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端方(1861—1911),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他是晚清重臣,清末新政的重要推动者。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湖北巡抚、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他个人的际遇,多与重大事件紧密契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清季政治的复杂性。

1909年6月,直隶总督杨士骧病逝,朝廷急调两江总督端方补任。直隶总督为疆吏领袖,为人嘱目。端方上任后,意气风发,欲一施其抱负之时,当年11月下旬,竟因一纸参劾去职。政情的诡谲变幻真是出人意料。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直隶总督端方,因一纸参劾去职。

▶1.端方因在慈禧葬礼上派人照相被参劾革职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离世,按照慈禧安排,溥仪入继大统,以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清朝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此时却更加尖锐,1909年1月2日,以“足疾”为名令袁世凯“回籍养疴”,解除其一切职务。这样,于一夜之间大权独揽的载沣清除了秉政路上的第一个障碍。虽有章奏弹劾端方,但端方非但无事,反而在1909年6月28日,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以接替两天前突然逝世的杨士骧。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慈禧太后葬礼。李国杰参劾端方在葬礼上派人照相,实属大不敬。

端方任直隶总督不久,慈禧太后梓宫安葬遵化州菩陀峪定东陵,端方以地方疆吏,例应供差。他乘轿横过神道,派人照相,以陵树为电竿等行为,均入随扈的李鸿章之孙、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之眼底,李国杰遂于1909年11月20日,上折纠劾端方“大不敬”。其原折节略如下:

不知陵寝何地,端方何人,当梓宫奉安之时,为臣子者,抢地呼天,攀号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惟不敬,实系全无心肝。……凡此皆该督平日之间,藐视朝廷,胆大妄为,无所不至。推原其故,盖由皇上正在冲龄,监国摄政王谦和驭下,乃敢目无法纪,肆意妄行。若不明申禁令,加以严惩,恐臣下纷纷效尤,而履霜坚冰,朝纲将从此尽隳。

李国杰参折既上,摄政王载沣交吏部议处,端方听闻之下急向旧友总管太监小德张求救,但并没起作用。李国杰的参折才递上三天,即11月23日,端方即被革职。

对于端方被革职之事,舆论为之不平。《大公报》愤然称:“瞿鸿禨之去位也,曰授意言官,暗通报馆;端午桥之去位也,曰横冲神路,破坏风水。罪名如此,其颟顸也,而竟以之罢斥大臣。”该报并以嘲讽地笔意调侃道:“今直督端方竟因此而蒙不敬之罪,殊属出人意外。由此推之,

凡近来以摄影为纪念,以电机通言语者,要皆以不敬待之耳,否则何解于端方之革职?”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清末监国摄政王载沣。

▶2.端方言行让亲贵看到了昔日强势的袁世凯的影子

端方的罢官并不是摄政王载沣的本意,照相案发之后,报载摄政王在军机大臣前甚至曾言“端方办事颇有才略,朝廷夙所深知”。端方被罢职除了因为是袁世凯的人,还因其言行让满朝亲贵看到了昔日强势的袁世凯的影子。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直隶总督任上的袁世凯(中)。

直隶总督是天下总督之首,攸关朝廷集权能力, “北洋之势强,则常能遥制朝权,使政府听其指挥;北洋之权力弱,则事事听命于中枢而不得一息之自由”。直隶总督作风强硬,则是朝廷所不愿看到的。1907年以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集财权、兵权集于一身,傲睨一切,目中无人。丁未政潮结束之后,慈禧快速解除了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仅让他担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杨士骧交好亲贵,低调求生,得以善终。在直隶地方,由袁世凯的强势所形成的外重内轻的局面慢慢转为外轻内重。

很不幸,端方的言行让意在中央集权的亲贵心生警惕。端方在赴任直隶总督之前,入京觐见,高谈阔论,欲整顿资政院,大力改革政府,这样的言行,让朝廷看到了袁世凯的影子,觉察到了异己因素的存在。朝廷调端方为直隶总督,意在他成为杨士骧这样的角色,易于控制,现在端方却可能成为“袁世凯第二”的端倪,这是亲贵所不能接受的。

在“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的氛围下,在少壮派近支载泽、载涛、载洵、毓朗、善耆等人眼里,端方显然威胁到皇族的集权,因此必欲除之而后快。李国杰参折既上,恰为亲贵提供了一个按例让端方罢职的合法机会,因此断不会留情。三日后即将端方革职查办,可见亲贵们急于集权的心态。

稍微梳理一下史实,就可见宣统朝亲贵集权的疯狂和贪婪:1908年12月载沣成立由摄政王亲自统帅的禁卫军,将近畿各省的新军,一律划归中央直辖;设立贵胄学堂,专收满人加强军事集权;1909年7月,宣布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由摄政王代理;设立军谘处,由载涛管理;议兴复海军,以载洵充筹办海军大臣;荫昌为陆军部尚书兼近畿陆军六镇训练大臣;12月,设海军部,以载洵为大臣。于是陆海军悉归载涛、载洵兄弟主管。这便形成了一个以载沣为首的皇族亲贵集团。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海军部大臣、亲贵载洵。

▶3. 亲贵集权与派系内讧是宣统朝政争的主旋律

皇族亲贵们为了争权夺利无所顾忌,不断地明争暗斗,以致形成政出多门的情形。深谙清季史事的御史胡思敬写道:“其时亲贵尽出专政

,收蓄猖狂少年,造谋生事,内外声气大通。”载洵、毓朗为一党;载涛、良弼为一党;肃亲王善耆据民政部,领天下警政为一党;道光帝的长曾孙溥伦,阴结议员为一党;隆裕太后宠任太监张德为一党;载泽以其妻是隆裕之妹,可私传隆裕言语,挟制载沣,把持财政大权,出任度支部大臣为一党;载沣福晋颇通贿赂,联络母族为一党。“以上七党皆专予夺之权,茸阘无耻之徒趋之若骛,而庆邸别树一帜,又在七党之外”。

亲贵们“相排相挤,相倾相轧,相决相荡,日日胡闹,事事胡闹”。载沣原想集中军政大权,加强皇室地位,但到这时反而演变成各派亲贵们揽权谋私利的严重局面。

众多的亲王、贝勒、福晋与监国摄政王共管朝政,政出多门的喧哗所映衬出来的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无序与政府无威。

亲贵用事,弊端层出,首在卖官鬻爵。隆裕宣布辞位的懿旨下后,痛言:“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被罢官后的端方为求东山再起,在京大肆行贿,吃一堑长一智的他刻意向亲贵和权臣们靠拢和行贿,奕劻、载洵、载泽、那桐皆纳其贿,端方遂被起用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

从直隶总督端方革职案看清末权贵用事之朝局

隆裕皇太后。


1911年5月8日成立的以奕劻为总理大臣的“皇族内阁”是诸亲贵争权行动的最高潮。内阁13人中满人独占8名,8人中奕劻、善耆、载泽、载洵、溥伦5人又为皇族,此举遭到立宪派的激烈反对。

庙堂之外的天下已是一片滔滔,而亲贵们犹在争权攘利中沉沦,亲贵集权与派系内讧成为了宣统朝政争的主旋律。于是武昌义旗一举,不数月间,清祚遂终。自古政权更迭,未有如此之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