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女真族為什麼能兩次崛起,並對中原王朝製造威脅?

亙古懷念說史



125878215蜂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這就是環境決定的。

中國古代北方有兩個地理環境上的威脅。

第一就是蒙古大漠,第二就是東北地區。

蒙古大漠從東北西部到西域,是大面積的高原草場。

這裡降水量太低,不能用於農業種植,只能用於遊牧。

在古代漢人來看,不能種地的土地就是廢物,當然就沒有佔領的意義。

所以,蒙古大漠就是完全放棄的。

你一旦放棄,自然有別的民族來佔領。

所以,蒙古大漠從匈奴開始換了無數統治者,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我們修建長城,也就是這個目的。

第二就是東北地區。

古代東北地區倒不是完全不適合農耕,一些地區比如遼河平原部分地區還是可以種地的,而松嫩平原當時還是沼澤。

但東北並不適合漢人種地,為什麼?

原因非常多,其一是過於寒冷的天氣。

東北有零下三十度的極度天氣,而在沒有棉花的古代,即便用再多的獸皮,也是很容易凍傷的。古代對於凍傷沒有好辦法,往往會造成殘疾。

這裡不談吉林、黑龍江,單單遼寧省就非常不適合古代運輸。

只要出了山海關,西面全是山地,只有沿著海邊丘陵地形到達錦州。

這一路長達200多公里,還非常不穩定。

因為靠近海邊,經常會被大海所影響。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地表積水嚴重,形成連片沼澤。這裡在古代的夏季和春季,基本沒法走,要儘量在結冰的秋冬季。

由於運輸的瓶頸,漢人在古代最多維持到錦州物資運輸,強大朝代能夠涉及瀋陽,僅此而已。

所以,東北巨大部分地區,漢人也是放棄的。

這樣一來,就為少數民族創造了機會。

歷史上,東北的少數民族也是眾多,互相廝殺,以漁獵和搶劫為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東北能夠容納的少數民族數量也越來越多,逐步構成威脅。

以金國女真為例,在阿骨打時代已經有10萬戶,至少六七十萬人了。

按照比例來說,遊牧民族六七十萬人可以拿出七八萬大軍。

大家知道七八萬大軍什麼概念?

赤壁之戰夠大了吧,東吳出兵不過三四萬人。


這七八萬戰鬥力強悍的大軍,足夠威脅中原了。


薩沙


女真族第一次崛起,建立了金朝,統治中國半壁江山。女真第二次崛起,建立了清朝,統一了整個華夏。女真能夠做到兩次崛起,除了女真民族自身的潛質勃發外,還和漢族王朝的衰落有莫大的關係。宋朝的理學,明朝的心學,都是漢族王朝在為自我迷戀找藉口。

一個民族在建立適的宜體制之後,再加上歷史的切機,可以說它的崛起和是什麼民族根本沒有關係。

女真人是東北亞地區說滿語族的統稱,廣義來講它也包括了靺鞨人與後來的滿洲人。

中世紀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非常快,那裡有肥沃的松嫩平原,也有廣闊的森林,所以女真各個部落既能從事農業,也也可以從事遊獵。 他們和西邊的蒙古人不同,女真人有自己的後方根基,他們能夠建立起相對比較嚴密、複雜的國家組織,而且他們完全擁有北方騎射民族的驍勇風格。 相比蒙古地區而言,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形態和中原很接近,所以,女真人在經濟上更依賴與中原的貿易,女真上層貴族對佔有中原地區的領土非常感興趣。 所以,如果歷史條件成熟,女真人在能夠建立起統一的封建國家之後,他們肯定會南下去奪取中原領土。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滿洲人是一個散而成沙、聚則成金的民族。

其實,“女真”與“滿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

女真人的族源異常複雜,它被稱呼為"女真"是,只是一個雜居民族集合體的統稱,這和突厥系很像,部落眾多。它的生存方式和西方的斯拉夫民族類似,都發源於森林,雖然它包含了遊牧部落,但整體上並不完全以遊牧為主。女真民族的形成是在12世紀初,也就是北宋末年。

而滿洲人(通古斯人)則是蒙古人種的北極亞人種,它與愛斯基摩人有非常大的親緣關係。通古斯人是生存在西伯利亞的原始人,後來是受到了俄國哥薩克人的排擠,被迫遷徙到中國明朝的東北地區,被當時的中國明朝政府收留。“滿洲”的形成遠遠要晚於女真,滿洲正式形成是在明朝末年。

縱觀歷史,東北地區先後由滿語民族建立的三大政權,渤海、金國、清朝,他們都是用很多部落聚集而成,但都恰好踩在了歷史的機遇上,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越而起,建立了龐大的帝國。這必定是社會的發展規律,絕非偶然。


公元前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歷史縱深感。實際上女真人在歷史上是三次崛起,相隔大約都是四百多年,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女真人的三次崛起。

1.女真人概況。女真亦為“女貞、女直或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人,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至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到明朝後期這個民族仍然自稱為女真,清朝時改為“滿州族”,至今也有少數族群自稱為女真族後代,他們認為與滿族不同。關於“女真”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唐初。在中國歷史上,這個偏居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2.第一次崛起。公元668年,大唐帝國攻滅高句麗王朝,東北亞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女真人趁勢而起,一鳴驚人是創建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據史載,渤海國始建於唐朝,在公元698年,靺鞨人(女真人唐朝時的名稱)大祚榮建立國家,自號震國。渤海國與大唐也有過對抗,渤海國覬覦遼寧、山東地區,遂大唐發生軍事衝突戰敗。自知力量懸殊的渤海國,偏安塞外做起了大唐的屬國,公元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渤海國在長達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濟發達,文化發展,創造了“海東盛國”的輝煌。渤海全盛時期,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兩岸,韃靼海峽沿岸及庫頁島,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咸興附近。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是當時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的強國。後來,隨著另一支少數民族的興起,渤海國逐漸走向沒落。公元926年被遼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率兵攻滅。女真人第一次崛起對中原王朝影響較小,作為偏邦小國,渤海國與大唐聯繫比較多,除了向大唐進貢財物,也受到了許多中原文化的影響,並形成了獨特的渤海文化。

3.第二次崛起。女真人在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發力是在宋遼對峙期間。女真人被遼國統治管轄了一百多年後,隨著遼國的衰落,女真人湧現了一位了不起的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他統一女真諸部後,於公元1115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金國建立後,與北宋簽定了“海上之盟”,開始向遼國宣戰,並於公元1125年滅亡了遼國,報了百年前被遼人滅國的仇恨。因為北宋兩次戰遼皆敗,未能完全履行“海上之盟”的約定,同時,女真人也看清了北宋外強中乾的真實面目,隨即撕毀了與北宋的約定,並兩次南下中原,終於在1127年滅亡了北宋,製造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禍”。金朝立國一百二十年後,隨著蒙古人的崛起,受其欺負百餘年的南宋又同蒙古人南北夾擊,將大金消滅。女真人的第二次崛起對中原王朝的影響十分深遠,它直接消滅了北宋王朝,擠壓和刺激了中原文化,迫使中原文化大量南遷,同時,大量南遷的女真人也迅速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

4.第三次崛起。女真人在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崛起,是在明朝後期。蒙古人滅掉金國後,女真人四散於中原及北方各地,另有數支世居東北地區的女真後裔歷經元明兩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勢力。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族的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分裂的女真各部,建立起後金政權,定都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割據遼東。後金看到明王朝政治日益腐朽,邊防日益廢弛,就一再向明朝發動進攻,佔領撫順等地。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大金,改元天命。後來後金與明朝經過二十八年的拉鋸戰,終於在1644年,夥同明朝叛將吳三桂入關打敗了剛剛滅掉大明王朝的李自成起義軍,正式定都北京,建立清朝。這一次崛起直接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其深刻程度難以言表,不但永遠銘刻在中國的史冊裡,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疆域,民族、宗教等各個方面,直到今天仍然真真切切的照進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三次崛起,呈遞進關係,第一次初試鋒芒第二次問鼎中原,第三次入主華夏。如今滿族人口已過千萬,已經深深的融入到華夏民族的大家庭當中。女真人、滿族人的歷史也是華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東青奉天


在古代中國,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能兩次崛起,建立強大的王朝,牧馬中原,歷史上獨此一份。少數民族統治漢人的歷史不算短,光一個北朝就歷時三百多年。不過,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無一不是重複老路,要麼被漢化,民族被融合,要麼就是退回到興起前的狀態,風光不再。

女真族卻獨具一格,其建立的金朝政權被滅亡後,這個民族依然獨立存在,並且在三百多年後再次崛起,誕生了統一全中國的滿洲政權清朝。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女真族的第一次崛起,是歷史的瓜熟蒂落

女真族是生活在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從考古發掘可知,這個地區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文明的存在。女真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一樣的稱呼,秦漢以前叫肅慎,秦漢時期叫挹婁,南北朝時期叫勿吉,隋唐時期叫靺鞨,唐以後叫女真。

也就是說,女真族其實跟漢民族差不多,早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幾千年,是一個有著相當強大文化底蘊的民族。

女真族的第一次興起,源於兩個重要原因:本族群的政權化之路和遼朝的衰敗。

女真族在幾千年的歷史裡,一直以部落的方式生存,族群四分五裂,沒有形成自己的政權。直到女真完顏部崛起,由完顏烏古乃完成了對周邊部落的軍事化統一進程,女真才逐步有了政權雛形。

天慶三年,女真族最偉大的領袖完顏阿骨打繼承汗位。在先祖功業的基礎上,阿骨打只用了兩年時間,就統一了女真各部落,進而聯合東北的渤海、室韋、鐵驪及漢族人,對沒落的遼政權發起衝擊。

女真人崛起的同時,正是契丹政權經過兩百年發展,逐步走向沒落的時期。契丹人與女真人一樣,都是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不過契丹人從部落邁向政權的進程,比女真了早了幾百年。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迅速漢化,文化的強盛,讓它一度力壓北宋,以中原正朔自居。隨著後期政權的腐敗,昔日強大的契丹人,竟然抵擋不住軍事實力明顯處於劣勢的女真人。加上宋遼聯盟破裂,在北宋和女真政權金國的南北夾擊下,契丹人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就是女真人的第一次崛起。

女真族族群強大,足以對抗被軍事吞併的危機

儘管女真政權金朝,比遼朝還要猛,把南宋朝廷打到了長江南邊,中原都成了金國人的領地,但是其敗亡速度,比契丹人還要快!這一次,南宋聯合蒙古,完成了對金國人的致命打擊,金朝亡了。

不過,跟遼朝滅亡,契丹族隨之消亡不同,女真族卻生存下來了,為族群的二次崛起保留了火種,這其中有何玄機呢?

但凡民族消亡,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族群過於弱小,被吞併或自然消亡;二是與其他民族文化融合。比如契丹族,其族群雖然一度很強大,但是當疆域擴大到整個中國北方後,猶如滄海一粟。遼朝滅亡後,其族人四散飄零,被蒙古、女真和漢族融合了。

女真人沒有消亡,正是因為其族群的強大。金國滅亡後,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女真人,融入了蒙古族和漢族,但是還有相當數量的女真人,依舊生活在東北。這部分人,成了女真族二次崛起的火種。

金朝滅亡後,蒙古對女真的政策給女真族續命

元朝建立後,雖然“吞併”了絕大多數女真人,但是在女真人聚居地東北,元朝政府採用了“入鄉隨俗”的“溫和”治理方式。他們在東北設立了路、府、所三級機構,按照當地民俗,治理女真各部。

之所以採取這種政策,一方面源於元朝政府的政治中心在漢地,女真人相對弱小,地處偏遠,不是政治焦點,且治理難度較大,溫和的“以夷制夷”恐怕是最切實的手段。

這恐怕就是道家所說的“弱者生存”,因為被滅國了,太弱小了,不引人注目,反倒獲得了喘息之機。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為了對付大明,對女真人採取了聯合的政策。滿清皇族的婚姻最能體現這個特點,清朝的皇帝多娶蒙古貴族女子為後,雙方靠聯姻,結成了強大的政治聯盟。

蒙元對女真族寬鬆的政策,和大明建立後,蒙古貴族與女真部落首領之間的聯盟關係,成為女真族二次崛起的外部動力。

女真族聚居地,漢民族主流勢力尚不能滲透

女真族雖然相對強大,但是對漢民族來說,依然是個弱小的群體,為何沒有被民族同化呢?原因就是女真族的發源地地處東北,既偏遠又寒冷,在近代史前,尚不是政治經濟生活的中心。


比較典型的是鮮卑人。鮮卑人強大的時候與東晉政權南北分治,且有一統山河的趨勢,但是政權消亡後,鮮卑族也迅速消失在歷史中。原因就是鮮卑人的南遷政策,讓鮮卑族與漢民族處於一個民族混居的中原政治經濟中心地帶,在這個地區,漢人的勢力很強大,漢文化就像馬力強勁的吸塵器,讓民族文化和族群弱小的鮮卑族,很快被漢化,進而導致本民族的消亡。

東北地區那時候雖然也有漢人居住,但是,漢人在東北就是少數民族,不光不能使女真人漢化,反而有漢族人女真化的傾向。

清朝建立後,沒有一味學習鮮卑、契丹,完全拋棄民族特色,全盤漢化,而是在汲取漢文化的同時,在政治生活的很多層面,尤其是上層建築,依舊保留了女真文化的傳統。這也是清王朝能持續三百年的原因之一。

大明的政策失誤,給了女真人二次崛起的機會

以上因素只是女真族生存下來的因素,那麼女真族又是如何實現二次崛起的呢?原因大致有四個:

  • 一是大明在東北的首要任務是對付蒙古殘元勢力,女真人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

元朝被消滅後,殘元勢力逃往蒙古大草原,在古代社會,對農耕文明為主體的漢人來說,那就是個讓人抓狂的地方。不打,他會不斷入侵你,打,又是一件費時費力,且費力不討好的事。

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沒辦法,天子守國門,殘元不得不防,連朱棣自己都死在了征程中,明英宗朱祁鎮甚至還做了蒙古瓦剌部的俘虜。

大明與蒙古的邊境線太長,為了對付蒙古人,大明對東北防線,只能寄希望於女真人的協助,這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蒙元滅亡後,女真各部迅速歸降大明,大明的拉攏政策,為他們的二次崛起創造了條件。

  • 二是大明對女真人“以夷制夷”的政策,讓女真人形成了新的“軍事貴族”。

因為東北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漢人稀少的現實狀況,大明仿效蒙古的治理政策,在東北設立衛所,同時培養女真部族新勢力,通過他們來實現對當地女真各部落的治理。比如,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就曾經任建州都督。

大明的這個政策,使得女真族誕生了一批新的軍事貴族,包括覺昌安、阿臺、尼堪外蘭等軍閥勢力,就是這個政策的產物。

  • 三是大明後期的政治腐敗,導致對女真人的政策失效,進而失控。

有人說,大明的羈縻政策就有問題,其實不盡然,當時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不能說是失誤,而是特定條件約束下的不得已選擇。問題不出在政策本身,而是後期大明政治的腐敗,導致政策的有效性喪失,進而導致失控。

比如李成梁,作為大明王朝在東北的軍事領導人,他為了加重在朝中的地位,對女真各部採取養寇政策,故意縱容努爾哈赤的發展壯大,結果讓事情不可收拾。

又比如,大明王朝對女真族採取挑唆內鬥方式,讓各部落之間始終處於相互仇殺之中。表面上看是有效的羈縻政策,其實這也加重了女真族對大明的仇視,也給女真部族軍事實力的提升創造了機會。

到後期,大明對女真族的政策完全處於失效狀態,政治鬥爭和腐敗,導致誰來東北,結局都很慘。所以,是大明自己一手培養了自己的掘墓人!

  • 四是女真族出了個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努爾哈赤。

女真的二次崛起,離不開偉大的人物——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不光是偉大的軍事家,還是卓越的政治家,他巧妙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間的矛盾,各部落與大明的矛盾,以及大明與蒙古之間的微妙關係,打著效忠大明的旗號,在李成梁的縱容下,一步一步實現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

當努爾哈赤成了統一後女真各部的大汗後,大明王朝再也無法遏制這位新王朝的締造者。伴隨著明王朝無休止的內亂,努爾哈赤帶領女真人,實現了民族二次崛起的奇蹟,建立了後金政權。

這一次女真族(改稱滿族)比他們第一次建立的政權還要猛,他們建立的後金(改稱清)政權,取代了大明王朝,成為繼蒙元之後,又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少數民族政權,並歷時三百年!


尋根拜祖


北方的女真族為何在歷史上能夠崛起兩次,並且成功威脅中原王朝甚至入主中原。女真族,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民族,而是一個民族族群,與漢族類似也是東北各地漁獵民族的通稱。所以之後建立大清王朝的建州女真和建立金國的女真並非一脈相承。

第一次女真的崛起直接滅掉北宋,在中原建立金朝,第二次是大清入主中原完成統一,建立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雙方都有各自的歷史機遇和歷史任務,也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力。中世紀是又一次民族形成和爆發時期。確切的說是漁獵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崛起階段。在整個歐亞大陸上很多地方的新型民族都快速形成。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擁有著廣闊的平原和茂密的森林,這些漁獵民族從事農業也可以從事漁獵。

在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找到了適合發展自己的方式,建立了複雜的國家組織。他們有北方遊牧民族驍勇善戰的風格,也有南方從事農業生產的生產方式。而且與兩者在社會經濟形態和文化交流的過程當中吸取了各自的優點。具體來講,女真人在崛起以後對中原地區非常感興趣,這不僅僅是領土上的,更有經濟和文化上的,所以東北地區各民族在建立完整的封建政權以後都會南下奪取中原領土。其實在東北地區說滿語的民族,建立的歷史上的重要政權有三個,分別是渤海,金國和清朝。

它們都是由東北各部落聚集而成的。也都是在短期內迅速崛起建立自己的國家。並且一直影響著東北的歷史發展進程。渤海國主要形成於我們的唐朝,也接受唐朝的冊封在東北地區實力強大,但是它與中原王朝和中原地區並沒有太多頻繁往來,相比於後兩者而言顯得默默無聞。甚至對於這個國傢俱體的歷史,我們也只能粗略的記載其主幹。而且總體上與唐朝相互交往友好平等也並沒有發生重大的政治經濟事件。我們對他的瞭解知之甚少。但是渤海國成立的意義卻遠不止此。這個國家的成立也直接預示著東北的漁獵民族正式崛起。

百餘年後女真人跟隨著契丹人一前一後相繼在東北崛起,並且紛紛想要進攻中原。這才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注意。由於遼國末年契丹貴族的民族政策出現問題,女真人發動叛亂。從原先的小規模部落戰爭到了能夠建立自己政權的軍事化管理。遼的腐敗統治無法抑制女真人的崛起並最終擊敗遼國。可以說女真人的崛起十分迅速,轉眼之間遼國就已分崩離析。此時剛剛建立政權的女真族對於南方這個富有的北宋知之甚少。只知道有錢也曾沒有輕舉妄動。但是後來北宋的一系列愚蠢政策,使得女真貴族發現北宋真的是一個軟柿子,便抓住機會南下。

北宋不得不通過贖買的方式把部分幽雲地區收入版圖,雖然版圖達到了北宋建國以來的鼎盛。但是很快金軍再次南下攻克汴梁城,繼而與南宋淮河大散關為界。入主中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開始了自己在中原地區100多年的統治。

第二次崛起是明朝末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的。由於明朝在東北失敗的民族政策,也使得深受漢文明影響的女真部落迅速崛起。從萬曆年間到天啟再到崇禎30餘年的民族政策,以及東北地區的軍事政策明朝全部都是失敗的。有領導人的短視也有內鬥不斷而被迫達成的戰略收縮。後金的努爾哈赤抓住一系列的機會發展自己,各個擊破明朝的來犯之敵。雖然由於袁崇煥以及孫承宗所建立的防線確實抑制了女真人的發展勢頭。但是女真人的崛起趨勢是無法改變的。

皇太極更改族名,滿洲人正式成為與明朝分庭抗禮的軍事力量。兩次漁獵民族的崛起紛紛入主中原,不僅建立並鞏固了自己的統治,而且對我國曆史的發展影響深遠。大家都說胡虜無百年之運,其實說的主要是遊牧民族。對於女真人這些漁獵民族恐怕這則寓言就要大打折扣。農業文明的政權所建立的主要是中央集權制國家,遊牧民族則將這種中央集權制嫁接成為了部落君主專制。而漁獵民族則將這兩種制度融合在一起,從而也改變了整個歷史的發展,進程。對於我們而言,除了漢族其實漁獵民族對於我們歷史的發展影響也並不能忽視。包括之前的鮮卑人也同樣如此。

如果按族源缺劃分的話,都曾屬於東夷族人。在數千年前就與中原地區的炎黃進行過部落領導權的戰爭。只不過部落來源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不是真的有一個實體的東夷部落集團。總之中原人與女真人以及其祖先的交往和接觸,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發生了。一部民族鬥爭史,一部部落生存史,其實就是中原與東夷之間的歷史源流。


世界史圖鑑


明朝和滿人 演繹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明朝收留了從西伯利亞來的滿人,讓滿人住在明朝的東北,最後滿人冒認女真,把東北捏造成“我們滿族的土地”

葉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孫子)在<>中也寫到: "最早滿族是從通古斯來的,也就是現在的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亞可能是受到了俄國哥薩克人的排擠,因而遷徙到中國明朝的東北,被當時的中國明朝收留。"滿洲"的形成遠遠晚於女真,成立於1635年農曆10月13日。<>中寫到: "說起清廷,或者說滿族的傳說很複雜,因為所有的資料都是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記載了。我們家的家譜上也是這樣。


西湖邊的耕田人


被一塊巨石拌倒二次看似荒堂可氣,但歷史就是這樣慘不忍睹不留一絲的善心慈念。唐未五代十國狗漢奸沙陀人石敬塘賣主求榮寧當兒皇帝也不惜岀賣燕雲十六州,使中原王朝失去了天然憑障堅城巨磊,門戶洞開,也最終北宋王朝在運行16O多年後昏然倒塌,有制度上的缺陷也又策略上的失招。宋金合滅大遼不叫童貫之言有失去控制山海關和燕雲十六州同為昏招。到南宋未宋蒙合擊後金亦如以往,從天時地利上就以註定國運不可久長,亡國滅種只是時間問題。四百多年後大明王朝建立驅除韃虜恢復了中華民族,可謂眾望所歸天下大定。以朱元璋之老謀深算,徐達常遇春之決勝千里運籌帷幄,和武功蓋世,一舉可復丟失400多年的雄關天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此以燕雲十六州為堡,大明王朝的先祖們不下十五六次的強勢打壓剿滅,草原民族一敗塗地聞風喪膽,不敢襲擾中原王朝。然船老器舊腐敗無能的大明子孫們有忘呼所以昏招百岀,張居正倚重的遼東總兵官李成梁老眼昏花養虎為患,圈養資助了一頭更大的呑天巨獸。收受金銀財寶住其妄為,短短的七八年僅統一了建州女真,更可氣的是有撒了遼東的六大軍屯城防令努爾哈赤如虎添翼勢不可擋,時也命也。但崇禎帝無用人之明,執政不利損招百出,千窗百孔,加上天災人禍農民起義軍漫天遍野以成燎原之火。大明王明也耗盡了最後的忠臣良將,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儘管如此天下第一關仍掌握在關寧鐵騎大將吳三桂之手。可恨事事多變命運多難,僅被怒髮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軟骨頭再次賣主求榮甘為走狗漢奸賣國賊,否則以燕雲十六州之堅險據守,任何草原民族想染指中華大地也是痴心妄想白日做夢。千里大堤毀於蟻穴,往往內鬼難防,漢奸禍國,靖康之恥,大明覆滅慘痛的歷史,刻骨銘心的教訓。











94310417小云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東北可是一個風水寶地,在此地方孕育了女真族也就是後來的滿族人。女真人總共崛起兩次一個是金朝,另一個就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他們為什麼能崛起呢?首先就是佔有了肥沃的黑土地擁有著豐富的資源,其次就是女真人真的是很有本事。


(女真人彩圖)

在大宋時代,大遼國佔有著豐富的土地,在大遼統治女真期間,殘暴不仁。遼人對女真人實施慘無人道的剝削制度,貪婪的像女真人索取各種寶物和女人以及資源,導致遼國和女真部落矛盾日益加深,直到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時候女真部落就出現了一個領袖就是完顏阿骨打,帶領女真人民反抗遼國暴政,由於遼國腐朽統治虛弱,女真各族越戰越勇,而此時大宋瞧準時機想收復故土燕雲,就主動聯合女真攻打遼國,而此時的遼國已經日落西山完全沒有曾經的強盛,而女真也從虛弱轉為強盛,隨後,在與宋朝持續作戰中,經常得到了宋朝的大量賠款與物資補給,將金朝一躍成為當時一頂一的強國。



(金朝鐵浮屠)

清朝為什麼能崛起併入主中原,當時明朝國力衰弱而且內憂外患,明朝的腐朽統治導致百姓和朝廷矛盾越來越大,農民起義不斷,女真人瞅準時機統一女真各部,隨後,嚮明朝宣戰。八旗兵都是從小善於騎射而且當時全民兵役制度所以戰鬥力在當時很強,而明朝卻都變成了貪汙受賄怕死的昏官,隨後又有農民起義,消磨明朝的國力,而此時的大清強盛,大明衰落,而且最後明朝不得人心,清朝抓住機會招撫人心將大量大明勢力才造成了清朝崛起併入主中原。


(清軍)


鵬正


首先糾正一下基本概念,女真人不是女真族,近代之前都只叫xx人不叫xx族,xx族特指近代之後的民族概念。其次女真人也沒有兩次入主中原,滿清是滿洲人建立的,滿洲人和女真人淵源很深,但不是一個概念。如果真要算的話,應該算三次,鮮卑人也可以算一次。看你的意思是想問為什麼東北亞族群能兩次征服關內。

與其說東北亞族群崛起,不如說他們的對手太弱,當武力形成了很高的落差時候,征服自然而然就來了。

關內的人為什麼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很強,後面就不行了呢?

主要還是關內建立了大一統高度集權的政權。這樣的政權要想穩固,就必須削弱臣民武力,打散臣民之間自發的連接,不然人類天生就會抱團,抱團後為什麼要聽你上面派下來的一個官僚指三畫四?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地方能建立大一統中央集權政權,那麼這個地方必然民間抵抗力很弱。而民間很弱的地方,軍隊又能好到哪裡去?

大一統集權政權還有個大問題就是特別浪費錢,想維持住要比分封制成本高太多,所以大一統政權總是伴隨著財政危機,一旦發生戰爭就難以為繼,歷朝歷代都有這個問題。

而東北亞地區始終沒有形成大一統集權,所以他們的武力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出去軍事技術進步的因素,相當於始終保持在關內春秋戰國的水平。當關內弱到一定程度,征服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