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同一地成長的我們,在飲食方面有太多的相似點。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年少時,喜歡獵奇,喜歡嘗試新的美食;等年長些,嚐遍大江南北各種美味後,發現最惦記的是那土土的味道,那媽媽菜是在異鄉的人們,所魂牽夢繞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今天在同學的店裡吃了這些年覺得最好吃的泥鰍湯,曬了一九宮格時,有很多食客駐足。他說泥鰍湯裡的不是田螺,應該是螺肉,我說不信你試試;他說想當初三魁沒幾家像樣的店,這幾道菜讓他想起在這的青蔥歲月;她說這這雅集門口,就是她少時常跳皮筋的地,那揮之不去的鄉愁湧上心頭;她看著這嫩姜,歡喜不已;他見這溪魚乾有感覺,還想著買一些的,我問了薛帥購買方式,這曾經風靡已是的《泰順小吃之歌》的演唱者,被告知,曬乾的都賣完了,還有一些是剛釣上來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這臨街的錦溪,那時魚兒時不時地跳躍,我記得比較深刻的就是這有著黑色條紋的魚,那天有人說過名字的,又給忘了。那簡易的小魚竿,是用竹子+鉤針+浮漂+魚線等製作的,與如今那些釣魚愛好者的設備一比,那可是差個十萬八千里,可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竹竿,給年幼的我們帶來很多快樂。為此,還沒少挨大人的責備,這溪邊走,還有有危險的。有幾處還是蠻深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對三魁的印象最深的是從秀溪邊開始,從那條町步開始,到洋崗店結束,也就是到泰三中,到這薛宅橋結束。這條路很直,那時路的兩旁都是梧桐樹,到了秋天,那片片葉子隨風飄落。從秀溪邊到洋崗店的中點站是張宅附近,如今到週六還是週日,還有集市,也屬最熱鬧的一段了。我們常在張宅捉迷藏,那時的張宅,像個迷宮,那石子路,有一個個不同的圖案,那一家家院子都是黑瓦木頭房,還記得其中有一阿公家做的芝麻糖、貓耳朵、薑糖……特別好吃。我所就讀的三小就在張宅,如今是百家宴的主陣地之一。若是元宵節有空,我都會趕回來湊湊熱鬧。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每次回到這,總喜歡嘮嘮嗑。我們班張宅的就佔了十幾個,還有薛宅的、劉宅的,而我不屬於其中的宅,因此總覺得不是這的,沒有歸屬感。那時所住的這燕水路95號,媽媽請的是一文成師傅,二樓的地木板是一幅山水油漆畫;一樓這牆是仙鶴;我和妹妹住在二樓裡間,小小的房間,有兩張大小床;屋後有一棵葡萄樹,直伸三樓,每年都有小鳥嘰嘰喳喳來吃葡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說到最好吃的,如今覺得就是這地地道道的家鄉味。在每一座城市,這街頭的餐飲可是越來越多,在一處廣場即可品嚐世界各地的美食。在物資豐盛的今天,供我們選擇的很多。那少時的味道、那曾經的過往、那暖心的故事,讓不論身在何處的我,時不時會惦記著著普普的菜。請跟我走進泰順,嚐嚐農家菜。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嫩姜,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洗淨泡醋加點糖,媽媽說早晨吃薑是好的,中午晚上吃容易上火,生薑暖胃;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羊肉煲,這黑乎乎的糖,是加了中草藥的,什麼功效,我給忘了。我也是吃這藥湯長大的,鴨子、豬蹄等,我家都喜歡加點一會祛風溼的,一會排毒的,我妹懂點,我都不懂;

泥鰍湯,關乎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每次吃泥鰍湯,我都會去撈撈有沒有泥鰍,今天見這色澤就迷上了,放了紅粬酒糟的泥鰍湯好看,這泥鰍湯底下還有田螺,這不知是我沒見過的呢還是沒注意到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還有這什錦菜,其實就是大雜燴,這是我們的年夜飯中必備的。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溫州名小吃:泰順泥鰍湯

你若到三魁來,可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