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僖公十年》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50年,周襄王二年期间的三件事:一是狄国人灭掉温国,苏子逃奔到卫国;二是周公忌父、王子党及齐国的隰朋共同拥立了晋惠公,晋惠公回过头来杀死曾经帮助他的大臣里克;三是丕郑到秦国访问,与秦穆公密谋拉拢晋国三大臣,但三位大臣识破诡计,反将丕郑及其党羽杀死。丕郑之子丕豹逃奔秦国,想求得秦穆公的帮助。

《僖公十一年》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期间的三件事:一是晋惠公向周王朝汇报了丕郑造成的祸乱,周襄王于是派人慰问并嘉奖,但派去的内史过回来汇报说晋惠公接受嘉奖时懒洋洋的,由此而断定他干不长;二是戎族人侵犯京师,原因是王子带召来的,他想搞乱京师而自己取而代之。但秦国、晋国同时出兵救援,平定了戎族人的侵略;三是因为黄国人没有向楚国进贡,楚国人因此在冬季征伐黄国。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经】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狄灭温,温子奔卫。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夏,齐侯、许男伐北戎。晋杀其大夫里克。秋七月。冬,大雨雪。

【传】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于是丕郑聘于秦,且谢缓赂,故不及。晋侯改葬共大子。

秋,狐突适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丕郑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吕甥、郤称、冀芮实为不从,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

冬,秦伯使冷至报问,且召三子。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丕郑、祁举及七舆大夫: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颛、累虎、特宫、山祁,皆里、丕之党也。丕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与也,伐之必出。」公曰:「失众,焉能杀。违祸,谁能出君。」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经】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ぶ郑父。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秋八月,大雩。冬,楚人伐黄。

【传】十一年春,晋侯使以ぶ郑之乱来告。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受玉惰。过归,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夏,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以救周。

秋,晋侯平戎于王。黄人不归楚贡。

冬,楚人伐黄。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译文

十年春季,狄人灭亡温国,这是由于苏子不讲信义。苏子背叛周襄王而投奔狄人,又和狄人处不来,狄人进攻他,周襄王不去救援,因此灭亡。苏子逃亡到卫国。

夏季,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合齐国的隰朋立了晋惠公。晋惠公杀死里克表示讨好。将要杀掉里克以前,晋惠公派人对他说:“如果没有您,我就做不了晋君。尽管如此,您杀了两个国君一个大夫,做您国君的人,不也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没有奚齐、卓子的被废,君王怎么能兴起?要给人加上罪名,还怕没有话说吗?下臣知道国君的意思了。”说完,用剑自杀而死。当时邳郑正在秦国聘问,也是为了推迟割让国土而去致歉,所以没有碰上这场灾祸。晋惠公改葬恭太子。

秋季,狐突到陪都曲沃去,遇到太子申生。太子让他登车作为驾车的人,告诉他说:“公子夷吾无礼,我已经请求上帝并且得到同意,准备把晋国给予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狐突回答说:“臣听说,神明不享受别的族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别的族,您的祭祀恐怕会断绝了吧?而且百姓有什么罪?处罚不当而又祭祀断绝,请您考虑一下!”太子申生说:“好,我打算重新请求。过七天,新城西边将要有一个巫人表达我的意见。”狐突同意去见巫人,申生就一下子不见了。到时候前去,巫人告诉他说:“天帝允许我惩罚有罪的人,他将在韩地大败。”邳郑去秦国的时候,对秦伯说:“吕甥、郤称、冀芮是不同意给秦国土地的。如果用重礼对他们表示问候而后召请他们,下臣赶走晋国国君,国王让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没有不成功的。”

冬季,秦穆公派遣泠至到晋国回聘,并且召请吕甥、郤称、冀芮三人。郤芮说:“财礼重而说话好听,这是在引诱我们。”就杀了邳郑、祁举和七个舆大夫: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纍虎、特宫、山祁,都是里克邳郑的党羽。邳豹逃亡到秦国,对秦穆公说:“晋侯背叛大主而忌恨小怨,百姓不拥护他。如果进攻,百姓一定赶走他。”秦穆公说:“如果夷吾失去群众,哪里还能杀掉大臣?百姓都要逃难,谁能赶走国君?”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十一年春季,晋惠公派遣使者报告邳郑发动的叛乱。周襄王派遣召武公、内史过以荣宠赐给晋惠公。晋惠公接受瑞玉的时候精神不振作。内史过回去,向周襄王报告说:“晋侯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天子以荣宠赐给他,他反而懒散地接受瑞玉,这就是先自暴自弃了,他还会有什么继承人?礼,是国家的躯干;敬,是载礼的车箱。不恭敬,礼就不能实施;礼不能实施,上下就昏乱,如何能长久?”

夏季,扬、拒、泉、皋和伊洛的戎人一起进攻京城,进了王城,烧了东门,这是王子带召引来的。秦军、晋军攻打戎军来救援周朝。

秋季,晋惠公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黄国人不向楚国进贡品。

冬季,楚国人进攻黄国。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注释

1.温:地名。在今河南省温县。《韩非子·说林上》:“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左传·隐公三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2.聘:(pìn牝)《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3.帝:(dì弟)《易·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亨于上帝,吉。”《诗·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管子·幼官》:“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老子·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公羊传·宣公三年》:“市牲不吉。”何休注:“帝,皇天大帝,在北辰之中,主总领天地五帝群神也。”《字汇·巾部》:“帝,上帝,天之神也。”在卜辞中,对上天的称呼,只称“帝”或称“上帝”。帝字在卜辞中形作“▋”,周代金文也和这差不多,都象花蒂的形状;故王国维曰:“帝者蒂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帝之兴,必在渔猎牧畜巳进展于农业种植以后。盖其所崇祀之生殖,巳由人身或动物性之扬而转化为植物。古人故不知有所谓雄雌蕊,然观花落蒂存,蒂熟而为果,果多硕大无朋,人畜多赖之以为生,果复含子,子之一粒复可化而百亿万无穷之子孙,所谓‘桦桦鄂不’,所谓‘绵绵瓜瓞’,天下之神奇,更无过于此者矣,此必至神者之所寄。故宇宙主真宰,即以帝为尊号也。人王乃天帝之替代,而帝号遂通摄天人矣。”据《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次印刷)所研究,在夏商周三朝,君王都没有称帝者,有帝字称呼的只有殷之帝乙、帝辛,但他们都称为王,他们以下的称为公、伯、侯、子、男。只有在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始称“始皇帝”;至秦汉以下,君王也都称帝了。因此,在周文王时,或在春秋时代,是不会对人间君王称“帝”的。“帝”是对“上天”的称呼。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4.歆:(xīn欣)《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诗·大雅·皇矣》:“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国语·周语下》:“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国语·楚语上》:“若易中下,楚必歆之。”这里用为悦服、欣喜之意。

5.济:(jì技)《书·君陈》:“必以忍,其乃有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管子·宙合》:“毒而无怒,此言止忿速济也。”《老子·五十二章》:“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荀子·不苟》:“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淮南子·览冥》:“杀黑龙以济冀州。”《后汉书·荀彧传》:“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资治通鉴》:“以济大事。”这里用为成就之意。

6.违:(wéi围)《书·立政》:“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管子·形势》:“不行其野,不违其马。”《管子·君臣下》:“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辩以根之。”《文选·张衡》:“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李善注引薛综曰:“违,犹易也,言人惨戚则不能欢逸,劳苦则不能施惠,少有能易此者。”这里用为改变之意。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三十九讲:僖公·僖公十年和十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