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古人好閒,焚香鼓瑟,遊池調笙,不受拘不越距,蒔花養蒲,種梅栽竹,以野趣助閒適,才得高懷。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生命的姿態,永遠在於自我的修養。忙於取悅他人,不如閒居取悅自己。《洞天清錄》雲:人生世間,如白駒之過隙,而風雨憂愁,輒三之二,其間得閒者,才十之一耳。況知之而能享者,又百之一二。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雅室,明窗淨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取古人妙跡圖畫,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端硯湧巖泉,焦桐鳴佩玉,不知身居塵世,所謂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棲息在幽雅居室之中,才是浮生至樂。若無此閒適之心,多少雅事,都難得真趣。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之地,實為養心之境,人在休憩時,才能滋養自己。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惟清時方能漱浣肺腑;花之香,鳥之鳴,物之靜,惟閒時才可充盈耳目。人得欣喜,心生暖意。明人陸紹珩《醉古堂劍掃》言: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熟大於是。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最樂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讀書,最樂之事,而懶人常以為苦;就樂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閒,莫若與高士盤桓,文人講論。李涉《題鶴林寺僧舎》中有言『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忙裡偷閒,是人生大智慧。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清閒無事,坐臥隨心,聽松濤陣陣,賞簷雨連綿。閒之一事,討了無萬便宜。若有閒適心,自能高情樂放,寄跡山水。悠悠然為其心,雲上雲下,飄飄然為其身,江南江北。然樂閒本屬閒人之事,應與偷閒之事有殊。今之人,樂閒者少,若以此憑寄,是對精神的滋養。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喜歡品茶。喜歡讓一杯清茶在安靜的小屋內氤氳,淡淡的香味,薰染我寂寞的日子。

幾片茶葉,被浸泡在青瓷茶杯中,然後舒展葉片,在水中輕輕的,輕輕的飄浮。夜色漸濃,清香瀰漫。嫋嫋的飄散在每一個寂靜的角落,若一支綿長的樂曲,在人生的四季裡,起起伏伏。


人世無常。歲月裡總是點綴著一些分分合合的愁緒,摻雜著一些莫名的無助與傷感。所以總是感覺孤寂,感覺無助,感覺清冷。一直希望給心靈脩築一座城堡,讓自己的靈魂有一個安靜棲息的場所。


閒居,品茶,取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