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到底坑了多少人?

柴創6


一般古人都是以中原為中國,天下為中。所以西夏,金朝,都不屬於得天下的王朝。


紹明6481


引言:

自古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歷代戰爭中,中原地區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上無數的英雄帝王為了統一天下,進而涿鹿中原。那麼得中原者,真的能夠得到天下麼?

“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最早出現於戰國末期,當時範睢向秦昭襄王獻統一天下之策,言道: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之樞,以威楚趙”。

意思就是說,韓國和魏國處在天下的中心地區,如果秦國想要稱霸,就必須奪得這個地區。

至此以後“涿鹿中原”成為了爭霸天下的代名詞。那麼何謂中原?中原地區到底有什麼戰略價值能讓古人說出了“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名言呢?得中原者真的能的得天下嗎?

(歷史上的中原地區所在地)

一、中原是塊寶地

那麼“中原”到底是哪呢?

自古“中原不過淮,自江以南則曰越”。中原地區廣義上指的是河南省以及其周邊的一些地區。這裡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

(北宋繁華的國都--開封)

古人說“得中原者得天下”也是因為看中了中原地區富饒的民生經濟和地理位置:

1、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物產豐富,地形平坦,農業相當發達。

在以農桑為主的古代,中原地區一般是餓不死人的,家家戶戶可以種糧食,當地的土壤適合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一年兩季的產量。至今河南地區依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雖然在南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但中原地區依舊相當繁榮。

2、從戰略上講中原地區可以說位於“天下”中心地帶。

如果能夠佔據中原,對外作戰半徑都會得到極大地縮小。作戰半徑變小意味著你的後勤運輸壓力就會小很多,能夠極大地節約軍隊開支。

3、人口,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了,古代中原地區人口稠密,集中。

古代江南地區雖然人口也多,但過於分散。在冷兵器時期軍隊數量就是最重要的戰力標誌,誰的兵多誰勝的機會就大。而中原地區龐大的人口能夠提供充足的兵員。古代的統治者一旦佔據中原以後第一件事情基本都是召集兵員,擴充軍隊。

(中原地區)

二、得中原失天下

中原地區條件這麼好,但歷史卻告訴我們,即使佔據中原,也無法統一天下。縱觀歷史,那些以中原為根基建朝立國的卻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完整統一天下。

同樣,那些完成大一統的王朝根本沒有以中原為根基:

秦朝,以關中為基起家,統一天下;

西漢,劉邦起於關中,統一天下;

東漢,劉秀起於河北,統一天下;

曹魏的曹操起於兗州,後據河北,統一北中國;

西晉,司馬氏代魏而立,完成大一統;

北魏,起于山西,統一北中國;

北周,起於關中,統一北中國;

隋朝,楊堅代周,完成大一統;

唐朝,李淵山西太原起兵,完成大一統;

北宋,趙匡胤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完成小統一(未能收復燕雲);

金朝,起於東北,統一北方中國;

元朝,起於蒙古高原,南滅金宋,完成大一統;

明朝,太祖先據江淮,北伐元朝,完成大一統;

清朝,起於東北,席捲中國,完成大一統;

大家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完成大一統的國家,沒有一個是起於中原地區的。

那些起於中原地區的國家,幾乎都是短命國家並且根本沒能力統一天下。甚至會被周圍的其他政權所吞噬。

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不僅僅沒能完成統一而且還先後被周邊政權所吞噬掉了。

後梁被山西的後唐滅掉,後唐又被太原起家的後晉滅掉,後晉則被河北的契丹人滅了,後漢則被太原起兵的郭威幹掉了,後周更是被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得。

(五代十國時期)

三、中原為根基的王朝為什麼大多短命,難以全面統一天下?

上文中說了,以中原為根基的政權大多短命難以奪得天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原地區的地理位置。

1、中原位置易攻難守

中原的地理位置位於四方之中,周圍並沒有特別大的山川河流進行守護,雖然有個黃河可以防禦,但在古代一到冬天,黃河就會結冰,完全可以輕鬆渡河。中原東部和中部的大平原地區讓河南地區四面受敵。很容易被敵人掃蕩。

再加上中原地區一直是受到他人的眼紅,一旦爆發戰爭,這個作為天下中心的四方之地就會立馬變成四戰之地。

(中原地區易攻難守,很容易被外敵入侵)

我們先看下,中原地區西面的地理位置,西部地區雖然有些許山地,但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可以說是門戶洞開,關中地區的勢力一旦通過三門峽後,無論是沿黃河穿行峽谷還是從南北崤道都可以直通洛陽。

東北地區呢,看一下更是讓人嚇一跳,東北地區的政權,一旦南下,可以說是暢通無阻,中原地區除條黃河幾乎無險可守,而這條黃河冬天是會結冰的。而且敵軍一旦到達黃河,中原政權可以說就已經面臨兵臨城下的窘境了。

當年佔據中原地區的曹操就是因為發覺這樣的隱患,才將國都定為距離黃河遠點的許昌。

(遷都許昌的曹操)

中原地區的南側呢,用一馬平川形容也毫不為過,無論是陸路還是水陸都可以讓南方勢力輕而易舉的到達中原地區。

所以即使統治者佔據了中原,也很容易被別人奪走。如果以中原為根據地只會讓周圍政權無限制打土豪。佔據中原的王朝在周邊國家眼中就是一個錢多人傻的土鱉而已,這樣的王朝斷然不會長久。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

2、地勢變遷與騎兵的崛起讓中原地區長期處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下

上文已經說過了,“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其實秦漢之前的中原地區和秦漢之後的中原地區完全是兩個天地。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秦以前的中原地區是一片氣候溫暖溼潤,河湖水系眾多,森林繁茂的原始地帶。

根據《呂氏春秋·呂樂》中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可以看出商朝時期河南地區是養大象的,而大象作為一種怕寒動物,必須生活在熱帶或者亞熱帶地區才可以。

這說明黃河流域在當時是處於亞熱帶環境的。

還有河南簡稱“豫”,按象形文字來解讀就是“一個人手中牽了頭大象”。但在秦漢以後,中原地區的氣候開始發生了變化,變得乾燥寒冷。這就導致了大象的消失、湖泊河流減少,中原地區由雨林地帶變成了平原地帶。

(河南簡稱“豫”)

後來騎兵的出現更是成為了中原地區的噩夢。

其實騎兵在秦漢時期遠沒有達到實力的巔峰,那時候的騎兵大多都是騷擾奔襲,西漢時期不可一世的匈奴和西漢打了那麼長時間的戰爭卻不曾踏入中原地區一步。這也可以證明當時的騎兵戰鬥力和遠程作戰能力是有限的。

但在東漢以後,由於中原地區變成了平原地帶,同時馬蹬出現讓騎兵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具有了極遠距離長途奔襲的能力。

這兩者的加疊讓中原地區徹底失去了軍事上的戰略優勢。北方遊牧對中原地區的威脅被極大增強。西晉永嘉之亂、北宋靖康之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北方遊牧騎兵參考圖)

3、中原地區“天下中樞”地位的失去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經濟中心是由黃河中下游到長江中下游這一路線轉移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原地區確實是天下的經濟文化中心,但這種狀況在後來發生了改變。

中原地區由於賦稅沉重,開發過度,以及後來的氣候變化,導致了中原地區水患氾濫,尤其是黃河氾濫,對當地的農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糧食產量不再穩定。加上深受戰亂影響人口也在不斷的流失。

相反江南地區經過長期的積累,人口急速增加。尤其是東漢後期開始,對長江地區的不斷開發,太湖和錢塘江流域,鄱陽湖、洞庭湖周圍及成都平原,都在不斷髮展,成為新的經濟發展區域。再加上西晉末年的衣冠南渡,北方的技術被大量帶到南方地區。江南地區開始慢慢取代中原地區的地位。

隋唐時期,這種情況特別明顯,當年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目的就是將南方的物資往北方調,根據歷史記載,到了南宋時期,江南地區的人口、糧食產量以及賦稅都早已超過了中原地區。

綜上可以看出,中原地區在後來的歷史中,已經失去了其“天下中樞”的價值了,所以,單純只靠中原地區來統一天下,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那麼到底如何做才能統一天下呢?

(隋朝時期的大運河,能夠將南方的物資快速的調到北方)

四、“得中原”只是一統天下的必要途徑而非根本需求

中原地區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卻不是王朝發起之地。在整個歷史中,統一天下的模式主要分為“關中模式”和“河北模式”。秦漢、隋唐等都是以關中為根據地,進而佔據中原地區。東漢則是以河北為根據地。元、清雖然是外族,但同樣是以河北為根據地的。

但無論是哪種模式他們都會優先佔據關中或者河北等具有優勢地理位置的區域,進而佔據中原,奪得天下。

所以,可以看出古代統一戰爭的過程為:先完成局部的統一,然後出兵中原,並且佔據中原。最後在統一中原的基礎上再出兵四方,進而統一天下。

在全局角度看,中原地區更加像是個角鬥場,來自各方的戰士,只要在整個地方取得勝利,就能得到很大的獎勵,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得首先具有相應的實力。

所以得中原只是得天下的第二步,得天下的第一步永遠是有個易守難攻,後勤充沛的後方。

在中國歷史中,相信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帝王們,拼命的佔據中原地區,但到頭來只會做了他人嫁衣。


大鵬帶你看古建


首先“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在中國歷史上就站不住腳,被坑者眾多。以下從“中原”出處、“中原”位置、“得中原者得天下”出處和歷朝歷代的起兵地逐一解釋:

1、“中原”出處:一詞的最早出處,在《小雅》中就有“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中原有菽,庶民採之”的詩句。

2、“中原”位置:古人將天下分為九州,九州中豫州位於正中央,地理位置也幾乎是正中央(秦漢之前的古中國不包含今天的西藏、新疆、東北和兩廣),位於大致在今天河南省,而中原大致也指的是今天河南省一帶。

3、“得中原者得天下”出處:這句話沒有明確公認的出處。現在公認的出處是在戰國末期,秦制定統一六國戰略時,戰略家范雎向秦王獻策:“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之樞,以威楚趙,這可能是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最早出處。而秦國在之後統一的過程中,也確實是先滅韓、魏,佔據中原進而吞併天下的。為什麼這句話很有市場?那是因為中原地帶氣候適宜、土地多且肥沃、可養育人口多,古代打仗一般都是消耗戰,只要有兵源就有勝利的本錢。

4、歷朝歷代起兵地:

秦朝起於關中;

漢朝起於關中;

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起於中原;

隋朝篡位北周,起於關中;

唐朝起于山西;

宋朝篡位後周,起於中原;

元朝起於漠北;

明朝起於江淮;

清朝起於東北。

就連新中國也是開始於江西,發展於陝北,壯大於東北。

可以看出除了篡位的宋朝和近似篡位的曹魏,其他均不是起於中原,所以如果你真的認為只要佔據中原,就能統一天下,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從中國戰爭歷史的整個角度來看,僅僅佔據的中原的政權反而鮮有統一整個國家的(篡位除外),甚至是短命的。

中原地帶可養育人口眾多,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每一個勢力都想佔據的,但中原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光佔據中原地帶,四周只要有一方勢力崛起必逐鹿中原,中原飽受戰亂之苦。只有那些偏於一偶的勢力,佔據進可攻,退可守的勢力範圍,加之幾代明君勵精圖治,再佔據中原,使自身更加兵強馬壯,必會加速統一全國進程。而那些只佔據中原的王朝在歷史長河中如走馬燈般稍縱即逝,如五代十國,他們也是被“得中原者得天下”坑的最慘的。





雙喜臨門1985


個人覺得這句話也不算坑人,看待問題還是要從多個角度出發。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原地區特指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沃野千里,易攻難守,古往今來,據守中原的勢力往往陷入四方圍攻,別說一統天下,自保都難,當然也有例外,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從陳留起兵(今河南省開封),先後消滅袁紹、呂布、袁術等軍閥,從而一統北方。

而我覺得“得中原者得天下”,不僅僅是地盤,更重要的是一種政治意義,就像玉璽本質上只是一塊石頭,但其本身象徵意義遠遠超出了本身,而且歷代王朝,

夏都陽翟、商都安陽、周都鎬京,中原地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是一個政權是否屬於正統的象徵,沒有中原的地帶加持,再強大的政權也只是偏安一隅。

另外,中原地帶處於四方中心,從任何一方想統一全國,必須拿下中原,加上中原諸地區自古以來雨水豐沛,人口殷實,土地肥沃,天然的糧倉,因此,“得中原者”便得了人、地、糧,一舉數得。

綜上所述,中原地帶有利有弊,不能一言以蔽之,如何化弊為利,憑藉中原的強大底蘊而奮起,就是歷史上諸位中原稱霸者們及後世歷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了。


一念長河


地理環境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得人心者得天下。毛主席說過,人民大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凌雲178501990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豫州居中,即豫州為中原,從此出發而徵四方,無論到哪裡,作戰距離都不遠。且中原位於黃河流域,生活富足,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更重要的,中原地區人口集中,歷史上的征服者一旦佔有了中原,就會擁有大量的人口進行戰爭。



但是從中國從古至今的戰爭史來看,擁有中原是無法做到統一中國的:

秦朝,歷代秦王起於雍涼(甘陝一帶),始皇帝進而完成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次大一統。

西漢,劉邦起於關中,完成大一統。

東漢,劉秀起於河北,完成大一統。

曹魏,曹操起於兗州,後據河北,統一北中國。

西晉,司馬氏代魏而立,完成大一統。

東晉十六國政權,旋起旋滅,不足而論。

北魏,起于山西,統一北中國。

北周,起於關中,統一北中國。

隋朝,楊堅代周,完成大一統

唐朝,李淵山西起兵,進據關中,完成大一統

五代十國,戰亂紛爭,下文詳論。

北宋,趙匡胤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完成小統一。(未能收復燕雲)

金朝,起於東北,統一北中國。

元朝,起於蒙古高原,南滅金宋,完成大一統

明朝,太祖先據江淮,北伐元朝,完成大一統

清朝,起於東北,席捲中國,完成大一統。

新中國,我黨先據陝甘寧邊區,後佔東北,最終完成統一。



所以,永遠,“得中原”是“得天下”的第二步,而並非首步。首先佔據中原者,很難得到完整的天下,即使勉強統一,一般的也只能是個小的統一局面(有一方未能納入統一)。這也許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確解讀。


趣樂碳


中國歷史王朝更迭與地理版圖演變,無一不是以中原立本呈犄角拱衛。以當下雄雞版圖看,在冷兵器時代,掠地拔城有兩大障礙:天塹與關隘,而雄雞版圖北有燕山胡嶺,南為五嶺,西為蠻荒不毛,東有遼西狹隘,這些障礙都呈眾星般拱於中原這片人居與經濟富庶之地,重要的是,中原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漢人文化,得中原者無不從人文上傳承中華文明,謂之正統,這在中國儒家傳統思想上無疑是統治階級的一個有效文化根植。史上也是以中原王朝為正史記載,這也是嶺南的大理、燕西北的西夏胡遼、東北的金等等,在某一個歷史時期,其國力與彊域並不小於中原漢人王朝,但卻不能做為一個歷史時代主角存在的原因。


辣筆不叫小新


“得中原者得天下”是顛覆不破的真理。中原地處天下之中心位置,任何人若想得到天下,建立統一的政權,中原地區都是無法跨越的。


用戶5911296580485


中原地帶是農耕小麥時代的宜居之地,糧食產量高,人口眾多。也是秦嶺淮河一線的緩衝區,得到這裡就有了向南挺進的基礎。


同醉2


武力爭奪江山失敗的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