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些事情的發生,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漢史趣聞


歷史上要說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便是讓我們多年以來產生的一個錯覺;“漢高祖劉邦和秦始皇嬴政似乎是隔世的兩代人。”


其實,劉邦和嬴政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一本書的序言,裡面提到:

多年以來,我一直有一種印象上的錯覺,漢高祖劉邦和贏政,似乎是隔世的兩代人。 考究起來,這樣的錯覺產生,瀏覽教科書,翻閱文獻論著;
漢高祖建立漢王朝,秦始皇建立秦帝國。漢高祖滅亡秦國再封王侯,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二人確實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不同歷史人物。不過,當我自己著書教人,試著對這兩位歷史人物作仔細的考察時,才發現事情並非盡是如此;
秦始皇生於西元前二五九年,漢高祖生於西元前二五六年,他們之間只有三歲的年齡差。秦始皇死於西元前二一0年,享年五十歲,漢高祖死於西元前一九五年,享年六十二歲,他們曾經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所以,以自然年齡論,嬴政和劉邦是同一世代的人,隔代的印象,是時代區分割裂人物,歷史觀念影響歷史時間的結果。

——李開元《秦崩》

其實,周朝在位年份最長的君主是周赧王,他去世那一年是周赧王五十九年,這一年劉邦出生。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周朝紀年,劉邦是周赧王五十九年出生,因而劉邦不單單是和嬴政同時代,而且還搭上了周朝的末尾。


要是覺得秦始皇和劉邦是一個時代的人覺得震驚的話,劉邦還曾經是周朝人這一點估計更讓人覺得震驚了。


如果對劉邦生平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知道這是常識而已。劉邦曾經看到過秦始皇出巡的儀仗,說到“大丈夫生當如此”,這句話足夠有名了吧。


另外劉邦比項羽大了20多歲,而就連項羽都曾經看著秦始皇的出巡隊伍說到“彼可取而代也”,這樣也可以看出劉邦肯定是和嬴政同時代。


最後,這些都不知道的話,劉邦曾經是秦朝亭長總是人盡皆知的了,就算他是在秦二世在位的幾年做的亭長,秦二世在位只有三年,而亭長是個成年人,其生平肯定也會和秦始皇有交集。


所以,認為嬴政和劉邦是兩代人的,反而是個很奇怪的想法。

當然,會造成這樣的錯覺,主要是時代的割裂,此外,劉邦起事的年紀、楚漢之爭打了多少年這些信息,作為普通大眾並不知曉的。上面書的作者是一位秦漢史的專家,連他都有這樣的「錯覺」,可見,這種有「書本」所傳承的時代的割裂,是有多麼嚴重。


其實,這種對歷史產生年代錯覺的例子很多;


  1. 例如,薩鎮冰晚年曾題詩讚頌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的大捷,兩年後薩鎮冰去世。薩鎮冰曾是清朝北洋水師將領,經歷過清軍在朝鮮之敗,是甲午戰爭的親歷者與見證者,誰能想到他竟見證了新中國建立和朝鮮戰爭,看到中國軍人在朝鮮一雪前恥。 其實像薩將軍這樣歷經三朝的人物很多,畢竟民國國祚短暫,足夠很多人見證晚清到共和國的歷史,就像劉邦從戰國活到了漢朝。

  2. 還有,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任皇帝,生於1906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生於1893年。百年之後的歷史,乍一看兩人似乎完全是隔離開的,畢竟中間還隔著一段短暫的歷史時期。民國時期,但其實毛主席比溥儀大。


歷史教科書給出的錯代感真的很強,那種你方上罷我登場的塊狀階梯型知識結構讓我們直到後來才知道某些歷史人物竟然是同個年齡段的。單純從教科書上了解歷史,除非是細心的學生,或者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要不一般很少人能get到這些點。


木易楊0613


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最匪夷所思的一次失敗——南麻臨朐戰役。

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在前期能做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到了後期則是絕對實力的碾壓,高歌猛進的解放全中國。這是總所周知的事實,然而,解放戰爭期間也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戰役,讓人實在摸不著頭腦。南麻臨朐戰役就是此種情況。

南麻臨朐戰役,發生在1947年的七八月份。我們不妨看看這一年華野都經歷了什麼?

1947年1月2日到1947年1月20日,華東野戰軍用18天時間,殲滅國民黨兩個整編師、一個快速縱隊,共53000餘人,繳獲坦克24輛,榴彈炮48門,汽車480輛,各種小炮400餘門。在這些戰利品的基礎上,華野建立了專門的炮兵部隊,就是特種兵縱隊。

1947年2月20日到2月23日,僅僅63小時不足3天時間,華東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綏靖區”指揮所,2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國民黨軍的南北夾擊計劃破產,陳誠在這次戰役中身敗名裂,華東戰場的指揮權被劉峙取代。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3天時間,華野集中兵力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總計3.3萬人,華野自身傷亡雖然高達1.2萬人,但繳獲的汽油、彈藥和各種裝備,再一次讓華野獲得跨越式發展。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孟良崮戰役後,華野居然連續遭遇兩場敗仗——南麻戰役和臨朐戰役。以往那些講南麻臨朐戰役不是敗仗而是勝仗的,都是鼓舞士氣的說法。真實情況是,南麻臨朐戰役讓華野消耗了1947年上半年幾乎所有的繳獲,尤其是汽油和彈藥,面臨全面匱乏,以至於1947年下半年,華野一場大仗都沒有打過!最穩固的解放軍老區山東,也在這兩場戰役後幾乎全部丟失了。

南麻戰役於7月17日打響,結果5天后,國民黨胡璉帶領的整編11師居然還堅守著方圓不足10華里的小範圍陣地。外圍敵人靠近,我軍只好撤圍而走。據《粟裕傳》記載:“南麻一仗,殲滅蔣軍整編十一師少將旅長覃道善以下官兵9000多人, 華東野戰軍付出了傷亡4000多人的代價, 沒有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 打了一個消耗仗。 ”王樹增在《解放戰爭》一書中所寫,華野付出了傷亡1萬多人的代價:“ 第九縱隊傷亡4000多人,第六縱隊傷亡2000多人,負責正面攻擊的第二縱隊傷亡4000多人。 ”用一萬多人的傷亡,僅僅消滅敵人一個團,這對參戰的解放軍各部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南麻戰役中大傷元氣的四個華野縱隊,轉移到臨朐附近準備休整一下,卻忽然對臨朐縣的第八軍進行猛攻。7月23日,華野晚了一天時間到達,李彌就已經在臨朐控制了各個制高點。7月24日黃昏臨朐戰役打響,經過七天七夜的艱苦奮戰,華野再次無功而返。

南麻臨朐戰役在軍事上的直接指揮員,毫無疑問就是素有解放軍“戰神”美譽的粟裕將軍。這兩場敗仗讓粟裕承擔了很大壓力。別人批評粟裕:“一向作戰周密謹慎的粟裕, 在部隊剛剛遭遇重大傷亡的情況下, 決定再次發起攻堅戰鬥, 這不僅具有相當大的冒險性, 還顯示出一種難以剋制的急躁。 ”“南麻、臨朐戰役,殺傷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第八軍各一部,殲敵1.8萬餘人。 但華野部隊也傷亡2.1萬餘人。 ”

孟良崮戰役後,中央的評價是解放軍已經有機會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大反攻,具體來說,經濟上主要靠東北,軍事上主要在山東。東北能建設成解放軍的後勤總基地,可是華野卻沒能成為逐鹿中原的先鋒軍團,很大程度上說就是因為這兩場戰役。甚至,在解放軍內部,也有很多人失敗情緒上漲,傳唱著“反攻反攻,丟了山東”。

更為致命的是非戰鬥減員,華東的雨季讓華野各部不得不在泥濘中行軍作戰,“第一、第四兩個縱隊各傷亡約5000人, 非戰鬥減員各約5000人。 第一縱隊三個師,除第二師尚餘兩個團外, 其餘兩個師均只有一個團。 第三縱隊第七、第九兩師都縮編為 兩 個 團 。 第 十 縱 隊 傷 亡 近 2000人。 ”“在持續近兩個月的戰鬥中,陳粟大軍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總計高達五萬人, 是華東野戰軍組建以來前所未有的損失。 ”

在國民黨軍官的電報中,葉飛縱隊被成為”麵包“,陶勇縱隊則被稱為”西瓜“,這兩個本來是華野的絕對主力。陶勇後來回憶道,這這兩個月的戰鬥,比長征時期還困難!

仔細分析華野在7月裡的連續失敗,不難發現這系列敗仗造成的原因:

1,華野在上半年連續獲得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等勝利,各級指戰員開始自信心膨脹,出現了七月分兵和四面出擊的錯誤決策。南麻戰役對付的是整編11軍,五大主力之一,居然連打援帶圍攻總共才去了4個縱隊,孟良崮則是9個縱隊五個主攻四個打援。

2,國民黨軍隊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孟良崮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可是南麻臨朐兩地都是平原,不管是整編11師還是整編8師,都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再加上大雨磅礴,我軍彈藥潮溼嚴重,不利於作戰。臨朐戰役中更是山洪暴發,阻擋了我軍行軍調動。

3,國民黨軍隊吸取了孟良崮戰役等教訓,再也不敢輕敵。在南麻臨朐兩地,胡璉和李彌都構築了完整的地堡群和鐵絲網等阻擊工事,解放軍逐個爭奪傷亡很大。

不經歷失敗的軍隊,是無法快速成長起來的。華野在經歷這兩次嚴重失敗後,長期休整,長期練兵,逐漸恢復元氣。尤其是粟裕帶領的華野西兵團經歷了1948年2月的濮陽整訓,戰鬥力大大提升,一舉打出了豫東戰役石破天驚的勝利,一舉扭轉了中原局勢,揭開了戰略大決戰的序幕。


歷史知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科學發展到今天,依然有許多未解之謎,即使用最先進的科技和儀器也無法探測解答。

我們看過電影《倩女幽魂》,當時黑山老妖派兵前來捉拿聶小倩,無數的黑影在空中飄來蕩去,可是寧採臣雖然看的到,想要阻攔,卻雙手揮舞也碰不到一絲一毫。



這個現象就叫陰兵借道。出現這種情況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古代經常打仗,在戰鬥中敗亡的將士們因為怨氣太重,加上當時特殊的自然環境而形成。第二種是特大自然災害後,下面的差人和兵將前來拘拿靈魂。還有一種就是鬼界內部的互相之間的戰爭。




陰兵借道的事在古代曾有人親眼見過:

項羽攻破秦都咸陽後,燒了阿房宮,搶奪了不少金銀財寶。當然了,誰會嫌錢多呢?於是項羽就對秦始皇陵動了心思:“那可是一統天下秦皇的陵寢,明珠做燈,水銀為海,裡面必定財寶無數!”於是項羽便帶了十萬人馬及大批民夫浩浩蕩蕩的去往驪山。



隊伍剛剛到驪山腳下,就感覺到大地在微微震動,項羽雖感蹊蹺,一時間也搞不清狀況,但畢竟久經沙場,什麼大場面沒見過,便未加理會,命令大軍行動繼續。就在此時,“啪!~咣!~”幾道驚雷響起,聲勢駭人,地面立刻出現一道巨大的裂縫,深不見底,一陣陣陰風從裡面吹出。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膽小的已經雙腿顫抖,準備回頭逃走。就在這時“踏…踏…踏…”,一陣巨大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瞬間在十萬大軍面前出現了一支龐大的秦軍隊伍。身披全黑色大秦鎧甲,手拿秦軍制式兵器,整齊劃一,威風凜凜。



項羽部隊以為是哪支秦軍前來阻攔,也不太在意,秦軍打的多了,不過是手下敗將。然而細心之人發現,怎麼看也看不清對方的面目!氣氛極其詭異陰森,雖然在場千軍萬馬,但一時間都被驚住,現場一片寂靜。

突然有人大喊:“這些都不是活的!那是秦始皇的陰兵!”,項羽隊伍一下炸了營,嚇得四散奔逃。亂軍之中,項羽也無法控制局面,只得對天長嘆一聲,放棄了闖秦陵。


史海尋蹤


第一個,三星堆未解之謎。在四川廣漢,有三座黃土堆,突兀的矗立在成都平原上,但就是在這三座毫不起眼的黃土堆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的青銅人像、青銅動物,一個新的文化被發現,這就是三星堆文化,從而古蜀國的歷史,被往前推到了五千年之前。古蜀國突然出現,經過1500多年的繁榮興盛後又突然消失,當歷史上再次出現蜀國時,已是兩千多年後了,這中間的空白不禁讓人浮想聯翩。而且,三星堆出土的所有的青銅器物上,一個文字都沒有留下,實在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因此有專家認為,三星堆人可能是來自於其他大陸。至於古蜀國為何會突然消失,消失之後又去了哪裡,這些無人知曉,留待後人去探索。

  第二個,青銅劍千年不鏽,隨同兵馬俑一道出土一批青銅劍,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地下沉睡兩千多年,光亮如新鋒利無比,而發現得越王勾踐劍更是做工精細削鐵如泥,而經過科研人員檢測,寶劍鋒面有一層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轟動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先進工藝。眾所周知鉻是一種稀有金屬,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其熔點高達4000攝氏度,提取甚為不易。現代科學發明,出現在公元前兩百多年前又有誰能想象,秦始皇手中之劍,竟然是現代科學結晶。

  第三個,西周鎮國之寶——九鼎,九鼎成為西周時期的鎮國之寶,可以說一個國家的象徵,它的製作十分精巧,是權利的象徵。相傳夏啟收集珍禽異獸、奇異之物,讓工匠將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九州,反映全國統一和王權集中,相傳了二千多年,有史料記載說九鼎沉沒於彭城泗水之中,而在《史記》中卻說九鼎後來輾轉到秦穆公的手中,很有可能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

  第四個,長江斷流,歷史上記錄了它兩次突然枯竭的史實,令人費解不已。公元1342年,江蘇省泰興縣內,千萬年從未斷流的長江水一夜之間枯竭見底,次日沿岸居民下江拾取遺物。突然江潮驟至,淹死很多人。1954年1月13日下午4時許,這一現象在此再度出現。


小新生活鮮之悟


頭顱被釘入兩根鋼釘,為何還被最終認定自殺?是判斷錯誤還是另有他因?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匪夷所思的案子。

命案的發生

1956年9月30日,有人報警說瀋陽市十四緯路的一個菜園子裡有個老人上吊,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往現場,查看命案情況。當他們來到現場時,當地居民幹部為了救人,已經把上吊的繩子砍斷,老人也早已死亡,被放平在地下,警察們看到現場已經破壞成這樣,無奈的苦笑了,但是案子還得照辦,只能靠有限的證據來查看死因了。

這個老人乾瘦身材,頭髮疏稀,上身穿對襟便服,下身藍色褲子,腳上一雙黑色膠底鞋,地上有一頂黑色帽子,樹下有半塊磚頭和一個裂成兩半的南瓜。更重要的是,老人腦袋上赫然釘著兩根鋼釘,這兩根鋼釘緊挨著,深深的釘入顱骨之中。

如此情況一般應該是行兇殺人後偽裝自縊的兇案。

複雜的案情

鑑於情況複雜,派出所向上級報告,要求調偵查技術人員前來現場勘察,於是瀋陽公安局派出了法醫徐功偉前來協助辦案。

徐功偉來到現場後,測量出案發時老人上吊的高度應該是兩米左右,懸吊時,雙腳與地面大約有二十公分,用開放式繩套吊死在樹上的。但令人不解的是,不知死者為何要用舊布帶捆綁兩條小腿,而裂成兩半的南瓜上面有著死者的腳印,從表面看來完全符合自殺的特徵,但顱骨上面的兩根鋼釘讓辦案民警們疑惑重重。

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一時間難以斷定,警察們從兩方面展開調查。

  • 走訪調查死者身份,查清楚社會關係,看是否有符合作案特徵的嫌疑人。
  • 死者屍體送至中國醫科大學解剖室,徹底查清死者的真正死因。

醫科大學這邊率先有了結果:通過對死者縊死索溝的檢查,發現兩溝夾縫中呈紅色皮下出血,生活反應明顯。頸右側索溝由右耳向上逐漸消失,左側索溝由左耳向上逐漸消失,屍檢表明,完全符合自縊的特徵。

同時,走訪調查的幹警們也查實了死者身份,他的名字叫薛鳳有,73歲,精神不太正常,有個癱瘓在床的老伴,無兒無女,生活困難。近來死者的精神很反常,經常說些“不如死了好”之類的話。昨天夜裡,死者在外屋鼓搗了一陣,就出門而去,直到現在都沒回家。幹警們在外屋也發現了一把錘子和與死者顱骨上一樣的鋼釘。

難道是死者給自己腦袋上釘了兩顆鋼釘後自殺?這說不過去啊!


真相大白

徐功偉為了弄清事情真相,經過死者家屬同意後,對死者的頭部進行了解剖,取出腦組織後,人們驚奇的發現,兩根長約2.5寸的鋼釘並排釘入大腦兩半球的中縫裡,腦組織奇蹟般地沒受到損傷,腦膜下也沒有出血。

也就是說,死者釘入這兩顆釘子以後,並沒有喪失意識,也就是當時想自殺沒有成功,於是走到了一百多米外的菜園子裡改成了第二次上吊自殺,最終因窒息而死。至於為何要用舊布條把小腿綁起來,則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那麼此案最終認定是自殺而非他殺,案件告破,真相大白。


結語

早在七百多年前,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記載著“如男子,須看頂心,恐有平頭釘”,就說明從頭顱釘入釘子就是一種隱蔽而致死的殺人手段。但這位七旬老翁,腦袋上深深的釘入了兩顆釘子而不死,這已經夠不可思議了,更不可思議的是,自己能忍受了頭入鋼釘之痛苦走出一百多米外實行了第二次自殺,這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望風瑟瑟


畫聖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

盛唐畫家吳道子乃河南禹州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年幼時跟著書法家張旭、賀知章學狂草,半途而廢改學繪畫,後在山東做了幾天縣尉辭職,遠走長安謀生。

在長安兩年,吳道子就靠著他那繪畫的天賦打下了名堂,以長於壁畫、山水、人物的本事,和善於仕女畫的張萱並稱,成為畫界的當紅炸子雞,享譽京師。

後更成為了御用的皇室畫家,其畫技與裴旻的劍術、張旭的書法並稱為“三絕”。

吳道子最衷壁畫,其內容多為佛教題材,他為裴旻於洛陽天王寺所畫的《鬼神圖》,在長安興善寺所畫的《天王圖》,皆不亞於現代的演唱會,圍觀者甚眾。為此,皇家還打破御用畫師不得接私活的規矩,專門授權吳道子隨意畫壁畫。在兩都,吳道子共畫了300多面壁畫,聲名遠揚,收入極豐。

唐朝除了武宗時期之外,其餘時期都大力宣傳佛教,《西遊記》所發生的時間就在於大唐太宗時期。

而在兩都之內,各寺院的香火鼎盛,其內部的爭奪也愈演愈烈,例如以不少奇聞來吸引遊客,或是以畫師和書法家來題字作畫,以提高知名度等。

在常樂坊趙景公寺主持廣笑禪師的活動下,以三千兩銀子和一罈子崑崙觴,請來了吳道子為其寺壁作畫。以吳道子當時的名聲,區區三千兩銀子根本就不重要,而且雖然皇家給了特權,但吳道子也是知趣之人,超過五天的畫絕對不畫,以便儘快回去報道。

所以吸引吳道子的,除了那號稱“酒中絕品”的崑崙觴之外,還有就是廣笑禪師希望吳道子畫的壁畫內容——《地獄變》。這對吳道子來說不止是絕大挑戰,更是對於他自己的一個昇華。

之後,吳道子向朝廷告了假,帶著自己的徒弟搬入了趙景公寺,自此閉門不出近半個月,連主持廣笑禪師都不能去看,只是遠遠看到吳道子大醉兩天兩夜,擲筆不畫次數多達數十次,這讓廣笑禪師是越來越擔憂。

畢竟已經打了廣告,約定揭幕日期在中元節

(七月十五),而在距離中元節只有不到七天的時間裡,南中三門東壁上還是空空如也,吳道子甚至一度“罷工”,連續兩天見不到人。在廣笑禪師的追問之下,吳道子撂下狠話:“七月十五前完不成,我就去跳曲江賠命給你”。這下使得廣笑禪師無言以對,只好隨緣吧!

在中元節前夜,畫壁上依舊連一筆都沒下,吳道子的徒弟都準備給他安排身後事,或是去找皇帝來幫忙說情,而廣笑禪師更是心如死灰,覺得趙景公寺就此名譽掃地,毀在自己手上了。
結果在中元節當天下午,一副沒上色的白描作品——《地獄變相圖》如神話般地出現在寺中南中三門東壁之上,震驚了整個長安。

據當時的記載,“觀者腋汗毛聳,不寒而慄”、“吳生畫此《地獄變》成之後,都人鹹觀,皆懼罪修善,兩市屠沽,魚肉不售”。吳道子不以厲鬼猛魂為主題,不以恐怖嚇人為中心,而是以剛死之人的表情和所受的煎熬為主旨,別具一格,讓惡者不敢為惡,善者極力修善,市場屠夫不敢賣肉,下海捕魚者不敢殺生,以求死後不落地獄輪迴之苦。

當然這《地獄變相圖》之所以存在眾說紛紜,有說是吳道子得神之助,有說他是已經提前描繪好了版圖,等到中元節前夜再畫上去,虛張聲勢而已。而正如廣笑禪師在與吳道子討論此畫時所說:“未入地獄者,怎麼畫出如此傑作?”

在中元節前夜,獨居房間內的吳道子到底經歷過了什麼?是他真的天賦異稟,臨場發揮呢?還是他真的神遊過地獄,經歷了輪迴後才畫出來的呢?抑或是像晚唐佛法高人段成式所說:那晚吳道子親手殺死了畫界後起之秀皇甫軫而領悟了地獄的場景呢?這一切已無人知曉了。

(注:吳道子所畫《地獄變相圖》已毀於戰火,以下插圖為畫家江逸子於2003年所畫的《地獄變相圖》)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說幾個大家看看!

第一個,關於劉秀,昆陽之戰,當時劉秀兵力遠遠少於王莽,怎麼看成功幾率都不大。結果呢,開戰前夕,王莽軍隊,竟然遭受了隕石打擊,狂風暴雨以及地震,導致軍隊折損大半,劉秀軍居然沒啥損失。劉秀隨即出兵與王莽軍決戰,大勝!怎麼看怎麼詭異?劉秀真是位面之子?

第二個,金國的崛起!你能想象,一開始還是穿著獸皮,靠打獵在山林裡生活的食不果腹的女真人,就在幾年以後,就擊敗幾十倍於自己兵力的亞洲最強大的遼國,並滅之!擊敗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北宋,並滅之!歷史就是這麼詭異!讓你寫小說,你都不敢這麼寫,因為寫了會被人罵死。而現實往往更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就寫這兩個,大家看看,歷史有時候就是那麼不可思議!


生活如此無奈


在中國歷史上總有那麼一些感到不可思議,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特別是在中國的戰爭史上,有一些戰役到現如今都還被人津津樂道,把一些讓人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呈現在世人面前,今天觀景就給大家講一個歷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經典戰役——昆陽之戰。



敵我雙方兵力懸殊過大

在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是數不勝數,在這其中有一場戰役昆陽之戰,被歷史學家們認為是最經典的一場戰役。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領導人劉秀,並沒有一個高明的軍師在旁邊指點,更為重要的是敵我雙方兵力懸殊過大,敵我雙方兵力對比高達30比1以上,但最後劉秀卻憑藉“天時地利人和”讓戰爭勝利的砝碼向自己傾斜,最終結局是打贏了這場實力相差懸殊的戰鬥。


在絕對優勢面前,弱小的一方連投降都遭到了拒絕

王莽篡漢後期,天下大亂,起義軍四起,為了鎮壓起義軍,王莽任命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為軍中主帥,召集42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起義軍,不久王莽的軍隊就包圍了昆陽這座小城。昆陽守城漢軍主將是王鳳,偏將是劉秀。王鳳在看到敵我雙方兵力懸殊過大的情況下,一度想要放棄抵抗,企圖投降,因此劉秀就成了昆陽之戰中最重要的指揮者。


被包圍在昆陽城的漢軍,只有區區幾千兵力,這樣的兵力如何能擋住新莽軍的進攻呢?偏將劉秀趕緊出城去找援兵。這個時候守城主將王鳳害怕新莽大軍對他們發起進攻,就主動出城去向新莽軍投降。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新莽軍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他們對王鳳要求投降嚴厲拒絕了,還嘲笑他們是膽小鬼。

劉秀率領援兵趕到,敵我雙方兵力依然懸殊太大

王鳳等人在城中惶惶不可終日,沒多久劉秀求援歸來,但也只是帶來了區區一萬剛剛出頭的人馬,加上原先的人馬,雙方兵力懸殊依然高達30比1。不但兵力懸殊太大,新莽軍也是士氣高漲,糧草充足,他們對城內的這點人,根本就不屑一顧。而劉秀這邊的士氣明顯就很低落,他們看著城外黑壓壓的人頭,早已經無心戀戰。按照這種狀況,戰爭最後的結局已沒有懸念可言。


歷史上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戰役發生了

歷史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改變,當時劉秀挑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他親率這些人從城西出擊衝擊新莽軍對,本來這區區三千人的隊伍對於幾十萬的大軍來說,根本就不夠塞牙縫。往往歷史就是被不經意之舉而改變,新莽軍的兩位主帥王邑和王尋根本就沒把劉秀放在眼裡,認為劉秀不堪一擊。狂妄自大的兩人只帶了一萬多人去巡視前方陣地,更要命的是為了防止屬下各部出現混亂,他們命令各部管好自己的部隊,沒有他們兩個人的命令嚴禁私自出兵,否則軍法從事。

當他們遇到了劉秀的三千敢死隊時,認為是勝券在握的他們,大大咧咧的指揮部隊全部壓上,而劉秀則親率三千敢死隊對新莽軍開展了碾壓式的進攻,在戰鬥力上劉秀這方是新莽軍無法可比的,很快新莽軍的一萬多巡視部隊就被劉秀率部擊潰,而新莽軍的主力部隊卻沒有得到命令,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劉秀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擊敗了王邑和王尋的巡視部隊,並在追擊中把王尋斬殺於馬下。新莽大軍一看主將之一的王尋被殺,頓時整個軍隊大亂。城內留守的漢軍看到城外敵軍亂成一團,也從城內衝出內外夾攻敵軍。士氣高漲的漢軍把王莽軍隊殺得到處逃竄。

不巧的是這個時候,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傾盤大雨,大暴雨使得河水快速暴漲,讓很多準備渡河的新莽軍士兵被激流沖走,加上很多士兵根本就不會游泳,這場暴雨讓王莽軍隊損失慘重,最後王邑只能率領少許精銳逃跑。

昆陽之戰後,劉秀三千敢死隊打敗42萬大軍的經典戰役被後世人視為以少勝多的最經典戰役。昆陽一戰,讓劉秀嶄露頭角,為他以後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礎。


觀景說史


穿越王者王莽

王莽身在外戚之家,族中之人皆侈糜,唯有王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時代的楷模!!

掌握大權後,復古實施周禮,推行土地國有化,不許私自買賣土地。

廢除奴隸制,不許買賣奴隸,將鹽,鐵,鑄錢,山林澤川都收歸國有。

實行計劃經濟,由國家來調控物價,改革貨幣,建立貸款體系,國家放貸給農民,利息只收十分之一。

號召勞動致富,在家偷懶就會問罪,同時也是一個憤青,把匈奴單于改為降奴單于,把高句麗改為下句麗。

請欣賞,王莽時代的遊標卡尺。

王莽為了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奉獻了他的一生,可惜因改革太徹底,被士族所不喜,舉措太超前,為天道之不容,於是,便誕生了位面之子劉秀!!

位面之子劉秀

昆明一役,面對四十二萬新莽大軍。

劉秀使出了傳說中的召喚術一隕石天墜大法:

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大隕石術沉重地打擊了王莽軍隊的士氣,提高了劉秀軍鬥志。

隨後,劉秀以三千敢死隊突擊新軍,王邑,王尋輕敵只率萬餘人出戰,結果王尋被殺,新軍混亂,但是新軍四十萬依舊堅守營盤,劉秀萬餘人如果得破?

劉秀又使出了自然之力一狂風驟雨之術:

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昆陽一戰,劉秀擊潰王莽四十二萬主力軍,天下震動,新朝旦夕覆滅!!

王莽雖然是穿越之身,可惜卻碰到了位面之子,事也命也!!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白在此提前感謝諸位了

小白又改名了


一、慈禧的人拉火車

1888年年底,慈禧終於要坐火車了。

但慈禧不知道火車的運行原理,更不知道火車是怎麼發起的,她只是圖一個新鮮,所以當火車開啟時,那震耳欲聾的汽笛聲和排氣聲把慈禧給嚇著了。

慈禧一驚嚇之下,就下令停止燃煤。

但是不燒煤,火車怎麼啟動?

按理說保守分子的腦子應該是閉塞的,落後的,但是有些時候還真的腦洞大開。

有人就建議慈禧太后用人拉。

用人拉的火車也不錯!慈禧同意了。

於是慈禧下令撤掉火車的蒸汽機頭。 然後在火車上綁滿黃色綢緞。 最後由一群太監拖著黃緞拉著車廂在鐵軌上挪動。

自從,清王朝的“人拉火車”馳名國內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笑柄”之一,讓西方更加輕視中國。


二、清王朝將鐵路變馬路

李鴻章也想修鐵路,但是清王朝對這個極其不感冒曾經幾次上書朝廷,都被擱置了。

李鴻章乾脆,一不幹二不休,直接忽悠清王朝,說準備修一條馬路。 然後以修馬路的基礎上偷偷的修建一條鐵路,即後來的唐胥鐵路,中國自主建設的第一條鐵路。

結果李鴻章“一言成讖”,說好的馬路就真的成了馬路。

清王朝以機車行駛振動太大,會影響皇帝陵園裡的皇帝先祖們休息為理由,下令在這條鐵路及其周邊區域只准許以牛、驢、騾、馬等牲口來當動力。

和慈禧太后的“人拉火車”有的一拼。


三、清王朝花20萬兩拆鐵路

光緒二年(1876年),大英帝國資本主義集團在華勢力怡和洋行,想要修建一條從上海閘北向北到吳淞口的鐵路,長大約14.5公里,但遭到清王朝極其激烈的拒絕。

但英國人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也感覺難以理解,但為了保障自己商業貨物的暢通,英國人強行修建鐵路。

於是就打著修建馬路的幌子修了一段鐵路,即吳淞鐵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營運鐵路。

但是英國人小看了清王朝的決心。 清王朝認為:“鐵路於民間田廬墳墓有礙必多阻撓,鐵路必然會破壞了大清江山的風水。”

清王朝決心與英國人談判。為了不傷害與友邦的和氣,花20萬兩銀子作購買費,從英國人手上買回來。

然後,清王朝把這段價值20萬兩銀子的鐵路給拆了。

果然落後愚昧的人的腦子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



總結:

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落後不可怕、丟人不可怕、但是沒腦子最可怕,一群人都沒腦子那就更可怕。

要想國家強大,先需要人民強大;要想人民強大,先需要開啟民智;要想開啟民智,必須要從思想入手。

思想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