣的,過度讚賞就相當於“捧殺”,反倒讓孩子失去了對事物本身的興趣,變得驕傲自滿。

就像一位寶媽諮詢的那樣:孩子之前不太自信,我就按照大家說的那樣多誇獎,但現在孩子每做一點小事都要瞪著眼睛等著被誇,我到底應不應該誇呢?我怕這樣他會養成習慣,以後不誇就不做事,但要不誇的話我又擔心他會繼續不自信。

有這類擔憂的家長其實還是挺多的,誇得對孩子越來越自信,誇得不對反倒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傲嬌了。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02賞識教育的誤區要避開,別坑了娃還自我感覺良好

賞識教育真正的內涵,指的是通過賞識孩子行為造成的結果,以強化這類好的行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興趣。

總的來說,賞識教育是通過父母這樣的外界客觀評論,給孩子指明哪類行為是好的,從而增強行為過程中以及之後的心理體驗,糾正不良行為,養成好習慣。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以下這些誤區,都是家長需要避開的。

1)賞識教育不等於獎勵+表揚

如果孩子做成某件事的過程特別輕鬆,但父母的表率和獎賞卻大張旗鼓,反而顯得假大空。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而言,他可能真的會認為自己超級無敵棒,年紀大了之後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他又會發現父母的誇獎有水分,從而變得嗤之以鼻。

2)表揚缺乏針對性,會形成固定型思維

類似“你真棒”、“你真乖”這樣的話語,其實是種通用式表揚,放在任何情境下都合適。

但缺點就在於,孩子受到誇獎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得好、應該繼續保持的地方在哪裡。

心理學發現,那些遇事更容易逃避,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基本都是在這種誇讚環境下長大的。

由於從小受到的表揚缺乏針對性,孩子會覺得每件事做成功了都不是源於努力,而是自己的聰明,從而在遇到困難停滯不前時,為了逃避失敗會選擇放棄。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只有從小被誇獎努力、成長型思維的人,才會覺得是自己努力不夠,進而重新嘗試。

3)太過片面的表揚,會讓孩子認知錯誤

還有的父母比較懶惰,總是抓住孩子的某一個優點反覆表揚或過分肯定。

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周遭彷彿環繞著光芒,一招就可以吃遍整個天下。比如學習好以後什麼都好,不愁沒錢賺。

但當這種優越感被現實挫敗之後,他們又會出現過度自尊、自暴自棄、標新立異的心理問題。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03誇獎孩子要遵循四象限誇獎法則

話說到此,那麼孩子的哪些行為值得表揚,哪些行為又不應該表揚呢?

1)高價值觀、高能力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這類行為,別猶豫,直接誇。

這既說明孩子的思想覺悟正確,又說明他們能力超群,除了豎大拇指外,父母無需再操心了。

孩子只要照這個趨勢一直髮展下去,肯定會有所成就。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2)高價值觀、低能力的行為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值得讚揚,但由於客觀因素或個人能力有限沒能成功,家長也要有選擇性地進行表揚。

在這個過程中,千萬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變得失落。

最後,還可以協同孩子一起完成這件事,並讓他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的動機是值得肯定的,進一步強化正確的價值觀。

3)低價值觀、高能力的行為

如果孩子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欣喜若狂或者耍小聰明,但在價值觀上並不值得認同,家長一定要保持客觀冷靜的頭腦,不要急著表揚。

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或者走上歧途,適當潑潑冷水是完全可以的,還要將目光放在培養正確價值觀上才行。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4)低價值觀、低能力的行為

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需要父母糾正的,孩子低能力一時之間想培養起來是不可能的,因而目光首先要放在孩子的低價值觀上。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04如何正確進行賞識教育?

1)避免假大空,著眼於具體行為

“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乖”這樣的話,家長說了還不如不說。

如果真的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一定要具體地指出來,他值得表揚的地方在哪裡。比如做事有毅力、堅持下來了;懂得抓重點,用智慧克服困難;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很體貼。

2)遵循讚賞層次

卡內基的學說研究認為,讚賞應當分為三個層次,層次越高,需要讚賞和激勵的程度也越高。

第1層:外貌和審美這類表面優勢,就能得到讚賞。

第2層:除了肯定良好的結果之外,也看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告訴他這其中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值得被肯定、需要再加強。

第3層: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有選擇性地進行表揚,讓他把性格中高價值觀的那部分發揚光大。

“賞識教育”就是要多誇?家長別踩坑,把賞識變成了“捧殺”

3)賞識的步驟要走對

對孩子進行表揚時,可以先重述事實,把孩子做成一件事的過程再重溫一遍。

其次,要肯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某一個行為的可貴性,幫他找出被誇讚的重點。

而後,用具體的話語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比如我很欣慰,我很開心、我很驕傲等等。

最後,在肯定完行為的基礎上,再鼓勵孩子繼續保持再接再厲。

總而言之,賞識教育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塑造孩子的自信固然非常重要,但如何讓他保持正確的自信水平而不至於發展成自負,就需要為人父母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表揚的細節。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