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挺著孕肚、推遲婚約、騎自行車往返30多公里……這群急診醫護衝在疫情一線

楚天都市報2月6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譚馨 彭影)急診科是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任務最重的科室。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在華潤武鋼二醫院醫院急診科,儘管醫護們連日奮戰,精力已極大消耗,但他們仍然在堅持、堅持、再堅持。

一位醫護人員說,包裹在密封防護服裡的天使們,就像一個個相同的符號,在這符號背後,是一一個真實而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故事,他們的情感,生命的力量。連日來,急診科醫護人員講述了他們自己的故事。

懷孕倆月

準媽媽堅持倒夜班

心疼!挺着孕肚、推迟婚约、骑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这群急诊医护冲在疫情一线

護士徐麗丹,家住盤龍城,自從武漢市機動車限行後,她為了順利到達醫院,與父母一起擠在青山不到八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裡。

懷孕不到2個月的她,胎像還不穩定,家人勸她找領導被她回絕:“科室根本脫不開人,少一個人同事壓力就更大了!我能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寶寶……”

護士長鬍燕為了她的安全,主動提出讓她上白班,人多有人照應。她卻說:“我還能堅持,等肚子大了,我再上白班吧!現在特殊時期,請把我當普通人看待。放心,我現在身體都好,不用擔心我,我一定照顧好自己和寶寶。”護士長鬍燕拗不過她,安排護士陳單與她一起上夜班。

1月26晚10時,徐麗丹接診了3名江岸區來就診的患者。接診時,患者並未告知自己是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在溝通時,患者突然不適嘔吐,徐麗丹措手不及,等安置好患者並處理完患者嘔吐物後,患者這才說出實情,徐麗丹連忙按發熱門診流程指導患者去發熱門診就診。

接診完後,徐麗丹感覺自己有些頭暈不適,她自我隔離兩週,沒有發熱,無任何不適症狀,主動要求下週再上一線。

跨江租房

放下父母支援同事

心疼!挺着孕肚、推迟婚约、骑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这群急诊医护冲在疫情一线

護士陳單接到調令,從老年科病房支援急診科。由於她家在江漢路,武漢公共交通暫停,她只能騎著自行車過長江二橋,每天來回30多公里。為了方便上班,她放棄了溫暖的家和爸媽的陪伴,獨自在青山區租了房子。

她說,急診科忙,上完一個夜班下來,大傢什麼話都不想說,能說話的都是體力好的,值班室的床都鋪得整整齊齊,因為大家沒空睡覺,坐著靠一靠就很知足了。

拉勾約定

“疫情過去我就上門”

心疼!挺着孕肚、推迟婚约、骑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这群急诊医护冲在疫情一线

護士谷磊是安徽人,雖然武漢安徽相隔不遠,但因為特殊的工作,她一年難得回家幾趟。年前她開心地定下計劃,先回安徽老家看望父母,再去潛江男朋友家認親,談論婚禮事宜。

疫情出現後,谷磊在電話中抱歉地對男友說:“一線需要我,我得立馬回醫院。等疫情過去,我再去你家認親吧,和叔叔阿姨說聲抱歉!”

男友知道她倔強,支持地說:“我等你。”帶著兩人的約定,谷磊一直堅守崗位。

丈夫隔離

她堅守崗位無暇照顧女兒

心疼!挺着孕肚、推迟婚约、骑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这群急诊医护冲在疫情一线

毛延路醫生的丈夫前兩天做CT查出來肺部有白影,疑似肺炎,只能在病房裡隔離觀察。

因為機動車限行,她每天早上6時就踩自行車趕班車。40多歲的她,仍然堅持倒夜班。

女兒留在家中,丈夫在病房裡隔離觀察。下夜班後,她才能為丈夫送換洗的衣服,她不敢回家也不敢離開醫院,一是擔心病房裡的丈夫,二是擔心自己是潛在傳染源,傳染孩子。

突發膽囊炎

女漢子隔日重回一線

心疼!挺着孕肚、推迟婚约、骑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这群急诊医护冲在疫情一线

急診科護士張雲在臘月二十三的夜班中,突發膽囊炎,疼了一夜,CT顯示是2.5*2cm大小的結石。一向堅強的女漢子,疼得哭腫了眼。

“張雲,買票回荊州老家吧!你來了3年,沒一個除夕在家過,今年特批你,早點回家休息,趕緊把手術做了,別耽誤了病情,這次好好和家人過個團圓年……”護士長說。

眼看今年要如願了,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誰料想疫情來襲。張雲毅然退掉了守了好幾個凌晨才搶到的火車票,在白玉山出租屋休息了一天,身體稍有好轉,就主動向護士長要求繼續上班。

護士長說,平時大家很開朗,但在扛不住的時候也會悄悄地哭。這段時間壓力大,負荷重,病人源源不斷地湧來。

前幾天,送來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心跳呼吸停止了,瞳孔也散大了,但醫護人員仍堅持心肺復甦。“醫護人員要為病人負責,這些都是必須面對的,再難再險,能把病人救過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