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與個性張揚的淵源何在?

錢門奎


西方文化與個性張揚的淵源在於海盜文化和遊牧文化,其中海盜文化的成份更多一些。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命運共同體”,強調與他人互利共贏、資源共享、榮辱與共、和諧並處,絲綢之路就是這種世界觀的集中體現。而西方的海盜文明及遊牧文明,則催生了與中國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那就是“叢林法則”,每個人都不得不張揚個性,表現自已的獨特和強大,否則會被船上的其他水手拋下海,淪為獵物。


黃長樂


個性張揚在中國多為貶義,而在西方卻是一種認同,與西方文化有著淵源的聯繫。

西方文化以"物"為本,尊崇"競爭",以"天下為私"“人定勝天”作基礎,追求慾望與享樂。公元13世紀開始,西方文化出現了某種“唯人主義”,就是整個宇宙天地,人類是最中心的,在社會當中,又是以個人為中心,其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人取代上帝”。

在這種觀念下,西方文化逐漸孕育出“人定勝天”、征服自然思潮,追求人權、自由、民主,倡導“社會進化論”,搞自我欣賞自我崇拜的“新之崇拜”運動。於是"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鬥爭主義,奢靡主義等漸漸盛行。

從19世紀初,西方世界的自由主義,浪漫主義慢慢地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從這時起,西方人在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開始追求個人的獨立性,在思維上偏外求於物,外求於理,在行為上慢慢注重對外物的征服。隨性,音樂,油畫,交易,航海等多元化造就了西方人爽直、豪爽,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就像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愛吹牛皮,而且是牛皮吹的越大越得意,其實這就是西方人性最初的張揚。

西方文化倡導個性張揚,民主制度,言論自由,生活喜好均應不受約束,講究自我。教育界流行一種聲音,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不要扼殺孩子的個性……這就是西方文化個性張揚的縮影。






共道綠林


眾所周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方文化及其個性張揚的精神,源於古希臘羅馬特有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特點。

一、傳統重商主義經濟特色的影響

自古希臘以來,由於其多山少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其農業不發達。為了生存,古希臘人只能因地制宜地發展海外工商業。由於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古希臘人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踏上了艱難的探索歷程。

羅馬從共和國時代到帝國時代,基本延續了這一經濟特色。條條大路通羅馬說的不僅僅是政治上的聯繫,還有經濟上千絲萬縷的關係。

近代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重商主義的傳統得以進一步發揚。新航路的開闢,使商業貿易擴展到整個世界。

這種重商主義的經濟特色,培養了人們的冒險和自主精神。這為西方文化和個性張揚的特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濃厚的公民政治的影響

古希臘各個城邦,尤其是雅典,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獨具特色的奴隸制民主政治。在這種政體下,鼓勵公民積極參與政治,凸顯了公民在社會當中的價值和主體地位。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是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特點。

古羅馬雖然經歷了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帝制的不斷轉變,但其統治時期,平民始終在為維護自身的利益作鬥爭。政治上帶有一定程度的民主色彩,法律上更是從公民法一步步發展到萬民法,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法則,在法律當中得以一步步貫徹。

近現代西方的政治體制,更是受到雅典民主和羅馬法治的普遍影響。代議制、任期制、議會制、選舉制、陪審制、訴訟制、律師制等一系列原則得以繼承和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個性張揚的西方文化的發展。

三、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

人文主義精神貫穿西方從古到今的整個發展歷程。

古希臘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得以興起和初步發展。從自然哲學代表人物泰勒斯,到智者學派的普羅塔格拉喊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再到蘇格拉底,是研究人、肯定人的價值成為西方哲學的重要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得以復甦。經過了1000年基督教的統治,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人文主義思想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復興。以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為代表的前三傑和以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為代表的後三傑,以藝術的形式廣泛而深入的傳播了人文思想。

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得以進一步發展。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高舉信仰得救的新思想,是人的靈魂得救的權利掌握在了人自己手中。加爾文更是強調先定論,大張旗鼓的為當時探索新航路,冒險致富的新興資產階級吶喊。

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得以進一步的完善。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康德等一批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們,站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使人文思想具有了更強烈的理性色彩,對人的價值的肯定從而更具有了客觀的認識。

不斷髮展這的人文主義思想,為西方文化及其個性張揚的色彩,提供了理論依據。

總之,西方文化及其個性張揚的色彩,離不開建立在工商業基礎之上,傳統重商主義的影響,離不開建立在公民權利基礎上的民主政治的薰陶,離不開不斷髮展成熟的人文思想的推動。正如開頭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當中別的要素的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